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爆发之后,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奥斯汀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发表了激烈的言辞,指责中国向朝鲜输送了“大批由朝鲜裔中国兵组成的久经战斗的军队”。他进一步补充道,自朝鲜战争开战以来,苏联为朝鲜提供了大量军火,而中国共产党则向朝鲜提供了训练有素的士兵。奥斯汀的这番言论不仅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也成为西方部分国家攻击中国的一个重要依据。
对此,中国外交部迅速作出了反应,发表声明予以回击,坚决否认了奥斯汀的指控。声明中提到:“过去几年中,曾居住在中国的朝鲜人民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共同奋斗,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势力。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贡献。如今,这些朝鲜人民回到自己的祖国,保卫祖国、建设家园,是他们应尽的责任和权利,任何国家都无权干涉。中国人民对他们为了抵抗美帝国主义侵略而展开的英勇斗争,只有同情和支持。”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大量朝鲜流亡者来到中国并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在1942年7月,流亡在华的朝鲜人便成立了“华北朝鲜独立同盟”和“华北朝鲜义勇军”,提出了“争取东北、华北沦陷区的二百二十万朝鲜人民组织起来,打回家园,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口号。随着朝鲜义勇军的成立,他们与八路军和新四军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引导下积极参与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叶剑英曾高度评价朝鲜义勇军,称他们为朝鲜革命力量的中坚力量,并表示他们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的表现为中国军队提供了重要支持。
曾参与中共七大的朝鲜义勇军领袖朴一禹也曾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东方的民族解放运动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中国共产党取得的胜利就是朝鲜人民的胜利。”这句话深刻体现了朝鲜义勇军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紧密关系。
1945年8月11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发布了命令,要求朝鲜义勇军积极配合苏联红军进入中国及朝鲜,解放朝鲜人民。接到命令后,朝鲜义勇军迅速进入东北,参与多场重大战役,如四保临江、四平战役和沈阳解放战役,并成功转型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部分。朝鲜义勇军的不同支队改编成了中国解放军的独立师和战斗部队,直接参与了对抗国民党的战斗,取得了显著战果。
1947年上半年,朝鲜通过其北部与中国的联系,向东北野战军提供了大量的战略物资。到1949年4月,朝鲜人民军的政治部主任金一向毛泽东转交了一封信,请求中国将一些朝鲜籍解放军部队归还给朝鲜。毛泽东答应了这一请求,并明确表示中国会将驻沈阳和长春的两个朝鲜师转交给朝鲜。
然而,毛泽东也提醒朝鲜方面,这些部队的训练较为薄弱,战斗力有所欠缺,因此建议朝鲜对他们进行强化训练。1950年,三支朝鲜籍部队按计划返朝。根据指示,这些部队在朝鲜重组并成为朝鲜人民军的一部分,并在朝鲜战争中参与了重大的战斗。
这些朝鲜籍士兵在中国的战斗经历和训练背景,使得他们在朝鲜战争中屡次立下赫赫战功,深得金日成的赞赏。特别是在朝鲜战争的东海岸和南部战场,这些部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优势,取得了多次重要胜利。方虎山领导的第6步兵师,尤其以其在凤岩里一战中的突出表现,给美军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成为朝鲜战争中的一段传奇。
然而,这些曾在中国的战斗中积累了宝贵经验的朝鲜族官兵,在战争结束后面临着身份认同和国籍问题。许多战士虽然已经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深深认同中国的革命事业,但他们在回到朝鲜后,却被要求放弃中国共产党的身份,转而加入朝鲜劳动党。这使得许多士兵心中产生了不小的矛盾和不安。
对于这些朝鲜族士兵的国籍问题,中国早在1945年便已经采取了措施。为了确保他们的权利,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将这些朝鲜族士兵视为中国公民,并给予他们应有的待遇和保护。
1950年代初,随着中共中央发布的新政策,朝鲜族士兵的中国国籍问题逐渐得到解决。这些士兵和他们的家庭最终定居在中国东北,成为了新中国的一部分。今天,许多这些朝鲜族后代仍然为自己是中国的一员感到自豪。
这些曾经英勇战斗的朝鲜族士兵,不仅为中国的解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切,他们的故事也见证了两国人民深厚的兄弟情谊和共同奋斗的历史。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我们不禁感叹,正是这些跨越国界的革命情谊,成就了两国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朝鲜战争中的共同胜利。
上一篇:多位原型人物讲述不一样的考古故事
下一篇:范蠡传奇:第二章 三顾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