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夏季,为了巩固和扩展冀东抗日根据地,党中央决定将冀东抗日联军与驻守冀东的八路军整编为冀热察挺进军第13支队,指挥官由李运昌担任,政治委员为牛楚离,副司令则是包森。
说到李运昌担任司令的事情,背后还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在五六月间,平西地区的党组织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李运昌为了参与会议,穿越了敌占区,途径唐山和北平,最终抵达平西参加会议。会议是由晋察冀军区的司令员萧克主持的,李运昌在此也是第一次与萧克见面。彼时的李运昌身着一件布制的长袍,头戴礼帽,整个人看上去就像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商人。正是因为这样的打扮,他得以在日军和伪军严厉统治下的北平城中,如同无事发生一样自如行动。萧克随后的回忆中提到:“我十分钦佩他的机智与勇敢,尤其是他在对敌斗争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特别是在秘密工作方面的造诣。”因此,萧克毅然决然地决定让李运昌担任冀东武装部队的指挥官。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此表示赞同。一位有着长征经历的“老干部”(实际上是一位相对年轻的同志)对此颇有微词,直接向萧克提出质疑:“他从未真正上过战场,如何能胜任司令这个重任?”萧克心中明白李运昌的过往:他是黄埔军校四期的毕业生,长期以来致力于党的地下工作,并且在冀东起义中负有重要领导职务,积累了丰富的武装斗争、统一战线以及其他革命工作的经验。因此,萧克开始向这位同志详细解释李运昌的背景,但对方仍旧有所怀疑。于是,萧克便以李运昌此次从游击区前往会议的经过为例,反问道:“你敢不敢穿上布袍,去北平城里办一些事情?”这位同志听后大为震惊,结结巴巴地回道:“不行,不行。北平如今被日本占领,城里暗探与特务横行,我根本不敢去。”
萧克坚定地回应:“从游击区的特点来看,李运昌同志的斗争经验Value priceless。”最终,那名同志心悦诚服,便不再有任何异议。事实证明,萧克的眼光没有错。在抗战胜利后,李运昌曾担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的第二副总司令,军衔甚至比萧克还要高。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详细记录了这一段历史,这本书成为了该社年度的畅销书,曾一度在中国军事类书籍畅销榜中占据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