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济南人才发展密码:成长与“城”长同频共振
迪丽瓦拉
2025-09-14 03:02:07
0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杜甫千年前的吟咏,如今化作济南人才工作的生动实践。当287.5万人才资源成为这座城市最珍贵的财富,当三度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人才,已经成为流淌在城市肌理中的无形血脉。济南也在印证着:人才工作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定义了城市发展的格局与高度。

城才相契,人与城同频共振

城市与人才,正如泉水与大地,唯有相互滋养,方能奔涌不息。而济南与人才,正是缘于一份“刚刚好”的默契。

国家级非遗济南皮影戏第五代传承人李娟从小跟着爷爷学皮影戏,在她的眼中,济南有着浓厚的老城底蕴和历史文化积淀,“这里的氛围刚刚好,非常适合非遗的发展,我要让济南皮影在我的手上焕发新生。”

网络作家尚启元也因为这份“刚刚好”爱上济南。“济南是创作者的宝库,有山有水,有情怀,刚刚好符合我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方向,这让我决定定居济南。”他用文字书写济南,温暖济南,让更多的人了解济南,选择济南,爱上济南。

珠联璧合是城市与人才共同发展的前提。济南也选择了一种更加舒适和符合自身的城市引才定位。济南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气息浓厚、工作节奏适中,提供了极高的舒适感。基于此,济南提出了带有泉城特色的城市引才宣言:“我在济南刚刚好”。当“我在济南刚刚好”的城市宣言引发广泛共鸣,它所传递的不仅是生活与事业的平衡,更是这座城市对人才情感需求的深切回应——一种不疾不徐、恰到好处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这种归属感,在于城市对人才的温情和实实在在的陪伴。每到毕业季,济南与人才便会共赴一场约定。济南连续五年以一座城的诚意,为驻济高校毕业生举办盛大的毕业典礼,这也早已成为城市人才战略的标志性符号。济南市委书记刘强向广大人才深情喊话,“大家无论是留在济南、还是去外地发展,我们都一如既往地支持大家、鼓励大家、期待大家”。这是一座城市对人才的最高礼仪,更是对人才的珍视和惦念,让城与人有了同频共振的温暖维系。

细针密缕,城对人精准服务

城市治理的 “绣花精神”,绣出的是城市的品质与温度;当这门“绣花功夫”聚焦于人才服务,济南则绣出了“天下泉城聚天下英才”的生动图景,织就了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的温暖画卷。

济南人才政策的精准细致,首先在于分层分类的“量体裁衣”。前段时间,济南制定出台了四个细分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专项政策措施,以更细“颗粒度”提升政策精度、支持力度、服务温度。比如,数字经济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围绕大模型、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经济领域新职业新需求,支持建设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基地;比如,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探索设立“长周期稳定支持计划”,对服务济南重大战略需求的优秀青年科研人员给予持续资助。这种“按需下针”的政策设计,让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严丝合缝”。

政策“针脚”精细勾勒出的是人才发展全链条,而服务“纹路”聚焦的则是人才生活的全场景。济南为人才构建起了一套全周期服务体系,比如,来到济南,本科毕业生能申请每月700元的租房补贴,硕士、博士分别能拿到1000元、1500元;面向高层次人才提供医疗保健、交通出行等20项绿色通道服务,让人才在济南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济南还推出免费公交地铁出行、免费畅游景点、青年驿站住宿等青年人才系列优惠政策,覆盖了吃、住、行、医、游、娱、购、婚、育——这些看似琐碎的“关键小事”和关乎未来的“人生大事”,在济南的人才生态中都被郑重以待,转化为一项项可感知、可触摸的贴心保障。

当“人才服务”被细化为每一项政策背后的温度,当“城市温暖”具象成衣食住行的周全,济南正用精准与细腻,书写着“天下英才聚泉城”的新篇章,“此心安处是吾乡”成为越来越多人才的共鸣。正如获评济南市“E类高层次人才”的顺丰快递员宋龙杰所言,“我也没有想到,但济南真的给了我这份荣誉和认可。我相信,只要努力付出一定会有回报,济南会为每一个人提供成长出彩的机会。”

以城护才,人与城反哺共生

城市品质与人才工作,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济南以城之名,不仅为人才提供栖身之所,更致力于构建一个精神有寄托、价值可升华、未来能共筑的活力生态圈。

对人才来说,城市筑巢引凤,诚意满满。济南的人才政策覆盖人才从“萌芽”到“成林”的全周期,在这个成长过程中,精准滴灌的政策,让人才在关键阶段获得“雪中送炭”的支持;“润物无声”的服务,让人才从“适应城市”变为“享受城市”;产业与人才的双向奔赴,则让产业成为人才成长的“孵化器”。

对城市来说,对人才不是简单的吸纳,而是双向的奔赴与深度的共鸣,更是城市与人才的彼此成就。连续3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入选2024年“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最佳人才发展生态城市”,2024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榜单位列全国第11位,北方第2。当287.5万人才选择济南,城市也以“加速度”回馈期待。

“济南承载着我多年来的深厚感情,我在这里读书成长,度过了青春岁月,至今仍带领团队在这里创新,用科技成果赋能产业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小云深情地说,济南是尊贤重士、实干笃行的热土。

天下泉城,人来无忧,期待每一位人才选择济南,共谋发展。当众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选择济南创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当大批高校毕业生留在济南、回济发展,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人才已然成为了城市最好的代言人,济南也在与人才的反哺共生中展现出了“以才引才”的强劲势头。

“十多年来,我们专注于核电设备的国产化研发,谁掌握自主科技,谁就掌握未来。”正如美核电气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李苏所言,“我从济南对科研研发的支持力度中,看到了这座城市的未来高度。”

责编:胡中喆

审签:张 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奥... 土耳其帝国的起源一直是历史学家争论不休的话题。土耳其文化受到了小亚细亚、游牧民族、伊斯兰文化、波斯文...
原创 刘... 刘邦和朱元璋之间相隔了整整一千多年,然而两人的名字却常常被拿来相互比较。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他们都创建了...
原创 周... 《史记》作为“史家之绝唱”,以其独特的史学视角和“写实”的方式,将从五帝时代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记录了...
原创 同... 英法作为老牌列强,曾在世界各地拥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尤其是英国,在巅峰时期,其海外殖民地的总面积曾高...
原创 元... 元朝文学家姚燧晚年时,已年逾七十,但仍保持着惊人的活力。某次,他在小妾侍奉下沐浴后,两人共度了一个夜...
原创 天... 好的,下面是对您提供文章的改写,保持原意并适当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保持接近原文: --- “苍天...
原创 他... 1949年,国民党兵败如山倒,蒋军的许多官兵纷纷选择弃暗投明,举起义旗,热烈响应我党的号召。那些顽固...
水浒传:看懂阳谷县知县干的三件... 在《水浒传》所描绘的北宋末年江湖画卷中,阳谷县知县这一角色看似戏份不多,却在推动故事发展与揭示社会现...
东洋学人|梅原末治:考古学巨匠... 《考古》简讯中的梅原 我国考古学界的权威期刊《考古》1983年第4期刊发了一则简讯,标题是“日本著名...
挽起裤腿踏进荔枝园 长安小吏解...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龚卫锋 恰逢荔枝上市的时节,电视剧《长安的荔枝》登陆CCTV-8、腾讯视频。九品...
原创 北... 北魏的道武帝拓跋珪迎娶了自己生母的亲妹妹,这种在今天看来极为离经叛道的行为,若发生在中原的任何王朝,...
原创 立...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立陶宛很多人...
当初俄国以720万美元的价格把... 720万美元买俄国1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美国这是赚了还是赔了?为何说是有苦难言呢?先来看看美国花这...
原创 大... 大禹治水是上古时期一件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许多古代文献中都有相关记载。其中,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山海经...
原创 其... 冬日生活打卡季 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他们都曾将蜀中作为自己征伐天下的重要据点。究其根本原因,蜀地...
胡适批“横渠四句”:不过是四句... 《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中有一个小故事: 著名天文学家高平子的孙子来拜访胡适,说到得意处,背起“横渠...
原创 南... 南方政权为何难以统一北方? 中国历史上,南方崛起的政权大多未能成功统一北方,而北方政权则常常以强大的...
原创 他... 陈云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位至关重要的领导人,从青年时期的艰苦斗争,到新中国成立后的高位坐镇,始终保持...
原创 作... 1952年,孙毅被调任为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协助当时的参谋长杨成武工作。尽管这一职务并不低,但在副参谋...
原创 叛... 提到秘书这一职业,许多人都会带着几分含糊的笑意。这个角色往往给人一种文雅、风度翩翩的印象,许多人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