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见老康误终身,陈友谅和朱元璋大战龙湾,为何会相信康茂才的话
迪丽瓦拉
2025-09-12 16:35:19
0

前言:

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闰五月初十日,大胜港的江面上,战船如云,遮蔽了整片天空。大汉的帝王陈友谅,带领着当时全国最为强大的水师舰队,威风凛凛地出现在大胜港。大胜港如今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板桥镇的西北部,那里是合板桥和新林等浦流入江的交界处,是江防要地,地理位置异常重要。

此地是陈友谅水师进入江河的第一个门户,而负责守卫这一关口的,则是朱元璋手下亲信杨璟,他担任帐前总制亲军副都指挥使。这一职务是负责全军最精锐部队的指挥,也可以说是朱元璋最得力的助手。虽然通过大胜港的水道可以直通应天府的西南角,但自宋代以来,水道逐渐变窄,正如《明实录》所说,“水路狭隘,仅容三舟入港”。由于陈友谅急于进攻,他选择直接绕过杨璟坚守的防线,率水师直扑江东桥,准备像攻占太平府一样一举拿下应天府。

陈友谅水师战船

江东桥,横跨南北流淌的新开河中段,根据陈友谅所得到的情报,这座桥竟是一座木桥,只需用巨舰将其撞毁,就能直达应天府的城墙脚下。然而,当他率军赶到时,却惊讶地发现,这座桥竟然是石桥,而非木桥。陈友谅随即高呼此前约定的暗号:“老康,老康”,然而却没有任何回应。

此时,陈友谅意识到自己中了圈套,立即调整船只航向,前往龙湾,那里地势平坦,适合大规模登陆,陈友谅一步步陷入了朱元璋早已设下的精密陷阱。那么,究竟“老康”是谁?为什么陈友谅会信任他?龙湾之战对朱元璋集团又意味着什么呢?

康茂才其人

康茂才,字寿卿,生于元仁宗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籍贯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根据《明实录》与《明史》的记载,以及康茂才的神道碑铭,元末动荡时,康茂才并未加入红巾军,而是选择团结乡兵以自保。

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十二月,元朝江浙行省的平章政事卜颜帖木儿与南台御史中丞蛮子海牙联合四川元军,在蕲水击败南方红巾军的领袖徐寿辉,康茂才因破敌有功,被封为蕲州路同知总管府事,并因其出色的水战能力,得到蛮子海牙的赏识,调往和州(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驻守裕溪口,封锁巢湖水师进江。

康茂才确实是一位非凡的军事人才,他的能力得到元朝的认同,先后升任淮西宣慰副使和都元帅,直到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五月,朱元璋联合巢湖水师破开了元军在裕溪口的封锁,康茂才退守采石矶。

采石矶战役后,朱元璋在和州大举渡江攻占了太平路(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并将其改名为太平府,而康茂才则奉命封锁江面,阻止义军在长江水域的活动。尽管元朝大败,康茂才依旧坚守,直到后来的失败,终于向朱元璋投降。

极度烧脑的龙湾之战

陈友谅,本名陈九四,生于元仁宗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家住沔阳(今湖北省仙桃市)。作为一个渔民的后代,陈友谅本应与世无争,但命运却让他踏上了起义的道路。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正月,陈友谅在黄蓬起义中迅速崭露头角,加入了红巾军,逐渐成为徐寿辉政权中的重要人物。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闰五月初一日,陈友谅的军队到达太平府,凭借着勇猛的战将花云与朱文逊,迅速攻下这座战略重镇,给朱元璋集团带来了极大的震动。

陈友谅继续扩张势力,并在闰月五初三日弑杀了南方红巾军领袖徐寿辉,宣布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汉,年号大义,计划彻底消灭朱元璋集团。面对即将来临的危机,朱元璋集团的头领们陷入了迷茫,少数人建议投降或撤退,唯有刘伯温坚信通过战斗可以战胜陈友谅,甚至认为此战必胜。

连环计中计

在陈友谅的水军舰队庞大且装备精良的情况下,朱元璋面临极大的挑战。为了战胜陈友谅,朱元璋必须防止敌军通过秦淮河进入应天府,同时也要让汉军弃船登陆,才能将其引入野战。战斗的关键就在于龙湾。

于是,朱元璋迅速做出布置,大将常遇春与冯胜在石灰山设伏,自己亲自指挥大军驻守庐龙山,其他大将则分别守住关键地点,准备随时支援主战场。此时,朱元璋寄希望于康茂才的协助,希望他能够阻止陈友谅选择最有利的进军路线。

陈友谅中计

朱元璋与康茂才密谋,成功实施了连环计。康茂才用自己与陈友谅的旧交情,诱使陈友谅信任他,最终,陈友谅不疑地进入了朱元璋精心布置的陷阱。

在陈友谅逼近江东桥时,原本的木桥被巧妙地替换成石桥,陈友谅惊愕不已,疑心顿生,最后选择改变路线,向龙湾进发。最终,陈友谅的舰队在朱元璋的伏兵围攻下大败而逃。

结语:

龙湾之战,成为了陈友谅与朱元璋命运的转折点。这一战后,陈友谅失去了原有的江山,迅速退回江州,而朱元璋则利用这个机会扩大了领土,为后来的最终决战奠定了基础。康茂才的作用不可忽视,正是他巧妙的计策,让疑心重的陈友谅一步步走进了精心布置的陷阱,这一战的胜负,也因此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文... 看历史老照片,品百年沧桑巨变。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集整理分享老照片的博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
原创 皇... 提到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耻,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屈辱的时刻之一。当时,金人成功地俘获了两任皇帝,宋徽宗和宋...
原创 总... 1946年,国民党军进行了大规模的部队整编,将原本的“步兵师”改编为“整编师”,而原来的“师”则被调...
侍郎到底是古代多大的官?一文看... 在探讨中国古代官僚体系时,侍郎这一职位无疑是一个关键角色。作为六部尚书的副手,侍郎不仅承担着重要的行...
原创 刘...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战火弥漫,神州大地硝烟四起,逐渐形成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 这一历史时期,...
原创 李... 吕不韦是秦国的重要相邦,曾在秦庄襄王即位时扶持他成为君主,后来他得到了秦始皇嬴政的尊称为“仲父”,一...
原创 三... 他胸怀壮志,智慧与勇气兼具,身高八尺,手握方天画戟,武艺高强,战斗力无与伦比。在《三国演义》中,若用...
原创 唯...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发布了一道名为“明定国是”的诏书,正式宣告了“戊戌变法”的开端。这场自上...
原创 《... 艺术源于生活,经典剧集《雍正王朝》中蕴含了许多能够启示我们生活的情节,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当提到剧中隆...
青海玛多扎陵湖发现秦代摩崖石刻... 中新网西宁6月8日电(仝涛)记者8日从青海省果洛州委宣传部获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工作者近期在果洛州...
原创 谁... 山海关之战 时间回到1644年4月21日,李自成的王朝军队——大顺军与清军及吴三桂的军队在山海关展...
原创 3... 每次看到郭麒麟、宋轶、蒋依依等偶像演绎的《赘婿》,我不禁想到了清朝历史上的第一位赘婿——和珅。 提到...
原创 苏... 众所周知,俄罗斯是近代以来对中国伤害最深的国家,甚至可以说没有其他国家能与之相比。清朝末期,利用清政...
原创 独... 1948年的辽沈战役中,塔山阻击战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场战斗。在这场战役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场面便是蒋...
原创 一... 1912年,北洋政府对军队编制进行了重要调整,将原有的镇、协、标改为师、旅、团的形式,这一改革标志着...
原创 东... 谈及我军在东北的扩展,许多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罗荣桓元帅当年编练二线兵团。确实,四野百万大军的成型与罗...
原创 为... 如今,我们的房屋窗户多采用玻璃材料制作,那为何在古代,窗户却普遍使用纸糊呢?答案其实很简单:玻璃这一...
原创 2... 2016年,在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城阳城址保护区邱庄村郭楼组,考古学者发现了一座楚国墓葬。对于当地人而...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无疑是历史上最为人熟知的时代之一。这段历史之所以深深刻在后人的记忆中,离不开《三国演义》这...
原创 他... 五千年的华夏历史中,曾有许多赫赫有名的家族和强大的帝国,纵使他们曾占据巅峰,终究还是未能逃脱衰败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