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两人都拒绝参加玄武门,李世民为何防了李靖一辈子,却重用李勣?
迪丽瓦拉
2025-09-14 19:32:44
0

高处不胜寒,任何人登上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都难免心存猜忌。纵观历史,李世民无疑是被公认为千古一帝的伟大君主。后人提及他,不仅仅想到他的雄才大略,还会联想到他对功臣的宽厚仁义。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位贤明的皇帝,对臣子的防备之心也是难以完全消除的。

李世民人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是那场震惊朝野的玄武门之变。当年参与此事的,都是他最为信任的心腹将领。由于这场政变的敏感性质,李世民对那些未参与的臣子,难免心生芥蒂,难以完全放下戒心。

在大唐初期众多功臣中,李勣和李靖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将。两人都未参与玄武门之变,但李世民对他们的态度却截然不同:他始终对李靖充满猜忌,却对李勣予以重用。这其中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缘由呢?

这些功臣中,有些是自始至终追随李渊的老臣,也有不少是后来投降的大将。而李靖则显得尤为特别,因为他不是投降的降将,而是隋朝官员出身。正如前文所言,任何皇帝都难免心存猜忌,即便杨广与李渊有亲戚关系,杨广对李渊依然存疑。

因此,当李渊抵达太原后,杨广特地派遣了一位密使监视李渊,这人正是李靖。表面上他是帮助李渊抵御突厥,实则负责监视李渊的一举一动,并向京城汇报,查看李渊是否有叛变之心。

随着天下大乱,隋朝对地方的控制力大不如前,民间“苦隋已久”,李渊心怀野心,也开始蠢蠢欲动。身为李渊近臣的李靖,自然第一时间知晓此事。李靖是个忠诚至极的臣子,尽管看清了隋朝统治的弊端,他仍不愿背叛隋朝。于是,他决定亲自前往京城,将李渊可能谋反的消息报告给杨广。

遗憾的是,随着地方势力起兵,天下大乱,李靖根本无法完成使命,只能被迫留守长安。后来李渊攻破长安,本欲处死李靖,但李靖一番掷地有声的话语打动了李渊,乱世用人之需显现。再加上李世民一向重视人才的劝说,李渊最终保留了李靖的性命。值得一提的是,彼时掌权的是李渊,李靖所投降的对象正是他,而非李世民。李靖年事已高,投降时已近五十岁。

虽然年纪不轻,李靖的战场功绩却十分耀眼。李渊时期,甚至流传着“大唐江山一半是李世民打的,一半是李靖打的”说法。细算下来,李靖对大唐的贡献仅次于李世民。

李渊对李靖不仅欣赏,更极其看重。他曾将李靖与古代名将白起、卫青相提并论,认为李靖的军事才能甚至超过这些战神。李靖不仅军事才能卓越,政治眼光也独到,被誉为王佐之臣,进出将相之间如履平地。

不仅能力出众,李靖还获得了李渊的重用。李世民起兵前便试图拉拢李靖,毕竟若能得到他的支持,成功的可能性将大大提升。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李世民,就连李建成都曾派人接触李靖,希望得到他的助力。

但李靖始终拒绝了,他既不支持李建成,也不偏袒李世民,一直保持中立。李靖本质上是一名军人,虽然能左右朝政,却始终坚守保家卫国的职责,不愿卷入皇族内部纷争。

封建王朝最忌讳的就是站错队,成王败寇的残酷现实让许多站队者遭遇惨烈下场。依靠李靖的功绩和地位,不论谁登基都难以动摇他的影响力,因此他没有必要冒险涉足皇室纷争。

如果选择得当,则可能建立不朽功勋;若选择失误,便会陷入万劫不复。此前李靖投靠的是李渊,他并非一直在李世民麾下作战,和李世民的关系远未达到深厚的地步。

但李世民对此难以释怀,李靖身份敏感:他是隋朝旧臣,不是李世民嫡系,效忠对象是李渊,而最重要的是,他能力极强,这让李世民不得不忌惮。

历史上,司马懿的故事昭示了那些功高震主的老臣难有善终,李靖对此颇有感触。前文提及,李靖跟随李渊时已年过半百,到了贞观十七年时,更是古稀之年。

即便放在当今,也算是耄耋之年,但李靖并未享受安逸晚年。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造反被废,李靖长子因与李承乾关系密切而遭牵连。李靖本被判流放岭南,因功劳卓著,改为流放吴郡,即今天的绍兴。

次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出征前,他安排妥当,将房玄龄留守长安,令太子监国,但对老将李靖依然不放心。出征前夕,李世民亲自探望卧病在床的李靖。

尽管李靖以病重为由婉拒随行,李世民却不为所动,笑言当年司马懿虽老病缠身,却仍建奇功。李靖闻言当即表态愿随李世民出征。

然而,行军途中李靖多次因病休息,李世民只得命他留守原地养病。贞观二十三年,李靖寿终正寝。

相比之下,李勣的境遇则截然不同。李勣出身寒微,早年投靠瓦岗寨,后归顺大唐。尽管是降将,但无论李渊还是李世民对他印象颇佳。李密曾是他的旧主,李勣始终不忘报恩,这份忠诚也打动了李渊。

更何况李勣在战场上的表现同样辉煌。李渊甚至赐予他“李”姓,以示重视。值得一提的是,李勣和李靖的命运截然不同。李渊进入大唐阵营后,将李勣安排在李世民麾下,李勣随李世民南征北战,两人情谊深厚。

就算在玄武门之变中,李勣未选择支持李世民,李世民仍坚信他不会倒向李建成。大唐建立前,李勣一直紧随李世民征战四方。

当然,玄武门事变前,李世民也曾求助于李勣,遗憾的是,李勣同样拒绝了。原因与李靖类似,都是不愿卷入宫廷权力斗争。然而李世民对李勣的态度,却与对李靖截然不同。

虽然李勣未参与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依然重用他。首先是因为李勣的出身——寒门草根,进入大唐后从普通士兵做起,还曾是李世民麾下的士兵。李世民对自己的下属有一种天然的信任感。

此外,李勣处理与李世民的关系更为圆滑。面对李世民的拉拢,他没有坚决拒绝,而是说了句模棱两可的话,大意是如果李世民成功,他将鼎力支持。这样的话令李世民感到舒心不少。相比之下,李靖过于直白。

虽然李勣和李世民的君臣关系曾被称为佳话,但李世民晚年对李勣仍心存疑虑,尤其担忧李勣掌握年少皇子权力是否稳妥。临终前,李世民嘱咐道:“不能用之,便杀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南... 南北榜案是明代初期一个极为重要且复杂的科举舞弊案件,发生在洪武三十年的二月。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举人...
原创 2... 夏日生活打卡季 210年,36岁的周瑜因病重临终。得知噩耗后,孙权感到极为伤感,连夜赶往巴丘城,亲自...
原创 抗... 关注历史实战,探索更多精彩人物故事! 武当山,坐落在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市境内,自古以来便是道教的圣地...
古代战争真实模样,为何与影视天... 如果有人告诉你,古代将军率领一万大军攻打仅有几百人驻守的小城,却可能因错误决策,转眼便身首异处,你会...
原创 历... 中华历史悠久,五千年的岁月里,多个古代王朝如流星般瞬间划过,每个朝代都有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或为名...
原创 岳... 声明:本文内容结合权威资料与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读者知悉。 在南宋的历史...
原创 为... 春秋战国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乱世,这一时期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但它的历史和文化依然吸引着后...
原创 八... 好的,我已经对这篇文章进行了改写,保留原有的核心内容,并在每一段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以下是改写后的版...
原创 德... 德拉戈米洛夫·艾布拉姆·米哈伊洛维奇出生于1868年,他的父亲是步兵将军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德拉戈...
原创 四... 纵观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往往都会出现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现象。这些迁移的背后原因复杂...
原创 “... 当年,康熙皇帝去世后,他的第四子胤禛继承了帝位,成为了后来的雍正皇帝。然而,雍正即位之初并未获得稳固...
原创 卫... 在中国历史上,西汉被认为是第一个盛世,而其中的许多皇帝都展现了卓越的才智。在谈到西汉的皇帝时,汉武帝...
原创 解... 1949年夏末:西北局势的急转与马元海的反抗 1949年夏末,兰州的硝烟渐渐消散,西北的战局急剧变化...
原创 太... 改写后的文章: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破汴梁,掳走了徽帝、钦帝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
原创 国...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不顾国家民意,公然对解放区发起进攻,解放军迅速反击,解放战争...
原创 匈... 匈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游牧民族之一,他们在与汉朝的对抗中展现出巨大的力量,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草...
原创 揭... 好的,我会帮你逐段改写,保持原意,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让文章更生动。下面是改写版本: --- 三...
原创 多... 阅读这篇文章前,真诚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可以方便您第一时间收到我的新内容推送,也能更方便地参...
原创 从... 乱世出英雄,三国无疑是历史中最为传奇的乱世之一,特别是在后来的演义影响下,大家对这一段历史有了更加深...
原创 史... 安史之乱作为大唐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在历史上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记。正是因为这场叛乱,安禄山和史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