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是大清翰林,是暗杀团杀手,是大学校长,他的一生堪称传奇!
迪丽瓦拉
2025-09-16 01:33:42
0

他16岁中秀才,21岁中举人,24岁进士,26岁成为翰林,前途一片光明。30岁时,戊戌变法失败,他愤然辞职,准备投身革命颠覆大清。36岁时,他组织了一个暗杀团,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志誓言共赴生死,准备暗杀大清的高官。48岁时,他成为北大校长,在他的引领下,北大迅速崛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72岁时,他因病辞世,享年72岁,遗体被安葬于香港。全国公祭,民众送他最后一程。他就是民国时期的传奇人物——蔡元培。

一、30岁的大清翰林辞职

1868年1月11日,蔡元培在浙江绍兴诞生,家中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年幼时,家道中落,父亲早逝,母亲忍辱负重,独自抚养三个儿子长大。11岁时,他失去了父亲,而母亲则为他遮风挡雨,在艰难的环境中坚持教导。蔡元培的童年充满了磨砺和挑战,但母亲的慈爱始终让他倍感温暖。

19岁时,蔡元培的母亲患重病,曾听说割肉治病的民间偏方,他毫不犹豫地割下自己胳膊上的一块肉,用来煎药给母亲服用,然而,尽管这番尝试充满孝心,却无济于事,母亲还是离开了人世。尽管这一行为未必理智,却足见他心中那份无比深沉的孝意。历史上,像他这种不计后果为亲人付出的人,恐怕少之又少。

母亲去世后,蔡元培更加刻苦读书,立誓要让母亲未竟的心愿得以完成。仅仅两年后,21岁的蔡元培便考取了举人,五年后他又成功中举进士,到了24岁,他更是迅速通过了殿试,成为翰林院编修,相当于今天的中层官员,可以说,他的前途无可限量。然而,随后的甲午战争失败给了他沉重的打击,清朝的衰弱让他感到无比愤慨。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被杀,蔡元培彻底绝望,选择辞去官职,回到故乡,开始投身到推翻大清的革命活动中。

二、组织暗杀团

当时,蔡元培认为,革命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暴动,一种是暗杀。1904年,他在上海秘密组织了一个暗杀团,成员包括当时的青年才俊,如章士钊、刘师培、陈独秀等人,他们共举杯歃血为盟,承诺为推翻满清政权而共同努力。接着,他们开始制作毒药、炸药,筹备各种暗杀行动。

蔡元培和其他同仁曾在慈禧太皇太后的必经之路上埋伏了两个多月,等待机会。然而,直到盘缠耗尽,他们依旧没能等来慈禧的出现。最终,这次暗杀行动不得不草草结束,这一事件让蔡元培深刻意识到,单纯依靠暗杀手段并不可行,革命需要更为系统的组织与计划。

1904年底,蔡元培转而组建了一个名为光复会的反清组织,并被推举为会长。同年,孙中山等人在日本成立了同盟会,邀请蔡元培担任上海分会会长。随着同盟会的逐渐发展壮大,它最终成为国民党的雏形,蔡元培也因此被誉为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与张静江、吴稚晖、李石曾并列。

三、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临时总统孙中山任命蔡元培为首任教育总长。当时,教育部甚至没有一个合适的办公地点,孙中山的态度十分果断:“我不管,你自己去找地方。”蔡元培没有被困难吓倒,坐上人力车四处寻找,最终由江苏都督府的马相伯帮助解决了办公场地问题,暂时借用了三间空房。

尽管如此,这些困难并没有打消蔡元培的决心,他迅速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这一办法为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通过改革,他建立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研究院的完整教育框架。同时,他还发布了《大学令》,正式将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并在其中设立研究院,推动高等教育发展。

然而,随着袁世凯篡位,逐步变得专制,蔡元培对政治形势产生了不满。面对袁世凯打压国民党人的举动,蔡元培再次辞去职务。由于他在社会上的巨大威望,袁世凯多次试图劝阻他留下,甚至号召“四万万人坚留总长”,以此来挽留他。然而,蔡元培坚决表示:“我亦带四万万人之代表而辞职!”最终,他果断辞去职务,重新踏上了为革命奋斗的道路。

四、北大——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1916年,蔡元培接任北京大学校长,这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中的一次重大变革。蔡元培的到来,对北大的影响深远且全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蔡元培任职北大后,大力推行自由思想,鼓励思想的碰撞与交流,积极引进了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文化名人,他们的加入使北大迅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并直接催生了五四运动。这一运动对中国的文化与政治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觉醒与民主自由理念的传播。

第二,蔡元培赋予北大新的生命力,他的治校理念影响深远,使北大成为中国最为重要的高等学府之一。北大的学风焕然一新,注重学术自由与思想独立,迅速吸引了大量优秀学者与学生。

蔡元培执掌北大时,校内充满了混乱和低迷,教师们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过于陈旧,学生们大多漠不关心,生活混乱。然而,蔡元培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一切改变。他不仅推行了新思想的培养,还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开启了中国大学教育的新篇章。北大的百年辉煌,蔡元培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1940年,蔡元培因病去世,享年72岁。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时期,蔡元培的离世令无数人为之痛惜。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众自发前来悼念,悼唁的人数超过五千人。各党派领袖和名流政要纷纷表达哀悼之情。毛泽东的挽联写道:“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周恩来则称其为“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蒋介石也为他送上挽联:“盖代数完人,一瞑应为天下恸。胡烟尚满目,所悲不见九州同。”蔡元培的一生,几乎获得了所有人的尊敬,这样的人物,历代难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刘邦和项羽的楚汉之争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传奇故事。两位英雄从最初的同盟,到最后为了争...
原创 中... 三国瓜分日本的可能性,是否真的存在?日本的行为愈发猖狂,最近,日本自卫队官员居然公开表示,如果台海发...
原创 公... 许多人可能会对《还珠格格》中的格格和公主这两个称谓感到疑惑,我小时候也曾对此不太理解。那么,究竟格格...
王安石把玄武湖填成了农田,朱元... 南京的玄武湖,谁不知道呢,六朝烟水,十里长堤,一说就是江南的好风光,可很少有人晓得,这片漂亮的湖,曾...
原创 古... 在古代,一两银子可不是普通百姓随便能拿出的零钱,它的价值相当惊人。如果按现代的经济标准计算,一两银子...
原创 快... 近日美日罕见发声,称“琉球问题不是单纯的领土争端”,这番表态看似中立,实则暗藏对历史正义的回避。梳理...
原创 杨... 在北宋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相对较少,因为那个时代国家更注重文官体制的建设,对于武将的培养并不重视。因...
原创 康... 康熙之所以被誉为千古一帝,是因为他在历史上做了四件事,至今无人能超越。康熙,原名爱新觉罗·玄烨,清朝...
原创 韩... 张良、萧何、韩信、陈平,四位被誉为汉初历史四杰的人物,他们的命运各异,但都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了浓重的...
原创 明... 大明朝的盛世辉煌,历经了许多变迁,但每个有华夏血脉的人,都会对那个时代心生敬意。然而,隐藏在深宫内的...
原创 刘... 刘备时期,蜀汉集团的实力非常强大,人才众多。 在武将方面,不仅有张飞、关羽、马超和黄忠这样的顶级武将...
原创 蒋... 1948年的某一天,宋美龄,蒋介石的夫人,带着警卫来到国民党元老陈立夫的侄女陈颖家中。那时,陈颖还没...
原创 明... 朱标本有机会成为明朝一位明君,然而命运却对他不公,使得他英年早逝。朱标在朱元璋的征战生涯中,表现出色...
原创 清... 李鸿章是清朝晚期的重要人物,他的命运与清朝的衰败紧密相关。尽管他身处一个腐败的体制中,但他在许多方面...
原创 历... 提到谥号为炀的皇帝,大家通常想到的是隋炀帝杨广。然而,实际上,陈后主陈叔宝的谥号也是炀。那么,炀究竟...
原创 解... 毛主席一生只出国两次,目的地都是苏联。然而,在解放战争爆发之前,毛主席曾三次主动提出要访问美国,但都...
原创 隋...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最初选择的太子是长子杨勇。然而,杨坚最终废除了杨勇,改立了次子杨广。那为什么杨...
原创 三... 《三国演义》是充满智慧与勇气的经典故事,其中的英雄们各显神通,既有智慧的较量,也有力气的拼搏,非常热...
原创 华... 曹操被普遍认为是乱世中的英雄人物,他不仅能在治国安邦上有所作为,而且在乱世之中也展现出非凡的政治和军...
胡建东:瑞金货币史上具有别样意... 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当年的“赤色首都”瑞金,以国家名义发行过钞票。此前二年,为对抗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