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萧何献计杀韩信后,刘邦重赏萧何,门客却来吊丧:相国祸事到了
迪丽瓦拉
2025-09-12 16:33:35
0

萧何向吕后建议除掉韩信后,刘邦赏赐了他五千户封地,并为他增派了专门的护卫。消息传开后,众人纷纷到萧何府上恭贺,气氛热烈。然而,突然间,门客召平披上丧服前来吊丧,萧何见状气愤不已,怒问道:“你喝醉了吗?”召平冷静回应:“相国大祸已至,我特意前来为您吊丧!”

公元前196年,陈豨起兵反叛,自封为代王,并联合韩王信与匈奴势力,意图挑战汉朝,声势浩大。为了应对这场叛乱,刘邦不得不召集天下兵力,亲自率领大军征讨,许多名将随军出征。

然而,正当刘邦带领大军从关中赶往邯郸的途中,突然有密报揭露出淮阴侯韩信有谋反之心,企图趁京城空虚在长安发难。吕后得知此事后,心生忌惮,刘邦在前线更是忧心忡忡,生怕韩信夺取长安,导致自己无处可逃。

吕后深知局势的危险,她不是一个容易坐视不管的人。初时,她打算亲自召见韩信进宫,借此机会将其除掉。但很快她意识到,韩信若真有反心,必定早有防备,她的直接召见极可能反而让韩信提前有所行动。因此,吕后想到了一条计策,那就是借助萧何的帮助。

萧何曾因韩信被刘邦冷落而亲自追随并推荐他回朝,并一再推举他为大将军,韩信对萧何十分信任。于是,吕后便找到了萧何商议对策。萧何虽然忠诚于刘邦,但他机智过人,最终想出了一个计策。

萧何安排心腹假扮成前线士兵,先在城外打探一圈,然后大胆地穿越热闹的街市,借机散布前线捷报,急匆匆赶往皇宫。接着,萧何派人传旨给韩信,声称陈豨已被擒杀,朝中百官将进宫朝贺,邀请韩信一同前往。

韩信因身体不适,便拒绝了邀请,萧何遂亲自前往韩信府上,劝说道:“我知你生病难以行动,但如今叛乱已平,众臣都要入宫朝贺,唯独你不去,恐怕会引起皇上的怀疑。你我情同手足,才有此一言,还是随我一同去吧,以免皇上产生不必要的疑虑。”

韩信十分信任萧何,便决定随他一同前往,谁知一入宫门,便被吕后预先安排的刀斧手捉拿,押至长乐宫悬钟室被杀害。刘邦听闻韩信之死,心中大喜,立即派使者将萧何拜为相国,并加封五千户,另派都尉及五百士兵护卫。

萧何因此加官进爵,且得到了专属的护卫,令众人羡慕不已。朝中的官员和宾客纷纷携带厚礼,赶到丞相府向他表示祝贺。萧何的府邸张灯结彩,气氛喜庆,宴会连连,招待着前来道贺的人们。

然而,就在此时,门客召平披麻戴孝,穿着丧服,神情肃穆地走入,声称来为萧何吊丧。萧何愤怒地问道:“你是不是喝醉了?”召平毫不客气地回应:“相国大祸临头,我特来为您提前吊丧!”

萧何顿时愣住了,心中充满疑惑。召平见状,将他拉到后堂,低声说道:“你想过没有?你是相国,不是皇上,长安作为京师,远离战场,哪有人会来攻打你?皇上给你护卫,并不是为保护你,而是他对你产生了怀疑,怕你也像韩信一样在京师谋反。那些士兵,实际上是来监视你的,如果你有什么异动,后果不堪设想。”

萧何听后大吃一惊,脸色煞白,急忙问道:“那我该怎么办?”召平沉思片刻,答道:“您最好辞去所有封赏,拿出家中的积蓄支援前方战事,并派自己的亲属去前线参战,这样皇上才会对您放下戒心。”萧何听从了这个建议,果然得到了刘邦的信任,刘邦也大喜,给予了他更多的赏赐。

然而,韩信和彭越相继被杀,英布心生恐惧,决定起兵反抗。刘邦再次亲征,萧何继续留守长安,负责输送兵员和粮草。每当萧何派使者将军粮送往前线,刘邦总是会问:“萧相国在长安做什么?”

使者回答:“萧相国爱民如子,除了负责军需外,他还常做一些安抚和体恤百姓的工作。”每次刘邦听后,总是默不作声。使者回到长安后,将此事告诉萧何,萧何心中一阵疑虑,便询问门客。

门客说道:“相国恐怕不久就会满门抄斩。”萧何震惊不已,急忙询问原因。门客解释道:“相国身为百官之首,赏赐已无可再赏,而且您在百姓中的威望极高,百姓都爱戴您。如果您一声令下,闭关自守,便足以威胁皇上。如今皇上之所以对您如此关注,正是担心您借民众之力谋取不轨之事。要想解除皇上的疑虑,您不如通过贱价收购百姓土地,让百姓反感您,给您抹黑,这样皇上就会对您放松警惕。”

萧何采纳了这一计策,强行收购土地,百姓纷纷辱骂他,刘邦得知后,果然不再怀疑他。萧何虽未像张良那样归隐,但最终他得以善终,子孙的爵位代代相传,位列列侯之首。这一切,得益于萧何采纳了门客的计谋,假以自污之名,巧妙保身。

实际上,这一自污保身的策略,不仅在萧何身上奏效,商纣王的叔叔箕子、秦国大将王翦也曾采用过类似手段,成功保全了自身。这些历史智慧,正是门客从古人经验中汲取并加以运用的结果。读史使人明智,了解古人之策,方能为今事提供指引。因此,我们应当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提升自身的思维和智慧,谋划国家、谋划自己、谋划未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被... 9.13事变发生之后,江苏省委的第一书记江渭清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打倒,一度处于家中赋闲的状态。某天,...
原创 襄... 前言 说到关羽在襄樊的败北,很多人都会感到惋惜,尤其是对糜芳的背叛深感不满,认为这位小舅子临阵反水,...
原创 浅... 自从二战结束之后,以美国为首的驻日盟军便从日本政府手中接管了日本,开始了为期6年的改造。期间中国因为...
原创 北... 自从第一个国家的诞生开始,所有新成立的国家都面临着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都城的选址。这不仅关乎地理位...
原创 世... 从人类几千年的历史来看,战争和征服几乎是常态。许多民族,如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等,曾经征服过欧洲,...
原创 此... 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看似平凡的人物,往往因为一时的决策或行动,能够改变整个历史的走向。孟达便是其中之...
原创 文... 历史上有一位人物,名叫阿桂,他不仅是一位常胜将军,还是一位几乎不识字的勇猛战士。关于他,有一部古装喜...
原创 正... 大家都知道太史慈是江东的第一武将,甘宁屈居第二。但这是《三国演义》中的排名,毕竟在小说中,罗贯中塑造...
独家重磅!拍卖会捡漏丰臣秀吉手... 在日本战国历史的研究中,“本能寺之变”无疑是包裹着最多谜团的历史悬案。织田信长为何身死?明智光秀为何...
原创 秦... 在朝鲜平壤市区牡丹峰脚下,一座名为“汉乐浪郡侯官墓”的古迹静静矗立。这座公元1-2世纪的汉代砖室墓,...
原创 嘉... 嘉庆帝的第二任皇后钮祜禄氏,与慈禧太后不同,尽管她曾有过让自己儿子继位的想法,但她并不敢违背嘉庆帝的...
原创 梁... 水泊梁山的故事广为人知,许多人都被其中108位好汉的义气所感动。对这些英雄来说,武艺高强虽然重要,但...
原创 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三国时代无疑是一个充满智慧和谋略的时期。而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司马懿作为一个...
原创 蒋... 老蒋退守台湾时,不仅带走了大量财富和国宝,还特别带走了几位国民党高官的妻子。对于这些太太的名字,蒋介...
原创 纣... 首战即决战,关键一战决定命运。 历史上的武王伐纣并不像电视剧中描绘的那样发生过多次战斗,实际上只有一...
原创 在... 玄武门事变发生之前,李世民的地位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首先,李世民是李渊的儿子,因此在李渊...
原创 为... 在《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常常被描绘成一个心胸狭隘、嫉贤妒能的人物。书中他与诸葛亮不断斗智斗勇,最终因...
原创 朱... 朱元璋所生活的时期,正是元朝末期。那时,政治腐败、贪官横行,百姓的生活极其贫困,社会动荡不安。朱元璋...
原创 吴... 在三位将领中,韩信最强,其次是白起,最后是吴起。那么,为什么说吴起最弱呢? 吴起生活在战国时期,而战...
原创 黄... 在黄埔军校的第一期学员中,涌现了大量后来在敌我双方阵营中都极具影响力的名将。其中有一些学员在军事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