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禅投降后写了3字,司马昭放下杀心,诸臣不解,司马昭:倒着念
迪丽瓦拉
2025-09-14 06:03:52
0

“大将军,报告您一个至关重要的消息。”

“是什么消息?”司马昭抬眼看了看手下,语气平淡。

“刘禅写下了一行字。”手下满脸紧张。

司马昭接过字条,随手扫了一眼,略显不屑地将其丢在一旁:“就这三个字‘中山寨’,有何特别?也没什么实质内容,算什么重大消息?按原定计划,还是将这个亡国之君送上路吧。”

“是,大将军。”手下应道,准备转身执行命令。

“等等!”突然,司马昭似乎有所察觉,叫住了他。

他之所以停下命令,改变主意,正是因为刘禅那三个字中暗藏着不一样的意味。

手下不解,问道:“大将军为何改变主意?这三个字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

司马昭微微一笑,沉声说道:“乍一看,这三个字毫无意义,但若倒过来看,它们却透露出刘禅的真实想法,表达了他内心的态度。”

提到刘禅,人们往往会想到“扶不起的阿斗”这句评价。此话的背后,是蜀汉的衰落,以及刘禅作为继任者,未能有效守住蜀汉江山的事实。尽管诸葛亮智慧过人,姜维也是个军事天才,但最终,蜀汉在钟会和邓艾的进攻下灭亡,刘禅也成为了一个亡国之君。

刘禅为何被人看作如此无能?不仅是因为外人这么认为,连他的父亲刘备似乎也并不看好他。在章武三年的春天,刘备病重,知晓自己命不久矣时,他召集诸葛亮、李严等大臣,宣布了自己托孤的决定。在众人面前,刘备深沉地说道:

“丞相啊,你才高八斗,治国安邦,天下无人能及,你的才智就像是一碗简单的凉拌菜。”

“我的儿子刘禅虽为我所生,但不争气。如果他实在无能,我希望你能亲自坐上皇帝宝座,继位治理蜀汉,作为父亲,我不会怪你。这对我们整个蜀汉来说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番话,外表上看似托孤,实则透露出刘备对儿子能力的深深担忧,甚至对自己的继承人并无多少信心。刘备的信任倾向于诸葛亮,事实上,他对刘禅的能力心存疑虑,正如父亲对儿子的深切了解,刘备显然看出了儿子的不足。

当刘备去世时,刘禅已经十六岁。按古代标准,十六岁已算成人,可以承担起治理国家的重任。但刘禅依然需要托孤,这显然表明他并未具备足够的能力去担起这个责任。

然而,这一切并非全然准确,它更多源自《三国演义》的描绘。罗贯中在小说中刻画刘禅为一名无能的君主,意在突出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但历史上的刘禅,虽然不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样英明神武,但也并非小说中所写的那般一无是处。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历史。诸葛亮虽然早早去世,但他临终时确实为刘禅留下了一整套辅佐班子,蒋琬和费祎接过了他的担子。以此来保障蜀汉政权能够延续。但这种说法未必能完全归功于诸葛亮。事实上,若刘禅真如外界所说那般无法胜任,哪怕把姜子牙、张良、萧何和魏征请来辅佐他,也未必能取得良好的结果。

事实证明,刘禅并非“扶不起”的皇帝。他不仅能被扶起,而且在许多方面是一个称职的皇帝。值得一提的是,刘备和诸葛亮并未完全看透刘禅的真实能力。直到诸葛亮去世前,才渐渐发现刘禅身上许多出乎意料的亮点。

这意味着,刘禅继承了父亲刘备的韬光养晦之道,行事低调谨慎,巧妙地隐藏自己的真实能力。正如刘备那样,刘禅善于掩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刘备一生就是“韬光养晦”的典范,陈寿在《三国志》中这样评价刘备:“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他在曹操眼皮底下种菜、煮酒论英雄,几乎让曹操没有察觉。正因如此,刘禅继承了父亲的这一优良品质。

在中国四百多位皇帝中,刘禅能够在位四十多年,这本身就是一项成就。虽然蜀汉政权最后灭亡,但刘禅在位四十二年,远远超出了大多数皇帝的在位时间。有人会说,这一切都归功于诸葛亮的辅佐,但实际上,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依然保持了十九年的稳定,若没有刘禅的治理能力,恐怕早就乱成一锅粥。

蜀汉的内部派系复杂,尤其是益州集团的力量最为强大。诸葛亮虽然通过多年的打压使得益州集团表面上变得虚弱,但其心中的不满并未消失。当诸葛亮去世后,益州和荆州的矛盾逐渐加剧,局势变得更加微妙。

作为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蒋琬是东州集团的代表,他的能干与忠诚无可挑剔,但却面临着如何平衡皇帝刘禅与其他大臣之间的关系的难题。刘禅聪明地掌握了权力,逐渐削弱了蒋琬的权势。

当蒋琬逐渐退居二线时,刘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自己能控制大权。他废除了丞相制,开始逐步提高费祎的地位,并用东州集团、益州集团对抗荆州集团。最终,刘禅成功实现了自己的战略意图,稳住了局势。

刘禅的聪明才智不仅体现在政治上,还表现在他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当蜀汉灭亡的危机来临时,刘禅没有盲目抵抗,而是选择了投降,保全了自己和家族的性命。这一点在历史上非常少见。与崇祯帝的悲剧相比,刘禅的冷静与自知之明,显得更加高明。

最终,刘禅因其明智的处事方式逃过了一劫,而司马昭则因时局未定,未敢轻易处决刘禅,最终导致刘禅得以善终。对比同样是被俘的南唐后主李煜,刘禅的结局显然更为圆满。

纵观整个历史,刘禅虽非英明的君主,但在国家灭亡时,他能够保持冷静,没有抱怨,处变不惊,展现出非凡的智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韩... ——·前言·—— 1952年3月,朝鲜半岛上的战火仍在猛烈燃烧,硝烟弥漫,紧张局势持续。在停战谈判...
原创 历... 在古代,提到“常务副皇帝”这个角色,不妨从明朝的两个独特人物说起:明太子朱标和明仁宗朱高炽。如果想要...
韩先楚夫人有多美?这是1970...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韩先楚那张1970年的照片你要是看到,可...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已是暮年的李...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已是暮年的李善长? 实事求是地讲,李善长是开创大明朝代一等一的功臣,不仅帮朱元璋...
原创 同... 写作不易,创作这篇文章的作者每天都在辛勤工作,只为能够养家糊口。我们读者或许并不常思考这些,但我们希...
原创 古... 从古至今,大小灾难层出不穷,其中瘟疫作为一种极为猖獗的灾难,曾经肆虐一时。无论是小规模的流行病,还是...
沉寂千年的战国青铜乐器再度“亮... 游客在观看《大足石刻》。(大足石刻研究院供图) 3...
原创 军... 作者:相忘于江湖 在我军的历史上,有许多广为人知的黄金搭档和三人组合,其中一些早已成为传奇。例如,“...
原创 嗜... 朱元璋去世后,建文帝继位,刚一上任便开始实施削藩政策,逐步加大对亲王们的打压,尤其是对朱允炆的步步紧...
原创 刘... 好的,我帮你把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的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 --- “轰——!”一声...
原创 如... 英国的历史是什么?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曾几何时,英国是全球最强大的国家,其殖民地曾遍布世界四个角落,包...
抗日放火团成员,牺牲前留下半阕...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事书场》撷取《纪事》抗战题材内容,重现那一...
原创 唐... 唐朝的巡视制度是在前朝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延续与发展,因此它在许多方面参照了汉朝的巡视模式。可以说,唐朝...
“苏轼泄题”案真有其事吗? □纪习尚 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二月,苏轼担任主考官(权知贡举),主持三年一度的礼部科举考试。...
原创 唐... 1911年12月1日,在辛亥革命的背景下,外蒙古和唐努乌梁海宣布脱离清朝的统治,并立即向俄罗斯沙皇提...
原创 国... 在几天前,我逐步完成了一篇关于1991年苏联解体后,苏联军队如何分别加入或转变为明斯克和基辅军队的文...
原创 历... 在《天龙八部》中,乔峰得知自己身世的那一刻,他无法接受这一事实,情绪彻底崩溃,他无法理解,自己一个堂...
原创 唐... 唐末朝廷权威的丧失与地方独立化的加深 唐朝末年,朝廷的权威逐渐崩溃,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日渐减弱,...
原创 分... 项羽的一生,可以说充满了无尽的悲情和遗憾。尽管他出生于世家大族,且是一位骁勇善战、威震天下的霸王,最...
原创 刘... 刘邦的八个儿子中,有大部分都在吕后掌权期间,或因她的指使,或因她间接的操控,纷纷遭遇了死亡。令人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