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3年,清朝的皇太极去世,皇位继承问题引发了豪格与多尔衮之间激烈的斗争。在以索尼、鳌拜为首的两黄旗将领们的极力抵抗下,多尔衮暂时不得不退让。最终,皇太极的九子福临登基,年号顺治,成为新的皇帝。
顺治皇帝年仅六岁,政权实际上由摄政王多尔衮把持。在多尔衮的指挥下,满清八旗在山海关外大败李自成的军队,之后清军顺利地进入北京,迁都于此。为了嘉奖多尔衮的卓越功勋,顺治皇帝亲自加封他为叔父摄政王。自此,多尔衮的权力迅速超越了所有其他亲王,实际上掌握了清朝的最高领导权。
然而,当初拼命反对多尔衮继位的索尼、鳌拜,在多尔衮掌权的时期,他们又处于怎样的境地?在多尔衮的权威之下,他们是否遭受了打击和报复?
鳌拜作为统军将领,因在外出征,远离北京的权力中心,所以他的处境相对好一些。他随英亲王阿济格在陕西与李自成的大顺军作战,攻到湖北时,便带领部队前往四川,与肃亲王豪格会师,成功击败了张献忠所率领的西军。
相比之下,索尼则一直在中央政府任职,时刻在多尔衮的监视下艰难地保持自己的立场。顺治二年,多尔衮罢免了他吏部启心郎的职务,尽管仍在吏部任职,但权力大减。不久后,有人举报索尼将内库的漆器馈赠给他人,导致他被多尔衮削去爵位。顺治三年,索尼因被质疑扣押了大臣送给多尔衮的书信而入狱。大臣们针对索尼的罪行展开激烈讨论,甚至主张处死他。最终,多尔衮亲自审问索尼,经过调查真相大白,证明索尼无罪,得以释放。
顺治五年二月,豪格在战胜张献忠后返回朝廷,但因隐瞒部下战功以及任用有罪之人的弟弟的行为,被多尔衮下令拘禁。令人痛心的是,豪格在狱中于三月去世。豪格死后,有人举报索尼与鳌拜曾密谋扶持豪格称帝,这激怒了多尔衮。于是,索尼遭到抄家,并被迫迁往沈阳,负责看守皇陵。相比之下,鳌拜则被罚以高额赎金。
到顺治七年,多尔衮去世,这对于索尼、鳌拜等人来说,仿佛压在心头的一块巨石终于落下。多尔衮死后,顺治皇帝因厌倦多尔衮多年的专横统治,下令掘出多尔衮的坟墓。那些曾与多尔衮抗争而受到打压的臣子们,得到了顺治皇帝的重任,索尼和鳌拜甚至被委以托孤大臣的重任。
进入康熙早期,鳌拜独揽朝政,他的行事风格和专断态度,与多尔衮相比,似乎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鳌拜的故事,另有别样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