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志愿军一级英雄,看到寻人启事,卖掉肥猪当路费,找到15军
迪丽瓦拉
2025-09-15 17:32:43
0

作者:九鱼亭

1951年6月的一天,因汽车颠簸颇为剧烈,身负重伤的志愿军班长柴云振缓缓睁开了眼睛。映入他眼帘的,已不是战场上炮火连天的惨烈景象,而是一片宁静的蓝天与碧绿的田野,周围没有硝烟也没有死亡的气息。

医护人员见他醒来,连忙急切地说道:“同志,你终于醒了,我们正准备送你去包头的医院。”这时柴云振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已经脱离了朝鲜战场,回到了祖国的土地。

大约十几天前,柴云振在战场上被抬下,浑身是血,伤痕累累。仅头部就有24处刀枪伤口,幸亏15军的军医们昼夜不停地抢救,才保住了他的生命。彼时,他全身缠满了厚厚的绷带,只露出嘴巴和鼻子,整整半年的时间里,他甚至连抬头都成了奢望。

待伤势稍有缓解,柴云振便迫切希望重返15军的队伍中继续作战。但由于辗转多个医院,他始终难以与部队取得联系。虽然15军方面也积极寻找他,但一直杳无音信。

事实上,柴云振心里很清楚,自己想再度参战的念头根本无法实现。医生的一席话让他彻底放弃了这一想法。那场残酷无情的朴达峰阻击战,不仅夺去了他的右手食指,还留下了严重的脑震荡伤害。康复后,他已无法再持枪作战,只能选择复员回乡。

1952年4月,柴云振以普通士兵身份回到了四川老家。令他欣慰的是,政府发放了80元补助,还发给他1000斤大米,尽管条件简陋,却足以让他暂时安定下来。

这位曾经驰骋沙场的一级战斗英雄、志愿军特等功臣,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回到了家乡。柴云振自己并不知晓,他的英雄事迹早已被广泛传颂,甚至被朝鲜方面编入了教科书。

在朴达峰阻击战中,柴云振几乎一人独挡千军,尸体铺满了阵地。那200多名美军士兵,或许到死都未曾意识到,阵地上竟只有柴云振一名中国士兵坚守。

柴云振自己非常清楚,凭借这些战绩,他理应成为一名英雄,但他并不在意这些荣誉。相比于那些牺牲在战场的战友,他认为自己已经是幸运的,所以从未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尽管柴云振本人不计较荣誉,组织却始终未曾忘记他的贡献。1983年,总政治部下达通知,要求各部队编写英烈传记,柴云振作为一级战斗英雄自然榜上有名。

然而调查中却发现,这位英雄的档案中竟然连一张照片都没有。更糟糕的是,由于无法确定他的生死,组织一度将其误认为烈士,这显然不妥。于是,15军领导决心必须找到柴云振本人。

寻访组开始细致调查,层层剥茧,终于找到了柴云振的战友孙洪发和后来任15军政治部群联处处长的温铁汉。孙洪发在朴达峰阻击战中曾将柴云振救出险境。

通过多方努力,确认柴云振是四川籍。那个年代没有互联网,最快的寻人方式就是通过报纸发布消息。1984年,《四川日报》刊登了一则寻人启事,标题赫然写着“寻战斗英雄柴云振”。

1984年9月,柴云振的儿子柴兵荣偶然看到了这条寻人启事。虽然对父亲的具体经历并不了解,但他清楚父亲的服役时间和职务,与启事描述吻合。

柴兵荣兴奋地将报纸带回家,然而柴云振本人并未表现出激动。三十多年的农民生活让他习惯于平凡,他并不奢望更多待遇。而且他心里也有疑虑,觉得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很多,难道真会是自己?

尽管柴云振犹豫不决,儿子的劝说终究打动了他。最终他决定去湖北一趟,既满足儿子想外出见识的愿望,也希望能与老首长、老战友叙叙旧。

但眼下又遇难题:柴云振家中子女众多,家庭条件贫寒,根本凑不出路费。只要家里有一人反对,他就不去了。幸运的是,家人都支持他,于是他决定卖掉家里唯一的一头肥猪。

对于柴云振来说,这趟旅程代价不小,如果无功而返,家人恐怕要挨饿。父子俩卖猪换了100元钱,踏上了前往湖北孝感的旅程。到达15军总部时,柴云振感到十分紧张,军部大门庄严而高大,他却显得格外胆怯,默默地跟在儿子身后。

15军政治部的温铁汉接待了柴云振。多年来,军部曾接待过不少自称英雄的人,但大多与事实不符,因此温铁汉对柴云振保持谨慎态度。

当温铁汉与柴云振握手时,注意到他的右手食指缺了一截,立刻问:“老同志,您的手指怎么了?”

柴云振答道:“是在和美国黑人士兵摔跤时被咬断的!”

“您还有其他伤吗?”

柴云振撩起灰白的头发,说:“这些是美国兵砸的,头部一共24处伤口。”

温铁汉听后心中振奋,因为这些细节与档案记载高度吻合,极有可能就是他要找的人。

柴云振越说温铁汉越信服,但当儿子拿出复员证时,温铁汉却眉头一皱,证件上的名字是“柴云政”,与柴云振差一字。

这事关系重大,温铁汉不敢轻易下结论,于是安顿好父子俩后,立即向上级汇报。既然无法确认身份,便必须让老战友出面验证。恰逢15军筹备上甘岭战役32周年纪念活动,温铁汉便发出紧急电报,请孙洪发赶来。

柴云振几天未见动静,正打算返乡收拾庄稼时,孙洪发终于抵达。两人见面,尚未介绍,目光便交汇凝固,“老柴呀!”孙洪发激动喊出。

两人紧紧拥抱,情感如潮水般涌动,泪水涟涟。昔日战场上生死与共的情景历历在目,当年柴云振负伤奄奄一息,正是孙洪发将他背下阵地,这份情谊非言语所能尽述。

激动之情令两位老人一时无言,只剩泪水默默流淌。不久,原45师师长崔建功将军闻讯赶来,见到柴云振哽咽说道:“云振,我们找你找得太辛苦了,今天终于找到了你!”

柴云振也动容地回应:“没想到部队首长还记得我!”

正当此时,45师警卫连文书董贵臣来到军部,终于解开了柴云振名字被写错的谜团。原来朴达峰阻击战时,柴云振由警卫连调入8连,因时间仓促,8连文书付光楚写错了名字,将“柴云政”误写成了“柴云振”,一字之差让英雄的名字消失了整整33年。

1984年10月,终于迎来了老英雄柴云振的归来与迟到33年的授勋仪式,正式为这段传奇画上了圆满句号。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匈奴是一个非常勇猛的骑马民族,可以说这个民族与中华文明的历史交织了整整六百年。提到匈奴,人们脑海中首...
原创 历... 薛仁贵是唐朝初期一位著名的将领,他在唐高宗时期的征战中立下了显赫的战功,东征西讨,屡次凯旋。然而,在...
原创 曹... 曹操获得赤兔马后,为什么没有将它赠送给许褚或徐晃,而是送给了关羽呢?这个问题一直让人好奇,今天我们来...
原创 黄... 黄埔1期到6期的毕业生,在蒋系部队中,是一群非常特别的存在。虽然蒋介石一直对自己亲信的部队有着极大的...
原创 新... 1945年7月的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伪和平救国军第一军军长杜新民刚刚送走一位访客,转身回到客厅。突然...
原创 他...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回望过去,会发现那个时代充满了革命的风潮。正是在那些充满血与火的战斗中,无数...
原创 孙... 辛亥革命后,原本属于人民的革命胜利果实,却被封建军阀袁世凯所窃取。在孙中山先生退位后,袁世凯迅速崛起...
原创 刘... 刘基,也就是刘伯温,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备受推崇的人物。曾有人评价他为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
原创 太... 1853年5月,太平天国的北伐战争正式开始。 当时,北伐军接到的指示是:迅速通过间道赶往燕京,避免占...
原创 彭... 庐山会议后,许多曾经的名将因与彭总的关系而受到牵连。这里特别提到的是曾经二字,因为这些将领与彭总的联...
原创 褪... 当年《步步惊心》和《宫锁心玉》的热播,让 “四爷” 雍正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后续《甄嬛传》更将这...
原创 为...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刘邦和项羽的楚汉之争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传奇故事。两位英雄从最初的同盟,到最后为了争...
原创 中... 三国瓜分日本的可能性,是否真的存在?日本的行为愈发猖狂,最近,日本自卫队官员居然公开表示,如果台海发...
原创 公... 许多人可能会对《还珠格格》中的格格和公主这两个称谓感到疑惑,我小时候也曾对此不太理解。那么,究竟格格...
王安石把玄武湖填成了农田,朱元... 南京的玄武湖,谁不知道呢,六朝烟水,十里长堤,一说就是江南的好风光,可很少有人晓得,这片漂亮的湖,曾...
原创 古... 在古代,一两银子可不是普通百姓随便能拿出的零钱,它的价值相当惊人。如果按现代的经济标准计算,一两银子...
原创 快... 近日美日罕见发声,称“琉球问题不是单纯的领土争端”,这番表态看似中立,实则暗藏对历史正义的回避。梳理...
原创 杨... 在北宋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相对较少,因为那个时代国家更注重文官体制的建设,对于武将的培养并不重视。因...
原创 康... 康熙之所以被誉为千古一帝,是因为他在历史上做了四件事,至今无人能超越。康熙,原名爱新觉罗·玄烨,清朝...
原创 韩... 张良、萧何、韩信、陈平,四位被誉为汉初历史四杰的人物,他们的命运各异,但都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了浓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