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没当上总长,陈士榘狠狠松了口气,晚年告诉儿子:当了我就完了
迪丽瓦拉
2025-09-15 12:32:34
0

1965年,罗瑞卿从总参谋长职务上退下来后,谁将接替他成为军中热议的焦点。当时坊间流传着毛主席可能会任命陈士榘为下一任总参谋长的消息。

然而,最终被任命的是杨成武。对此,陈士榘晚年回忆时曾对儿子坦言:“还好当年没当上,否则真完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陈士榘没能上任,他又为何会说出这样意味深长的话?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陈士榘,1909年出生于湖北荆门。1927年,他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从此开启了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

值得一提的是,陈士榘的入党仪式是由毛主席亲自主持,现场情景令他终身难忘。随后,他义无反顾地跟随毛泽东进驻井冈山,成为革命前沿的英勇战士。

在革命战场上,陈士榘总是第一个冲锋在前,他的勇猛很快在部队中赢得盛誉,也引起了毛泽东的特别关注。

1927年11月,第一个红色政权成立,陈士榘被选为士兵代表,成为县政府三个常委之一。毛主席得知后,笑言:“你当了‘县太爷’,也是个‘山大王’了。”

从那时起,陈士榘与毛主席的关系愈发密切。他随中央红军参加多次“反围剿”作战,尤其是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成功歼灭敌军四千余人,战绩斐然。

凭借卓越表现,陈士榘迅速晋升为红一军团司令部作战科科长。他的用兵并非莽撞蛮干,而是机智灵活。

特别是在夺取定番战役中,毛泽东派他假装进攻贵阳以迷惑敌军。途中遇到敌机侦察,陈士榘指挥部队高举“青天白日”旗帜,气势汹汹地向前,成功欺骗了敌军及守城国民党。

直到部队逼近城下,敌人才恍然大悟,但为时已晚,最终定番被陈士榘攻下。毛主席得知此计后开怀大笑,称赞他“巧借敌旗,用兵有方,还跟敌人玩起了把戏!”

抗日战争时期,陈士榘再展雄风,率115师大破日军一支师团,歼灭一千余名日军,彻底粉碎了日军的所谓“神话”。

更令人瞩目的是,他还活捉了我军首名日军俘虏,这一壮举在军中传为佳话,彰显了他无畏的英雄气概。

解放战争期间,陈士榘与唐亮联手组成“陈唐兵团”,在对抗国民党军队时屡建奇功,以攻坚能力著称中原战场。

新中国成立后,陈士榘出任解放军工程兵第一任司令员,肩负改变工程兵落后面貌的重任。正因如此,他常常“失踪”,专注于全国工程兵体系建设。

他用两年时间,先后组建了40个工兵团,为后来工程兵的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1958年,陈士榘接到一项特别使命。彭老总代表中央召见他、黄克诚、张爱萍,宣布中央决定开展原子弹、氢弹研制。

陈士榘被任命为特种工程指挥部司令员,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核武器制造工程。

为选定核试验场,他亲自向刘亚楼借飞机,飞赴西北荒漠勘察地形。选定地点后,陈士榘带领军队秘密进驻罗布泊,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无人区。

代号“71496”的特种工程兵部队在这里诞生,陈士榘从此与战士们一起坚守荒凉戈壁。

1964年,西北沙漠突然升起一道耀眼的白光,一颗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伴随浓烟尘土翻飞。陈士榘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成功了!

年底的庆功会上,毛主席特意找到陈士榘,紧握他的手,赞道:“祝贺你们,你们立了大功!”

这次成功让陈士榘在毛主席心中的分量骤然提升,作为首任工程兵司令,他的贡献不可磨灭。

1965年,罗瑞卿卸任总参谋长,空缺引发接任人选猜测。此时传出毛主席拟让陈士榘出任新任总参谋长的消息。

这让陈士榘颇感压力,他立即找到正住院治疗的刘志坚,直截了当地问:“听说总长要选我,这事到底是真的吗?”

刘志坚笑着说:“可以告诉大家是真的,另一个人选就是你。”

陈士榘摇头道:“我做工程兵司令已经很满足了,这总长职位我真做不了。如果是真的,请帮我向中央和毛主席转达,我真的干不了。”

这件事一直萦绕心头,陈士榘深知总参谋长职位向来属于军中最有实力的大将,他自觉难以胜任。

最终,任命结果公布,由杨成武担任代理总长。陈士榘听后暗自松了口气,庆幸自己没被任命。

晚年回忆此事时,他还对儿子说:“幸亏没当上总长,不然真完了。”这也体现了他理智的选择。

毕竟总参谋长是军中最高统帅职位,责任重大,一旦失误后果难以想象。

陈士榘的儿子回忆说,虽然父亲在家庭中不算完美,但他确实将自己的一生无私奉献给了国家。

陈士榘戎马一生,从初期便追随毛主席,始终在毛主席心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将军,生命尽头仍说着他最敬重的是毛泽东。

参考资料:《我的父亲陈士榘——往事漫忆》

《回忆我的父亲开国上将陈士榘》——中华儿女

《被誉为“工兵王”的开国上将陈士榘》——党史博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章... 在浩瀚的三国历史长河中,有一个悬而未解的谜团,那就是关羽的死亡。被誉为勇冠三军、武圣的关羽,究竟是如...
原创 临... 在临终时,李善长拿出了当年朱元璋亲自赐予的免死金牌,希望凭此保全性命。谁曾想,这块金牌并没有为他带来...
原创 野... 刘备,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是许多史学家誉为“先主”的人物。作为一个既有勇武又富有谋略的领袖,...
原创 清... 在许多清朝背景的影视剧中,或许你都见过清朝男子那极具标志性的发型——前额的头发被剃去,唯有后脑勺的头...
原创 残... 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是一些非凡的英雄人物,他们的登基通常标志着一个旧朝的灭亡和新朝的诞生。明朝的开...
原创 淮... 好的,我帮你改写文章,保持每段意思不变,并适当增加细节描述。看下面: --- 在淮海大决战的整个过程...
原创 朱... 朱桢,这位明朝藩王的一生,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传奇画卷,展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智慧、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忠诚的...
原创 关... 三国时期,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兄弟情深让人感动不已。作为蜀国的开国皇帝,刘备最终为了兄弟情深,选择...
原创 想... 1935年春,南京总统府会议室内,军政部长何应钦用红笔划去刘湘的名字,在陈济棠的档案上重重打了个勾。...
原创 大... 1903年,清政府直隶总督袁世凯与两江总督张之洞联合上书,向皇帝建议废除科举制度。当时越来越多的人意...
原创 特... 1994年年底的一天,灵宝市法院院长赵江波正忙着整理过去的档案资料。没过多久,一份档案中的故事吸引了...
原创 晚... 文|雨别 编辑|雨别 《——·前言·——》 晚清的“官督商办”企业表面上看似清朝希望借助商人...
原创 司... 司马懿和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的两大军事与政治谋士,无疑是对立的代表。两人都在各自阵营中担任重要角色,...
原创 当... 好的,我会按照你的要求将这篇文章进行改写,保持原有的主题和语义,同时加入更多的细节描述。 --- 今...
原创 秦... 中国历史中的君臣关系,一直是学者们难以绕开的议题。从春秋时期的范蠡致信文种“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
原创 刽... “刀下留人”这一幕常常出现在电视剧里,情节总是充满戏剧性——就在刽子手即将执行死刑的一刻,一位骑马飞...
原创 汉...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几乎每一个朝代都面临着同样的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让一个皇帝成为一位明君。毕竟,历...
原创 司... 在曹魏的权力深处,一场决定帝国未来的暗流悄然展开。这场斗争不仅关乎权力的继承与更替,也代表着两种截然...
原创 张... 头条创作挑战赛 根据历史的记载,张苞虽然是张飞的长子,但他在正史中的出现非常短暂,甚至被描述为“早...
原创 汉... 阅读本文之前,若您能点击下方的“关注”按钮,不仅能便于您参与后续讨论与分享,还能为您带来更多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