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深夜致电秘书:有个情况要了解,以防不测
迪丽瓦拉
2025-09-14 06:02:57
0

周恩来曾多次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过这样一句话:

“为人民服务,就像春蚕吐尽最后一根丝!”

他不仅说过这句话,更是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承诺。

1974年10月的某天,周恩来的秘书钱嘉东因不值班,住进了外交部的宿舍。没想到,深夜两点左右,钱嘉东正沉浸在香甜的梦乡中,突然听到传达室李大爷急匆匆的敲门声,嘴里喊着:“有电话!有电话!”

深夜时分,电话铃声让人心生疑惑,必定是有什么紧急的事情。钱嘉东马上穿好衣服,急忙下楼去接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了周恩来的声音,当时他已经住院接受治疗四个月了,这段时间内,他经历了两次大手术,身体非常虚弱。钱嘉东心里一紧,想必是发生了紧急事情,周恩来才在如此深夜联系他。

于是,钱嘉东赶紧拿来纸条和笔,准备做记录。周恩来告诉他,自己在《参考消息》上看到一篇关于世界粮食危机的报道。报道中提到,西方国家认为,当前全球粮食储备已经无法支撑超过26天的需求,还指责中国与苏联在国际市场上大肆采购粮食,推高物价,指责中国依赖全球市场解决粮食问题,这种做法让他们看起来很不负责任。

周恩来看过报道后,心生疑虑,决定确认一下情况是否属实。于是,他打电话给钱嘉东,指示他了解具体情况并做好预防。

周恩来细心叮嘱:“你去李先念那里汇报一下,按他的指示,相关部门要尽快收集数据。”

虽然身体虚弱,周恩来依然保持着一贯的细致,他特别强调,要细分统计1972至1974年中国粮食的进出口情况,包括直接进口、转口进口的数量以及各类粮食的价格。还要统计出口粮食的相关情况。周恩来交代钱嘉东,要确保材料准备齐全,便于在合适的场合据理反驳他国的指责。

最后,周恩来补充道:“这些资料收集好后,一定要报给我。”

在电话里,李大爷一直在传达室等待,看着钱嘉东全神贯注地做记录。他惊讶地发现,周恩来作为总理,竟然在深夜亲自打电话交代工作,这让他感到十分震惊。

次日,钱嘉东把收集到的材料报告给了李先念,并按照周恩来的要求,准备了详细的发言稿。

不久,这篇发言稿就在联合国召开的世界粮食会议上派上了用场。在会议中,中国代表详细介绍了中国在过去三年内的粮食进出口情况,强调中国在这一期间主要进口小麦,出口大米,尤其是大米主要供应给了第三世界国家。

中国的代表在会上明确表示,尽管国际市场上大米非常紧张,但中国依然优先将大米供应给那些最需要的国家,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国家的立场,绝不会依赖世界市场来解决本国的粮食问题。

这番发言不仅澄清了中国在粮食问题上的立场,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周恩来病重后的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在他人生的最后十年,周恩来几乎是在极度劳累中度过的。为了国家和人民,他日夜奔波劳累。白天他要开会、接见来访人员、处理各种事务,夜晚一出门常常得凌晨两三点才回到西花厅,但他总是毫不休息,继续坐在办公桌前批阅文件。

过度劳累让周恩来的身体变得愈发虚弱,但他仍然没有停下工作。一次,周恩来连续工作了17个小时后,依然坐在办公桌前反复计算各省的粮食调度情况。

当保健护士送药进来时,看到周恩来如此劳累,心疼地说:“总理,像这种具体的技术工作,不妨让其他同志帮忙处理一下吗?”

周恩来猛地抬头,严肃地回应道:“怎么能这样说呢?这是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吃饭问题,不能马虎!我如果不亲自算一算,怎么能了解实际情况?作为总理,怎么能让别人代替呢?”

护士虽然听出周恩来的话有道理,但心情依然沉重,她无奈地说:“总理,您也得顾及自己的身体啊!”听到这些话,眼泪不禁涌了上来。

周恩来为了工作,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劳碌。邓颖超多次劝他注意休息,有时甚至带着责备的语气说:“恩来,你已经掉进粮食堆里出不来了!”

周恩来得了心脏病后,身边的工作人员纷纷劝说他要多休息,可他依然通宵工作。直到1967年2月,工作人员决定采取行动,写了一封公开信请求周恩来改变工作方式。信中,工作人员恳求总理保重身体,不要过度劳累。第二天,周恩来看过信后,只是批示:“诚恳接受,要看实践。”

显然,周恩来并未接受大家的建议,他的工作依旧没有丝毫停歇。

对于这些,周恩来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你们劝我休息,可是这些文件还等着我批,还有那么多急事要办,我能休息吗?”

六十年代,周恩来越来越忙,晚上常常在床上批阅文件。长时间如此,导致他的手脚感到酸麻。邓颖超心疼不已,于是和工作人员商量设计了一张小坑桌,方便周恩来在床上工作。

然而,随着小桌子的使用,周恩来工作时间变得更长,休息的时间则更少。工作人员回忆说,有时周恩来在床上批阅文件足足五六个小时。

由于过度劳累,周恩来许多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晚年他将一个普通的水杯当作饭盒,靠喝葡萄糖水来充饥。为了确保他能吃点东西,工作人员总是想尽办法,有时将玉米糊糊和面包放进保温杯中,方便周恩来边工作边吃。

1972年,周恩来因过度劳累被诊断为膀胱癌,医生告知他需要特别注意休息,毛主席也对此做出了批示:要求他多休息,节劳。

但即使如此,周恩来依旧没有停下工作,直到1974年手术前,他几乎每天都要工作12到14个小时,最长的一天甚至达到了24小时。

尽管如此,周恩来依旧坚持工作,不分昼夜,直至1975年,邓小平接替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

即使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周恩来也依然为国家的未来而奋斗,特别是在四届人大会议上,他依旧坚持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号召全国人民为此奋斗。

即使在病痛折磨中,周恩来依然心系人民,他时刻关注着社会的各项事务,直到1976年,他的身体再也承受不住,最终去世。

他一生奉献,身心力行,离世时,身边没有任何个人财产,但却收获了全国人民的深厚敬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佩... 国民党军队内部,攀比之风非常盛行。士兵们常常讨论各种话题,其中最热衷的话题之一就是各自的派系背景、是...
原创 忽... 大运河山东段自大王庙闸起,南至山东与江苏的交界处,北至德州市德城区第三店,途经枣庄、济宁、泰安、聊城...
原创 中... 赵炜,代号902,曾深藏在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部内部,凭借一纸伪造的命令,成功扭转了东北民主联军在南满...
原创 元...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而其中元朝和清朝可以说是最为杰出的两个,因为它们实现了真正意...
花脚大仙分享:《观天下——大明... 《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系列20 南京博物院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南京博物院“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特...
原创 水... 宋江作为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的首领,长期以来一直备受争议。人们对他的评价各异,有些人认为他自私虚伪,处...
原创 韩... 韩信,这位汉朝的开国功臣,凭借着个人的卓越才华,帮助刘邦打破了重重困局,实现了统一天下的伟大目标。然...
原创 安... 前言 你是否曾经想过,一个人的私心和野心,竟然能导致一个强盛王朝的衰败?一个人的贪婪和自私,竟然能让...
“明代壁画之最”对话“辽代木构... 11月23日,“国宝对话——法海寺与奉国寺文化遗产学术交流会”在法海寺壁画艺术馆举行。本次学术交流会...
原创 中... 1921年7月30日的晚上,中共一大的会议正在上海贝勒路李汉俊的家中举行。这是一次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具...
“日本欠中国一个道歉!”重庆、... “日本欠中国一个道歉!”这是“冲绳和平访问团”团员们衣服上印着的文字。11月5日至11月13日,由重...
原创 慈...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历史上有趣的小插曲,涉及到清朝的慈禧太后以及她与西方科技的碰撞。这个话题之所以特别...
原创 原... 南宋的历史是一段充满屈辱的历史。南宋的6个皇帝,加上3个像难民一样流离失所的幼年皇帝,虽然名义上是天...
穿越千年识“拗相”!罗少亚《铁...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肖舞)22日下午,罗少亚长篇历史小说《铁腕拗相王安石》作...
原创 清... 公元1697年,满洲人福敏因为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了进士,并且成功被选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士,内心非常高兴。...
原创 武...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项非凡的历史成就,更不用说她在位期间取得的政...
原创 是... 他在众人眼中是力拔山兮的猛士,是沙场上英勇无畏的将军;他为自己的尊严而战,最终却成为了众矢之的;他本...
探访豫东破碎古陶器“重生”之地 11月23日,河南周口,参加“2025夏文化论坛”的数十位考古学家与历史学者走进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原创 后... 李克用骁勇善骑射,早年随父出征,常冲锋陷阵,军中称之为“飞虎子”。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李克用...
原创 左... 最近,有一位读者向我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左宗棠被誉为民族英雄,特别是在他收复新疆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