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信是明朝前中期的一位显赫大臣,还是靖难功臣张玉的从子及四朝重臣张辅的堂兄。他在建文二年参加科举考试,凭借卓越的才华获得乡试第一的优异成绩,开始了他的仕途。
朱棣登基成为永乐皇帝后,张信凭借个人才能和与张玉的亲族关系,被任命为刑科都给事中。在任职期间,张信时常直言不讳,针对国家的弊端提出独到的见解。由于表现出色,他不久便升迁为工部右侍郎。
在担任工部右侍郎期间,张信多次受命前往开封,对决河方案进行实地考察。他上书朝廷,恳求对鱼王口至中滦道长达二十余里的河道进行疏浚。对此,朱棣高度重视,迅速发布诏令,命令当时的兵部尚书宋礼,以及兴安伯徐亨、工部侍郎蒋廷瓒等人共同推进河道治理,成功减轻了黄河的泛滥,保障了当地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随后,张信被调往浙江管理海塘,但没过多久,由于某种原因,他被朝廷降职贬谪至偏远的交阯地区。直到明仁宗朱高炽继位时,张信才被重新召回朝廷,任命为兵部左侍郎。一天,朱高炽询问张辅:“你的家里是否有什么兄弟需要朝廷的恩惠?”
张辅答道:“我这里只有两个亲弟弟,一个叫张輗,现任指挥使;一个叫张軏,担任指挥同知。他们两人已经享受了朝廷的厚爱,生活无忧,不需额外的恩赐。”接着,张辅提到:“不过,我的堂哥张信现为兵部一名小小的侍郎,他为人贤良,如果陛下有意,或许可以考虑对他恩宠一下。”
朱高炽因此召见了张信,问道:“你是英国公张辅的堂兄吗?”张信如实相告,朱高炽认为他颇有潜质,遂立即将其升为锦衣卫指挥同知,并准许其后代世袭此职。当时,距离朝代建立尚不久,武职在许多方面要比同级的文职更具优势。
在担任锦衣卫指挥同知期间,张信待人宽厚,与下属关系融洽,因此获下属的信任与支持。到了宣德六年,他被调往四川担任都指挥佥事,并在这一岗位上任职长达十五年。最后,张信选择辞职,回到故乡安享晚年,至于他何时去世,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