公元211年,刘备在刘璋的邀请下踏入蜀地。彼时的刘备势力尚显薄弱,尽管他肩负着守卫荆州的重任,但他只能带领数万步兵进军蜀中。因此,初入川的刘备并没有足够的实力来攻占益州。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采取了广结人心的策略,努力修身齐家,以德行感化身边的人们。
然而,随着张松事件的曝光,刘备与刘璋的关系彻底破裂。刘备在军师庞统的建议下果断采取了进攻行动,令战事进行得相对顺利。蜀中很多名士纷纷抛弃刘璋投靠刘备,其中包括法正、吴懿和李严等人,这为刘备的军事力量增添了不少助力。
刘备在攻取益州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一些阻碍。在雒城之战中,他意外损失了担任首席军师的庞统,从而使得战事陷入困境,双方进入了较长时间的僵持。为了突破这一局面,刘备请求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领赶赴川中支援。最终,他成功攻克了雒城,围攻了成都,并顺势降服了马超,顺利获取了益州的统治权。
从公元211年入川到214年完成益州的征服,刘备经历了近三年的苦战,其中在雒城的围攻便耗费了超过一年的时间。尽管拿下益州后的刘备并未达到他实力的巅峰,却恰恰是他地盘最为广阔之时。尽管此时尚未获得汉中,但他已经控制了大多数荆州领地。当刘备最终夺得汉中时,虽然其实力达到了顶峰,但他在荆州的领土却已减少了一半,他与孙权在湘水划界平分荆州的协议也早已落实,江夏郡、长沙郡和桂阳郡已归孙权所有。
汉中之战的胜利让刘备的实力达到巅峰,然而以这块土地来看,却无法与此前的益州相比。所以,拿下益州后的刘备虽实力未必最为强大,但地盘扩展却是最为显著的。正因如此,刘备在益州拥有了一个相对稳固的根据地,这比他之前在荆州的统治要稳妥得多。
紧接着,刘备在益州获得了诸如黄权、李严、李恢、刘璝和泠苞等一系列蜀中优秀人才,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无疑是军事谋士法正,他在后来的汉中之战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刘备在攻克益州后,为了巩固门户,敢于主动挑衅曹操,与他在荆州时的被动防御形成鲜明对比。汉中之战被许多历史学家忽视,实际上这场战役的影响力并不逊色于官渡、赤壁和夷陵之战。尽管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双方的兵力,但从曹军的阵容来看,参与这场战争的将领如夏侯渊、曹休、曹真、张郃、徐晃和郭淮等人都赫然在列,阵容可谓声势浩大。这场战争历时两年多之久,最后以刘备的巨大战果告终,成功击溃了如此豪华的曹军,这无疑是刘备实力增长的最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