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1年“冷战”彻底结束以来,已经过去了32年。在这段时间里,美国依然以全球最为强大的超级大国身份,频繁地展现其强势的领导地位。回望这32年的历史,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期间充满了种种挑战与纷争,简直可以用“罪行罄竹难书”来形容美国的所作所为。尽管冷战早已结束,但美国的干涉依旧没有停止,世界各地几乎都能看到美国的身影,时常插手他国事务,煽动冲突,甚至进行轰炸。除了极少数坚定的盟友外,几乎世界各国都曾遭遇美国的压迫与干预。
特别是在中美关系方面,情况尤为复杂。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短暂的“蜜月期”结束后,中国便开始长期成为美国打压与围堵的目标。美国不仅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对中国进行打压,甚至时常干涉中国的内政和主权事务,企图削弱中国的独立性和发展潜力。这种行为不仅仅是政治博弈的体现,许多中国人民对此感到愤怒,认为美国的做法像是强盗般无理,频繁地干扰中国的发展,并在一些国际事件中赤裸裸地威胁中国。这也使得许多中国人深感羞耻和愤慨。
美国的这种行为不仅局限于中国,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几乎无所不为。无论是军事介入,经济制裁,还是政治操控,甚至是发动一场又一场的战争,所有这一切都给全球带来了大量的无辜伤亡。提到美国的暴行,毛主席曾经说过一句话,至今仍让人深感触动:“美帝国主义者是很傲慢的,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这句话在今天依然适用于美国的国际行为。美国的做法充满掠夺、剥削、压迫、恐吓,一切都成为了它的常规操作手段。那些敢于反抗的国家几乎都无法避免内乱或遭受美国军事打击的命运,最终只剩下满目疮痍和生灵涂炭。
2020年,全球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危机,疫情迅速蔓延至全球。部分国家声称,美国在生物武器研究上的活动可能是全球疫情的根源。虽然美国对此坚决否认,但相关真相始终未能揭开,事件背后的真相至今仍是众说纷纭的谜团。美国的霸道行径似乎从未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依旧充满活力,肆无忌惮地用武力捍卫自己的利益。而每当美国滥用武力时,总有一些国家在背后摇旗呐喊,甚至积极参与其中。
从我个人的视角来看,美国长期保持强势地位的背后,存在几个原因:
首先,美国通过巧妙的联盟策略取得了显著的优势。美国善于通过提供一些小恩小惠,拉拢其他国家,形成强大的国际联盟。这一策略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英国。回顾历史,英国作为一个岛国,虽然天生具备地理优势,但却常常被局限于其影响力的扩展。因此,英国通常联合其他国家形成联盟,抵制大陆强国的崛起。而美国的做法则更为激进,它不仅与西方盟国携手合作,甚至不时引领它们像疯狗般攻击弱小国家,并在战后瓜分战利品。在这种局面下,许多弱小国家看到与美国结盟的利益,便甘心成为美国的附庸,争取到微薄的“残羹冷饭”。
对于中国而言,尽管在冷战初期选择了“不结盟”的策略,尽量避免卷入两极对抗,但随着苏联的解体和美国独霸全球,这一策略显得越来越困难。在这个新格局下,不结盟反而成为一种巨大的挑战,因为美国的打压力度不断加大,致使中国逐渐失去了曾经的战略空间。
其次,制造对立,塑造敌人是美国的惯用伎俩。美国通过强大的宣传机器精心塑造敌对势力,制造所谓的“危机感”,将世界一分为二,分为“好人”和“坏人”。无论是冷战时期的苏联,还是当今的俄罗斯,美国都在不断煽动对立,逼迫其他国家在两者之间选边站。例如,俄罗斯因为捍卫自身战略利益而多次介入周边国家事务,结果被西方国家妖魔化为“邪恶帝国”。而这些被美国视为敌人的国家,通常被迫成为美国军事联盟的一部分,充当发动战争的工具。
第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美国掌控了特殊的全球地位。与历史上的传统帝国不同,美国在全球化的时代,掌握了全球货币的发行权和跨国结算的霸权。战争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巨大的财政负担,而美国却通过印刷美元,将这笔成本转嫁到全球其他国家。美国发动的每一场战争,都深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而美国不仅没有因此陷入财政危机,反而从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回报。
第四,美国的坚定决心和强硬态度也是其持续强势的原因之一。在面对国际挑战时,美国从未表现出丝毫的软弱。最近,在红海地区爆发的冲突中,部分武装势力威胁到了美国及其盟国的经济利益,最终促使美国联合其他西方国家采取了强硬的军事行动。尽管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地遭遇过挫败,但它始终没有动摇过捍卫自己利益的决心。美国明确宣示:只要威胁到它的利益,不管是谁,都将成为其打击的对象。这个强烈的信号让其他国家在面对美国时不敢轻举妄动。
综上所述,尽管美国的行为充满争议,它的强大不仅仅依赖军事力量,背后还包括复杂的政治策略、经济优势以及外交手段。在当今的国际局势下,美国的“霸道”方式依然有效,许多国家无奈地选择与美国合作,甚至在某些领域充当美国的“帮凶”。这让人不禁深思:在这个充满竞争和利益博弈的世界中,谁的拳头硬,谁就能主导局面。而美国,显然做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