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传奇:第二章 三顾之礼
迪丽瓦拉
2025-09-15 14:05:02
0

范蠡那“半月之内,宛城东南必有地动”的预言,起初只被当作疯言疯语,在范公村和附近几个村落间流传,引来一阵嗤笑和恐慌后的遗忘。然而,当第十三天头上,大地真的在宛城东南五十里外的卧牛山一带剧烈震颤,房倒屋塌,牲畜惊窜,死伤数十人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飞速传来时,整个宛地都陷入了巨大的震动之中!

恐惧、敬畏、后怕……种种情绪交织在人们心头。那个被他们唤作“范疯子”的年轻人,形象瞬间变得神秘莫测起来。预言应验了!他到底是真疯,还是……真神?一时间,关于范蠡的种种离奇传说甚嚣尘上。

这些传言,自然也传到了宛城县令文种的耳中。

宛城县衙后堂,烛火摇曳。文种年约三旬,面容清癯,三缕长须修剪得一丝不苟,身着楚国常见的青色深衣,虽为一方父母官,眉宇间却无多少官威,反而透着一股书卷气和难以掩饰的忧思。他手中捏着一份关于卧牛山地动的详细邸报,另一只手则摩挲着一卷简牍,上面是他亲笔记录的关于范蠡的种种传闻:鱼骨占卜、集市斥退泼皮、以及那精准得可怕的地动预言。

“范蠡…范少伯…”文种低声念着这个名字,眼中精光闪烁,“装疯卖傻,洞察天机,路见不平…此等人物,岂是池中之物?困于这小小的范公村,是明珠蒙尘,更是我楚国之失啊!”

他猛地站起身,在堂内踱步。楚国如今的局面,他比谁都清楚。贵族把持朝政,阶层如同铁壁,真正有才学的寒门之士报国无门。他文种虽为县令,亦感处处掣肘,胸中抱负难展。这个范蠡,或许就是他苦苦寻觅的契机,一个能与他并肩打破这潭死水的同伴!

“来人!”文种停下脚步,声音坚定,“备车!明日一早,随我去范公村!”

第一次拜访,文种轻车简从,只带了一个心腹随从,驾着一辆普通的牛车,沿着泥泞的小路来到了偏僻的范公村。他特意换下官服,只着一身素色布衣,以示礼贤下士之意。

然而,当他在村民敬畏又好奇的目光指引下,来到范蠡那间简陋得几乎四面漏风的茅屋前时,却扑了个空。屋门虚掩,屋内除了几卷破旧的竹简、一些晒干的草药和奇形怪状的石头外,空无一人。

“范先生可在?”文种扬声问道。

回答他的只有风吹过破窗纸的呜咽声。

随从皱眉:“大人,这范疯子怕是又不知疯到哪个山头去了,我们……”

文种抬手制止了他,目光扫过屋前一小片整理得异常齐整的菜畦,又落在屋后不远处几棵大树下隐约可见的新鲜足迹上。他微微一笑,朗声道:“南阳小吏文种,慕先生高名,特来拜访。今日先生既云游未归,文种不敢叨扰,改日再来请教!”

声音清晰地传开,回荡在寂静的村落上空。文种说完,对着空屋郑重地作了一揖,然后毫不犹豫地转身,登上牛车离去。

不远处一棵枝叶茂密的老槐树上,范蠡斜倚着粗壮的枝干,嘴里叼着一根草茎,将下方的一切尽收眼底。他看着文种离去的背影,眼神平静无波,只是嘴角那抹惯常的嘲讽弧度淡了几分。

“文种…倒是个讲究人。”他低声自语,“不过,一次诚意,可不够分量。”

五日后,文种第二次来访。这一次,他来得更早,天刚蒙蒙亮便到了村口。他甚至带来了两坛好酒和几匹上好的素帛作为礼物。

然而,当他再次来到范蠡的茅屋前时,迎接他的依旧是一把冰冷的门锁。

文种眉头微蹙,但并未动怒。他耐心地在屋前等候,从清晨等到日上三竿。秋日的阳光带着暖意,却驱不散他心中的一丝疑虑。难道这位范先生,真的无意出山?

就在文种准备再次离去时,一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老农,牵着一个哭哭啼啼、约莫八九岁的男孩,跌跌撞撞地跑到文种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大人!青天大老爷!您可得为小民做主啊!”老农声音嘶哑,涕泪横流。

文种连忙扶起他:“老丈请起,有何冤屈,慢慢道来。”

老农指着旁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男孩:“小民是邻村王家庄的佃农,这是小民的孙子狗娃。村中恶霸赵三,仗着他姐夫是里正,横行乡里!昨日,狗娃不过在他家田埂上捡了几个遗落的麦穗,就被那赵三指使恶犬生生咬断了腿骨!小民去理论,反被毒打一顿,赶了出来!求大人救命啊!”老农说着掀开狗娃破烂的裤腿,露出血肉模糊、白骨森然的伤口,触目惊心!

一股怒火瞬间冲上文种心头。他强压着,沉声道:“那赵三现在何处?”

“就在…就在前面河滩上,带着他的狗和一帮闲汉在耍钱呢!”老农指向村外方向。

文种霍然起身,对随从道:“走!去看看!”他刚迈出两步,却又猛地停下。这老农出现得如此巧合,就在他苦等范蠡无果之际……文种的目光锐利地扫过周围,最终落在不远处一棵歪脖子柳树下。那里,一个穿着粗布短褐、扛着锄头的身影正背对着他,似乎在悠闲地整理着地里的杂草,对这边的哭诉充耳不闻。

范蠡!

文种心中豁然开朗!这老农的冤屈,只怕就是这位“范疯子”给他出的第一道考题!考他的胆识,更考他为官为民的心!

文种深吸一口气,不再犹豫,带着随从和那老农祖孙,大步流星地朝着河滩走去。

河滩上,一群流里流气的汉子正围在一起掷骰子,呼喝叫骂声不绝于耳。为首一人满脸横肉,敞着怀,露出胸前一撮黑毛,正是恶霸赵三。他身边趴着一条体型硕大、獠牙外露的恶犬,正吐着猩红的舌头。

“赵三!”文种一声断喝,声震河滩。

赵三等人吓了一跳,回头一看,见是个穿着布衣、面生的中年人,顿时放下心来,骂骂咧咧:“哪来的鸟人,敢搅爷的兴致?滚开!”

文种面沉似水,指着老农怀里的狗娃:“此子腿伤,可是你所为?”

赵三斜眼一瞥,满不在乎地嗤笑:“是又怎样?小兔崽子偷爷的麦子,没让狗咬死他算他命大!怎么,你是他爹?想替他出头?”他身边的恶犬仿佛感受到主人的嚣张,也冲着文种龇牙低吼起来,凶相毕露。

文种身后的随从紧张地握住了腰间的短刀。围观的村民也远远躲开,不敢靠近。

面对凶犬恶徒,文种却毫无惧色。他向前一步,目光如炬,直刺赵三:“偷窃麦穗,自有村规国法论处。你纵犬伤人,手段残忍,已犯《楚律》!更兼殴打老人,罪加一等!身为里正亲属,知法犯法,罪不容赦!”

文种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久居官位养成的威严,竟一时将赵三等人镇住。赵三脸上横肉抽搐,色厉内荏:“你…你算什么东西?敢管老子的事?给我咬他!”他猛地一指文种!

那恶犬得令,狂吠一声,后腿一蹬,如同离弦之箭般朝着文种猛扑过来!腥风扑面,獠牙森然!

“大人小心!”随从惊骇欲绝,拔刀欲挡。

千钧一发之际!

“孽畜!安敢伤人!”

一声清朗的断喝如同惊雷炸响!一道身影快如鬼魅,从旁边的柳树后闪出!正是范蠡!

只见他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根拇指粗细、坚韧无比的藤条,手腕一抖,藤条如同毒蛇吐信,精准无比地抽在恶犬扑击的前爪关节处!

“嗷呜——!”那恶犬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嚎,扑势顿止,翻滚在地,抱着前爪哀鸣不止。

范蠡身形如松,挡在文种身前,手中藤条斜指地面,眼神冰冷地扫过赵三等人:“光天化日,纵犬行凶,视王法如无物?尔等眼中,可还有楚国?”

赵三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尤其是看到来人竟是范蠡这个“疯子”,更是心头一寒。范蠡在集市上“血溅五步”的凶名早已传开,此刻他眼神中的寒意比那藤条更甚。

“范…范疯子!你…你想干什么?”赵三声音发颤。

“干什么?”范蠡嘴角勾起一丝冷笑,藤条在手中轻轻拍打,“替天行道,为民除害。”他话音未落,身影已动!

啪啪啪啪!

藤条破空之声如同疾风骤雨!范蠡的身法快得让人眼花缭乱,每一次挥动都精准地抽在赵三及其爪牙的手腕、脚踝、膝弯等关节薄弱处!力道拿捏得妙到毫巅,既让他们剧痛钻心,失去反抗能力,又不至于造成致命伤残。

“啊!”“我的手!”“我的腿!”惨叫声此起彼伏,刚才还嚣张跋扈的恶徒们,此刻如同滚地葫芦般倒了一地,哀嚎翻滚,狼狈不堪。那条恶犬更是夹着尾巴,呜咽着躲到了远处。

围观的村民看得目瞪口呆,随即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

范蠡收藤而立,气息平稳,仿佛刚才只是随手拍死了几只苍蝇。他看也不看地上哀嚎的赵三等人,转身对文种拱手,语气平淡:“文县令,此等恶徒,按律当枷号示众,罚没家产赔偿苦主,并报请郡府革除其里正亲属之职,流放边鄙。不知在下所言,可合律法?”

文种看着眼前这个清瘦却锋芒毕露的青年,心中震撼无以复加!刚才那一手藤条功夫,快、准、狠,深谙人体关节要害,分明是极高明的技击之术!更难得的是他这份从容的气度和对律法的熟悉!

“先生所言,句句在理!”文种压下心中激荡,郑重回礼,“文种受教了!来人!”他转向随从,“将此等恶徒拿下,依先生所言,严惩不贷!”

一场风波,在范蠡雷霆般的手段下文种果断的处置下平息。村民们看向范蠡和文种的目光充满了感激和敬畏。

文种再次看向范蠡,眼神热切:“先生大才,文种今日亲眼所见,更是心折!不知可否移步,容文种一叙?”

范蠡却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扛起锄头,恢复了那副懒散的模样,语气带着一丝疏离:“县令大人公务繁忙,范某一介山野村夫,不敢耽误大人正事。田里杂草未除,告辞了。”说罢,竟真的扛着锄头,哼着不成调的俚曲,晃晃悠悠地朝着自家田地走去,再次将文种晾在了原地。

文种看着范蠡远去的背影,非但没有气馁,眼中反而燃起更炽热的火焰!此等人物,若不能收归己用,或为友朋,实乃平生憾事!他深吸一口气,对着范蠡的背影再次深深一揖。

“好个范少伯!好个楚地狂士!我文种,必以三顾之礼,请君出山!”

第三次拜访,是在一个阴沉的午后。秋雨绵绵,将本就泥泞的小路泡得更加难行。

文种没有乘车,也没有带随从。他撑着一把布伞,独自一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在泥水中,官靴和衣袍下摆早已沾满泥浆,显得颇为狼狈。雨水打湿了他的鬓角,却浇不灭他眼中的执着。

当他再次来到范蠡那间破败的茅屋前时,发现屋门虚掩着,里面透出微弱的火光和一股淡淡的草药味。

文种心中一喜,整理了一下湿漉漉的衣冠,轻轻叩响了门扉。

“范先生,南阳文种,三度来访,恳请一见。”

屋内沉默片刻,传来范蠡平静无波的声音:“门未锁,县令大人请进吧。陋室寒酸,恐污了大人贵足。”

文种推门而入。屋内陈设依旧简陋,只是屋角多了一个小火塘,上面架着一个陶罐,正咕嘟咕嘟地熬煮着草药,散发出苦涩的气息。范蠡盘膝坐在火塘边,拿着一根小木棍拨弄着火炭,跳跃的火光映照着他轮廓分明的侧脸,神情专注,仿佛在做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先生……”文种刚要开口。

“大人稍待。”范蠡头也没抬,指了指火塘对面一个破旧的草垫,“药将成,火候差一分则药性迥异。大人若不嫌,可先坐。”

文种依言坐下,湿冷的衣物贴在身上很不舒服,但他坐得笔直,目光紧紧盯着范蠡。屋内只剩下陶罐中汤药翻滚的声音和柴火燃烧的噼啪声,气氛有些凝滞。

时间一点点过去,文种没有丝毫不耐。他敏锐地感觉到,这熬药的过程,或许又是范蠡的一种考验。

终于,范蠡用布包着手,小心地将陶罐从火上移开。他舀了一碗黑乎乎的药汁,放在鼻端闻了闻,眉头微展,似乎颇为满意。然后,他才抬起头,第一次正眼看向文种。

四目相对。

文种看到的是一双清澈、深邃,仿佛能洞穿人心的眼睛。那里面没有疯癫,没有狂傲,只有沉淀下来的智慧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范蠡看到的是一双饱含诚意、执着,甚至带着一丝恳求的眼睛,以及被雨水和泥泞浸透的衣袍。这位县令大人,是真的放下了所有的身段。

“大人三顾茅庐,冒雨前来,这份诚意,范某感受到了。”范蠡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少了几分疏离,多了几分温度,“只是范某有一问,还请大人解惑。”

“先生请讲!文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文种精神一振。

范蠡将药碗放在一边,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大人身为楚臣,为何要寻我这山野之人?是想让我为楚国效力,还是…另有所图?”

文种闻言,神色一肃。他知道,这是最关键的问题,决定着他能否真正赢得眼前这位奇才的心。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站起身,走到那扇破旧的窗前,推开一条缝隙。窗外,秋雨依旧淅淅沥沥,笼罩着这片贫瘠的土地。

“先生请看这楚地。”文种的声音带着沉痛,“贵族膏粱,醉生梦死;寒门才俊,报国无门!土地兼并日重,黎民苦不堪言!强邻环伺,吴国崛起于东,虎视眈眈!而庙堂之上,却只知争权夺利,粉饰太平!”

他猛地转过身,眼中燃烧着压抑已久的火焰,直视范蠡:“文种寻找先生,非为楚国!如今的楚国,已是沉疴难起,积重难返!我文种,为的是胸中那份不甘!为的是天下苍生!为的是寻一明主,扫除这乱世污浊,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他越说越激动,声音铿锵有力:“先生大才,天文地理,经世济民,文韬武略,无一不精!难道就甘心终老于这荒村僻野,与草木同朽?难道就眼睁睁看着这乱世烽烟,生灵涂炭?先生胸中那吞吐山河的韬略,岂能就此埋没?!”

文种的话语如同重锤,字字敲在范蠡心头。他眼中的审视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共鸣的激荡。他看到了文种眼中那份与他何其相似的、不甘于现状的火焰!那份对天下苍生的悲悯!那份打破枷锁、再造乾坤的雄心!

范蠡沉默了。他端起那碗已经温凉的药汁,却没有喝,只是看着碗中倒映的、自己微微晃动的面容。良久,他长长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胸中积郁多年的浊气一吐而尽。

他放下药碗,站起身,走到文种面前。两人身高相仿,目光在空中交汇,碰撞出无形的火花。

“文大夫……”范蠡开口,第一次用了敬称,声音低沉而有力,“你所求者,亦是范蠡心中所想。楚国,非你我之舞台。”

他顿了顿,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锐利光芒,仿佛沉睡的巨龙终于睁开了眼睛。

“此间天地太小,困不住你我胸中沟壑!楚王?冢中枯骨耳!吴越之地,方是风云际会之所!大人可愿随我,离此樊笼,另寻明主,共谋大事,搅动这春秋乱世,书写一段属于你我的……不世传奇?!”

“好!”文种激动得几乎难以自持,猛地抓住范蠡的手,斩钉截铁,“文种愿随先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两双有力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屋外,秋雨依旧连绵,但茅屋之内,一股足以改变天下大势的力量,已然悄然凝聚。楚地狂士,终遇知音,即将挣脱束缚,踏上那条波澜壮阔的征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身... 抗美援朝期间,一支身穿人民军制服的韩军特种部队悄无声息地潜入朝军的营地,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完全没有被...
原创 朝... 1952年7月11日,中央军委向志愿军司令部发布了新的调令,宣布了重要的人事变动。杨得志,原19兵团...
原创 刘... 公元221年,刘备正准备举兵为关羽复仇,然而,在这一关键时刻,传来了一则噩耗:张飞被害了。 消息传...
原创 一... 历史开讲——三国之最荣耀时刻:曹操的“白狼山之战” 谈及三国历史上的巅峰时刻,许多人会想到张辽单骑...
原创 皇... 南唐毒酒局:权力巅峰的兄弟博弈与人性拷问 悬崖边的宴会,你敢喝那杯 "千岁酒" 吗?今天咱就唠唠那...
原创 鳌... 清朝的历史故事,已被众多现代文艺创作者搬上大银幕。孝庄皇太后与多尔衮之间微妙的关系、康熙帝九子夺嫡的...
原创 陈... 陈毅是少数几位参与外交事务的元帅之一。在他最初被任命为外交部长时,他豪情满怀地表示:“我不怕失去官职...
原创 毛... 1949年4月23日,张爱萍上将在江苏省泰州市的白马庙村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
旧书摊里宝贝多 收藏界历来有“高者近儒,低者近丐”的说法。正因如此,藏书不能像《围城》中的方鸿渐,“兴趣广泛,全无心...
原创 戊...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死亡并非可怕的存在,真正可怕的是等待死亡的那段煎熬时光。然而,总有一...
原创 层... 好的,我帮你把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 据...
1856年是沙俄历史的分水岭:... 1856年3月,随着《巴黎和约》的签署,硝烟弥漫的克里米亚战争落下帷幕。沙皇俄国战败的结局沉重异常:...
原创 康... 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了中原大地超过两百年,经历了十二位帝王。在这漫长的历史中,康熙帝...
原创 西... 曾经,阅读外国的童话故事时,我们常常看到许多王子和公主的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发现,原来那些国...
古代兵器邂逅现代科技:一场穿越... 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代兵器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战斗力,书写了无数传奇。而当这些古老的武器与现代科技相...
原创 庞... 《——【·前言·】——》 三国时期,提起“智谋”,十有八九都会说是诸葛亮。可偏偏有一个人,几乎啥政绩...
原创 他... 1939年夏季,为了巩固和扩展冀东抗日根据地,党中央决定将冀东抗日联军与驻守冀东的八路军整编为冀热察...
原创 苏... 前言 苏辙,苏轼的弟弟,表面看似是一个平凡的文人,但实际上,他在背后默默支持哥哥的同时,也曾作出令...
1000多年来,万里长城在外国... 全文共2893字 | 阅读需6分钟 古往今来,长城一直被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而被全世界范围的人们所认...
上海文史馆馆员书画作品展启幕 ... 中新网上海6月18日电(范宇斌)18日,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主办的“江山如此多娇”——2025年上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