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是大清翰林,是暗杀团杀手,是大学校长,他的一生堪称传奇!
迪丽瓦拉
2025-09-16 01:33:42
0

他16岁中秀才,21岁中举人,24岁进士,26岁成为翰林,前途一片光明。30岁时,戊戌变法失败,他愤然辞职,准备投身革命颠覆大清。36岁时,他组织了一个暗杀团,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志誓言共赴生死,准备暗杀大清的高官。48岁时,他成为北大校长,在他的引领下,北大迅速崛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72岁时,他因病辞世,享年72岁,遗体被安葬于香港。全国公祭,民众送他最后一程。他就是民国时期的传奇人物——蔡元培。

一、30岁的大清翰林辞职

1868年1月11日,蔡元培在浙江绍兴诞生,家中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年幼时,家道中落,父亲早逝,母亲忍辱负重,独自抚养三个儿子长大。11岁时,他失去了父亲,而母亲则为他遮风挡雨,在艰难的环境中坚持教导。蔡元培的童年充满了磨砺和挑战,但母亲的慈爱始终让他倍感温暖。

19岁时,蔡元培的母亲患重病,曾听说割肉治病的民间偏方,他毫不犹豫地割下自己胳膊上的一块肉,用来煎药给母亲服用,然而,尽管这番尝试充满孝心,却无济于事,母亲还是离开了人世。尽管这一行为未必理智,却足见他心中那份无比深沉的孝意。历史上,像他这种不计后果为亲人付出的人,恐怕少之又少。

母亲去世后,蔡元培更加刻苦读书,立誓要让母亲未竟的心愿得以完成。仅仅两年后,21岁的蔡元培便考取了举人,五年后他又成功中举进士,到了24岁,他更是迅速通过了殿试,成为翰林院编修,相当于今天的中层官员,可以说,他的前途无可限量。然而,随后的甲午战争失败给了他沉重的打击,清朝的衰弱让他感到无比愤慨。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被杀,蔡元培彻底绝望,选择辞去官职,回到故乡,开始投身到推翻大清的革命活动中。

二、组织暗杀团

当时,蔡元培认为,革命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暴动,一种是暗杀。1904年,他在上海秘密组织了一个暗杀团,成员包括当时的青年才俊,如章士钊、刘师培、陈独秀等人,他们共举杯歃血为盟,承诺为推翻满清政权而共同努力。接着,他们开始制作毒药、炸药,筹备各种暗杀行动。

蔡元培和其他同仁曾在慈禧太皇太后的必经之路上埋伏了两个多月,等待机会。然而,直到盘缠耗尽,他们依旧没能等来慈禧的出现。最终,这次暗杀行动不得不草草结束,这一事件让蔡元培深刻意识到,单纯依靠暗杀手段并不可行,革命需要更为系统的组织与计划。

1904年底,蔡元培转而组建了一个名为光复会的反清组织,并被推举为会长。同年,孙中山等人在日本成立了同盟会,邀请蔡元培担任上海分会会长。随着同盟会的逐渐发展壮大,它最终成为国民党的雏形,蔡元培也因此被誉为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与张静江、吴稚晖、李石曾并列。

三、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临时总统孙中山任命蔡元培为首任教育总长。当时,教育部甚至没有一个合适的办公地点,孙中山的态度十分果断:“我不管,你自己去找地方。”蔡元培没有被困难吓倒,坐上人力车四处寻找,最终由江苏都督府的马相伯帮助解决了办公场地问题,暂时借用了三间空房。

尽管如此,这些困难并没有打消蔡元培的决心,他迅速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这一办法为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通过改革,他建立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研究院的完整教育框架。同时,他还发布了《大学令》,正式将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并在其中设立研究院,推动高等教育发展。

然而,随着袁世凯篡位,逐步变得专制,蔡元培对政治形势产生了不满。面对袁世凯打压国民党人的举动,蔡元培再次辞去职务。由于他在社会上的巨大威望,袁世凯多次试图劝阻他留下,甚至号召“四万万人坚留总长”,以此来挽留他。然而,蔡元培坚决表示:“我亦带四万万人之代表而辞职!”最终,他果断辞去职务,重新踏上了为革命奋斗的道路。

四、北大——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1916年,蔡元培接任北京大学校长,这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中的一次重大变革。蔡元培的到来,对北大的影响深远且全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蔡元培任职北大后,大力推行自由思想,鼓励思想的碰撞与交流,积极引进了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文化名人,他们的加入使北大迅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并直接催生了五四运动。这一运动对中国的文化与政治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觉醒与民主自由理念的传播。

第二,蔡元培赋予北大新的生命力,他的治校理念影响深远,使北大成为中国最为重要的高等学府之一。北大的学风焕然一新,注重学术自由与思想独立,迅速吸引了大量优秀学者与学生。

蔡元培执掌北大时,校内充满了混乱和低迷,教师们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过于陈旧,学生们大多漠不关心,生活混乱。然而,蔡元培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一切改变。他不仅推行了新思想的培养,还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开启了中国大学教育的新篇章。北大的百年辉煌,蔡元培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1940年,蔡元培因病去世,享年72岁。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时期,蔡元培的离世令无数人为之痛惜。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众自发前来悼念,悼唁的人数超过五千人。各党派领袖和名流政要纷纷表达哀悼之情。毛泽东的挽联写道:“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周恩来则称其为“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蒋介石也为他送上挽联:“盖代数完人,一瞑应为天下恸。胡烟尚满目,所悲不见九州同。”蔡元培的一生,几乎获得了所有人的尊敬,这样的人物,历代难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曾... 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那一刻起,第三国际陆续派遣了多个代表来到中国,这些代表在帮助和指导中...
原创 宋... 欢迎大家关注简史笔记!我非常期待在评论区看到您的留言和讨论,您的宝贵建议和认可将成为我不断进步的动力...
原创 朱...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朝代,它的诞生不仅仅是一个政权更替的事件,更代表着汉族文化的复兴...
原创 明... 穿越历史的迷雾,走进了明朝那个辉煌的时代。在这个波澜壮阔的背景下,我们看到了一段令人心碎的故事。它讲...
原创 仅... 文 | 雨别 编辑 | 雨别 《——·前言·——》 北魏著名将领尔朱荣,率领着仅有7000骑...
原创 日... 侵华战争无疑是我国历史上最为惨痛的篇章,日军的入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成千上万无辜的百姓在这场战火...
原创 娶... 在洞房花烛的夜晚,19岁的小伙子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轻轻掀起了新娘的红盖头。看到新娘容颜的那一瞬间,...
抗战史上的今天:6月21日 岁月无声,历史有痕。八十载光阴流转,抗战的烽火岁月依然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
原创 朱... 在明朝初期,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一位名叫于金彪的猛将,以无与伦比的武艺和卓越的勇气震撼了整个战场。这位...
原创 明... 《——·前言·——》 朱元璋端坐在大殿上,眼前的情景令他愕然。一个贪官居然带着一块距今五百年的“免...
习语回响丨不断揭开三星堆的秘密 川观新闻记者 吴晓铃 韦维 温暖嘱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在世界上是叫得响的,展现了...
原创 清... 清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少数几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之一,这一背景让它在崇尚汉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保留...
原创 朝... 2010年11月23日,朝鲜与韩国发生了延坪岛交火事件。国民党领袖马英九第一时间作出了回应,表态将继...
原创 曹... “帝王的每一次落子,都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命运!”在古代特殊的帝王体制下,最高统帅的一步棋,可能会决...
原创 赫... 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有一个问题一直未曾得到解答,令无数历史学者和爱好者深感困惑——那位建立了横跨欧亚...
陈云纪念馆大规模更新,六大亮点... 经过了建馆以来规模最大的系统性改造后,陈云纪念馆日前重新开放,基本陈列《伟大光辉的一生——陈云生平业...
韩国阳光政策的开创者,金大中! 《伊索寓言》里面有一个故事,叫做北风与太阳。说是北风和太阳比较谁更厉害,他们要让人们把身上的衣服脱下...
新三国志曹操传萌新必看前期闭坑... 本人纯小白,这个游戏之前有过各种内测,但从没参与过。在群里被安利后,过来玩了一下,总体感觉还行,现在...
樊锦诗回北大,首场开讲! 千年丝路,驼铃悠悠,串联起东西方文明的对话。 敦煌璀璨,石窟瑰宝,镌刻着岁月的沧桑与辉煌。 华戎共彰...
原创 日...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位特殊的历史人物,他并未亲自披甲上阵参加战斗,却以寻找救国良策为己任,毅然决定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