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3月,春意盎然,江南大地一片生机勃勃。桃花如火,柳树轻舞,绿意盎然的菜地和麦田,湖水波光粼粼,呈现出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此时,新四军已经在江南抗战的第一线坚守了超过半年,刚刚走过了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和严寒的冬季,终于迎来了温暖而富有生气的春天。
在一次新四军独立团队的大会上,陈毅司令员站在台前,深情地讲解了新四军的奋斗历史,以及日军侵华的种种罪行。气氛凝重,陈毅询问道:“以前从江西和湖南来的那些老同志们,怎么了?”战士们齐声回答:“光荣牺牲了!”接着,陈毅继续发问:“那我们该怎么办?”战士们毫不犹豫地回答:“继续战斗!”陈毅点了点头,坚定地说:“新四军坚持抗战,是为了人民。新四军是江南人民的抗日武装力量,我们要得到人民的支持,军民血肉相连,携手共进,争取最终的胜利。新四军,要在江南扎根!”
在场的还有三四百名当地百姓,他们自发前来,站在人群外围,聚精会神地聆听陈毅的讲话,时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那个时代,日军对江南地区实施了双重战略,一方面,日军肆意下乡,抓捕抗日分子,并将一些绅士绑架进城,迫使他们写下投降信,再将他们放回。为了制造更多汉奸,日军威胁那些不愿合作的人,甚至威胁要牵连全家。另一方面,日军又在江南推行“友好政策”,假装他们是“秦始皇时代徐福的后代”,声称来中国“认祖归宗”,并以“共存共荣”的口号试图拉拢百姓,欺骗民众,宣称他们不会抢夺财物,甚至提出将保护百姓的利益。
陈毅的话语激起了百姓们的强烈反响,大家在心中更加坚定了抗击日军的决心,战争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会议结束后,一个老太太亲自将16岁的女儿送来,要求她加入新四军的服务团。一位农民也带着自己的儿子来报到,并赠送了一支步枪。还有一位镇江的居民带来了三十多名新兵,愿意为抗战出一份力。这些鼓舞人心的消息如春风般吹进了新四军战士们的心田,士气大增。
这时候,有人给陈毅写信,信中写道:“我爱这战斗的春天,我爱这春天的战斗。”江南的春天,确实有着让人感动的景色,尤其是那一片片菜花林和麦田。这些地方的林子长得很高,站在里面的人只露出上半身,坐在那里外面的人根本无法察觉。而新四军则巧妙地利用了江南的地形优势,成功地给敌人制造了麻烦。
有一天,新四军接到消息,日军已经接近了附近的村庄。上级命令,立即组织埋伏,计划在日军返回时给予他们迎头痛击。战士们和指挥员带着地方部队迅速隐蔽在起伏的小高地和菜田麦垄之间,静静地等待敌人出现。几个小时过去了,战士们逐渐显得有些不耐烦。一名战士小声嘀咕:“日军不会已经走了吧?”另一名战士猜测:“说不定他们走的是另一条路。”又有人提出:“我们撤吧,等了这么久,连个影子都没有。”指挥员听到这些话,立刻低声提醒:“大家集中精神,不要分心!不可以抬头张望,更不能打瞌睡!埋伏的原则就是保持肃静和耐心,轻易说话会暴露目标,对伏击极为不利。”
这支部队曾接受过记者采访,当时记者感叹道:“你们这支部队很活泼,似乎难以做到几分钟不说话、不笑闹。”陈毅则语重心长地告诫队员们:“战士的活泼是优点,但在伏击中要特别注意耐心和安静。”在指挥员的及时提醒下,战士们重新恢复了集中注意力,静静地等待着敌人的到来。
太阳渐渐西沉,正当所有人都在期待中焦急等待时,侦察员传来了好消息:“敌人出现了!”这一消息如同一剂强心针,立刻让全体战士兴奋不已。但与此同时,他们更加屏住了呼吸,生怕一个不慎就暴露了位置。敌人越来越近,所有人依旧没有敢轻举妄动,紧张的气氛将耐心推到了极限。
指挥员立即进行了部署,命令8连的战士们趴进麦田,悄悄向前推进,抢占敌人可能经过的道路。与此同时,金坛游击队也迅速展开行动,向敌人进攻的方向靠拢,准备在桥头设下包围圈。而丹阳游击队则在敌军行进路线的另一侧准备支援。敌军渐渐接近桥头,突然一声枪响,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手榴弹的爆炸声和轻重机关枪的密集扫射。金坛游击队顺利占领了桥头,并和日军展开激烈交火。日军见桥头被封,迅速朝8连设伏的地方逃窜。
就在这时,8连的轻机枪在麦垄中迅速开火,“突突突”声不断,敌军根本没有防备,几名敌人当场倒下。慌乱中的日军迅速改变方向,却不巧再次落入丹阳游击队的火力网中,瞬间被压制。丹阳游击队以猛虎般的气势展开反击,敌人四处逃窜,惊慌失措。与此同时,丹阳城内的日军得知消息后,迅速出城增援,战斗才得以结束。
这次战斗,新四军成功击毙敌人17人,俘获了一名日军军官、一名士兵和一名翻译员,并缴获了12支步枪。新四军仅有一名战士牺牲,三名受伤,战果十分丰硕。战士们带着缴获的武器和战利品,喜气洋洋地返回营地,沿途的百姓纷纷鼓掌称赞。“这一仗打得真漂亮!”有的群众说道。“地方武装能打出这样的胜仗,实在不简单!”另外一些人也纷纷称赞。
战士们回到宿营地时,几十位群众带着一个俘虏日本兵来到,大家兴奋地讨论着如何抓住这名逃跑的日军。原来,这名日军逃进了麦田,躲避不敢露面。群众担心他开枪,于是远远观察了一段时间,确认他没有动静后才靠近,结果发现他并未携带武器。当日军见到群众时,立即跪地求饶,最终被抓获交给部队。
指挥员对群众的举动表示赞赏:“你们做得非常好,抓俘虏更有意义!”接着,他询问日军的枪在哪里,日军惊慌地回答:“枪丢到池塘里了,你们可以去找。”最终,群众和战士们一同找到了日军的步枪。
指挥员进行了简短的战斗总结:“今天的战斗是一场典范的埋伏战,效果相当好,但也有一些失误。在8连还未到指定位置时,金坛游击队就提前开枪,这给敌人留下了逃跑的机会。丹阳游击队反应略慢,未能及时投入肉搏战,导致一些敌人逃脱。因此,我们在以后不仅要善于利用地形,还要精准把握时机,灵活应对敌人。”战士们认真听着,纷纷回应:“听到了!”一个平时风趣的战士笑着说道:“以后日军只要看到麦田就会发抖!”大家都笑了。
此次战斗的胜利,不仅打击了日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