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本人不理解:为什么美国能打下硫磺岛,却拿不下上甘岭?
迪丽瓦拉
2025-09-15 22:32:08
0

战争历史中,许多经典战役常被拿来相互比较,比如同样以坑道战闻名的“硫磺岛战役”和“上甘岭战役”。然而,这两场战役中以精锐著称的美军,却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战斗表现——他们能够攻占硫磺岛,却无法攻下上甘岭,能击败日军,却难以战胜志愿军。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硫磺岛战役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的关键时期。1944年8月,美军成功收复了关岛,随后在莱特湾海战中几乎摧毁了日本海军的主力舰队。基于这一优势,美军计划抢先占领硫磺岛,作为跳板直接进攻冲绳和日本本土。为了攻克岛上约2.3万名日军防守,美军派遣了超过400艘战舰、2000多架战机以及近11万名士兵。指挥官霍兰·史密斯和尼米兹原本预计可在五天内完成夺岛任务,但没想到战争却异常艰苦,战斗持续了一个多月,双方都付出了惨重代价。

1945年2月19日,美军在霍兰·史密斯中将的指挥下,展开了硫磺岛的抢滩登陆。最初美军以为将遭遇顽强抵抗,但令他们惊讶的是,滩头阵地竟然空无一人。然而,当美军准备向内陆推进时,折钵山地区的坑道中突然涌出大量日军,利用轻重机枪和迫击炮构筑起严密的火力网,给先头部队造成了严重伤亡。虽然美军后来用火焰喷射器清除了坑道中的敌人,并在正面战场取得突破,但这场战斗的残酷程度远远超出预期。孤立无援的日军指挥官栗林忠道最终未能守住阵地,他带领数百名士兵进行自杀式反击。直到1945年3月6日,日军明知形势已破,才命令在岛周围活动的潜艇全部撤退。3月16日,美军正式宣布占领硫磺岛,战役落下帷幕。

尽管美军人数达到日军的五倍,但伤亡却相当惨重:约7000名美军阵亡,超过2万人受伤,总伤亡人数达2.8万左右;而日军阵亡人数则超过2.2万,只有约1000人投降。正因为硫磺岛战役中的顽强抵抗,美军在后续对日本本土的进攻计划中,对日军可能的“玉碎”精神产生顾虑,最终选择使用原子弹,这大大加速了战争的结束。作为太平洋战争中仅有的两次发生在日本本土近海的战役之一,硫磺岛战役的惨烈程度甚至不亚于冲绳岛战役。尼米兹在战后感慨:“参加这次作战的美国人,都是非凡而勇敢的。”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军。虽然在硫磺岛战役中败北,但他们始终认为美军几乎不可战胜。这也让他们不解,为什么装备精良、兵力强大的美军,能轻松夺取硫磺岛,却无法攻下上甘岭。

上甘岭战役则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当时,美军发起了长期筹划的“摊牌行动”,计划在五天内攻占我方的五圣山和上甘岭阵地。为此,美军动用了3000多架飞机和各种火炮进行了疯狂轰炸,仅空中投弹就超过5000枚。据说,上甘岭的炮火密度甚至超过了二战期间,显示出美军火力的猛烈和密集。

面对美军的火力优势,守卫上甘岭的志愿军依靠顽强意志和战术智慧,顽强坚守阵地。志愿军装备了24门火箭炮、292门迫击炮等重型武器,尽管如此,更多依靠的是士兵们钢铁般的毅力。1952年10月14日凌晨四点,美军对十五军30公里防线发起猛烈火力攻击,火力密度达到每秒六发炮弹,第一天的交锋中,美军损失了2000多人,令美军著名指挥官范弗里特震惊不已。接下来几天,美军的攻势仍未见成效,伤亡人数达到7000人左右,范弗里特开始意识到,面对志愿军错综复杂的坑道防御,强攻几乎无望。

于是,他调整战术,试图通过封锁出口、爆破和切断水粮供应等方式困死志愿军。但即便如此,志愿军战士们毫不退缩,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坚守了23天,令敌军寸步难进。然而这场辉煌胜利的背后,是志愿军付出的巨大牺牲。许多战士战斗到了最后一刻,有的连人只剩一两名,却仍互相扶持坚守阵地。在长达43天的战斗中,志愿军反复争夺阵地59次,击退敌军900多次冲锋,最终赢得胜利。美军及其盟军伤亡高达25498人,伤亡率超过40%,这一数字对于美军来说极为恐怖,毕竟连硫磺岛战役的伤亡率也只有32.6%。这场战役甚至被编入美军军事教材,显示其给美军带来的深刻震撼。

许多人或许会疑惑,既然美军装备精良、实力强大,为什么在这两场坑道战中的表现天差地别?这其实涉及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对比。

首先,尽管两场战役均为坑道战,但日军和志愿军所挖掘的坑道存在巨大差异。日军在硫磺岛的坑道更多是利用地形进行简单改造,强调节省时间和人力,但缺乏足够厚度,难以抵御火焰喷射器和炮弹的攻击。相反,志愿军的坑道顶厚度可达惊人的35米,构造复杂如“地下长城”,极难被美军炸毁。这种设计恰好符合志愿军的战术需求,是其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

其次,志愿军在上甘岭有后勤支援,而日军在硫磺岛则处于孤立无援状态。上甘岭战役期间,十五军为了支持坚守的战士,紧急采购了3万多斤苹果,但由于敌军火力封锁,最终只能送进坑道一个苹果,这便是“一个苹果”的故事来源。尽管如此,后勤人员仍采用接力运输和匍匐前进的方式,不断将物资送进阵地,仅运输过程中就牺牲了1700多人,占志愿军伤亡的14%。可见志愿军并非孤军奋战。而硫磺岛上的日军,则因美军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根本无法得到有效补给,最终注定失败。

此外,志愿军的战术也远较日军高效。虽然日军以武士道精神和玉碎决心著称,但很多士兵实际上是在长官强迫下作战,缺乏主观能动性,往往被动防守或发动自杀式袭击,效果不佳。而志愿军则不同,他们具备勇气和智慧,白天忍受美军猛烈炮火坚守坑道,夜晚则发动灵活的夜袭战术。仅10月下旬就发动158次进攻,成功149次,显示出极高的战斗效率。

最重要的是,志愿军战士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昂扬斗志,是其战胜美军的重要因素。志愿军的坚持远超美军及联合国军,一般军队在伤亡率达到50%时往往会崩溃瓦解,但志愿军许多部队在伤亡高达80%以上仍顽强作战,甚至有部队仅剩一人仍坚守阵地。这种精神让美军逐渐丧失胜利信心。此外,志愿军在抗美援朝前三次战役中取得的胜利极大鼓舞了士气,使他们在上甘岭继续保持主动。相比之下,硫磺岛的日军则渐趋崩溃,早在战役初期便预感失败,士气低迷,最终只能盲目执行自杀式攻击。

纵观硫磺岛和上甘岭战役,两者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点——“正义一方最终取得了胜利”。硫磺岛中,美军作为反法西斯同盟成员,是正义力量,理应胜利;而上甘岭时,美军领导的联合国军搅动朝鲜局势,属于非正义一方,因此遭遇失败。许多人或许认为这只是巧合,胜负取决于装备和人数,但事实并非如此。

“是否正义”对战争结果有着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双方势均力敌、战况异常惨烈的战役中更为显著。例如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纳粹德国出动15万陆军和500多辆坦克,原本以为可轻松夺取,但遭遇苏联军队顽强抵抗,持续5个月后,纳粹军队被苏联反攻逼迫投降。

再如1944年的阿登战役,纳粹军队发动突然反攻,给同盟军沉重打击,但因其不义性质,最终同盟军依靠坚韧毅力扭转局势,夺回阵地。

还有冲绳岛战役,被誉为太平洋战争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日军采用自杀式空袭令美军一度陷入困境,虽然过程艰难,但美军最终胜利,歼灭至少10万日军。

上述战役均为世界五大惨烈战役之一,类似诺曼底登陆和列宁格勒战役的胜利者,也都是“正义”一方。

为什么“正义”在这些惨烈战役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原因很简单:身为正义的战士们通常能爆发出更强大的力量,他们坚韧、勇敢、目标明确。硫磺岛战役和上甘岭战役便是最佳的证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按钮,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愿这篇文章能为您带来愉快的阅...
原创 毛... 1951年2月,武川县公安局侦察股长孙有光带领着他的战士们,成功抓获了一个名叫张廷芝的匪首。张廷芝虽...
原创 战...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每段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字数控制得差不多。 --- 蒋介...
欧洲最后的黄种游牧民-驯鹿为生... 今日世界完全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已很少,生活在欧洲北极圈内部分沙米人现在仍靠牧养驯鹿过活。他们传统的生活...
原创 洪... 希望大家能够点击页面右上角的“关注”,这样您就能第一时间了解更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同时也方便您与他人进...
原创 日... 日本侵华战争,是二战期间最为关键的历史事件之一,标志着日本军国主义扩张的巅峰,也是东方大国近现代史上...
西安发现一座唐代砖室壁画墓 推... 西安6月20日电 (记者 阿琳娜)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发布了《陕西西安唐韦君墓发掘简报》,在西安...
原创 国... 秋日生活打卡季 国民党军队,曾涌现出许多赫赫有名的战将,他们的名字至今在近代史上响亮如雷。像抗战期间...
朱中原:秦始皇采药昆仑山刻石真... 《光明日报》6月8日的一则消息引爆了考古学界及历史学界: 近期,考古工作者在扎陵湖北岸的田野调查中,...
原创 成... 成吉思汗,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他的铁骑征服了大半个亚欧大陆,缔造了辉煌的元朝帝国。作为一位天生的军事...
原创 方... 1934年11月初,红7军团抵达德兴县重溪村,在这里与原驻扎在此的红10军成功会师。红7军团此次的任...
原创 1... 自古以来,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当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即1947年夏季,毛泽东做出了一个非同...
原创 女... 当然,下面是你提供文章的改写版本,我在保持原意不变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了一些细节描写,字数也基本保持一...
原创 汉...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吕布被塑造成了天下无敌的名将,他以一己之力震慑了虎牢关前的诸侯,甚至曾与刘...
原创 李... 检察厅这个地方绝大多数朋友都不陌生,它是限制公权力的一把好手,可以从根源减少公权力滥用。可若是这个部...
清风传家 | 严庆堤的家风故事 第33期: 严庆堤的家风故事 严庆堤像 严庆堤(1915—1993年),江西瑞金人,1935年加入...
原创 新...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新四军的军部迅速展开了重建工作。在这场重建过程中,原无为游击队、新四军第...
原创 明... 明宪宗虽然终生未曾正式立万贵妃为后,但究竟他是否真心爱着她,仍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明宪宗朱见深对万...
原创 徐... 1947年8月,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迎来了新任司令员韩先楚,他对于这个部队并不陌生。韩先楚在此之前担...
原创 我... 我国的姓氏文化悠久,深厚的历史积淀为其赋予了五千多年的传奇。最早可以追溯到母系社会时期,姓氏作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