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罕见袁世凯全家福,一妻九妾,子孙成堆,他死后,子孙后代如何?
迪丽瓦拉
2025-09-15 20:33:12
0

这是一张极为珍贵的袁世凯全家福,作为晚清时期的关键人物,袁世凯不仅在政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个人生活也充满了传奇色彩。袁世凯共拥有一位妻子与九位妾室,生育了17个儿子和15个女儿,这样的家族构成也为袁世凯带来了多达47个孙辈,总计79位后代,堪称儿孙满堂,家族兴旺。

作为一名男性,袁世凯的外形与气质并不出众。他身材矮小且体态臃肿,尽管相貌普通,且受教育程度有限,但他在官场上却游刃有余,展现了过人的权谋智慧。在个人生活中,袁世凯也颇有魅力,他为人细腻,体贴入微,深得女性喜爱。尽管他的外表和学识并非女性青睐的标准,袁世凯的妻妾们却并非因为他的外貌而对他心生爱慕。九位小妾中,有三位曾是青楼女子,而更多的则是出自他家中的女仆。这些女性中的许多,原本并没有在意他的外貌,而是被他身上的某种独特气质所吸引。袁世凯在50岁之后仍然继续迎娶妾室,这种“古人开枝散叶”的传统做法,成了他家族兴旺的重要因素。那么,他去世后,这些后代究竟过得如何呢?

袁世凯17岁时便在河南老家与妻子于氏成婚。当时的他年纪尚轻,而于氏则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封建女性,不识字,性格温顺。婚后的前两年,夫妻感情尚且融洽,很快便有了长子袁克定。然而,随着袁世凯的事业发展,他们的感情逐渐出现裂痕。于氏作为一名典型的封建女性,未能适应随袁世凯离开河南后的复杂社交圈子,甚至在与外国公使的外交场合上都显得十分拘谨,这也导致袁世凯日渐冷落她。

袁世凯的大姨太太是沈氏,名为雅芳,她的出身不凡,且为袁世凯的“恩人”。沈氏不仅是袁世凯的挚爱之一,也帮助了他度过了人生的低谷。袁世凯原本家庭背景并不显赫,加之性格懒散,屡次参加乡试均未成功,因此他不得不离开家乡,南下上海寻找出路。在那里,他在风尘场所结识了沈氏。尽管袁世凯身材矮胖,且相貌平平,但沈氏被他身上独特的气质所吸引。她看中了袁世凯虽身陷低谷,但依然具备潜力的未来,最终愿意随他一同远赴朝鲜。

然而,命运却对沈氏并不温柔。沈氏在朝鲜怀孕后不久,因病丧失了孩子和生育能力。袁世凯向她承诺,再也不纳新妾,并把所有子女交由沈氏抚养。虽然袁世凯之后确实为她履行了承诺,三姨太金氏的儿子袁克文便是沈氏抚养的孩子,但袁世凯终究未能摆脱他的女人缘。沈氏对此深感失望,曾因袁世凯的薄情而心生不满。

1885年,袁世凯被清政府任命为驻朝鲜的全权代表,这一任命也开启了他与沈氏以外的几位姨太太的缘分。袁世凯在朝鲜12年间,三度娶妻,包括王妃的表妹金氏、陪嫁丫鬟吴氏以及闵氏。金氏尤其让袁世凯动了真情,这位朝鲜美人虽年轻时本有机会做正室夫人,但却因家族的安排,始终在偏房中度过。她的婚姻并不幸福,且饱受家庭变故的打击,令她性情孤僻,对袁世凯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袁世凯也曾在1895年与年仅十七岁的杨氏相识,杨氏并非因美色打动袁世凯,而是凭借其出色的家务管理能力,使得袁世凯对她产生了依赖。杨氏成了袁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负责着家中的大小事务,甚至包括管理袁世凯的贵重财物。

袁世凯当上直隶总督后,又迎娶了叶氏、张氏和郭氏等几位妻妾。郭氏是袁世凯长子袁克文从风月场所赎回的,袁世凯对她的美貌十分欣赏。而刘氏则是沈氏的侍女,在袁世凯死后,刘氏为了表示忠贞,甚至自毁容貌,誓言为他守节。

尽管袁世凯的妻妾众多,他始终力求公正对待每一位,做到“碗水端平”。他在分配财富和物资上从不偏心,尽量避免家中争吵。然而,袁世凯政治生涯的巅峰却也为他的家庭带来了动荡。

1915年,袁世凯通过逼迫清朝皇帝溥仪退位,成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接下来,袁世凯试图称帝,但这一图谋遭到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对,连家庭内部也因争夺册封、争夺“太子”之位而矛盾重重。即使如此,他还是为了安抚妻妾们,安排了册封的事宜。然而,事与愿违,袁世凯在“称帝”83天后,最终宣布废除帝制。

袁世凯于1916年6月因病去世,享年58岁。袁家子女中,有些继承了父亲的政治遗志,也有一些投身文学与科研。长子袁克定曾留学德国,并在北洋政府中任职,但因不服从父命,最终遭遇冷遇。二子袁克文则专心文学创作,可惜英年早逝。尽管如此,袁世凯为子女们留下了巨额财富,而他的妻妾们在他的去世后,纷纷搬到天津的袁家老宅,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赵... 赵构,南宋的开国皇帝,历史上称为宋高宗,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九子,也是宋钦宗赵桓的弟弟。赵构的一生与皇位...
原创 两... 1942年8月,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官顾祝同没有选择直接对抗日军,而是下令第40师师长李觉亲自出征,带...
原创 日... 战争历史中,许多经典战役常被拿来相互比较,比如同样以坑道战闻名的“硫磺岛战役”和“上甘岭战役”。然而...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周建屏:抗...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即日起,推出“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专...
原创 抗... 1945年抗战胜利后,秦基伟接替李达担任了太行军区司令员。当时,太行军区与太岳军区、冀南军区、冀鲁豫...
原创 抗... 在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便于未来随时获取更多相关文章,也能参与讨论与分享。感谢您...
原创 日... 好的,我会在保持原意和字数大致相当的基础上,为每段文章进行改写并增加细节描写: --- 阅读本文前,...
阳泉南杨家庄元代纪年壁画墓发掘... 本报讯(记者王荔)日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阳泉南杨家庄元代纪年壁画墓的重要考古发掘成果。这座墓葬明...
以身入局,全盘革新,《三国:天... 三国SLG品类发展至今,总少不了无数的唱衰和看好。 的确,谈及三国SLG品类,单一个“卷”字已很难概...
原创 拥... 中国历来人口众多,民族成分也相当复杂,因此姓氏的种类非常丰富。随着各民族的长期融合,除了我们常见的主...
献礼抗战胜利80周年,张新科长... 6月19日上午,2025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长篇历史小说《铁语》全球版权推介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
代代相传的珍宝:民国三年袁世凯... 在海南博鳌的老宅院,邓先生总会在梅雨季打开二楼的樟木书柜。最深处的檀木匣里,躺着一枚泛着柔光的中华民...
原创 志... 作者:九鱼亭 1953年初春,志愿军180师工兵连指导员王顺秀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在短短一天内,...
原创 明... 大明正统十四年八月十八日清晨, 大明王朝金殿内响起了令人心碎的哭声,这一天注定载入史册。这场朝会对于...
原创 斩... 好的,以下是您文章的改写版本,保留了原有的核心意思,并且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和语境丰富性: --- ...
原创 建... 这张珍贵的老照片拍摄于革命战争胜利后,地点位于天安门城楼上。照片中的两位人物分别是站在左边、戴着墨镜...
原创 2...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明确的文献来源和截图,请知悉。 --- 1949年...
原创 抗... 抗战的胜利,是无数抗日英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初延将分...
夕照苏州河——踏访上海四行仓库... 新华社上海6月19日电 题:夕照苏州河——踏访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 新华社记者丁增义、许晓青、王春...
原创 明... 乾嘉道三朝的名臣吴熊光,在他的著作《伊江笔录》中,详细记录了自己在乾隆朝时期那段充满坎坷与辛酸的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