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8月,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官顾祝同没有选择直接对抗日军,而是下令第40师师长李觉亲自出征,带领五个团的兵力,向新四军第二师发动进攻,企图在戴巷一举摧毁新四军的16旅。
李觉,人称“李麻子”,个子瘦高,体形消瘦。他是在皖南事变后被提升为上师长的。新官上任三把火,李觉急于展示自己的能力,希望能够给顾祝同和蒋中正留下深刻印象。因此,他迅速集结了8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营,兵分三路,气势汹汹地朝戴巷进发。
新四军第二师的师长是谭震林,他与李觉同为湖南人。接到敌情报告后,谭震林急忙赶到16旅,召集了营以上的干部进行会议。会议上,谭震林沉着冷静地说道:
“顾祝同虽然没有完全失败,但他绝不甘心这一点。明天他们就要来了,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热情地‘招待’他们。”
话音刚落,大家便发出了阵阵笑声。
“那我们明天在哪里招待他们呢?”谭震林笑着指向对面的黄金山,“黄金山是顽军的风水宝地,正好可以为他们准备个‘坟墓’,这里小树林多,有利于我们隐蔽。”
接着,他又带着几分戏谑的口气说道:“既然李觉师长亲自来,说明他看得起我们16旅,我们得给他隆重的欢迎。可是我这个师长人手不多,没那么多兵力,怎么办呢?我们只能学学诸葛亮的空城计,今晚每人扎三个草人,穿上敌军的衣服,一起‘欢迎’他。”
第二天清晨,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直到中午雨才停了下来,阳光渐渐露出。李觉看到天气放晴,心情大好,兴奋地说:“雨过天晴,正是抓住谭震林的好时机!”于是,他带着三个团加速向戴巷进发。
然而,当他们临近戴巷时,突然远处传来阵阵锣鼓声。李觉拿起望远镜,凝视了好一阵子,终于发现几个战士正在村口敲锣打鼓——原来是谭震林依照自己的“欢迎”命令,准备迎接敌人,但却没有见到新四军的主力。李觉心中疑惑:“这个谭老板搞什么鬼?”他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
此时,李觉的参谋长许华生小心翼翼地提出建议:“师长,是否还要继续进攻戴巷?”
李觉犹豫不决。他与谭震林的较量已经有过几次了:第一次中了伏击,第二次被离间计所困,今天又会是什么套路呢?他心里摸不透戴巷的布局,于是反问参谋长:“你认为可以进攻戴巷吗?”
许华生被这一问弄得哑口无言,沉默了半晌才回答:“戴巷不是战略要地,是否占领并不重要,但如果中了伏击,恐怕难以向顾长官交代。”
李觉听后点点头:“你说得对。”有了退路,他趁机命令:“许参谋长,传我的命令,绕过戴巷,直接进攻小涧西。”
带着部队,李觉急忙赶到了小涧西。前哨报告说:“新四军主力在黄金山上。”李觉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果然看到山顶上有不少人影,心中暗自得意:“谭老板,今天我要让你尝尝我李大炮的威力。”
于是,他下令:“重炮营,开炮!”
“轰轰轰!”随着一声声巨响,炮弹如雨点般飞向黄金山。山顶瞬间被炸得千疮百孔,石块飞溅,树木倒塌,硝烟弥漫,山顶熊熊燃起了大火。李觉看着山顶被炮火炸得一片狼藉,心情愉快:“神仙也躲不过这一阵炮火,新四军就是铁也会被烧化!”
他指挥步兵:“快,往山上冲!”
为了激励士气,李觉高高举起手枪,喊道:“弟兄们,冲上山去,谁活捉谭震林,升三级,赏金十万!”他的部下亲眼目睹了炮火轰炸山顶的整个过程,心中认为新四军已经全军覆没,大家纷纷冲向山顶。
然而,当他们跑到山顶时,天色已渐渐昏暗,李觉却发现不远处站着一排排新四军士兵,个个静止不动。他以为这些是俘虏,于是兴奋地大喊:“不要开枪,活捉共军!”
他的士兵纷纷丢掉枪,扑上去试图抓活的,然而他们扑到的,却是一具具扎得结结实实的草人。看到这一幕,李觉气得破口大骂:“妈的,中了个大当!”
就在这时,谭震林早已安排的埋伏开始爆发,隐蔽在后山阵地的新四军队伍突然呼啸而出。夜幕降临,敌我难分,两军在山间激烈交战。李觉四下张望,发现自己完全迷失了方向,他慌忙大喊:“向渚庄撤退,向渚庄撤退!”
然而,四周响起了“缴枪不杀,活捉李觉”的呼喊声,李觉顿时吓得失去了冷静,拔马狂奔。结果,那些行动较慢的官兵,很快就被新四军一网打尽,600多名国民党兵被活捉。
这场战斗中,谭震林凭借巧妙的布阵与谋略,彻底击溃了李觉的40师。在接下来的一年多里,李觉再也不敢再去挑战新四军。陈毅军长也称赞谭震林:“谭老板打仗,既有勇气,又有智慧。”
这场战役被详细记载在陈冠任编著的《战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传奇将领纪实》一书中,成为了畅销军事人物传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