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虽远必诛”的陈汤的命运,告诉我们为什么古代中国无法征服世界
迪丽瓦拉
2025-09-14 18:03:31
0

(一)

在东汉时期,窦宪领导的军队讨伐匈奴,成功地将匈奴彻底赶出了亚洲,让他们只能逃向西方。匈奴人最终在欧洲重新崛起,征服了众多欧洲国家,甚至连强大的罗马帝国也不得不向匈奴的阿提拉大帝低头称臣。

这一历史事件让我们不禁思考:既然匈奴在欧洲都能重新振作,那么大汉帝国的军队,若是去征服欧洲,会不会像翻云覆雨般扫平一切,纵横四海,风卷残云,统治整个世界?理论上,似乎是这样的。在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的骑兵无疑是最强的战斗力量,而汉朝的军队能够击败这些骑兵,足见汉朝的军力雄厚。如果大汉帝国真有志于征服世界,那么无论是罗马帝国还是波斯帝国,都难以与之抗衡。

然而,现实是,大汉帝国并没有实现这样的征服。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都未曾有过类似的尝试,也没有哪位帝王怀有征服全球的雄心壮志。这种世界霸主的梦想,恐怕只能出现在虚构的历史小说中。

为什么大汉的祖先没有试图去征服世界呢?这个问题或许可以从西汉时期的陈汤开始得到一些答案。正如他那句流传千古的话:“虽远必诛”,它似乎揭示了其中的某种深层次的原因。

(二)

关于陈汤“虽远必诛”的故事,很多人都已经熟知。在这里,我们简要回顾一下他的经历。

陈汤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品行也并不出众。汉朝的官员选拔制度实行的是“选举制”,即由上级选拔品行高尚、学识渊博的人担任各级职务。陈汤虽然学识不浅,但由于品德问题始终未能被选拔上任。

幸运的是,那个时代的官员并不完全依赖考试,较高官员的推荐便能帮助一个人进入官场。于是,陈汤最终还是进入了政府部门,成为了一个小小的官员,尽管在官场上并未取得显赫成就。

陈汤并不甘心如此,他渴望能有所作为,决定向往边疆,走到国家最需要他的地方。经过数年的努力,他终于如愿以偿,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此时,西域都护府的责任就是管理今天的新疆地区以及丝绸之路沿线的各个小国,维护这一重要的国际交通枢纽。

然而,西域的重大问题来自匈奴的分裂。匈奴内部的郅支单于不满汉朝的统治,决心脱离并向西扩张。公元前45年,郅支单于残忍地杀害了汉朝的使节,开始与西域的康居国联手,称霸一方。随着势力的壮大,郅支单于开始威胁到汉朝的安全。对于西汉来说,郅支单于的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三)

公元前36年,陈汤到达西域都护府上任后,他很快就发现了郅支单于的威胁。他告诉上级甘延寿:“郅支单于现在在西域活动越来越频繁,如果不尽快行动,等到他势力扩张,日后可就难办了。现在他的国力还未强大,城池也不坚固,武器也不过关。只要我们率领都护府的官兵出征,定能一举将其铲除。”

甘延寿对陈汤的看法表示同意,但西域都护府的职权范围本就局限在新疆一带,管理的都是一些丝绸之路的小国,而郅支单于所在的康居国可不止这些。康居国的领土从咸海一直延伸至巴尔喀什湖,已经是一个大国。为了对付这种大国,必须得到朝廷的正式授权。

因此,甘延寿决定先向长安请示,而陈汤却认为,这样的做法会浪费宝贵的战机,错过了就可能无法挽回。甘延寿一心要等待朝廷的指示,最终病倒在床,几天无法起身。陈汤趁机通过假借朝廷命令,调集了西域各国的军队和都护府的屯田官兵,总兵力达到了四万人。

当甘延寿得知此事时,惊恐万分,急忙爬起来阻止陈汤。陈汤却手持宝剑,愤怒地说:“大军已经集结,你是想让大家失望吗?”

在压力下,甘延寿最终只得妥协,听从陈汤的命令,然而,两人仍然向长安朝廷上报了违命出征的情况。

陈汤的冒险行动最终取得了成功,郅支单于和他的部队在战斗中被彻底击溃,郅支单于死于乱军,所有部下也被消灭。

随后,陈汤和甘延寿向长安上书,阐述了此次出征的理由,并在最后写道那句传世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意即:我们要向全世界宣告,任何胆敢冒犯强大的汉朝之敌,不论其远在何方,都会受到严厉的制裁。

当时,汉朝的皇帝是汉元帝,他对陈汤的战功感到矛盾,一方面他感到陈汤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陈汤的做法却让他不知如何处置。

(三)

当时的丞相匡衡,是著名的“凿壁偷光”人物,他坚决反对陈汤的行为。匡衡认为,陈汤无视朝廷命令,自行决定出兵,这样做会让其他将领效仿,整个军队的纪律性将无法维持。而且,陈汤在军事行动中未经授权擅自处分财物,甚至涉嫌侵吞战利品。朝廷的监察机关——司隶校尉,已经开始调查他的行为,因此他绝不应该得到表彰,反而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与此同时,掌权的中书令石显也因私人恩怨攻击陈汤。于是,陈汤的局势陷入了极大的危机。

所幸,刘向,这位当时的学者和皇室成员出面为陈汤辩护。他上书给汉元帝,指出:“想当年,李广利远征大宛,战死无数,耗费国力,却不过得到几匹宝马。而如今,陈汤和甘延寿不费一兵一卒,便彻底解决了郅支单于这一重大威胁。陈汤的功劳值得重赏。”

最终,汉元帝采取了折中的做法:他批评陈汤和甘延寿擅自出兵违反了国法,但考虑到他们的功绩,决定不追究责任,赦免二人,并封为侯爵,授予三百户封地,同时赠送黄金百斤,任命他们为校尉。

然而,汉元帝去世后,汉成帝继位。匡衡再次上书,要求惩罚陈汤,汉成帝同意了这个建议,最终陈汤被免职。

不久后,陈汤揭发了康居国的王子是假冒的事件,然而经过核实,王子确实是真的。于是,陈汤被指控为“诬告”,被关押在监狱,甚至面临死刑的威胁。

幸运的是,学者谷永为陈汤辩护,汉成帝才决定宽恕他,但剥夺了他的所有爵位,陈汤最终成为了一个无所依靠的平民。

几年后,西域又爆发了战事,汉朝重新启用了陈汤,但他屡次接受贿赂,最终再次遭到弹劾,彻底告别了军职。

接着,陈汤因无故解读所谓的“天生异象”而再次被汉成帝逮捕,最终被发配到敦煌服苦役。

直至汉成帝去世后,陈汤才被赦免,但已是身心疲惫,最终在回到长安后不久死于病中。

(四)

陈汤一心冒险出征,立下赫赫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公元1697年,满洲人福敏因为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了进士,并且成功被选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士,内心非常高兴。...
原创 武...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项非凡的历史成就,更不用说她在位期间取得的政...
原创 是... 他在众人眼中是力拔山兮的猛士,是沙场上英勇无畏的将军;他为自己的尊严而战,最终却成为了众矢之的;他本...
探访豫东破碎古陶器“重生”之地 11月23日,河南周口,参加“2025夏文化论坛”的数十位考古学家与历史学者走进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原创 后... 李克用骁勇善骑射,早年随父出征,常冲锋陷阵,军中称之为“飞虎子”。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李克用...
原创 左... 最近,有一位读者向我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左宗棠被誉为民族英雄,特别是在他收复新疆之后...
从《北宋陕州漏泽园》说起——漏... 《北宋陕州漏泽园》是一部聚焦于北宋时期社会救济制度与考古发现的学术著作,其主要价值在于通过陕州漏泽园...
原创 大... 8000多年前,一支民族在帕米尔高原上繁荣生长,随后开始了漫长的迁徙旅程。他们一路向东,经过贝加尔湖...
原创 现... 一、白俄罗斯流亡政府 白俄罗斯流亡政府,是苏德战争期间,纳粹德国占领苏联白俄罗斯地区后,扶持建立的一...
原创 国... 国民党在解放战争后期节节败退,主力部队接连被歼,败局基本已定,蒋介石不得不为自己和残余势力谋划退路。...
原创 帕... 说起帕米尔高原,好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那地方高、海拔狠、冷得要命,其实这块地在中国历史上可不是啥边角料。...
原创 从... 能叫出3个以上斯拉夫神话神祇名字的人,我真没见过几个。 创始神罗德、光明与希望之神贝洛伯格、凛冬与黑...
唐诗中的甘肃意象 《资治通鉴》载:“天宝年间,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在大唐盛世,许多文人士子或定居陇右,或客游西北...
原创 朱... 朱元璋自幼家境贫寒,出身卑微,这让他对贪官污吏心生深深痛恨。他认为,农民的困苦生活,很大程度上源自官...
原创 九... 引言 当我们听到亲妈嫁给儿子这样的事时,常常会觉得这是一件荒诞离奇、无法理解的怪事,甚至像是某种奇闻...
原创 盘... 许多熟悉近代历史的人都知道,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军中有很多著名的将领,他们几乎都毕业于黄埔军校、保定军校...
原创 美... 美国是一个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其中总统拥有极为重要的行政权力。在美国确定总统制之后,规定总统是通过选...
原创 娶... 刘秀与阴丽华的爱情故事始于一句话:仕馆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句诗成为了两人关系的开端,见证了...
青博文创丨把5000年彩陶戴在... 青博文创 高原“陶崽联盟”治愈登场 舞蹈纹的灵动、蛙纹的生命力、四大圆圈纹的磅礴韵律——这些曾绘于古...
原创 安... 欢迎来到历史的探秘之旅!在这个知识的世界里,我们将和一位非常特别的老师一起走进历史的长河,聆听她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