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玉衣”的雏形?来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看西周虢国玉器精品展
迪丽瓦拉
2025-09-14 06:03:36
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新怡 通讯员 俞博雅

“这次虢国玉器的精湛工艺与跨湖桥文化中的原始玉器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以‘敬天格物’为主题,展览构建起从新石器时代到西周时期完整的玉文化认知体系,让长江和黄河流域的玉器相互交流融合,可以让观众深刻体会‘玉出东方’的文明特质。”6月13日,“敬天格物——西周虢国玉器精品展”在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开幕,跨湖桥遗址博物馆馆长吴健透露了此次和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联合举办展览的渊源。

在看展览前,或许不少观众对虢国并不熟悉。

但一提到《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都不陌生,那个被晋国算计、被虞国背叛的国家,就是虢国。

作为两周时期的一个重要姬姓诸侯国,虢国祖上富过,它的开国国君是周文王的弟弟,武王的叔叔,而后的虢国国君也多在王朝担任重要职务。

虢国最重要的手工业之一,便是“加工玉石”。由虢国墓地出土的玉器,玉质优良,造型多样,纹饰精美,工艺精湛,代表了周代玉雕的最高水平,被誉为我国先秦时期的艺术珍品。

彰显王权的仪仗用玉、栩栩如生的仿生动物玉雕、仿似人面部器官形状的缀玉幎目……展览精选虢国墓地出土的 118件/套珍贵玉器 ,其中一级文物30件/套,以“礼玉、佩玉、殓玉、用具、饰件”五大单元,系统梳理虢国玉器的文化脉络,全景式呈现西周虢国的礼制文明、审美意趣与精神世界,这也是虢国玉器的首次系统亮相。

展览海报

“虢国玉器是虢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一件玉器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长江流域的观众触摸到黄河文明的厚重,也让虢国玉器在江南水乡绽放新的光彩,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馆长张菁华说。

西周贵族彰显身份的必备之物

刚走进展厅,不少观众被展柜里的五璜联珠组玉佩吸引得走不动道。

玉质细腻的人龙合纹佩,5件形态各异、纹样有别的玉璜,368颗红色或桔红色玛瑙珠,16颗菱形料珠相间串系,由短及长,共同构成了这组制作精细、色彩瑰丽的五璜联珠组玉佩。

以玉璜为主要组件的联璜组玉佩,在多个西周时期墓地均有出现,如陕西宝鸡茹家庄鱼国墓地、山西曲沃晋侯墓地、陕西韩城芮国墓地等。而在虢国墓地,便出土了三组联璜组玉佩:七璜联珠组玉佩(河南博物院藏)、六璜联珠组玉佩(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藏)及如今展示的五璜联珠组玉佩。

五璜联珠组玉佩 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藏 陈新怡/摄

《礼记》记载:“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于玉比德焉”。

当时的西周贵族,用佩饰玉来标榜自己的圣洁仁德,将玉的坚洁比作自己对理想道德最高境界的追求,将玉琢磨精雕的过程,比作对自身人格的砥砺修行。

在西周的宗法礼制社会中,玉代表着等级、特权和礼仪,用玉的多少、佩饰的长短、复杂的程度,往往很有讲究。

佩玉是虢国玉器的大宗,占玉器的60%,可分为组佩和单佩。虢国墓地出士的玉组佩有玉发饰、玉项饰、玉腕饰、联璜组玉佩、玉串饰等;单佩有动物形佩、几何形佩、实物形佩等。

据张菁华介绍,联璜组玉佩的联缀方式和数量与佩戴者的身份地位关系密切。比如在虢国墓地两次发掘的250余座墓葬中,仅有M2001虢季、M2009虢仲两座国君墓,以及M2012虢季夫人梁姬墓出土多璜联珠组玉佩,而包括太子墓在内的其他高级贵族墓均未发现此类组玉佩。

“它不仅具有装饰美化功能,还是贵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联璜组玉佩的使用范围可能仅限于公、侯等诸侯国国君及夫人或有相应封号的贵族在大型正式场合佩戴,彰显其财富地位。通常墓主人身份越高,所佩联璜玉组佩饰的结构越复杂,璜的数量越多。”张菁华说。

2800多年前的玉天鹅

虢国墓地出土玉器中,最为精美的当属仿生动物玉雕。

据统计,出土动物玉雕有虎、鹿、象、兔、牛、羊、猪、鸽、鹦鹉、燕子、天鹅、蝉、蚕、鱼、鳖等30多种300多件,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土里钻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几乎囊括了北温带地区常见的动物类别。

在这些玉雕之中,M2009虢仲墓出土的玉鹅成了摄影爱好者眼中的“香饽饽”。不少人举起相机,对着憨态可掬的玉鹅便是一顿狂拍。

玉鹅小小一只,高2.3厘米,长3.5厘米,厚0.9厘米,质地为青玉,浅冰青色,曲颈垂首,双翅收敛,嘴微张,圆目微凸,呈站立状,两面以阴刻线勾勒出鹅的羽毛,胸部有一圆形穿孔。据猜测,这个玉鹅曾是虢仲生前的挂件饰物。

商玉鹅 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藏 陈新怡/摄

在以往看到的玉器之中,雕龙,雕凤,雕蚕,都不稀奇,但为什么雕了只天鹅?

这和自然环境有关,三门峡市拥有中国最大的白天鹅的栖息地和观赏地。每年10月中下旬,来自蒙古国和西伯利亚的白天鹅便会长途飞赴三门峡市,在浅滩湿地栖息越冬,三门峡市也因此被称作“天鹅之城”。

玉鹅的出现,意味着早在2800多年前,白天鹅便栖息在此,虢国工匠们在详细观察其生活特征后,以此为灵感,创作了玉鹅。

张菁华看来:“这些仿生动物玉雕的出现,不仅反映出当时生态环境的优渥,也丰富了人们对古代动物分布和生态环境的认识。”

汉代“金缕玉衣”的雏形

礼聘、配饰之外,当时贵族广泛使用玉器的场合,便是殓葬。

以玉随葬的习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研究馆员刘社刚介绍,殓玉源于古人的崇玉思想,认为用玉裹尸,尸可不腐。

《周礼·春官·典瑞》记载:“大丧,共饭玉、含玉、赠玉。”葛洪《抱朴子》记载:“金玉在九窍,则死者为之不朽。”

虢国墓地出土的殓玉,主要包括缀玉面罩、口琀玉、手握玉、脚踏玉及脚趾夹玉。在虢仲墓的考古发掘中,墓主人的头顶、面部、颈部、胸部等摆满了各种玉器。可以说,墓主人是以“玉人”状态下葬的。

在众多殓玉之中,大家最感兴趣的便是缀玉面罩,又被称作“缀玉幎目”。

西周虢国缀玉幎目 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藏 陈新怡/摄

缀玉幎目,是覆盖在墓主人面部的方巾,用象征五官的玉片缝缀其上。

展厅中的这件“缀玉幎目”,由14件仿似人面部器官形状的各形玉佩组合联缀成人的面部形象,计有额、眉、眼、下眼 、耳、鼻、腮、口、下颚共九种,主要由新疆和田青玉制成。

如果仔细观察这些玉的纹样,会发现它们各有特点:额头为首、尾俱全的“鸟”,左右眉毛一虎一龙,左右眼一鸟一兔,鼻为凤鸟,腮为鱼形,就连双耳也是一龙一鹦鹉,可见当时工艺的纯熟。

张菁华介绍,虢国墓地共出士三组缀玉幎目,分别出土于M2001虢季墓、M2009虢仲墓和M2006孟姞墓。“‘缀玉幎目’工艺考究、形制规范,体现了周代葬玉制度的等级特征,并为汉代金缕玉衣的形制发展提供了雏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佩... 国民党军队内部,攀比之风非常盛行。士兵们常常讨论各种话题,其中最热衷的话题之一就是各自的派系背景、是...
原创 忽... 大运河山东段自大王庙闸起,南至山东与江苏的交界处,北至德州市德城区第三店,途经枣庄、济宁、泰安、聊城...
原创 中... 赵炜,代号902,曾深藏在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部内部,凭借一纸伪造的命令,成功扭转了东北民主联军在南满...
原创 元...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而其中元朝和清朝可以说是最为杰出的两个,因为它们实现了真正意...
花脚大仙分享:《观天下——大明... 《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系列20 南京博物院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南京博物院“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特...
原创 水... 宋江作为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的首领,长期以来一直备受争议。人们对他的评价各异,有些人认为他自私虚伪,处...
原创 韩... 韩信,这位汉朝的开国功臣,凭借着个人的卓越才华,帮助刘邦打破了重重困局,实现了统一天下的伟大目标。然...
原创 安... 前言 你是否曾经想过,一个人的私心和野心,竟然能导致一个强盛王朝的衰败?一个人的贪婪和自私,竟然能让...
“明代壁画之最”对话“辽代木构... 11月23日,“国宝对话——法海寺与奉国寺文化遗产学术交流会”在法海寺壁画艺术馆举行。本次学术交流会...
原创 中... 1921年7月30日的晚上,中共一大的会议正在上海贝勒路李汉俊的家中举行。这是一次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具...
“日本欠中国一个道歉!”重庆、... “日本欠中国一个道歉!”这是“冲绳和平访问团”团员们衣服上印着的文字。11月5日至11月13日,由重...
原创 慈...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历史上有趣的小插曲,涉及到清朝的慈禧太后以及她与西方科技的碰撞。这个话题之所以特别...
原创 原... 南宋的历史是一段充满屈辱的历史。南宋的6个皇帝,加上3个像难民一样流离失所的幼年皇帝,虽然名义上是天...
穿越千年识“拗相”!罗少亚《铁...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肖舞)22日下午,罗少亚长篇历史小说《铁腕拗相王安石》作...
原创 清... 公元1697年,满洲人福敏因为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了进士,并且成功被选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士,内心非常高兴。...
原创 武...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项非凡的历史成就,更不用说她在位期间取得的政...
原创 是... 他在众人眼中是力拔山兮的猛士,是沙场上英勇无畏的将军;他为自己的尊严而战,最终却成为了众矢之的;他本...
探访豫东破碎古陶器“重生”之地 11月23日,河南周口,参加“2025夏文化论坛”的数十位考古学家与历史学者走进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原创 后... 李克用骁勇善骑射,早年随父出征,常冲锋陷阵,军中称之为“飞虎子”。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李克用...
原创 左... 最近,有一位读者向我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左宗棠被誉为民族英雄,特别是在他收复新疆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