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贵·阅多彩|张金奎:《明代卫所选簿校注》是研究明史无法绕过的基石
迪丽瓦拉
2025-09-15 12:01:45
0

6月18日下午,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贵州展区举办了《屯堡文丛》历史文献书系首批成果《明代卫所选簿校注》(以下简称《校注》)新书发布会。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张金奎高度评价该书,称其为研究明史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权威性“准一手”史料。

“区别于《中国明朝档案总汇》等大型汇编丛书,《校注》聚焦卫所档案,为研究明代军事史等领域提供了独特而宝贵的切入点。”张金奎表示,书中翔实的卫所沿革、军事活动及人物履历记录,既是政治、军事史的核心素材,也是地方史与社会史研究无法绕过的基石。

他以卫所北迁为例说明其关键价值,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南京卫所军大规模北调。《校注》收录的档案揭示,此次迁移并非整体搬迁,而是按比例分割(部分留守南京,部分迁往北京),这一复杂过程牵涉到移民、家族迁徙等核心历史问题,而这些档案正是解开这些谜团的关键钥匙。

张金奎指出,该书另一亮点在于其能超越冰冷的制度条文和宏观军事部署,聚焦于卫所制度下形形色色的人群及其日常生活。现存族谱与地方志多成于清代,明代祖先记载常模糊矛盾。《校注》的官方原始记录为校正这些资料提供了极其可靠的基础依据,补充了家族成员关系、任职地点等关键信息,为佐证和校正社会史研究资料提供了极大便利。

明代卫所制度以武职世袭、军役世充、屯田世耕为核心,《明代卫所选簿校注》的出版,不仅拓展了军事移民、军户家族等地方史与社会史的研究视野,更成为推动明史研究进步的里程碑式成果,为明代历史的多领域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史料。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漆云 马圣耘 陈美伊 张丽

编辑 胥芬芳

二审 杨韬

三审 周文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史... 谈到中国古代的盛世时期,很多人都会想到汉朝和唐朝。这两个朝代不仅政治强盛、经济繁荣,还是许多历史事件...
珠江起源最常见的说法在哪里:从... 在讨论中国南方重要河流时,珠江的名字总是伴随着丰饶与活力。人们熟悉珠江三角洲的繁华、珠江口的海洋气候...
花脚大仙分享:《不尽长江滚滚来... 不尽长江滚滚来 ——长江与中华文明展之五 长沙博物馆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与中...
原创 中... 孙权曾采取了一项非常规的措施,发行了面值高达五百的大泉五百大钱,这一举动至今在中国古代货币史中仍然被...
原创 大... 郭鹤年,马来西亚首富,于1923年10月6日出生,迎来了他百岁的寿辰。他不仅是马来西亚华人商业的杰出...
原创 打... 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了决定性时刻。新四军第五师的第十三旅驻扎在湖北大悟山一带,面临着日伪军和国民...
原创 秦... 匈奴是一个非常勇猛的骑马民族,可以说这个民族与中华文明的历史交织了整整六百年。提到匈奴,人们脑海中首...
原创 历... 薛仁贵是唐朝初期一位著名的将领,他在唐高宗时期的征战中立下了显赫的战功,东征西讨,屡次凯旋。然而,在...
原创 曹... 曹操获得赤兔马后,为什么没有将它赠送给许褚或徐晃,而是送给了关羽呢?这个问题一直让人好奇,今天我们来...
原创 黄... 黄埔1期到6期的毕业生,在蒋系部队中,是一群非常特别的存在。虽然蒋介石一直对自己亲信的部队有着极大的...
原创 新... 1945年7月的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伪和平救国军第一军军长杜新民刚刚送走一位访客,转身回到客厅。突然...
原创 他...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回望过去,会发现那个时代充满了革命的风潮。正是在那些充满血与火的战斗中,无数...
原创 孙... 辛亥革命后,原本属于人民的革命胜利果实,却被封建军阀袁世凯所窃取。在孙中山先生退位后,袁世凯迅速崛起...
原创 刘... 刘基,也就是刘伯温,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备受推崇的人物。曾有人评价他为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
原创 太... 1853年5月,太平天国的北伐战争正式开始。 当时,北伐军接到的指示是:迅速通过间道赶往燕京,避免占...
原创 彭... 庐山会议后,许多曾经的名将因与彭总的关系而受到牵连。这里特别提到的是曾经二字,因为这些将领与彭总的联...
原创 褪... 当年《步步惊心》和《宫锁心玉》的热播,让 “四爷” 雍正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后续《甄嬛传》更将这...
原创 为...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刘邦和项羽的楚汉之争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传奇故事。两位英雄从最初的同盟,到最后为了争...
原创 中... 三国瓜分日本的可能性,是否真的存在?日本的行为愈发猖狂,最近,日本自卫队官员居然公开表示,如果台海发...
原创 公... 许多人可能会对《还珠格格》中的格格和公主这两个称谓感到疑惑,我小时候也曾对此不太理解。那么,究竟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