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贪婪与拒绝三国加入的背后
苏联不仅在全球历史中因其庞大的疆域和强大的军事实力而声名显赫,更因其对领土的扩张欲望被广泛诟病。二战后,苏联以惊人的速度吞并了包括波罗的海三国、芬兰、以及部分东欧地区在内的多个国家。尽管如此,历史上曾有三国主动请求加入苏联,然而这些请求最终都遭到了拒绝。那么,为什么苏联会拒绝这几个国家的加入呢?
一、 苏联的15个加盟国
苏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沙皇俄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沙俄因战事重创,不仅军事失败,也陷入了国内的社会动荡中。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先后爆发,沙皇尼古拉二世被推翻,政权由布尔什维克党掌控。为了获取各族人民的支持,新政府采取了“民族自决”政策,允许各地独立建立政权,像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便在此期间成立了自己的政权。
与此同时,芬兰等曾是沙俄领土的地区也趁乱脱离了俄罗斯,走向独立。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地则选择了加入俄罗斯,并以加盟国形式组成了新的联邦。1922年,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乌克兰及外高加索联邦(包括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共同成立了苏联。随后,多个中亚国家陆续加入其中。
1924年,乌兹别克斯坦加入了苏联。接着,土库曼斯坦(1925年)、塔吉克斯坦(1929年)、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1936年)也相继成为苏联的一部分。
在这些领土中,芬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曾是沙俄的部分疆域。由于1917年的政变,芬兰和这些波罗的海国家趁机脱离了俄罗斯。然而,苏联并不甘心失去这些地区。尤其是1940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联发动了对芬兰的侵略,并在漫长而艰苦的冬季战争中,付出了超过37万人的巨大代价,最终勉强逼迫芬兰在《莫斯科和平协定》中割让了卡累利阿及其他部分地区。
同年,苏联还入侵了波罗的海三国,最终通过武力吞并了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苏联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领土的控制,扶持建立了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即现今的摩尔多瓦)。
至此,苏联的加盟国数量已经增至16个。然而,1956年,苏联撤销了卡累利阿共和国,并将其并入俄罗斯的领土之中。
二、 苏联吞并的7个国家与9块领土
1. 芬兰的卡累利阿地区
1940年,芬兰在冬季战争中被迫签署《莫斯科和平协定》,将卡累利阿等重要领土割让给苏联,这一地区至今是俄罗斯的领土。
2. 德国的东普鲁士
东普鲁士曾是德国的发源地,在苏德战争的后期,苏联占领了东普鲁士,最终将其纳入苏联版图,现今成为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地区。
3. 日本的北方四岛
日本与沙俄长期争夺千岛群岛的所有权。二战后,苏联凭借雅尔塔会议的承诺,夺取了库页岛和千岛群岛,但日本至今坚称北方四岛属于其领土,两国依旧存在争议。
4. 中国的唐努乌梁海
在外蒙古的独立过程中,苏联还悄然通过支持外蒙古脱离中国的方式,最终将唐努乌梁海并入了苏联的版图。直到1944年,唐努乌梁海正式成为苏联的一部分。
5. 波兰的东部地区
二战爆发后,德国和苏联联合瓜分了波兰。尽管波兰在战争后恢复了原有的疆域,但苏联并未归还其占领的波兰东部地区,而是将这些地区划归自己的领土。
6. 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北布科维纳和赫尔察地区
苏联于二战期间侵占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战后这些地区成为苏联的附属国,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
7. 捷克斯洛伐克的外喀尔巴阡地区
二战后期,苏联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外喀尔巴阡地区,并将其并入苏联的版图。1991年,随着苏联解体,这一地区划归了乌克兰。
三、 苏联为何拒绝三国的加入?
1. 蒙古国的加入请求
蒙古国曾在独立后多次表达希望加入苏联的愿望,至多达15次。然而,苏联始终未予接受。原因之一是苏联视蒙古为与中国之间的缓冲地带,若蒙古加入苏联,势必加剧与中国的矛盾。此外,蒙古国经济贫困,加入苏联需要大量的资源援助,这对于本已处于经济压力中的苏联来说,是一种负担,因此拒绝了这一请求。
2. 保加利亚的请求
二战后,保加利亚在苏联的支持下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并成为苏联的一个卫星国。1964年,保加利亚领导人提出加入苏联的请求。然而,保加利亚与苏联的领土并不接壤,管理困难,且保加利亚的加入更多是为了寻求经济援助,而苏联不希望增加额外的经济负担,于是拒绝了这一请求。
3. 安哥拉的请求
安哥拉位于非洲,曾在1975年爆发内战,苏联趁机介入,并为安哥拉提供了军事支持。安哥拉在战后也曾提出加入苏联的请求。然而,苏联担心此举会激化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矛盾,损害其国际形象,而且安哥拉的加入可能会加重苏联的负担,最终苏联没有接受这一请求。
总之,尽管苏联在全球范围内通过扩张吞并了多个国家和领土,但对于某些国家的加入请求,苏联却始终保持拒绝的态度。这些决策反映了苏联在维护自身利益、避免额外负担以及权衡国际关系中的复杂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