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司马光:完璧归赵是失败的外交事件,哪有蔺相如这样为君主办事的
迪丽瓦拉
2025-09-14 22:32:19
0

历史求知所

编辑:历史求知所

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收到了秦国的外交召回请求,得知赵国的国宝——和氏璧得以传世后,秦昭襄王希望能够以食物为交换,拿走和氏璧。赵王心生疑虑,担心自己会陷入秦国的圈套,于是决定让蔺相如亲自去处理此事。之后发生的事情大家都耳熟能详,蔺相如以一己之力将和氏璧完璧归赵,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外交传奇之一。

然而,深究这段历史的人会发现,蔺相如并非如大家所认为的那样伟大。司马光便曾严词批评蔺相如,认为他的行为可能最终为国家带来灾难。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探讨这一点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和氏璧的历史传承。和氏璧最初出自荆山,是一块稀世珍宝,卞和发现并献给楚王后,这块璧便成为了楚国的国宝,地位非凡。

那么,和氏璧是如何从楚国流落到赵国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楚怀王的政治悲剧。公元前299年,楚怀王因秦国的压力,不得不前往咸阳与秦昭襄王会盟。然而,令楚怀王意想不到的是,秦国的计谋异常残忍,竟然在会盟期间,强行扣押了他,并要求楚国割让巫郡和黔中等重要地区。楚怀王虽然有些懵懂,但在面对国家领土的威胁时,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坚持,他宁死不屈。

秦国的策划落空后,情况变得愈发复杂。楚国迅速派人接回太子横,继位为楚顷襄王。这使得秦国的图谋完全失败,然而,秦国并没有善罢甘休,而是展开了军事行动,最终在德州一战中屠杀了楚国五万军队,并夺取了大量城池。

此时,齐国在孟尝君的主导下,联合魏国和韩国的军队,展开了对秦国的反击。这一联军的出现,让秦国的压力骤增,局势瞬间变得复杂。为了打破困局,秦国一方面寻求与韩国和魏国的和平谈判,另一方面,又秘密释放了楚怀王,意图在楚国内乱中制造更多混乱。

然而,楚怀王回到楚国后,却遭到国内权力斗争的阻挠,被迫再次逃往赵国寻求庇护。但赵国此时正面临沙丘宫变,赵惠文王年幼、权力未稳,国家内部的动荡也让赵国无暇顾及楚怀王的困境。因此,赵国决定将楚怀王再次送回秦国,导致楚怀王最终死于秦国的囚禁,最终由秦国护送尸体返回楚国安葬。

在这期间,和氏璧随之流落到了赵国,并最终落入赵惠文王手中。而接下来的“完璧归赵”的故事,便由此展开。

秦昭襄王向赵国提出,如果赵国愿意将和氏璧交给自己,秦国将愿意割让15座城池。赵王听后,心生怀疑,认为这不过是秦国的阴谋,想要以虚假的条件骗取宝物。在当时,秦国虽实力强大,但他们常通过军事扩张、武力征服等手段实现自己的目的,很少通过贵重宝物来交换土地。而在那个军功为尊的时代,君王们也不会贸然为了财宝而出卖土地,尤其是像赵国这样力求自保的国家。

因此,赵惠文王并未直接拒绝,而是心生犹豫。在这关键时刻,蔺相如挺身而出,提出自己亲自前往秦国处理此事,确保秦国不会得逞。赵王考虑再三,最终决定同意蔺相如的请求,于是,“完璧归赵”的传奇便由此诞生。

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在秦昭襄王的接见下,秦王满怀喜悦地接过和氏璧,并开始把玩这块国宝。正当秦王似乎准备将和氏璧收入囊中时,蔺相如突发奇想,指责和氏璧有瑕疵,并请求秦王允许他仔细指出。秦昭襄王信以为真,便将和氏璧交回给蔺相如查看。

蔺相如此时迅速将和氏璧举到柱前,严词指责秦王不尊重赵国,未表现出诚意,要求秦国先履行割地承诺。秦昭襄王被迫答应,指着地图上的15座城池承诺将土地割让给赵国,并答应进行隆重的仪式。

然而,蔺相如巧妙地拖延了时间,他故意让秦王等了三天,期间便将和氏璧悄悄带走,返回赵国。三天后,秦王迫不及待地等着和氏璧的交接,却发现自己被蔺相如骗了。蔺相如此时故意直言不讳地告知秦王,若赵国愿意交出和氏璧,为什么不先履行割地承诺?赵王最终宣布,和氏璧已被送回赵国,秦国无论如何都无法再得到它。

秦昭襄王虽愤怒,却并未为难蔺相如,最终蔺相如得以平安返回赵国。这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完璧归赵”事件,蔺相如凭借机智和胆略,成为了后世赞誉的外交英雄。

然而,司马光却认为,蔺相如的行为并没有为赵国带来实际利益,反而从长远来看,赵国最终衰亡,正是因为如此的决策。司马光认为,和氏璧的价值在当时并不具备决定性意义,而蔺相如的聪明才智也未能为赵国带来实质性的国家利益。

事实上,赵王为了保住一块宝玉,竟然让蔺相如冒死为赵国争取,并没有真正为赵国谋取什么实际的利益。蔺相如保住了和氏璧,但赵国并未因而变得强大,反而在战争中逐渐被秦国压制。

如果说蔺相如是在外交上取得了胜利,那么与他相比,秦国的张仪才是无与伦比的外交奇才。张仪不仅成功让韩国和魏国与楚国结盟变成了秦国的小弟,还通过巧妙手段,使得秦国获得了巨大的地理与军事利益。

相比张仪的外交手腕,蔺相如的“完璧归赵”看似聪明,却并未为赵国带来实质性的长期利益。从外交的角度来看,蔺相如不如张仪,赵国的战略眼光也未曾能赶上其他强国。

在后来的渑池会盟中,蔺相如以“言辞尖锐”的形象再度闪亮登场,捍卫了赵国的面子。然而,历史上的真正支柱,并非蔺相如,而是廉颇。廉颇才是赵国真正的靠山,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力,使赵国能够在最危急的时刻稳住局势。

廉颇之所以重要,正是在于他的坚韧和实际行动,他并不像蔺相如那样只依赖口舌之功,廉颇始终是赵国的一颗定海神针。而蔺相如,尽管能言善辩,却未必能为赵国带来长久的和平与繁荣。

总的来说,蔺相如在“完璧归赵”中的机智和勇敢值得称道,但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赵国依靠蔺相如的外交手段,显然不足以抵挡秦国的强大压力。而真正能够支撑赵国的,是廉颇等军事英雄的战略眼光与勇猛表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揭... 当然可以!下面是对您提供文章的改写版,保持原意和段落结构,同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整体字数变化不大:...
原创 解... 在中国革命史上,有许多令人动容的故事,其中一个发生在1947年寒冬淮安县城的故事尤为感人。那时,一名...
原创 朱... 阅读本文之前,诚恳邀请您点一下“关注”按钮,这样能让您第一时间收到我推送的最新文章,也方便您参与讨论...
原创 胡... 胡濙是明朝中期的一位官员,出身于武进。传说他刚出生时头发便是白色,直到满月才渐渐变黑。建文二年,他成...
原创 文... 好的,我将帮你对这篇文章逐段进行语义不变的改写,并适当增加细节描述,保持整体字数基本一致。 --- ...
原创 如... 西安事变是近代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它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那么,如果没有西安事变,红军的命运会...
从青铜器中读懂早期中国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姜寨遗址出土的黄铜片。 陕西历史博物馆供图 作为礼乐器的西周编钟和东周编磬。 李...
原创 诸...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关注,便于随时第一时间接收到我的最新创作,也方便您参与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
原创 李... 咱们今天聊聊唐朝那点事儿,讲讲李世民和李靖之间的微妙关系。李靖大家都熟吧,那可是唐朝的名将,为唐朝的...
原创 没... 1958年2月13日下午14时整,毛主席乘坐专机抵达长春。这是他第二次踏足这座城市。八年前,他访苏归...
原创 秦... 在战国风云变幻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少年凭借卓绝的聪明才智脱颖而出,他便是秦国的神童甘罗。年仅十二岁的...
原创 徐... 朱元璋能够最终坐上皇位,离不开淮西集团的鼎力支持。尤其是淮西集团的武将中,有一位重要人物,他就是徐达...
原创 商... 当然可以!我将帮你对文章每段进行语义保持一致的改写,并适当增加细节描述,保持整体字数变化不大。下面是...
原创 朱... 阅读本文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方便您第一时间接收到新文章的推送,并随时参与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
原创 不... 好的,我将按照你的要求,保持每段的核心语义,适当增加细节,进行改写,整体字数变化不大: --- 丞相...
原创 秦...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生动地揭示了许多历史上功臣的命运:他们为帝王出生入死,立下...
原创 河... 在遥远的非洲大陆,有一位名叫“@非洲拖鞋哥”(以下简称拖鞋哥)的河南小伙,已经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生活...
原创 1... 192年5月22日,董卓急匆匆前往未央宫,庆祝刘协病愈恢复健康。董卓年届61,权倾朝野,但也因其暴戾...
原创 书... 在我们小时候所学习的书本中,充斥着许多历史人物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有趣,而且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通过...
近代上海因何摩登,来上图东馆看... 澎湃新闻获悉,“摩登篇章——近代上海的装饰艺术”近日在上海图书馆东馆5楼美术文献馆对外展出。展览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