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禅投降曹魏后怎样度过余生的?其遭遇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迪丽瓦拉
2025-09-14 06:04:01
0

提起蜀汉的后主刘禅,历史上常常会用“庸主”来评价他,甚至衍生出了“扶不起的阿斗”这一讽刺性的词语。尤其是蜀汉的灭亡,恰恰发生在刘禅的统治下,而历史上几乎所有亡国之君都要为国家的灭亡承担一份责任。

然而,当曹魏对蜀汉发动进攻时,刘禅选择主动开城投降,这一行为引发了不少议论。那么,刘禅在投降曹魏后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呢?

一、临危受命

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病逝。临终时,他将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刘禅,并让诸葛亮辅佐他。年仅十六岁的刘禅继位,成为蜀汉的皇帝。尽管十六岁在古代已经算得上成年的年纪,但刘禅所继承的并非一个安稳繁荣的国家。

刘禅的能力平庸,甚至是刘备在临终时对他的评价。从父亲的言辞来看,刘禅的确仅能担任一位守成之主,但那时的蜀汉早已处于危局中,面临四面楚歌的困境。在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下,蜀汉所处的地理位置可谓最为不利。曹魏不仅控制了肥沃的中原地区,还掌握了广袤的西北平原;吴国虽无中原之地,但却占据着富饶的江南,而蜀汉则地处偏僻,疆域狭小,且建立的时间相对较短,根基相对薄弱。这让蜀汉在三国之间的争霸战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

然而,除了外部的困境,蜀汉内部形势同样不容乐观。在刘禅即位之前,蜀汉刚刚经历了两次重大挫折。首先,关羽在“败走麦城”后丧失了荆州,蜀汉的重要战略位置被敌人占据,而关羽的死也使蜀汉损失了重要的将领。接着,刘备为了为关羽复仇,亲自率兵攻吴,然而“火烧连营”一战几乎让蜀汉全军覆没,虽然未造成完全溃败,但严重削弱了蜀汉的实力。

在这种情况下,刘禅继位,尽管他年仅十六岁,且能力较为平庸,但不得不接过父亲刘备留下的重担。幸运的是,诸葛亮的辅佐为刘禅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在接下来的四十多年中,刘禅和诸葛亮的君臣关系成为后世传颂的典范。刘禅能够识人善用,将大权交给了诸葛亮,后者不仅集中了军权,还肩负了相国职务,帮助蜀汉在困境中寻找出路。

尽管刘禅在位期间,蜀汉的江山并未达到太大的繁荣,但他凭借着诸葛亮的辅佐,勉力支撑了四十多年,直至诸葛亮逝世后,蜀汉仍然延续了二十多年。这足以证明,刘禅并非毫无能力。他可能不如刘备和诸葛亮那般杰出,但在国家已经处于困境时,能够保持国家的延续也并非易事。

历史上对刘禅的评价,虽多是贬低,称他“胸无大志”,但他有一大优点——听从贤臣的建议。刘备临终时,特意叮嘱刘禅要把诸葛亮当作父亲来看待,继位后,刘禅也从未对诸葛亮的决策进行过干预。刘禅能够听从诸葛亮的教诲,依赖他来稳住国家,并在诸葛亮去世后,继续依靠那些诸葛亮提拔起来的大臣们。

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没有立刻让蜀汉陷入混乱,而是成功维持了国家的稳定,直至蜀汉在263年最终灭亡。可以说,刘禅即使在诸葛亮不在后,依然能够稳住局势,这也是他能力的一种体现。

二、投降曹魏,安乐终老

263年,司马昭指派钟会与邓艾进攻蜀汉,刘禅最终选择开城投降。这一选择虽然被历史批评为软弱无能,但考虑到当时蜀汉已没有反抗的能力,刘禅的选择也并非完全无理。曹魏的高层早已由司马家掌控,曹魏皇帝仅是一个空壳,实际权力掌握在司马昭手中。对于刘禅的投降,司马昭给予了宽容,并将他封为“安乐公”,允许其世袭。这个封号充满了讽刺,象征着刘禅即使已经失去了国家,但依旧享有某种程度的安逸。

司马昭还特意为刘禅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宴席上酒歌舞伎应有尽有,而刘禅则显得十分轻松,享受眼前的欢愉,丝毫没有对亡国的忧虑。司马昭见状,便问刘禅是否想念蜀汉,刘禅则回答:“此间乐,不思蜀也。”这一回答虽然被后人讥讽为愚昧,但也反映了刘禅的无所畏惧。在蜀汉已灭的情况下,刘禅若表现出过度的忧国情怀,必定会引起司马昭的忌惮。

相较之下,东吴的末代皇帝孙皓却因为表现出不满情绪,生活条件远不如刘禅。即便如此,刘禅的这番话和举动,也让许多人对他产生了质疑,认为他未能履行一个亡国之君应有的责任感。

三、晚年安享,余波荡漾

随着司马昭的去世,司马炎继位,成为晋朝的开国皇帝。晋朝时期,刘禅获得了更多的安置和关照,在此期间他度过了相对安逸的晚年。刘禅的六子继承了他的爵位,安享晚年。

然而,历史的命运对刘禅并不总是温柔。在永嘉之乱时,刘禅的所有后代几乎都遭到屠杀,唯有刘禅的弟弟刘永的孙子刘玄幸存下来,逃到了成汉。这一事件也意味着刘禅的血脉基本断绝,令人感到惋惜。

总的来说,刘禅的历史形象至今仍然饱受争议。虽然他未能挽救蜀汉的命运,甚至被视为昏君,但从更为深刻的角度来看,刘禅并非毫无作为。他在面临国家灭亡的情况下,尽力维持了臣民的安全,也没有做出任何对百姓有害的决策。蜀汉的灭亡并非完全是他一人的责任,历史本就充满了不可逆转的命运轮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韩... ——·前言·—— 1952年3月,朝鲜半岛上的战火仍在猛烈燃烧,硝烟弥漫,紧张局势持续。在停战谈判...
原创 历... 在古代,提到“常务副皇帝”这个角色,不妨从明朝的两个独特人物说起:明太子朱标和明仁宗朱高炽。如果想要...
韩先楚夫人有多美?这是1970...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韩先楚那张1970年的照片你要是看到,可...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已是暮年的李...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已是暮年的李善长? 实事求是地讲,李善长是开创大明朝代一等一的功臣,不仅帮朱元璋...
原创 同... 写作不易,创作这篇文章的作者每天都在辛勤工作,只为能够养家糊口。我们读者或许并不常思考这些,但我们希...
原创 古... 从古至今,大小灾难层出不穷,其中瘟疫作为一种极为猖獗的灾难,曾经肆虐一时。无论是小规模的流行病,还是...
沉寂千年的战国青铜乐器再度“亮... 游客在观看《大足石刻》。(大足石刻研究院供图) 3...
原创 军... 作者:相忘于江湖 在我军的历史上,有许多广为人知的黄金搭档和三人组合,其中一些早已成为传奇。例如,“...
原创 嗜... 朱元璋去世后,建文帝继位,刚一上任便开始实施削藩政策,逐步加大对亲王们的打压,尤其是对朱允炆的步步紧...
原创 刘... 好的,我帮你把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的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 --- “轰——!”一声...
原创 如... 英国的历史是什么?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曾几何时,英国是全球最强大的国家,其殖民地曾遍布世界四个角落,包...
抗日放火团成员,牺牲前留下半阕...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事书场》撷取《纪事》抗战题材内容,重现那一...
原创 唐... 唐朝的巡视制度是在前朝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延续与发展,因此它在许多方面参照了汉朝的巡视模式。可以说,唐朝...
“苏轼泄题”案真有其事吗? □纪习尚 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二月,苏轼担任主考官(权知贡举),主持三年一度的礼部科举考试。...
原创 唐... 1911年12月1日,在辛亥革命的背景下,外蒙古和唐努乌梁海宣布脱离清朝的统治,并立即向俄罗斯沙皇提...
原创 国... 在几天前,我逐步完成了一篇关于1991年苏联解体后,苏联军队如何分别加入或转变为明斯克和基辅军队的文...
原创 历... 在《天龙八部》中,乔峰得知自己身世的那一刻,他无法接受这一事实,情绪彻底崩溃,他无法理解,自己一个堂...
原创 唐... 唐末朝廷权威的丧失与地方独立化的加深 唐朝末年,朝廷的权威逐渐崩溃,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日渐减弱,...
原创 分... 项羽的一生,可以说充满了无尽的悲情和遗憾。尽管他出生于世家大族,且是一位骁勇善战、威震天下的霸王,最...
原创 刘... 刘邦的八个儿子中,有大部分都在吕后掌权期间,或因她的指使,或因她间接的操控,纷纷遭遇了死亡。令人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