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深夜致电秘书:有个情况要了解,以防不测
迪丽瓦拉
2025-09-14 06:02:57
0

周恩来曾多次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过这样一句话:

“为人民服务,就像春蚕吐尽最后一根丝!”

他不仅说过这句话,更是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承诺。

1974年10月的某天,周恩来的秘书钱嘉东因不值班,住进了外交部的宿舍。没想到,深夜两点左右,钱嘉东正沉浸在香甜的梦乡中,突然听到传达室李大爷急匆匆的敲门声,嘴里喊着:“有电话!有电话!”

深夜时分,电话铃声让人心生疑惑,必定是有什么紧急的事情。钱嘉东马上穿好衣服,急忙下楼去接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了周恩来的声音,当时他已经住院接受治疗四个月了,这段时间内,他经历了两次大手术,身体非常虚弱。钱嘉东心里一紧,想必是发生了紧急事情,周恩来才在如此深夜联系他。

于是,钱嘉东赶紧拿来纸条和笔,准备做记录。周恩来告诉他,自己在《参考消息》上看到一篇关于世界粮食危机的报道。报道中提到,西方国家认为,当前全球粮食储备已经无法支撑超过26天的需求,还指责中国与苏联在国际市场上大肆采购粮食,推高物价,指责中国依赖全球市场解决粮食问题,这种做法让他们看起来很不负责任。

周恩来看过报道后,心生疑虑,决定确认一下情况是否属实。于是,他打电话给钱嘉东,指示他了解具体情况并做好预防。

周恩来细心叮嘱:“你去李先念那里汇报一下,按他的指示,相关部门要尽快收集数据。”

虽然身体虚弱,周恩来依然保持着一贯的细致,他特别强调,要细分统计1972至1974年中国粮食的进出口情况,包括直接进口、转口进口的数量以及各类粮食的价格。还要统计出口粮食的相关情况。周恩来交代钱嘉东,要确保材料准备齐全,便于在合适的场合据理反驳他国的指责。

最后,周恩来补充道:“这些资料收集好后,一定要报给我。”

在电话里,李大爷一直在传达室等待,看着钱嘉东全神贯注地做记录。他惊讶地发现,周恩来作为总理,竟然在深夜亲自打电话交代工作,这让他感到十分震惊。

次日,钱嘉东把收集到的材料报告给了李先念,并按照周恩来的要求,准备了详细的发言稿。

不久,这篇发言稿就在联合国召开的世界粮食会议上派上了用场。在会议中,中国代表详细介绍了中国在过去三年内的粮食进出口情况,强调中国在这一期间主要进口小麦,出口大米,尤其是大米主要供应给了第三世界国家。

中国的代表在会上明确表示,尽管国际市场上大米非常紧张,但中国依然优先将大米供应给那些最需要的国家,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国家的立场,绝不会依赖世界市场来解决本国的粮食问题。

这番发言不仅澄清了中国在粮食问题上的立场,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周恩来病重后的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在他人生的最后十年,周恩来几乎是在极度劳累中度过的。为了国家和人民,他日夜奔波劳累。白天他要开会、接见来访人员、处理各种事务,夜晚一出门常常得凌晨两三点才回到西花厅,但他总是毫不休息,继续坐在办公桌前批阅文件。

过度劳累让周恩来的身体变得愈发虚弱,但他仍然没有停下工作。一次,周恩来连续工作了17个小时后,依然坐在办公桌前反复计算各省的粮食调度情况。

当保健护士送药进来时,看到周恩来如此劳累,心疼地说:“总理,像这种具体的技术工作,不妨让其他同志帮忙处理一下吗?”

周恩来猛地抬头,严肃地回应道:“怎么能这样说呢?这是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吃饭问题,不能马虎!我如果不亲自算一算,怎么能了解实际情况?作为总理,怎么能让别人代替呢?”

护士虽然听出周恩来的话有道理,但心情依然沉重,她无奈地说:“总理,您也得顾及自己的身体啊!”听到这些话,眼泪不禁涌了上来。

周恩来为了工作,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劳碌。邓颖超多次劝他注意休息,有时甚至带着责备的语气说:“恩来,你已经掉进粮食堆里出不来了!”

周恩来得了心脏病后,身边的工作人员纷纷劝说他要多休息,可他依然通宵工作。直到1967年2月,工作人员决定采取行动,写了一封公开信请求周恩来改变工作方式。信中,工作人员恳求总理保重身体,不要过度劳累。第二天,周恩来看过信后,只是批示:“诚恳接受,要看实践。”

显然,周恩来并未接受大家的建议,他的工作依旧没有丝毫停歇。

对于这些,周恩来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你们劝我休息,可是这些文件还等着我批,还有那么多急事要办,我能休息吗?”

六十年代,周恩来越来越忙,晚上常常在床上批阅文件。长时间如此,导致他的手脚感到酸麻。邓颖超心疼不已,于是和工作人员商量设计了一张小坑桌,方便周恩来在床上工作。

然而,随着小桌子的使用,周恩来工作时间变得更长,休息的时间则更少。工作人员回忆说,有时周恩来在床上批阅文件足足五六个小时。

由于过度劳累,周恩来许多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晚年他将一个普通的水杯当作饭盒,靠喝葡萄糖水来充饥。为了确保他能吃点东西,工作人员总是想尽办法,有时将玉米糊糊和面包放进保温杯中,方便周恩来边工作边吃。

1972年,周恩来因过度劳累被诊断为膀胱癌,医生告知他需要特别注意休息,毛主席也对此做出了批示:要求他多休息,节劳。

但即使如此,周恩来依旧没有停下工作,直到1974年手术前,他几乎每天都要工作12到14个小时,最长的一天甚至达到了24小时。

尽管如此,周恩来依旧坚持工作,不分昼夜,直至1975年,邓小平接替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

即使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周恩来也依然为国家的未来而奋斗,特别是在四届人大会议上,他依旧坚持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号召全国人民为此奋斗。

即使在病痛折磨中,周恩来依然心系人民,他时刻关注着社会的各项事务,直到1976年,他的身体再也承受不住,最终去世。

他一生奉献,身心力行,离世时,身边没有任何个人财产,但却收获了全国人民的深厚敬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韩... ——·前言·—— 1952年3月,朝鲜半岛上的战火仍在猛烈燃烧,硝烟弥漫,紧张局势持续。在停战谈判...
原创 历... 在古代,提到“常务副皇帝”这个角色,不妨从明朝的两个独特人物说起:明太子朱标和明仁宗朱高炽。如果想要...
韩先楚夫人有多美?这是1970...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韩先楚那张1970年的照片你要是看到,可...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已是暮年的李...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已是暮年的李善长? 实事求是地讲,李善长是开创大明朝代一等一的功臣,不仅帮朱元璋...
原创 同... 写作不易,创作这篇文章的作者每天都在辛勤工作,只为能够养家糊口。我们读者或许并不常思考这些,但我们希...
原创 古... 从古至今,大小灾难层出不穷,其中瘟疫作为一种极为猖獗的灾难,曾经肆虐一时。无论是小规模的流行病,还是...
沉寂千年的战国青铜乐器再度“亮... 游客在观看《大足石刻》。(大足石刻研究院供图) 3...
原创 军... 作者:相忘于江湖 在我军的历史上,有许多广为人知的黄金搭档和三人组合,其中一些早已成为传奇。例如,“...
原创 嗜... 朱元璋去世后,建文帝继位,刚一上任便开始实施削藩政策,逐步加大对亲王们的打压,尤其是对朱允炆的步步紧...
原创 刘... 好的,我帮你把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的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 --- “轰——!”一声...
原创 如... 英国的历史是什么?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曾几何时,英国是全球最强大的国家,其殖民地曾遍布世界四个角落,包...
抗日放火团成员,牺牲前留下半阕...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事书场》撷取《纪事》抗战题材内容,重现那一...
原创 唐... 唐朝的巡视制度是在前朝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延续与发展,因此它在许多方面参照了汉朝的巡视模式。可以说,唐朝...
“苏轼泄题”案真有其事吗? □纪习尚 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二月,苏轼担任主考官(权知贡举),主持三年一度的礼部科举考试。...
原创 唐... 1911年12月1日,在辛亥革命的背景下,外蒙古和唐努乌梁海宣布脱离清朝的统治,并立即向俄罗斯沙皇提...
原创 国... 在几天前,我逐步完成了一篇关于1991年苏联解体后,苏联军队如何分别加入或转变为明斯克和基辅军队的文...
原创 历... 在《天龙八部》中,乔峰得知自己身世的那一刻,他无法接受这一事实,情绪彻底崩溃,他无法理解,自己一个堂...
原创 唐... 唐末朝廷权威的丧失与地方独立化的加深 唐朝末年,朝廷的权威逐渐崩溃,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日渐减弱,...
原创 分... 项羽的一生,可以说充满了无尽的悲情和遗憾。尽管他出生于世家大族,且是一位骁勇善战、威震天下的霸王,最...
原创 刘... 刘邦的八个儿子中,有大部分都在吕后掌权期间,或因她的指使,或因她间接的操控,纷纷遭遇了死亡。令人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