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历史是什么?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曾几何时,英国是全球最强大的国家,其殖民地曾遍布世界四个角落,包括如今的美国和加拿大,均为英国的殖民地。历史上,被英国殖民的国家总数达56个,到了1914年,英国的殖民地总面积更是高达3350万平方千米,几乎占据了全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约为其本土面积的百倍之多。由于各地的日照不断变化,阳光几乎总是能够照射到英国本土或其殖民地,这使得“大英帝国”自信地被称作“日不落帝国”。
然而,现如今的英国又处于什么样的现状呢?可以简明地说,它早已从曾经的“日不落帝国”沦为“日落西山国”。二战后,英国的众多殖民地陆续走向独立,如今的英国还面临北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等地区的独立诉求。
尽管如此,英国仍然抱有“大英帝国”的幻想,表现出一种不愿自省的狂妄,试图再次在世界的政治和军事舞台上占据重要的地位,积极参与美国主导的全球军事行动,似乎坚定不移地朝着“不见天日国”的境地迈进。
尤其是在俄乌战争的背景下,英国在积极性上与美国不相上下,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美国的“开路先锋”。令人震惊的是,英国竟然准备派遣自己的军队进入乌克兰,作为点燃欧洲大战的引信。
中国自古有句名言:盛极必衰。这一历史规律在今天的美国身上似乎正在重复。
曾经的英国因殖民地过多而实力不足以持续控制,最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走向全面衰落。而现今美国与英国的合作则试图将俄乌战争升级为一场世界大战。
由此可见,频频扮演“世界警察”的美国与二战前的英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随着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崛起,美国的经济开始显露衰退迹象,并迅速丧失了对全球局势的控制力。
却不料,美国政府采取了和二战前英国同样的策略:在面临相对实力下降的压力时,不是寻求和平发展,而是企图依赖武力来维持其霸主地位。
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如美国和英国所愿爆发,那么美国的命运可能与英国相似,最终将从“美利坚合众国”蜕变为“没利见合众国”。
既然美英两国始终无法抗拒挑起欧洲大战的冲动,同时美国还在南海和台海等地寻找冲突契机,那么为何不将计就计,顺应他们的愿望行动呢?
在过去两三年里,我听到一句话广受认可:只要美国不垮,中国就永远无法安宁,世界也无从获得真正的和平。
因此,若要实现世界和平,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成为我们的追求。
当前,我们面对两条主要路径:
第一条,是顺应美国设定的路线,甚至巧妙地推波助澜,促使美英将俄乌战争升级为欧洲的全面战争。当局势接近的时候,中国可以像朝鲜战争时期那样迅速出手,或模仿美国在一战和二战的表现,适时介入以支持俄罗斯,从而让美国遭受惨重失败。
第二条是坚定保护并夺回被菲律宾侵占的南海岛屿,或者实现对钓鱼岛的绝对控制。如果美国出手,我们必须进行强有力的反击。我们必须建立坚定的信心:在南海、台海和黄海,今日的人民解放军已经在军事上拥有绝对优势,掌握有利的天时、地利、人和,拥有足够的能力去摧毁美国在全球的根本军事力量——海军。
如是,美国的未来将不可避免地重演英国的衰落历史。而中国致力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才将为我们创造发展所需的基础条件,迎来一个更加和平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