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91年老红军聚会,杨得志知道一人要参会,到门口亲自迎接
迪丽瓦拉
2025-09-12 17:04:53
0

1991年,杨得志将军应邀参加北京举办的老一代红军聚会,现场与会的多为开国的老兵老将。

聚会那天,杨得志将军早早便抵达了会场,尽管已是八十岁高龄,他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直接找到自己的席位坐下,而是像一名普通士兵一样,站在大门口等候,目光遥远,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人。

工作人员看到这一幕感到有些慌张,三番五次地劝他进入会场就座,但杨得志始终坚持要站在那里等候。这个举动让人不禁好奇,作为一位开国上将,究竟是谁值得他如此尊敬,非得亲自迎接?

直到那位人物的身影出现,大家恍然大悟,原来杨得志敬候的正是他的一位老首长,曾享有“将圣”美誉的李聚奎将军!

李聚奎出生于1904年,湖南省安化县兰田西坪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926年,正值中国大革命风起云涌之际,年轻的李聚奎投身国民革命军,加入唐生智部,参加了北伐战争。当时,彭德怀也带领队伍加入了北伐,李聚奎有幸被调入彭德怀的团中,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尽管国民党名义上进行讨伐军阀的行动,但其中很多军队仍然存在着官僚主义和残留的军阀气息,许多军官对待士兵骄横跋扈,李聚奎对此深感不满。而彭德怀则不同,他总是关心士兵,主张与他们建立亲切关系,一同进餐,饮食一致,对待下属温和体贴,这让李聚奎非常敬佩,于是决心跟随彭德怀。

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致使国共分裂,李聚奎毅然决然地抛弃国民党军人的身份,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投身到平江起义的浪潮中。初次参加党的会议时,李聚奎坚决表示:他将一生追随党的步伐!

李聚奎在彭德怀独立第5师1团期间,严格践行誓言,从班长一路升至大队长,参与过文家市、长沙等地的激烈战斗。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彭德怀率军向井冈山会师。当李聚奎抵达井冈山时,朱德的讲话深入人心,他讲述了红军士兵“三大守则”:不要钱,不要命,不要家。简而言之,作为一名红军战士,必须为革命付出一切。

这一番话李聚奎牢记在心,并且很快赢得了毛主席的高度赞赏。毛主席一向不喜欢提及所谓的“老乡关系”,担心官僚主义盛行,但李聚奎作为毛主席的湖南同乡,却凭借自己杰出的表现,赢得了毛主席的尊重。

1928年,毛主席带领队伍离开井冈山去接应红军主力,彭德怀则留下部队守卫,而敌军趁机发动了对井冈山的进攻,“井冈山保卫战”爆发。李聚奎在梨坪成功击退了敌军的第一波进攻,但敌人的力量远超自己。尽管如此,李聚奎带领部队顽强抵抗四天四夜,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让国民党反动派也为之一震。

但由于敌我实力差距过大,最终彭德怀决定带队撤离井冈山,在撤退过程中,李聚奎肩负起开路先锋的责任。等到彭德怀和毛主席会合时,彭德怀便提起了李聚奎在井冈山保卫战中的表现,毛主席当即夸奖他是“铁骨铮铮的湖南汉子”,并且称他为“我的小老乡”,从此深得毛主席的信任与青睐。

李聚奎这一英勇的表现,也让毛主席感到欣慰,国民党反动派从1930年起便展开了对红军的“围剿”,李聚奎在前三次围剿战役中表现卓越,凭借其擅长的袭击、阻击、游击战术,成为了红军中赫赫有名的战将。在第四次“反围剿”中,李聚奎带领红军红1军第1师出奇制胜,在大龙坪一战中几乎全歼敌军,自己一方的伤亡却不足50人,堪称经典战役。

随着红军长征的开始,李聚奎的部队被任命为前锋,负责开路并掩护主力队伍。在强渡乌江的历史性时刻,李聚奎带领部队突破了敌军的封锁线,并为红军成功占领遵义奠定了基础,这也为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创造了条件。

这次会谈后,毛主席深感李聚奎的贡献,充分肯定了他在长征中的表现,并称他为“开路先锋”。李聚奎的英勇表现也让杨得志等将领为之敬仰,大家都深知这位老将军的贡献。

李聚奎无愧于“将圣”的称号,他不仅作战英勇,战略思维也极为高超。他曾深刻总结:一个优秀的将领,不仅要有出色的战术能力,还应有担当与胸怀,能够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在胜利中保持谦虚。

经历了多次战斗的洗礼,李聚奎逐渐深入了解到后勤保障的重要性。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为战场上的士兵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确保了红军的作战能力。1938年,李聚奎为解决物资不足的问题,提出炒面作为干粮的建议,成功解决了志愿军的燃眉之急。

1955年,李聚奎担任了石油工业部部长,负责国内石油开发工作,他的努力带来了克拉玛依、玉门和大庆等油田的成功开发,确保了国家能源供应的稳定。

对于李聚奎的奉献,杨得志等老战友无不佩服。即使李聚奎从未在意军衔,他的无私与胸怀依旧让人敬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明朝的灭亡既源于内忧,也由于外患。内忧主要表现为农民起义,外患则是后金(即满清)的崛起。如果说农民起...
原创 三... 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涌现出了一批英勇的豪杰,这些英雄人物为后世的文学经典《三国演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原创 三... 东汉完人卢植:文武双全震朝野,家族传奇贯古今 一、名门大儒之后:师从马融,桃李芬芳 东汉末年的涿郡...
原创 “... 国民党部队内的攀比氛围极为浓厚,许多人常常互相比拼自己所处的派系背景,是否出自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是哪...
原创 刘... 刘伯温,凭借其卓越的智慧和非凡的谋略,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谋士,被誉为“大明朝第一谋臣”。他精通经史,...
原创 三...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争雄逐鹿中原,英雄辈出。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才俊和猛将,正是时代造就了这些卓越的军...
原创 先... 周朝建立之后,为巩固统治疆域与安抚诸侯,进行分封制,从而维持自己的王朝秩序,进而奠定周朝八百年的天下...
学者李礼来津分享新书,全景视角... 6月7日下午,近代史学者李礼带着新书《失败:1891-1900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来到天津,在...
原创 忠...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两句诗描绘的人物...
原创 文... 看历史老照片,品百年沧桑巨变。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集整理分享老照片的博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
原创 皇... 提到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耻,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屈辱的时刻之一。当时,金人成功地俘获了两任皇帝,宋徽宗和宋...
原创 总... 1946年,国民党军进行了大规模的部队整编,将原本的“步兵师”改编为“整编师”,而原来的“师”则被调...
侍郎到底是古代多大的官?一文看... 在探讨中国古代官僚体系时,侍郎这一职位无疑是一个关键角色。作为六部尚书的副手,侍郎不仅承担着重要的行...
原创 刘...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战火弥漫,神州大地硝烟四起,逐渐形成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 这一历史时期,...
原创 李... 吕不韦是秦国的重要相邦,曾在秦庄襄王即位时扶持他成为君主,后来他得到了秦始皇嬴政的尊称为“仲父”,一...
原创 三... 他胸怀壮志,智慧与勇气兼具,身高八尺,手握方天画戟,武艺高强,战斗力无与伦比。在《三国演义》中,若用...
原创 唯...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发布了一道名为“明定国是”的诏书,正式宣告了“戊戌变法”的开端。这场自上...
原创 《... 艺术源于生活,经典剧集《雍正王朝》中蕴含了许多能够启示我们生活的情节,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当提到剧中隆...
青海玛多扎陵湖发现秦代摩崖石刻... 中新网西宁6月8日电(仝涛)记者8日从青海省果洛州委宣传部获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工作者近期在果洛州...
原创 谁... 山海关之战 时间回到1644年4月21日,李自成的王朝军队——大顺军与清军及吴三桂的军队在山海关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