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萧何献计杀韩信后,刘邦重赏萧何,门客却来吊丧:相国祸事到了
迪丽瓦拉
2025-09-12 16:33:35
0

萧何向吕后建议除掉韩信后,刘邦赏赐了他五千户封地,并为他增派了专门的护卫。消息传开后,众人纷纷到萧何府上恭贺,气氛热烈。然而,突然间,门客召平披上丧服前来吊丧,萧何见状气愤不已,怒问道:“你喝醉了吗?”召平冷静回应:“相国大祸已至,我特意前来为您吊丧!”

公元前196年,陈豨起兵反叛,自封为代王,并联合韩王信与匈奴势力,意图挑战汉朝,声势浩大。为了应对这场叛乱,刘邦不得不召集天下兵力,亲自率领大军征讨,许多名将随军出征。

然而,正当刘邦带领大军从关中赶往邯郸的途中,突然有密报揭露出淮阴侯韩信有谋反之心,企图趁京城空虚在长安发难。吕后得知此事后,心生忌惮,刘邦在前线更是忧心忡忡,生怕韩信夺取长安,导致自己无处可逃。

吕后深知局势的危险,她不是一个容易坐视不管的人。初时,她打算亲自召见韩信进宫,借此机会将其除掉。但很快她意识到,韩信若真有反心,必定早有防备,她的直接召见极可能反而让韩信提前有所行动。因此,吕后想到了一条计策,那就是借助萧何的帮助。

萧何曾因韩信被刘邦冷落而亲自追随并推荐他回朝,并一再推举他为大将军,韩信对萧何十分信任。于是,吕后便找到了萧何商议对策。萧何虽然忠诚于刘邦,但他机智过人,最终想出了一个计策。

萧何安排心腹假扮成前线士兵,先在城外打探一圈,然后大胆地穿越热闹的街市,借机散布前线捷报,急匆匆赶往皇宫。接着,萧何派人传旨给韩信,声称陈豨已被擒杀,朝中百官将进宫朝贺,邀请韩信一同前往。

韩信因身体不适,便拒绝了邀请,萧何遂亲自前往韩信府上,劝说道:“我知你生病难以行动,但如今叛乱已平,众臣都要入宫朝贺,唯独你不去,恐怕会引起皇上的怀疑。你我情同手足,才有此一言,还是随我一同去吧,以免皇上产生不必要的疑虑。”

韩信十分信任萧何,便决定随他一同前往,谁知一入宫门,便被吕后预先安排的刀斧手捉拿,押至长乐宫悬钟室被杀害。刘邦听闻韩信之死,心中大喜,立即派使者将萧何拜为相国,并加封五千户,另派都尉及五百士兵护卫。

萧何因此加官进爵,且得到了专属的护卫,令众人羡慕不已。朝中的官员和宾客纷纷携带厚礼,赶到丞相府向他表示祝贺。萧何的府邸张灯结彩,气氛喜庆,宴会连连,招待着前来道贺的人们。

然而,就在此时,门客召平披麻戴孝,穿着丧服,神情肃穆地走入,声称来为萧何吊丧。萧何愤怒地问道:“你是不是喝醉了?”召平毫不客气地回应:“相国大祸临头,我特来为您提前吊丧!”

萧何顿时愣住了,心中充满疑惑。召平见状,将他拉到后堂,低声说道:“你想过没有?你是相国,不是皇上,长安作为京师,远离战场,哪有人会来攻打你?皇上给你护卫,并不是为保护你,而是他对你产生了怀疑,怕你也像韩信一样在京师谋反。那些士兵,实际上是来监视你的,如果你有什么异动,后果不堪设想。”

萧何听后大吃一惊,脸色煞白,急忙问道:“那我该怎么办?”召平沉思片刻,答道:“您最好辞去所有封赏,拿出家中的积蓄支援前方战事,并派自己的亲属去前线参战,这样皇上才会对您放下戒心。”萧何听从了这个建议,果然得到了刘邦的信任,刘邦也大喜,给予了他更多的赏赐。

然而,韩信和彭越相继被杀,英布心生恐惧,决定起兵反抗。刘邦再次亲征,萧何继续留守长安,负责输送兵员和粮草。每当萧何派使者将军粮送往前线,刘邦总是会问:“萧相国在长安做什么?”

使者回答:“萧相国爱民如子,除了负责军需外,他还常做一些安抚和体恤百姓的工作。”每次刘邦听后,总是默不作声。使者回到长安后,将此事告诉萧何,萧何心中一阵疑虑,便询问门客。

门客说道:“相国恐怕不久就会满门抄斩。”萧何震惊不已,急忙询问原因。门客解释道:“相国身为百官之首,赏赐已无可再赏,而且您在百姓中的威望极高,百姓都爱戴您。如果您一声令下,闭关自守,便足以威胁皇上。如今皇上之所以对您如此关注,正是担心您借民众之力谋取不轨之事。要想解除皇上的疑虑,您不如通过贱价收购百姓土地,让百姓反感您,给您抹黑,这样皇上就会对您放松警惕。”

萧何采纳了这一计策,强行收购土地,百姓纷纷辱骂他,刘邦得知后,果然不再怀疑他。萧何虽未像张良那样归隐,但最终他得以善终,子孙的爵位代代相传,位列列侯之首。这一切,得益于萧何采纳了门客的计谋,假以自污之名,巧妙保身。

实际上,这一自污保身的策略,不仅在萧何身上奏效,商纣王的叔叔箕子、秦国大将王翦也曾采用过类似手段,成功保全了自身。这些历史智慧,正是门客从古人经验中汲取并加以运用的结果。读史使人明智,了解古人之策,方能为今事提供指引。因此,我们应当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提升自身的思维和智慧,谋划国家、谋划自己、谋划未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文... 看历史老照片,品百年沧桑巨变。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集整理分享老照片的博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
原创 皇... 提到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耻,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屈辱的时刻之一。当时,金人成功地俘获了两任皇帝,宋徽宗和宋...
原创 总... 1946年,国民党军进行了大规模的部队整编,将原本的“步兵师”改编为“整编师”,而原来的“师”则被调...
侍郎到底是古代多大的官?一文看... 在探讨中国古代官僚体系时,侍郎这一职位无疑是一个关键角色。作为六部尚书的副手,侍郎不仅承担着重要的行...
原创 刘...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战火弥漫,神州大地硝烟四起,逐渐形成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 这一历史时期,...
原创 李... 吕不韦是秦国的重要相邦,曾在秦庄襄王即位时扶持他成为君主,后来他得到了秦始皇嬴政的尊称为“仲父”,一...
原创 三... 他胸怀壮志,智慧与勇气兼具,身高八尺,手握方天画戟,武艺高强,战斗力无与伦比。在《三国演义》中,若用...
原创 唯...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发布了一道名为“明定国是”的诏书,正式宣告了“戊戌变法”的开端。这场自上...
原创 《... 艺术源于生活,经典剧集《雍正王朝》中蕴含了许多能够启示我们生活的情节,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当提到剧中隆...
青海玛多扎陵湖发现秦代摩崖石刻... 中新网西宁6月8日电(仝涛)记者8日从青海省果洛州委宣传部获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工作者近期在果洛州...
原创 谁... 山海关之战 时间回到1644年4月21日,李自成的王朝军队——大顺军与清军及吴三桂的军队在山海关展...
原创 3... 每次看到郭麒麟、宋轶、蒋依依等偶像演绎的《赘婿》,我不禁想到了清朝历史上的第一位赘婿——和珅。 提到...
原创 苏... 众所周知,俄罗斯是近代以来对中国伤害最深的国家,甚至可以说没有其他国家能与之相比。清朝末期,利用清政...
原创 独... 1948年的辽沈战役中,塔山阻击战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场战斗。在这场战役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场面便是蒋...
原创 一... 1912年,北洋政府对军队编制进行了重要调整,将原有的镇、协、标改为师、旅、团的形式,这一改革标志着...
原创 东... 谈及我军在东北的扩展,许多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罗荣桓元帅当年编练二线兵团。确实,四野百万大军的成型与罗...
原创 为... 如今,我们的房屋窗户多采用玻璃材料制作,那为何在古代,窗户却普遍使用纸糊呢?答案其实很简单:玻璃这一...
原创 2... 2016年,在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城阳城址保护区邱庄村郭楼组,考古学者发现了一座楚国墓葬。对于当地人而...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无疑是历史上最为人熟知的时代之一。这段历史之所以深深刻在后人的记忆中,离不开《三国演义》这...
原创 他... 五千年的华夏历史中,曾有许多赫赫有名的家族和强大的帝国,纵使他们曾占据巅峰,终究还是未能逃脱衰败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