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曹操在担任丞相职务后,征召了司马懿进入自己的麾下。这一举动不仅因司马懿本人的卓越才能,也与其家族深厚的背景息息相关。司马懿的高祖司马钧曾在汉安帝时期担任征西将军,威名赫赫;曾祖父司马量则是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太守;而司马懿的祖父司马儁担任颍川(今河南省禹州市)太守,声望不小。更重要的是,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担任京兆尹,权力不小。正因为家族几代人都在汉朝担任官职,河内的司马家族在朝廷中的影响力非同小可。因此,今天我们特别要提及的司马卬,作为河内司马家族的始祖,他不仅因个人的英雄事迹而闻名,更是影响了整个家族的历史进程。作为司马懿的远祖,司马卬曾参与反抗秦朝的起义,并与项羽共同摧毁了秦朝政权,然而他最终因背叛项羽而被斩杀,成为历史上一个令人惋惜的角色。
一
司马氏家族的起源可追溯到高阳的重黎,其家族的祖先乃夏朝官职“祝融”的后裔。自古至商朝,“祝融”这一职务便世代相传,直到周朝,这一职位才逐渐改称为“司马”。周宣王时期,司马家族的姓氏传承发生了重要变化。在程伯休的父亲平定徐方叛乱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朝廷因此赐封“司马”作为家族姓氏。从此,程伯休的后代便开始以“司马”作为姓氏。对于司马卬而言,他是赵国著名剑客司马蒯聩的玄孙或曾孙。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继位的秦二世胡亥继续压榨百姓,加重徭役,民众怨声载道,陈胜与吴广举起反旗,司马卬也积极参与了这场反秦的运动,并且成为武信君部将之一。公元前208年,司马卬率部队攻占了朝歌(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一带),然而秦朝派遣了章邯和王离联合征讨起义军,数十万大军的压制下,司马卬的部队遭遇了巨大的损失。
二
与此同时,项羽带领着数万楚军与秦朝名将章邯、王离率领的40万大军,在巨鹿(今邢台市平乡县一带)展开了史诗般的决战。在这场战役中,项羽凭借出奇制胜的战略,以少胜多,成功消灭了秦朝主力,赢得了这一关键性的胜利。胜利后,项羽命令司马卬渡过黄河,进军平定河内一带。不久之后,刘邦也率兵攻占了咸阳,并迫使秦王子婴投降。到了公元前207年,司马卬随项羽进入关中,参与了进一步的战斗。在秦朝灭亡后,司马卬凭借自己的出色战功,获得了项羽的封赏,项羽分封了魏国的土地,并将其划分为西魏与殷国,任命司马卬为殷王。殷国的领土包括河内郡一带,司马卬的都城设在古老的朝歌,这里曾是商朝的故都。司马卬因此成为项羽封的十八位诸侯王之一。虽然司马卬在立场上倾向项羽,但随着刘邦与项羽的争霸,他的立场摇摆不定,最终成为导致他死亡的原因之一。
三
公元前205年,刘邦基本平定了三秦,决定出征东方,与项羽展开最后的决战。在这一关键时刻,司马卬主动投向了刘邦一方,然而在与陈平的战斗中遭到失败,不久后又重新归降项羽。但在随后的战争中,司马卬很快被刘邦军俘虏,并最终决定归顺汉朝。这次背叛成为陈平选择背楚投汉的重要契机之一。到了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三月,刘邦带领大军从临晋渡过黄河,魏王豹也随军而行。很快,他们攻占了河内,并俘获了殷王司马卬,随后设立了河内郡。到了同年四月,刘邦集结魏国、殷国等五路诸侯的军队,发起了对项羽的大规模进攻。双方在彭城展开了惨烈的对决,尽管刘邦兵力占优,但项羽凭借精锐的军队,发动了突袭并成功击溃了刘邦的主力,导致刘邦的军队陷入了严重的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