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当时如果不投江,当时历史会怎么样?
迪丽瓦拉
2025-09-14 02:32:25
0

大多数一提到端午节,必然要提及屈原,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是屈原在汨罗江自尽以后,当地百姓闻讯后争相划船前去营救,又担心江里的鱼吃了屈原的身体,就纷纷将米团投入江中,喂饱它们,前者成为端午划龙舟的标志,后者成为吃粽子的由来。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人物,而很多端午习俗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据专家学者考证,屈原与端午节的联系是在南北朝时期的神话志怪小说中出现的,后来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不管端午节与屈原是怎样的关系,都无法否定屈原的伟大成就,作为最早的爱国主义诗人之一,屈原的《离骚》在文学史上的评价很高,也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揭露尤其深刻,两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

有人因此问道,假如当时屈原不投江,历史将会怎样的发展?

作为一名历史创作者,纵横表示,其实屈原之所以投江,就是因为不受重用,如果重用他,他也不会投江,那么,为何楚怀王会不重用屈原,还要将他流放呢?

其实早期的时候,楚怀王很信任屈原,年纪轻轻就让屈原当了大官,主持楚国的变法,应该说屈原的变法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不过也因此得罪了很多贵族,要说大多数触及贵族利益的变法,出发点应该都是不错的。

但屈原最终还是被楚怀王疏远,他的变法也就失败了,主要原因是遭受贵族集团的疯狂反对,其实在楚国变法本身就困难,像吴起这样的改革家,曾经帮助楚国取得重大改革突破,结果在楚悼王去世后,也遭到旧贵族的反扑而惨遭杀害。

相比于吴起,屈原好像只是被楚怀王疏远,相比之下,可能屈原的改革本身并没有取得重大的成果,换句话说,得罪的人不够彻底。

在自己流放的过程中,屈原在《离骚》中抱怨楚怀王,说其他的大臣诋毁他,听信大臣的谗言,最终将其流放,屈原很气愤,将这些东西全部写道《离骚》中,为后世的人所赞颂。

屈原被疏远到最后流放是因为极力劝阻楚怀王不要与秦国联盟,而应该与齐国联盟。

当时张仪前来游说楚王,只要楚国与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出六百里土地,屈原极力反对,因此被楚怀王流放,而与齐国闹掰。

结果在楚国与齐国断交之后,秦国却耍起了无赖,张仪说只答应给楚国六里地,因此秦楚交战,其实后世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的了解,多多少少受到一本叫做《战国纵横家书》的影响,甚至是《战国策》和《史记》这样的史书都来源于此书,但是此书主要就是给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外交家)比如苏秦、张仪等人吹牛的,以兜售自己的学问,实际历史应该有夸张的成分。

比如其中一篇《触龙说赵太后》,过分的抬升了触龙的重要性,因此,以这个角度来说,楚国败于秦国全部归结于张仪的欺诈是说不通的。

谁都不是傻子,纵然张仪巧舌如簧,如果许诺给地而不给,那么楚国必然会打他,这很正常,战国时期尔虞我诈是很正常的事情,只不过楚国在进攻秦国的时候在丹阳被打败,最后不得不割让土地给秦国。

这个事情其实不能赖楚怀王,秦赵之间闹掰是早晚的事情,只不过这一次输得实在是太惨,总体上而言,如果总结楚国这次失败,不单单是外交上的原因,根本上还是军事实力的不行,所以,不能将军事上的惨败,过多地从外交上找原因。

此后秦国与楚国多次交战,楚国都大多以失败告终,后人写史通常将其归咎于楚怀王昏庸无能造成的,这是因为大多数人写史的目的是劝告当时的执政者要勤政爱民。

比如司马光著《资治通鉴》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皇帝看的,告诉皇帝执政得失,在他们的笔下,历史上的失败者都是昏庸无道的,而成功者大多数都是勤政爱民的。

究其主要原因还是秦国商鞅变法后快速强大起来,在军事扩张上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如果一个人手里是一个王四个二,人家怎么出不是赢,楚国的遭遇就是国力上无法与秦国抗衡。

从秦惠文王开始一直到秦始皇,秦国对外战事大多以胜利而结束,几乎少有败绩,这就是军事实力之间的巨大差距。

所以说,即使楚怀王听信屈原的话,在外交上做得不是那么差劲,最后的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国家形势在那摆着,战国时期楚国虽然地盘很广,但是还是蛮夷之地居多,在地位位置上也缺乏战略优势,北方直面秦与赵魏韩、齐国的五重军事压力。

当然,我们在看屈原的故事时,不会关心这个,只会认为楚王没有听从屈原的,不久楚国都城被攻破,屈原因此投江,因此证明屈原是一个极其爱国的诗人。

其实屈原在公元前313年第一次被流放,一直到公元前278年白起才攻破楚国郢都,屈原投江自杀,但是两个时间点相差35年,也就是说,屈原的影响力其实很有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镇江博物馆清宫遗珍下篇碧树琼花... 镇江博物馆 清宫遗珍下篇 中国古代陶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制造和...
原创 关... 武圣关羽,从公元184年随刘备征讨黄巾军起,直到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10月兵败麦城,三十多年...
原创 潼... 大家好,我是黑白三国。 潼关那一战,当时马超为报父仇,带着西凉铁骑杀得曹操割须弃袍,于禁顶不住十合,...
原创 孙...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与辉煌的时代,涌现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和文化流派。这个时期不仅诞...
原创 佩... 国民党军队内部,攀比之风非常盛行。士兵们常常讨论各种话题,其中最热衷的话题之一就是各自的派系背景、是...
原创 忽... 大运河山东段自大王庙闸起,南至山东与江苏的交界处,北至德州市德城区第三店,途经枣庄、济宁、泰安、聊城...
原创 中... 赵炜,代号902,曾深藏在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部内部,凭借一纸伪造的命令,成功扭转了东北民主联军在南满...
原创 元...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而其中元朝和清朝可以说是最为杰出的两个,因为它们实现了真正意...
花脚大仙分享:《观天下——大明... 《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系列20 南京博物院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南京博物院“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特...
原创 水... 宋江作为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的首领,长期以来一直备受争议。人们对他的评价各异,有些人认为他自私虚伪,处...
原创 韩... 韩信,这位汉朝的开国功臣,凭借着个人的卓越才华,帮助刘邦打破了重重困局,实现了统一天下的伟大目标。然...
原创 安... 前言 你是否曾经想过,一个人的私心和野心,竟然能导致一个强盛王朝的衰败?一个人的贪婪和自私,竟然能让...
“明代壁画之最”对话“辽代木构... 11月23日,“国宝对话——法海寺与奉国寺文化遗产学术交流会”在法海寺壁画艺术馆举行。本次学术交流会...
原创 中... 1921年7月30日的晚上,中共一大的会议正在上海贝勒路李汉俊的家中举行。这是一次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具...
“日本欠中国一个道歉!”重庆、... “日本欠中国一个道歉!”这是“冲绳和平访问团”团员们衣服上印着的文字。11月5日至11月13日,由重...
原创 慈...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历史上有趣的小插曲,涉及到清朝的慈禧太后以及她与西方科技的碰撞。这个话题之所以特别...
原创 原... 南宋的历史是一段充满屈辱的历史。南宋的6个皇帝,加上3个像难民一样流离失所的幼年皇帝,虽然名义上是天...
穿越千年识“拗相”!罗少亚《铁...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肖舞)22日下午,罗少亚长篇历史小说《铁腕拗相王安石》作...
原创 清... 公元1697年,满洲人福敏因为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了进士,并且成功被选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士,内心非常高兴。...
原创 武...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项非凡的历史成就,更不用说她在位期间取得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