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立陶宛很多人一听就想踹一脚,这个波罗的海小国这几年总给人感觉是“刺头”,还有人给它贴上了“淫窝”的标签。
不过你要是翻翻以前的历史就会发现,这个现在看起来不太安分的小国,其实当年也是叱咤风云的主角,现在怎么就沦落成这样了呢?
东欧雄狮到棋子
立陶宛的辉煌巅峰已经有些久远了,差不多是维陶塔斯大帝统治时期。
那个时候立陶宛的领土面积能够撑到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在东欧地区可是响当当的一个强国,那个时候的立陶宛可不是谁都能招惹的。
看看地图就知道,立陶宛的位置其实挺好,北边是拉脱维亚,南边是波兰,东边是白俄罗斯和俄罗斯,搁在和平年代,这位置简直就是块风水宝地,但现在这种情况下,反而变成了烫手的山芋。
最近这几年,立陶宛真是活脱脱的给自己找了不少存在感,美西方和俄罗斯那边打明打暗,立陶宛倒好,自己把自己变成西方的“前哨站”,这不是跟找不自在吗?
近两年对华态度也愈发强硬,把中国外交官当“不受欢迎的人”也就罢了,还跟台湾地区眉来眼去,甚至拉上欧盟一起把中国告到WTO。
这个东欧昔日强国如今沦为他国棋子,真是多少让人唏嘘。
经济困境下的选择
在立陶宛,你随便逛逛街,都能发现很多灰色地带,这当中最出名的就是色情产业,从事这行业的女性人数众多,在整个欧洲都“名声在外”。
这个小国色情产业发达,原因也很简单,毕竟不是哪个国家都有中东国家那么幸运,能躺在石油上吃一辈子。立陶宛就是这种情况:
自然资源匮乏,工业基础薄弱,且面临严重的性别比例失衡问题
一个国家没有支柱产业,经济发展就会非常困难,谁会想到立陶宛最后会选择这么一条充满争议的发展道路。
这个时候有些小姑娘就承受很大的经济压力,没什么好的就业选择,再加上现在社会风气变化,有些人也就这么走了。
更可怕的是社会态度。当这个事情开始慢慢被接受了,甚至觉得是正常的,这就有了示范效应。有些年轻人一看,这能赚钱,那就很容易就心动了。
但是这样真的有出路吗?短期内可能会解决一些经济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对社会的影响可能会更大。
畸形繁荣背后
最搞笑的是,当年其实是立陶宛政府自己给自己开了个“绿灯”,看似是把行业规范起来了,还专门划出一块区域,让这个行当“阳光化”了,可实际上却变成了打开潘多拉盒子的钥匙。
本来年轻人应该去学技术、去读大学、去搞一个正经的职业,可现在一看这个挣钱快,就把正经事都扔了,这叫什么事!对国家的前途来说,这简直是灾难。
本来是想规范管理,结果却让这个行当野蛮生长,政府弄的那些专门区域,倒不如说是在变相鼓励。
而且想一想,一个国家的发展靠啥,靠科技创新,靠实体经济,靠人才,现在好了,年轻人都想着挣快钱,谁还愿意踏踏实实搞研发、学技术。
最有趣的就是它繁荣的背后大问题,表面上看这个行业能搞出GDP,能解决一些就业问题,但是它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可能要好几代人才能解决。
但这不能全怪政府政策,关键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出了问题,当“来钱快”成为年轻一代唯一的追求,当这个社会对此见怪不怪,那才真是问题。
立陶宛的案例也算是告诉我们,国家发展需兼顾短期利益与长期影响
如果为了GDP,就不惜牺牲社会道德,如果为了经济增长,就不惜扭曲产业结构,最后付出的代价可能比收益还要高,大家会想去立陶宛旅游吗?
参考资料:
搜狐:真实的立陶宛:全国270万人,性交易半合法化,设有10多个红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