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卫青身为大将军为什么将精兵都留给霍去病,直到57年后才知道真相
迪丽瓦拉
2025-09-14 22:03:54
0

在中国历史上,西汉被认为是第一个盛世,而其中的许多皇帝都展现了卓越的才智。在谈到西汉的皇帝时,汉武帝无疑是不可忽视的伟大人物。和秦始皇并列,汉武帝的贡献无需多言。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军事成就,离不开两位杰出的将领——卫青与霍去病。特别是霍去病,年少英勇,虽然他是卫青的外甥,但在后期,他的战功和声望几乎与卫青并驾齐驱,甚至在汉武帝的心中,霍去病的地位一度超过了卫青。因此,汉武帝在战场上每次都将最精锐的部队交给霍去病,这一举动在当时曾令许多人感到疑惑,但时隔多年后,人们不禁感慨,卫青的眼光和决策确实高瞻远瞩。

事实上,匈奴与中原的摩擦由来已久。早在秦始皇时期,匈奴就多次骚扰中原边境,史籍中有不少关于匈奴侵扰的记载。秦始皇作为一位治国严苛的帝王,在即位后不久便派遣蒙恬出征匈奴。当时的匈奴还远未形成完整的国家体系,更多的是零散的部落。蒙恬带领着三十万大军,将匈奴的力量重创,使其短期内无法恢复生气,并且有效地震慑了周边的一些小国。

然而,匈奴这种以利益为先的蛮族国家,在秦二世时期的政治动荡中看到了机会。在胡亥的统治下,中原大地陷入了混乱,匈奴趁机休养生息,力量逐渐得到了恢复。即使刘邦已经建立了汉朝,经过多年的战争和资源消耗,整个中原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汉朝在面对匈奴的威胁时,依然显得力不从心,加上匈奴在地理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双方的对抗始终处于胶着状态。刘邦当然也希望给匈奴一个教训,但遗憾的是,他不但未能成功反击匈奴,甚至一度陷入危机。此后,汉朝不得不与匈奴通过联姻来缓和局势,这一策略一直延续到汉武帝时期。

公元前129年,汉武帝即位不久便开始着手解决匈奴问题,尽管初期的出兵并不顺利。然而,在这一年,汉武帝终于迎来了前线的胜利消息。可以想象,当时的汉武帝一定非常激动。此次胜利,也使得他决定封卫青为关内侯,并且将重任交给他。这一决定不仅体现了汉武帝的信任,也让卫青在军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卫青的表现也没有让汉武帝失望,他迅速在战场上取得了一系列显赫的成绩,帮助汉朝收复了失地,从而将战场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汉朝手中。卫青的名字,也因此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随着战功的不断积累,卫青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得到了众多荣誉和封赏。七战七捷之后,卫青成为了汉武帝最为倚重的将领之一。汉武帝对他几乎给予了所有的荣誉,卫家一门的光辉一时无二。值得一提的是,卫青的外甥霍去病也在这一时期崭露头角。霍去病年仅十八岁便第一次上阵,这位年轻的将领也得到了汉武帝的极大宠爱。尽管卫青的亲自上阵表现也得到了皇帝的肯定,但每次出征前,汉武帝都会将精锐部队交给霍去病,尽管他年少、资历尚浅。卫青对此没有丝毫不满,反而甘愿让自己的外甥在战场上崭露头角,展现出无比的宽容与支持。

尤其是在漠北大战中,汉武帝将全军的精锐部队交给霍去病,而卫青则被指派带领较少的兵力。面对这样的局面,卫青依然冷静应对,并最终战胜了匈奴。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除了霍去病之外,其余的将领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封赏,甚至被汉武帝问责。这一局面令许多将士纷纷选择归附霍去病,甚至卫青的亲信也开始效忠于霍去病。尽管身为长辈,卫青却始终没有一丝不满,反而为自己的外甥感到骄傲和自豪。

然而,霍去病的早逝却成为了卫青一生的痛点,本应璀璨的卫家因为汉武帝晚年政权动荡的影响逐渐衰落。幸运的是,刘病己登基后,朝廷依然给予卫家帮助,使得卫家逐渐恢复了昔日的荣光,并重新成为东汉时期的重要世家。这一切,都离不开卫青一生的谦逊与智慧。

卫青的谦逊,深深扎根于他的内心。早在霍去病进入朝廷之前,卫青便已展现出非凡的品德。公元前124年,卫青在战场上取得了卓越的胜利,汉武帝为了表彰他的大功,立即任命他为大将军。然而,卫青并未因此骄傲,他认为这些荣誉不足以匹配自己的功绩,甚至主动向汉武帝上奏,要求推辞对自己子女的封赏。卫青认为自己能够获得这样的战功,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汉武帝与其他将领的支持。尤其是在他几个儿子还未成长到能够为国家贡献力量的时候,卫青认为他们还不配享有过高的封赏。这种谦虚和低调,展现了他对自己的高度自知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尽管在军中,卫青的战功无人能及,但他始终能够保持谦逊,不追求个人荣耀,这也使得他在军中的威望更为深厚。无论是对士兵,还是与朝中的大臣相处,卫青都表现得温和而理智。即使许多人对他外戚的身份心存嫉妒,卫青依旧以大度的姿态与他们共事,赢得了广泛的尊敬。由于卫青的谦逊与宽容,河东卫家在经历汉武帝晚年的动荡后,依然能够稳固根基并存续至东汉,成为一大世家。可以说,卫青的个人魅力和宽容度,成就了他一生的传奇。

如果卫青当时心胸狭窄,像一些权臣那样步步为营,卫家也许早在汉武帝在位期间就已经被清洗。然而,卫青的谦逊与高远的眼光,使得他的家族在动荡时期依然能够保持辉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阅读本文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方便您第一时间接收到新文章的推送,并随时参与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
原创 不... 好的,我将按照你的要求,保持每段的核心语义,适当增加细节,进行改写,整体字数变化不大: --- 丞相...
原创 秦...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生动地揭示了许多历史上功臣的命运:他们为帝王出生入死,立下...
原创 河... 在遥远的非洲大陆,有一位名叫“@非洲拖鞋哥”(以下简称拖鞋哥)的河南小伙,已经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生活...
原创 1... 192年5月22日,董卓急匆匆前往未央宫,庆祝刘协病愈恢复健康。董卓年届61,权倾朝野,但也因其暴戾...
原创 书... 在我们小时候所学习的书本中,充斥着许多历史人物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有趣,而且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通过...
近代上海因何摩登,来上图东馆看... 澎湃新闻获悉,“摩登篇章——近代上海的装饰艺术”近日在上海图书馆东馆5楼美术文献馆对外展出。展览从文...
原创 古... 最近翻历史书,看到东晋那会北伐的故事,突然就想起咱们现代职场的 “跨部门协作” 难题。东晋朝廷想收复...
原创 太... 晚清时期,西方的近代科技发展突飞猛进,而大清朝却依旧陷入了固步自封的困境,几乎无法与世界接轨,科技实...
从埃菲尔铁塔到广济桥,钢结构博... 听说过埃菲尔铁塔的浪漫故事吗?好奇一根根钢铁绳索如何让“天堑变通途”吗?近日,在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
原创 孙... 在民国时期,能让孙中山称为“将军”的人并不多,而能让蒋介石亲自主持国葬的,更是凤毛麟角。两个时代的巨...
吕一民:从19世纪法国史略谈雨... 本文系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吕一民教授于2025年5月22日在清华大学的讲座内容,原题为《与时俱进:从19...
原创 吴... 公元前408年,吴起率领魏国的精锐大军向西进军,目标直指秦国。他一路攻占了郑邑附近的要地,先后夺取了...
原创 如...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您可以便捷地获得我们后续的相关文章,并能方便进行讨论和分享。...
原创 1... 关注历史实战,发掘更多精彩的人物故事! “有了爱,就拥有了一切。”这是冰心老人一生坚守的信条。虽然...
原创 明... 当然可以!以下是你提供文章的改写版,我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了细节描写和丰富了语言,但整体字数...
原创 张... 在封建王朝的历史中,背叛和离弃功臣的现象屡见不鲜,君主对功臣的猜忌往往导致了“兔死狗烹”的悲剧。许多...
原创 慈... 写作是个不小的挑战,作者为了维持生计,每天都在不断努力创作,虽然过程辛苦,但也希望大家能够多一些理解...
原创 同... 在唐初风云变幻的历史大潮中,秦琼和尉迟敬德无疑是两位令人敬畏的英雄人物。 秦琼凭借其强悍的战斗风格...
原创 郭... 1925年11月,奉军将领郭松龄倒戈事件可谓是北洋军阀荒诞历史的极致展现。这场充满背叛和反叛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