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53年,志愿军兵团司令刚到朝鲜、便提条件,许世友驳斥:过分了
迪丽瓦拉
2025-09-15 20:04:13
0

1953年5月,朝鲜平安北道东昌郡的大榆洞,志愿军司令部举行了一次紧急的军事会议。会议地点设在一间临时搭建的简易茅草屋内,时任志愿军总司令兼政委的邓华,副司令员洪学智,参谋长李达,以及王建安、许世友、杨勇等各兵团司令员围坐在沙盘前。尽管战争还未完全结束,战场上依稀能听到远处的炮火声,屋内的每个人脸上却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经过数次重大战役后,敌人损失惨重,约有近百万兵力折损。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已开始表现出和谈的意愿,唯一坚决拒绝和谈的,便是南韩政府,依旧在大喊着“北上”的口号。胜局几乎已定,战争的结束也只是时间问题。然而,眼下依旧有一个关键问题待解:敌人对于战俘交换问题态度模糊不清,并且偶尔还会有小股敌军发动突袭。

此次会议的目的,就是商讨如何有效应对这些敌人的“小动作”,让他们不敢再妄动。在会议中,刚被任命为第20兵团司令员的杨勇,信心满满地提出:“给我三支军队,我保证打一场大胜仗,给敌人点颜色瞧瞧!”话音刚落,他还拍了拍桌子,态度坚定,仿佛誓言必胜。

杨勇是我军中公认的猛将,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他都立下了赫赫战功,甚至连毛主席也曾高度评价他:“杨勇是员猛将,关键时刻有股虎劲,文武双全,是真正的好同志。”然而,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杨勇因为担任贵州军区司令员兼省政府主席,并且曾被安排进入军事学院深造,错过了前几次战役。直到1953年夏,经过多次申请,他才终于得到了批准,进入朝鲜战场并被任命为第20兵团司令员。

然而,在他刚刚到达朝鲜之际,敌人已经基本被打得没有能力再发动大规模进攻。于是,杨勇主动请战,提出要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胜利。然而,杨勇的提议还没等邓华和洪学智等领导发表意见时,第3兵团司令员许世友却突然站起来,毫不客气地反驳道:“你这样不觉得过分吗?”此话如同一盆冷水泼在了杨勇头上,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不久后,这件事传到了远在北京的毛主席耳中。毛主席得知此事后,紧急下达了一项重要指示。那么,为什么许世友会当众驳斥杨勇?杨勇最终是否如愿以偿地打响一场大仗?毛主席又是如何回应的呢?

自1950年10月19日彭德怀率领四个军跨越鸭绿江,进入朝鲜战场抗击美国为首的侵略者以来,到1952年底,志愿军已经取得了五次重大战役的胜利,并在上甘岭战役中彻底摧毁了敌人的进攻意志,成功地保卫了朝鲜。美国总统杜鲁门由于一系列失利,最终辞职,艾森豪威尔接任,成为新的美国总统。尽管艾森豪威尔更注重军事,但他依旧无法挽回美国在朝鲜的败局。1953年1月,艾森豪威尔上台后,命令继续在朝鲜坚持抵抗。

毛主席得知美国换了领导人,并且艾森豪威尔仍幻想着能够在朝鲜战场取得一些进展时,他便在一次重要的会议上明确表态,决定继续抗美援朝,直到彻底胜利:“时间要打多久,我们不要做决定,过去是杜鲁门,以后是艾森豪威尔,或者是未来的美国总统,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直到完全胜利。”这番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热血沸腾。

尽管艾森豪威尔试图反败为胜,但他的计划终究无法奏效。志愿军在朝鲜战场的士兵们已做好充分准备,成功挫败了美军在东西海岸进行两栖登陆的企图。在这一背景下,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克拉克,在得到美国政府的批准后,终于提出了谈判的请求,朝鲜战场进入了边打边谈的局面。

然而,南韩政府的李承晚不甘心接受这一结果,继续高喊“继续北进”的口号,并且扣押了大量朝鲜人民军的战俘,企图以此阻挠和谈的进程。1953年4月初的一个深夜,毛主席仍未休息,坐在昏暗的台灯前思索着一个棘手的问题——杨成武,曾任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员,因健康问题已经被召回。毛主席决定寻找新的接班人,而杨勇则主动提出申请,要求亲赴朝鲜前线。

杨勇回忆起自己从年轻时便投身革命,直至成为解放战争中的一员猛将,并且数次负伤、屡立战功,始终活跃在战斗的第一线。新中国成立后,杨勇虽因工作需要离开了前线,但他始终无法忘记战场的火热,直到得知中央军委正在寻找合适的指挥员时,他便毫不犹豫地写信请求出征。

接到毛主席的召见后,杨勇亲自赶到中南海,见到毛主席时,他的情绪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毛主席见状,温和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我记得你一直敢想敢做,今天怎么这么紧张?”杨勇深吸一口气,才坚定地回答:“报告主席,我愿意去朝鲜!”

毛主席点头称赞:“你的信我已看过,朝鲜战场急需你这样的人,我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杨勇在保证“不胜不归”后,正式接到命令,担任第20兵团司令员,支援朝鲜战场。

杨勇到达朝鲜后,立即提出了要打一场大胜仗的提案,要求动用三支军队。然而,这一提议引起了许多将领的反对,尤其是许世友,认为在和谈的关键时刻进行进攻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伤亡。邓华则提出,先将争议上报中央,最终毛主席回电,明确表示:“给敌人致命打击,很有必要!”有了毛主席的支持,杨勇毫不犹豫地展开了行动。

1953年7月13日,杨勇指挥的第20兵团发动了金城战役,历时五天,歼灭敌军5万余人,最终迫使美军代表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这场战役为朝鲜停战协议的达成奠定了基础,也让“联合国军”深刻意识到,他们已经彻底败北。

金城战役的胜利,成为朝鲜战争的转折点。杨勇因这一杰出贡献,被任命为志愿军副司令员,并在开国授衔仪式上被授予上将军衔。在70年代末,当越南挑起边境冲突时,杨勇依旧亲自挂帅,指挥自卫反击战,再次保卫了祖国的边疆。他的“虎劲”与敢想敢做的拼劲,不仅在战场上屡建奇功,也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成为军魂的象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赵... 赵构,南宋的开国皇帝,历史上称为宋高宗,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九子,也是宋钦宗赵桓的弟弟。赵构的一生与皇位...
原创 两... 1942年8月,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官顾祝同没有选择直接对抗日军,而是下令第40师师长李觉亲自出征,带...
原创 日... 战争历史中,许多经典战役常被拿来相互比较,比如同样以坑道战闻名的“硫磺岛战役”和“上甘岭战役”。然而...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周建屏:抗...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即日起,推出“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专...
原创 抗... 1945年抗战胜利后,秦基伟接替李达担任了太行军区司令员。当时,太行军区与太岳军区、冀南军区、冀鲁豫...
原创 抗... 在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便于未来随时获取更多相关文章,也能参与讨论与分享。感谢您...
原创 日... 好的,我会在保持原意和字数大致相当的基础上,为每段文章进行改写并增加细节描写: --- 阅读本文前,...
阳泉南杨家庄元代纪年壁画墓发掘... 本报讯(记者王荔)日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阳泉南杨家庄元代纪年壁画墓的重要考古发掘成果。这座墓葬明...
以身入局,全盘革新,《三国:天... 三国SLG品类发展至今,总少不了无数的唱衰和看好。 的确,谈及三国SLG品类,单一个“卷”字已很难概...
原创 拥... 中国历来人口众多,民族成分也相当复杂,因此姓氏的种类非常丰富。随着各民族的长期融合,除了我们常见的主...
献礼抗战胜利80周年,张新科长... 6月19日上午,2025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长篇历史小说《铁语》全球版权推介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
代代相传的珍宝:民国三年袁世凯... 在海南博鳌的老宅院,邓先生总会在梅雨季打开二楼的樟木书柜。最深处的檀木匣里,躺着一枚泛着柔光的中华民...
原创 志... 作者:九鱼亭 1953年初春,志愿军180师工兵连指导员王顺秀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在短短一天内,...
原创 明... 大明正统十四年八月十八日清晨, 大明王朝金殿内响起了令人心碎的哭声,这一天注定载入史册。这场朝会对于...
原创 斩... 好的,以下是您文章的改写版本,保留了原有的核心意思,并且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和语境丰富性: --- ...
原创 建... 这张珍贵的老照片拍摄于革命战争胜利后,地点位于天安门城楼上。照片中的两位人物分别是站在左边、戴着墨镜...
原创 2...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明确的文献来源和截图,请知悉。 --- 1949年...
原创 抗... 抗战的胜利,是无数抗日英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初延将分...
夕照苏州河——踏访上海四行仓库... 新华社上海6月19日电 题:夕照苏州河——踏访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 新华社记者丁增义、许晓青、王春...
原创 明... 乾嘉道三朝的名臣吴熊光,在他的著作《伊江笔录》中,详细记录了自己在乾隆朝时期那段充满坎坷与辛酸的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