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征讨完方腊后,鲁智深暗示好汉们离开宋江,仅6人听懂得以善终
迪丽瓦拉
2025-09-15 13:32:38
0

好的,我会在保持文章原意的基础上,改写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尽量保持稳定:

---

水泊梁山的英雄们个个忠肝义胆,或武艺高强,或智谋过人。然而,随着宋江选择向朝廷招安,除了少数几个例外,大部分兄弟都没能善终,命运多舛。

看似粗枝大叶、豪爽直率的鲁智深,却侥幸躲过了这一场浩劫。

鲁智深这个酒肉和尚,豪放不羁,最爱见义勇为,路见不平便拔刀相助。征讨方腊之后,他本该被朝廷加官进爵,享受荣华富贵,但他却断然拒绝了这份好意,坚决决定离开梁山,甚至暗示其他兄弟也该各奔前程。

可惜的是,当时在场的人里,只有六位真正明白了鲁智深的深意,选择了离开,最终得以逍遥自在。

那么,鲁智深为什么会选择离开宋江?这六位听懂暗示并离开的好汉又是谁?

北宋末年,民不聊生,民怨沸腾。方腊在南方聚集军队,公然反抗朝廷。当时,宋江为了得到朝廷认可,主动提出招安,并奉命率领梁山好汉围剿方腊。

方腊在逃亡途中,梁山英雄们穷追猛打。影视剧中常见武松奋勇厮杀,单臂生擒方腊的激烈场面,但在原著里,生擒方腊的英雄其实是鲁智深。

原著描写,鲁智深生擒方腊的过程仿佛得到了神佛护佑。他因沉迷于激战,追赶方腊深入山林,却一时疏忽,迷失了方向。正当他焦虑无助时,一位老和尚引他到深林中的茅草屋里,叮嘱他暂时歇息。

天明时分,一名疲惫的行人返回茅屋,鲁智深立刻出手将其击昏,捆绑带回营地,竟然正是方腊本人。

朝廷下令,必须生擒方腊,算是一大功劳。回营后,宋江欢天喜地,满心欣慰,但鲁智深的心情却十分沉重。

因为这场战斗,梁山好汉先后牺牲了70余人,兄弟们一个个倒下,令鲁智深心中难以平静,痛苦万分。

宋江劝慰他说,凭借这次战功,他能在东京谋得一个官职,安顿下来,成家立业,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宋江本意善良,但这番话点燃了鲁智深的怒火,他反驳道:“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想找个清净的地方安身立命。”

首先,他坦言自己的心“成了灰”。自从宋江决定招安后,他的“愚忠”和固执面目渐露无遗。尽管众兄弟反对,他却执意招安,将昔日同生死共患难的兄弟推向战场,号称是为了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然而好景不长,兄弟们早已牺牲大半。

在鲁智深看来,京城的荣华富贵不过是虚幻的云烟,真正重要的是兄弟间的义气和情谊。渐渐地,他看清了宋江已丢失初心,变得趋炎附势,满心向朝廷献媚。

其次,鲁智深表示自己只求一个“净了的去处,安身立命”。他痛心于方腊一战中70位梁山好汉惨遭杀身之祸,这些牺牲并非为梁山,而是为朝廷效力。而宋江对此似乎并未表现出深切的悲痛。

这让鲁智深深知,宋江已经不再是那个讲义气、珍惜兄弟的梁山首领。继续跟随宋江,恐怕终有一日会步入兄弟们的后尘,难有善终。

于是他断然拒绝了为官的邀请。宋江又提出他可去当寺庙住持,名声在外,也算光宗耀祖。

鲁智深听罢更觉愤懑,厌恶地摇头道:“这些虚名都不要,即便得到,也无用。只得个囫囵尸首,那才算‘强’了。”

当时的北宋奸臣当道,高俅、蔡京等人横行无忌,且他们与梁山好汉水火不容。朝廷忌惮梁山草寇,一旦招安,必然使计除之。

宋江已走上了“愚忠”的不归路,执意招安无法回头。鲁智深素有“粗中有细”的名声,外表粗犷,内心清明。他当着众兄弟面直言不讳,既是表达自己的决心,也暗示大家继续追随宋江未必是明智之举。

尽管宋江苦苦挽留,他依旧断然离去,而且一眼就看穿宋江想借自己功劳讨好朝廷的用心,故而离别时异常决绝。

后来,鲁智深在六合寺圆寂,征战方腊的功劳名正言顺被宋江拿去,但比起108位好汉中多数惨烈的结局,他的去处算是不错。

那么,鲁智深的暗示是否让其他兄弟幡然醒悟?

鲁智深平时粗鲁莽撞,许多人并未重视他的话。幸运的是,有六位兄弟深谙他言辞的分量,听进了这份隐含的忠告,选择了离开。

正是这六人最终得以善终,他们分别是:林冲、武松、李俊、童威、童猛和燕青。

林冲历经家破人亡、遭陷害欺凌,心中愤恨难平。年轻时久战沙场,体质虚弱,病根深种。随宋江班师回京途中,途经杭州,他病情加重,最终瘫痪。加之他与高俅势不两立,性情刚烈,留下来避祸更安全。宋江对他宽容,不多留,时常探望,关怀备至。最终林冲病逝,保留完整尸体,算是善终。

鲁智深与武松感情深厚,两人并肩作战,结为生死之交,常共饮畅谈人生理想。武松最初也支持招安,但经历种种后对官府失望,开始反对。起初犹豫不决,但听了鲁智深的暗示后,决定离开,去做了和尚。因未立大功,宋江未加挽留。武松后来在六合寺陪伴林冲,照料其病重。晚年被封“清忠祖师”,赐财十万贯,在寺中安享晚年,寿终正寝。

李俊见多人离开,不便立即提出,但心知招安之路危险,可能是死路一条。班师回京路过苏州时,他假装中风,要求童威童猛留守照顾。宋江离开后,三人一同前往榆柳庄,联合费保等人造船出海。最终李俊成了暹罗国国王,童威童猛成为当地重臣,成就非凡。

六人中,结局最优的或许是燕青。初时招安时,他凭机智胆识和俊朗容貌,赢得李师师芳心,并通过她联络宋徽宗,使宋江招安成功。后来看透北宋皇帝昏庸无能、奸臣欺压,知招安必败,于是引用汉高祖杀戮功臣之事,劝卢俊义一起远走高飞。卢固执不肯,他只好携李师师隐退江湖,逍遥自在。

这六人相继脱离梁山,宋江带剩下的27人班师回朝,顺利受封。然而好景不长,奸臣设计下毒,宋江与李逵相约黄泉路上见,双双被害。卢俊义酒中亦被下毒,腹痛难忍,最终坠水而亡。

吴用与花荣闻讯后,痛不欲生,在宋江墓前自缢,结束生命。

不知这六人听闻消息后,心中会有何感受。

毫无疑问,当初选择离开的这六人,做了最明智的决定。

除了这六人,还有其他因种种缘由而得以善终的梁山好汉吗?

公孙胜是最早离开梁山的人。跟随宋江征讨淮西准备回京时,忆起师父罗真人“逢幽州而止,遇汴梁而还”的嘱托,遂向宋江辞行,回归蓟州,专心修道,侍奉年迈母亲,终老天年。

有人认为,他早早离开梁山有多重原因。其一,他从晁盖时代便是追随者,晁盖与宋江理念不同,故对宋江不完全服从。其二,他在梁山排名第四,权势不小,却逐渐被边缘化,无处施展才华,心生离意。其三,他坚决反对招安,不贪荣华富贵,期盼梁山自主发展,智取生辰纲即为筹集发展资金。宋江选择招安,梁山只有投降或做匪两条路,理念背道而驰,心灰意冷最终离去。

呼延灼是梁山五虎将中唯一善终者,祖上乃北宋名将呼延赞。招安后被任命御营兵马指挥使,率军平定金军,后为国捐躯,死得其所。

朱仝本为官兵,正义凛然,因故落草为寇。征讨方腊归朝后受封武节将军、保定府都统制,因聪明能干,未得罪朝廷权贵,官路顺遂,最终升至太平军节度使。

此外,阮小七、柴进、戴宗、朱武、顾大嫂等人虽未因鲁智深暗示而离开,但凭各自判断选择退出,终得平安。

熟悉《水浒传》的读者,无不为英雄们的悲惨结局感到心痛。

若“及时雨”宋江不是一时糊涂,盲目招安,这些英雄们大概不会落得非死即伤、家破人亡的凄凉下场。

古话说“从道不从君”。宋江一心想带领108位好汉走向光明正途,过上好日子,但当时的朝廷无明君,昏庸无能。未能及时醒悟的宋江,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兄弟们无辜牺牲,自己亦死于非命。

也有人认为,这样的安排乃古代封建社会、昏君统治的必然产物。梁山好汉的悲剧正映照了昏庸王朝的覆灭,后人应深刻反思。

《水浒传》之精彩,正因招安情节的真实与残酷。宋江并非虚构,历史往复循环,现实中妥协往往不是最优解。

不论如何,大义常在人心。梁山好汉的江湖义气和嫉恶如仇,永远值得我们后世学习。遇见不公和恶行时,我们应如梁山英雄般挺身而出。

而宋江这个人物,在当代依旧饱受争议。

有人赞他孝义忠智集于一身,仗义疏财,善于用人,能按才干分工,办事有方。

也有人批评他刚愎自用,有始无终,明明可以带领好汉自立山头,却盲目招安,忽视北宋奸臣复杂狡诈,导致兄弟接连牺牲。

甚至著名批评家金圣叹称宋江为“下下人”。观众观看影视剧时,常因宋江的决定恨得牙痒痒。

世上无完人,大家既能夸他优点,也理应指出他的不足。

---

改写完毕!你觉得这样如何?需要我帮你做更口语化或文言风的版本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史... 谈到中国古代的盛世时期,很多人都会想到汉朝和唐朝。这两个朝代不仅政治强盛、经济繁荣,还是许多历史事件...
珠江起源最常见的说法在哪里:从... 在讨论中国南方重要河流时,珠江的名字总是伴随着丰饶与活力。人们熟悉珠江三角洲的繁华、珠江口的海洋气候...
花脚大仙分享:《不尽长江滚滚来... 不尽长江滚滚来 ——长江与中华文明展之五 长沙博物馆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与中...
原创 中... 孙权曾采取了一项非常规的措施,发行了面值高达五百的大泉五百大钱,这一举动至今在中国古代货币史中仍然被...
原创 大... 郭鹤年,马来西亚首富,于1923年10月6日出生,迎来了他百岁的寿辰。他不仅是马来西亚华人商业的杰出...
原创 打... 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了决定性时刻。新四军第五师的第十三旅驻扎在湖北大悟山一带,面临着日伪军和国民...
原创 秦... 匈奴是一个非常勇猛的骑马民族,可以说这个民族与中华文明的历史交织了整整六百年。提到匈奴,人们脑海中首...
原创 历... 薛仁贵是唐朝初期一位著名的将领,他在唐高宗时期的征战中立下了显赫的战功,东征西讨,屡次凯旋。然而,在...
原创 曹... 曹操获得赤兔马后,为什么没有将它赠送给许褚或徐晃,而是送给了关羽呢?这个问题一直让人好奇,今天我们来...
原创 黄... 黄埔1期到6期的毕业生,在蒋系部队中,是一群非常特别的存在。虽然蒋介石一直对自己亲信的部队有着极大的...
原创 新... 1945年7月的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伪和平救国军第一军军长杜新民刚刚送走一位访客,转身回到客厅。突然...
原创 他...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回望过去,会发现那个时代充满了革命的风潮。正是在那些充满血与火的战斗中,无数...
原创 孙... 辛亥革命后,原本属于人民的革命胜利果实,却被封建军阀袁世凯所窃取。在孙中山先生退位后,袁世凯迅速崛起...
原创 刘... 刘基,也就是刘伯温,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备受推崇的人物。曾有人评价他为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
原创 太... 1853年5月,太平天国的北伐战争正式开始。 当时,北伐军接到的指示是:迅速通过间道赶往燕京,避免占...
原创 彭... 庐山会议后,许多曾经的名将因与彭总的关系而受到牵连。这里特别提到的是曾经二字,因为这些将领与彭总的联...
原创 褪... 当年《步步惊心》和《宫锁心玉》的热播,让 “四爷” 雍正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后续《甄嬛传》更将这...
原创 为...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刘邦和项羽的楚汉之争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传奇故事。两位英雄从最初的同盟,到最后为了争...
原创 中... 三国瓜分日本的可能性,是否真的存在?日本的行为愈发猖狂,最近,日本自卫队官员居然公开表示,如果台海发...
原创 公... 许多人可能会对《还珠格格》中的格格和公主这两个称谓感到疑惑,我小时候也曾对此不太理解。那么,究竟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