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勃列日涅夫执政18年,1982年去世后,中国派谁参加他的葬礼?
迪丽瓦拉
2025-09-12 18:04:01
0

1982年11月10日,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因病去世,享年76岁。勃列日涅夫领导苏联长达18年,是继斯大林之后在位最久的苏联领导人。虽然在其任内,苏联在早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科技发展,但由于后期领导力不足,国家逐渐停滞不前,给后来的俄罗斯带来了深远影响。

勃列日涅夫的去世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莫斯科的葬礼吸引了32位国家元首、15位政府首脑以及大量外国使节的参与,成为20世纪下半叶规模最大的一场葬礼。但让人意外的是,尽管中苏关系处于紧张状态,中国依然派遣外交部长黄华出席葬礼。这一决策的背后,是怎样的深层考量?

勃列日涅夫的领导生涯充满了复杂性,尤其在冷战的背景下,他承担了苏联走向强盛的重任。然而,历史的轨迹并没有按他的构想前进。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接替赫鲁晓夫成为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开始了他长达18年的统治。

初期,勃列日涅夫延续了赫鲁晓夫的一些政策,带动了苏联经济和科技的进步。在他的领导下,苏联的工业产值和农业产量取得了显著的增长,民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特别是在航天和军事领域,苏联展现出了超级大国的风采。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勃列日涅夫领导下的苏联开始出现问题。他越来越专注于巩固个人权力,对党内异见采取严厉打压,政治体制逐渐僵化。由于缺乏必要的经济改革和战略眼光,勃列日涅夫过度依赖中央计划经济,导致经济发展逐步陷入停滞。与此同时,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严重,民众的不满情绪不断上升。尽管苏联的军事实力在此期间达到巅峰,但经济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勃列日涅夫于1982年11月10日去世,年终76岁,消息传出后,全球震动。为表达哀悼,苏联政府为这位前领导人举行了盛大的葬礼,世界各国政要纷纷致电慰问,并派遣高级代表团前来莫斯科参与葬礼。

11月15日,勃列日涅夫的葬礼正式举行。数以万计的民众聚集在莫斯科红场,现场哀乐悠扬。勃列日涅夫的灵柩被安置在列宁墓,苏联高层领导纷纷上前致悼词。新任总书记安德罗波夫发表讲话,称勃列日涅夫为“苏联的杰出领导人”,并承诺继承他的遗志,带领苏联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在葬礼上,勃列日涅夫的老朋友、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回顾了两国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密切关系,深情表达了对他去世的哀悼。然而,由于国内政治动荡,阿富汗总统卡尔迈勒未能亲自到场,而是由总理代表出席。

美国的副总统老布什作为里根总统的代表也出席了葬礼,尽管里根本人因对苏政策强硬而拒绝出席。中国则派遣了外交部长黄华出席。这一举动在当时显得颇为意外,因中苏两国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一直处于紧张关系。

勃列日涅夫在最后阶段释放了一些改善中苏关系的信号,为两国的后续和解做出了铺垫。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破裂以来,双方在意识形态和外交政策上分歧日益加剧。勃列日涅夫上台后,随着两国矛盾不断激化,个人关系也降至冰点。珍宝岛冲突、文革中的摩擦和对立,使得两国的关系一度降到冰点。

在70年代,勃列日涅夫采取了对华敌视的政策,支持越南与中国对抗,并在边境地区加强了军事部署。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让苏联感到了巨大的战略压力。勃列日涅夫此时虽然加强了对中国的施压,但也试图在与美国的关系中寻找新的平衡。

直到80年代初,勃列日涅夫才逐步调整对华政策,尝试缓解两国关系。1982年,勃列日涅夫在多次讲话中提到改善中苏关系,提出恢复党际交往、促进双边贸易等计划,虽然这些措施未能立即落实,但已显现出对华政策的松动。

勃列日涅夫去世后,给中苏关系的改善带来了一线希望。虽然两国关系并未完全恢复正常,但中国政府决定派遣黄华出席勃列日涅夫的葬礼,表现出一种突破性的外交姿态。黄华的到来获得了苏联政府的高度接待,外交部长葛罗米柯亲自接机,并全程陪同参加葬礼。

葬礼期间,黄华还与安德罗波夫短暂会面,标志着中苏领导人之间多年未曾接触的关系有所松动。黄华与苏联外长葛罗米柯的正式会谈也是两国高层自1969年关系破裂以来的首次正式交流,尽管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但双方表达了改善关系的意愿,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黄华在葬礼后的讲话中表示:“我们希望以此次会面为契机,推动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几年的努力后,中苏关系逐步恢复,最终迎来历史性的和解。

参考资料:

1. 1982年纪录片《勃列日涅夫葬礼及遗体告别仪式》 网易公开课

2. 《对苏共新领导发动的“葬礼外交”》 来源:人民网 2009年03月20日

3. 《黄华回忆录连载二:派特使出席勃列日涅夫葬礼》 青年参考 2007.10.23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世界遗产访谈录|中国建设科技集... 历史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外的重要通道。陈同滨是“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遗产申报技术咨询...
原创 匈... 提起匈奴,你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在我印象中,匈奴是那个以战斗力强悍著称的游牧民族,过着四处迁徙的生活...
原创 日...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日本侵略步伐的加快,日军所到之处,生灵涂炭、血流成河,整个中国在日占区的民众几乎陷...
清朝的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文物腾... 新闻荐读 东城区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文物腾退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 6月15日正式启动签约,标志着这一...
上山考古遗址公园晋级国字号 本报讯 (记者 石磊 钱关键 共享联盟·浦江 陈好) 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新一批10家国家考古遗址公...
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开馆 6月15日,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的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正式开馆。 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是国家一...
原创 梁... 新锐创作者认证 梁山的108将中,尽管有一些武艺出色的英雄豪杰,但也有不少只是“滥竽充数”的角色,...
原创 上... 1952年秋季,朝鲜战场风云激荡,硝烟弥漫,整个朝鲜半岛在战争的熊熊烈火中翻滚,成为了国际舆论的焦点...
原创 古...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帝王阶层,许多男子,尤其是皇帝,常常娶年仅十三四岁的少女。这一现象虽然看似离奇,但...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公布,山东... 近日,国家文物局完成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工作,从30家申报单位中最终确定10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原创 5... 上世纪60年代,王兴复,一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志愿军老兵,常常站在朝鲜的荒野上,孤独地依靠着墙角,静...
助力白酒申遗!珍酒李渡即将官宣... 6月12日,珍酒李渡视频号发布预告片,将于6月16日揭晓“申遗大使”身份,引发业内外广泛关注,纷纷猜...
原创 为... 司马懿屠辽东,将辽东百姓内迁,间接导致了西晋灭亡……这件事,其实是真的。 公元238年,司马懿扫平...
原创 古... 皇权更迭的隐秘博弈:古代帝王禅位背后的生死棋局 古时帝王多在弥留之际方肯交出权柄,此举并非全然源于对...
原创 淮...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爆发,历时66天的激烈战斗中,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共歼敌55万余人,...
原创 佛... 在陕西法门寺地宫的幽暗深处,一枚乳白色的指骨静卧于玉棺之中。当考古工作者在1987年4月轻轻拂去千年...
原创 在... 魏蜀吴三国中的吴政权,其根基起初由孙权的兄长孙策依托外来士族力量,以及其父孙坚的旧部所建立。吴国的存...
原创 刘... 公元208年,荆州刘表的府邸内,风云变幻,暗潮汹涌。刘备因一时口误,触怒了蔡氏一族,险些命丧鸿门宴。...
原创 秦... 甘罗,这位生活在公元前两千多年的神童,出生在战国末期的动荡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原创 吴... 他曾因为一位红颜倾心,一怒之下掀起战火,带领大清铁骑入关,血染大地,致使无数百姓死于战乱。更令人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