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见老康误终身,陈友谅和朱元璋大战龙湾,为何会相信康茂才的话
迪丽瓦拉
2025-09-12 16:35:19
0

前言:

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闰五月初十日,大胜港的江面上,战船如云,遮蔽了整片天空。大汉的帝王陈友谅,带领着当时全国最为强大的水师舰队,威风凛凛地出现在大胜港。大胜港如今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板桥镇的西北部,那里是合板桥和新林等浦流入江的交界处,是江防要地,地理位置异常重要。

此地是陈友谅水师进入江河的第一个门户,而负责守卫这一关口的,则是朱元璋手下亲信杨璟,他担任帐前总制亲军副都指挥使。这一职务是负责全军最精锐部队的指挥,也可以说是朱元璋最得力的助手。虽然通过大胜港的水道可以直通应天府的西南角,但自宋代以来,水道逐渐变窄,正如《明实录》所说,“水路狭隘,仅容三舟入港”。由于陈友谅急于进攻,他选择直接绕过杨璟坚守的防线,率水师直扑江东桥,准备像攻占太平府一样一举拿下应天府。

陈友谅水师战船

江东桥,横跨南北流淌的新开河中段,根据陈友谅所得到的情报,这座桥竟是一座木桥,只需用巨舰将其撞毁,就能直达应天府的城墙脚下。然而,当他率军赶到时,却惊讶地发现,这座桥竟然是石桥,而非木桥。陈友谅随即高呼此前约定的暗号:“老康,老康”,然而却没有任何回应。

此时,陈友谅意识到自己中了圈套,立即调整船只航向,前往龙湾,那里地势平坦,适合大规模登陆,陈友谅一步步陷入了朱元璋早已设下的精密陷阱。那么,究竟“老康”是谁?为什么陈友谅会信任他?龙湾之战对朱元璋集团又意味着什么呢?

康茂才其人

康茂才,字寿卿,生于元仁宗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籍贯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根据《明实录》与《明史》的记载,以及康茂才的神道碑铭,元末动荡时,康茂才并未加入红巾军,而是选择团结乡兵以自保。

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十二月,元朝江浙行省的平章政事卜颜帖木儿与南台御史中丞蛮子海牙联合四川元军,在蕲水击败南方红巾军的领袖徐寿辉,康茂才因破敌有功,被封为蕲州路同知总管府事,并因其出色的水战能力,得到蛮子海牙的赏识,调往和州(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驻守裕溪口,封锁巢湖水师进江。

康茂才确实是一位非凡的军事人才,他的能力得到元朝的认同,先后升任淮西宣慰副使和都元帅,直到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五月,朱元璋联合巢湖水师破开了元军在裕溪口的封锁,康茂才退守采石矶。

采石矶战役后,朱元璋在和州大举渡江攻占了太平路(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并将其改名为太平府,而康茂才则奉命封锁江面,阻止义军在长江水域的活动。尽管元朝大败,康茂才依旧坚守,直到后来的失败,终于向朱元璋投降。

极度烧脑的龙湾之战

陈友谅,本名陈九四,生于元仁宗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家住沔阳(今湖北省仙桃市)。作为一个渔民的后代,陈友谅本应与世无争,但命运却让他踏上了起义的道路。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正月,陈友谅在黄蓬起义中迅速崭露头角,加入了红巾军,逐渐成为徐寿辉政权中的重要人物。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闰五月初一日,陈友谅的军队到达太平府,凭借着勇猛的战将花云与朱文逊,迅速攻下这座战略重镇,给朱元璋集团带来了极大的震动。

陈友谅继续扩张势力,并在闰月五初三日弑杀了南方红巾军领袖徐寿辉,宣布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汉,年号大义,计划彻底消灭朱元璋集团。面对即将来临的危机,朱元璋集团的头领们陷入了迷茫,少数人建议投降或撤退,唯有刘伯温坚信通过战斗可以战胜陈友谅,甚至认为此战必胜。

连环计中计

在陈友谅的水军舰队庞大且装备精良的情况下,朱元璋面临极大的挑战。为了战胜陈友谅,朱元璋必须防止敌军通过秦淮河进入应天府,同时也要让汉军弃船登陆,才能将其引入野战。战斗的关键就在于龙湾。

于是,朱元璋迅速做出布置,大将常遇春与冯胜在石灰山设伏,自己亲自指挥大军驻守庐龙山,其他大将则分别守住关键地点,准备随时支援主战场。此时,朱元璋寄希望于康茂才的协助,希望他能够阻止陈友谅选择最有利的进军路线。

陈友谅中计

朱元璋与康茂才密谋,成功实施了连环计。康茂才用自己与陈友谅的旧交情,诱使陈友谅信任他,最终,陈友谅不疑地进入了朱元璋精心布置的陷阱。

在陈友谅逼近江东桥时,原本的木桥被巧妙地替换成石桥,陈友谅惊愕不已,疑心顿生,最后选择改变路线,向龙湾进发。最终,陈友谅的舰队在朱元璋的伏兵围攻下大败而逃。

结语:

龙湾之战,成为了陈友谅与朱元璋命运的转折点。这一战后,陈友谅失去了原有的江山,迅速退回江州,而朱元璋则利用这个机会扩大了领土,为后来的最终决战奠定了基础。康茂才的作用不可忽视,正是他巧妙的计策,让疑心重的陈友谅一步步走进了精心布置的陷阱,这一战的胜负,也因此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被... 9.13事变发生之后,江苏省委的第一书记江渭清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打倒,一度处于家中赋闲的状态。某天,...
原创 襄... 前言 说到关羽在襄樊的败北,很多人都会感到惋惜,尤其是对糜芳的背叛深感不满,认为这位小舅子临阵反水,...
原创 浅... 自从二战结束之后,以美国为首的驻日盟军便从日本政府手中接管了日本,开始了为期6年的改造。期间中国因为...
原创 北... 自从第一个国家的诞生开始,所有新成立的国家都面临着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都城的选址。这不仅关乎地理位...
原创 世... 从人类几千年的历史来看,战争和征服几乎是常态。许多民族,如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等,曾经征服过欧洲,...
原创 此... 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看似平凡的人物,往往因为一时的决策或行动,能够改变整个历史的走向。孟达便是其中之...
原创 文... 历史上有一位人物,名叫阿桂,他不仅是一位常胜将军,还是一位几乎不识字的勇猛战士。关于他,有一部古装喜...
原创 正... 大家都知道太史慈是江东的第一武将,甘宁屈居第二。但这是《三国演义》中的排名,毕竟在小说中,罗贯中塑造...
独家重磅!拍卖会捡漏丰臣秀吉手... 在日本战国历史的研究中,“本能寺之变”无疑是包裹着最多谜团的历史悬案。织田信长为何身死?明智光秀为何...
原创 秦... 在朝鲜平壤市区牡丹峰脚下,一座名为“汉乐浪郡侯官墓”的古迹静静矗立。这座公元1-2世纪的汉代砖室墓,...
原创 嘉... 嘉庆帝的第二任皇后钮祜禄氏,与慈禧太后不同,尽管她曾有过让自己儿子继位的想法,但她并不敢违背嘉庆帝的...
原创 梁... 水泊梁山的故事广为人知,许多人都被其中108位好汉的义气所感动。对这些英雄来说,武艺高强虽然重要,但...
原创 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三国时代无疑是一个充满智慧和谋略的时期。而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司马懿作为一个...
原创 蒋... 老蒋退守台湾时,不仅带走了大量财富和国宝,还特别带走了几位国民党高官的妻子。对于这些太太的名字,蒋介...
原创 纣... 首战即决战,关键一战决定命运。 历史上的武王伐纣并不像电视剧中描绘的那样发生过多次战斗,实际上只有一...
原创 在... 玄武门事变发生之前,李世民的地位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首先,李世民是李渊的儿子,因此在李渊...
原创 为... 在《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常常被描绘成一个心胸狭隘、嫉贤妒能的人物。书中他与诸葛亮不断斗智斗勇,最终因...
原创 朱... 朱元璋所生活的时期,正是元朝末期。那时,政治腐败、贪官横行,百姓的生活极其贫困,社会动荡不安。朱元璋...
原创 吴... 在三位将领中,韩信最强,其次是白起,最后是吴起。那么,为什么说吴起最弱呢? 吴起生活在战国时期,而战...
原创 黄... 在黄埔军校的第一期学员中,涌现了大量后来在敌我双方阵营中都极具影响力的名将。其中有一些学员在军事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