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曹操爱写诗,但你不知道他更爱屠城啊
迪丽瓦拉
2025-09-16 03:01:38
0

好的,我会保持原文的意思不变,同时丰富细节和语句表达,使文章更加生动完整,字数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

曹操几乎是现代中国人最熟悉的古代政治家之一。自古以来,民间戏剧和小说中大量塑造了曹操的形象,使他的名声广为流传。尤其是到了明代,随着全民级别的文学巨作《三国演义》的盛行,曹操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进入现代,部分学者更是对曹操极力推崇,几乎将他视为三国时期最杰出的政治家,给予他“第一政治家”的高度评价。

浪漫诗人与精明政治家的双面人生

曹操的政治生涯起步于汉末关东诸侯讨伐董卓之时。随后,他率领族兄夏侯惇等人前往扬州招募兵员,正式踏上了汉末群雄逐鹿的征途。曹操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许多作品成为了各个年代学生必背的经典,如《观沧海》和《短歌行》: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然而,表面上浪漫多情的诗人形象背后,曹操实际上是那个动荡时代中道德底线极低、极具算计的政治家。乱世的残酷法则,加上出身宦官世家的家庭背景,使他在短短几年内,从一个怀抱忠义理想的仁君,逐渐转变为令北方许多地区闻风丧胆的残暴屠夫。

徐州:曹操屠城的起点

曹操的屠城行为最早始于徐州。193年、194年及198年,曹操先后三次对徐州地区展开屠杀,令这个原本人口众多、未曾深受黄巾起义波及的富庶之地,变得鸡犬不宁、民不聊生。三国时期,曹操领导的曹魏势力在屠城惨案的数量和规模上,都远远超过其他势力。不仅如此,曹操的族弟夏侯渊、曹仁等将领也深受其影响,多次参与残酷的屠杀行动。

以下为曹军在汉末屠戮过的主要城镇:

徐州、柳城、兴国、饱含、河池、宛城,遍布荆州以北的广大区域。可以说,曹操的军队是从南向北,从东到西,几乎所到之处,无不血流成河。

《三国演义》中描述曹操南下荆州,数十万百姓携家带口跟随刘备南迁,这并非夸张,而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刘备集团是当时少有的能施行仁政的势力。那些批评刘备虚伪的人,视野实在狭隘。毕竟,在那个军阀混战,道德沦丧的时代,刘备集团能一直保持仁义宽厚,善待百姓与部下,实属难得。因此,刘备及其麾下众将至今仍被人民广泛歌颂,体现了民间最朴素的情感与审美。

徐州!徐州!曹操屠城的起源与背景

徐州的面积在汉代较大,涵盖了如今的苏中、苏北及山东部分地区。为什么曹操要先屠徐州?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

曹操本人是汉末颇有抱负、有理想的豪族青年,但祖上是宦官出身,那个讲究门第的时代,他并不属于名门望族。董卓掌控中央政权时,诸侯纷纷讨伐董卓,曹操尚未成为主角,仅是边缘人物。为进入政治核心,曹操先投奔袁绍,随后借机帮助袁绍攻打并州黑山军,最终在兖州豪强的推举下成为该州一把手。

然而,兖州四面楚歌,四周充满敌对势力,作为北方的中心地带,曹操在初平二年到建安三年这几年间,不断遭遇战事,内部无法安稳农业生产,还得维持庞大军队,压力巨大。

为获取军事资源,曹操破坏政治盟约,肆意榨取助他上位的兖州豪强,导致当地陈宫、张邈兄弟等势力反叛。他更为敛财设立了“官家职业盗墓队”,以此获取财富。同时,他还收编了百万青州黄巾军,这支庞大的队伍给粮食供应带来巨大压力。

初平年间(190-193年),中原连年灾荒,粮食减产。一次汉献帝接见新官员时,惊讶地发现这群大多出身名门的官员面色苍白、营养不良。由此可见,普通百姓的生活更是困苦不堪。

在这种背景下,屠城成了曹操缓解粮食与财政危机的手段。

第一次屠徐州,虽打着为父报仇的旗号,但更多是出于应急处理当时局势的需要。彼时的徐州,恰似乱世中的乐土,粮食充裕,无大灾荒,甚至盛行礼佛活动,大型斋会时还会提供免费斋饭。对曹操而言,这样的地方“怀璧其罪”,简直是送上门的“美味”,不吃白不吃。

193年,曹操率军攻入徐州,初次杀戮时手段尚不熟练,一次屠杀约数十万人,甚至堵塞了泗水河道。封建时代人口是重要战略资源,通常不会轻易屠戮,但曹操这次主要是为了抢夺粮食与财物,顺带削弱陶谦势力。

《后汉书·陶谦传》记载:“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

由于屠杀残酷,曹操在徐州声名狼藉,当地豪族纷纷请人抵抗曹操,其中刘备就是受邀者之一。

曹操屠杀徐州并非偶然,带有明确的战略和政治意图。除第一次以为父报仇为名,实质上是为了抢夺资源和削弱东南军事威胁。后续两次屠杀,已不再掩饰动机。

194年,曹操第二次攻打徐州,击败请来的刘备,军队再次无差别屠戮男女老幼。诸葛亮便是在此时随叔父诸葛玄逃离徐州,当地豪族和中产纷纷南逃至南阳、荆州。此逃难经历深刻影响了诸葛亮,促使他后来在《出师表》中写下“苟全性命于乱世”的千古名句。

回望曹操的《蒿里行》:

>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一边感叹乱世百姓命如草芥,一边又亲手制造了这般惨烈的景象,令人感到讽刺。

屠徐州期间,曹操后方又起风波,陈宫因不满曹操对兖州豪强的镇压而反叛。曹操回师雍丘,攻破后不仅斩杀张邈、张超全家,还屠戮全城老百姓。

建安三年,曹操东征吕布,再次踏入昔日屠城之地徐州,完成了三次屠城的“帽子戏法”。

曹操的制度性屠杀

经过三次征讨徐州及平息兖州内乱,曹操在中原基本站稳脚跟,开始推行屯田制、迁民政策和错役制度。与日益娴熟的屠城手段结合,其他北方诸侯或灭亡或投降。

公元196年,曹操整顿兖州、徐州后,大量荒废土地被政府收归国有,缓解了严重的人地矛盾,屯田制得以推广。

他提出:“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

大量青徐黄巾军家属及北方流民被安置,成为屯田兵源。此后曹操的征战虽仍有屠城,但已有区别对待。官渡之战后,他攻陷袁绍大本营邺城,曾掘开彰水淹城,导致大量百姓死亡,因城内袁绍支持者众多,曹操选择全屠。但总体对冀州采取安抚策略,毕竟此地人口庞大,是他重要资源。攻占冀州后,曹操获得三十万户人口,极大增强实力。

此外,曹操实行移民搬迁政策。只要不能100%控制的地区,都会驱赶百姓迁入曹操控制区。219年汉中对峙战中,眼见无法战胜刘备,曹操即安排汉中居民迁往关中和洛阳,这些移民多为躲避战乱从关中逃出的流民,刚刚安定不久又被迫迁移,命运多舛。

击败袁绍后,曹操推行错役制度,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残酷的军事制度之一。前线士兵家属与部队分开,逃兵将遭受其家属惩罚。此制度防止将领大规模叛逃,对士兵士气和家庭造成沉重打击。司马光也曾批评此法过于严苛:“操之所行其惟杀伐小为过差,及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至于御将自古少有。”

至此,曹魏的军事体制逐渐成型。

曹操的杀戮并非简单泄愤,而是有着深刻政治考量。只不过他根本未曾把百姓当人看待。例如197年,他因管不住自己的私欲,与张绣嫂子有染,导致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被杀,贴身护卫典韦壮烈牺牲。此种杀子之仇与杀父之仇本质相同,但面对北方强敌袁绍威胁,事后曹操仍与张绣修好,展现其政治灵活与残酷。

曹操团队的其他屠城记录

- 建安十二年,攻破乌桓的柳城,实行屠城:

“十二年,太祖征三郡乌丸,屠柳城。”

- 建安十四年,夏侯渊平定太原商曜叛乱,屠城:

“又行征西护军,督徐晃击太原贼,攻下二十馀屯,斩贼帅商曜,屠其城。”

- 建安十九年,夏侯渊两次屠城平定韩遂、宋建:

“韩遂徙金城,入氐王千万部,率羌胡万馀骑与夏侯渊战,击大破之,遂走西平。渊与诸将攻兴国,屠之……冬十月,屠枹罕,斩建,凉州平。”

- 建安二十年,曹操击败氐人,屠杀河池:

“氐王窦茂众万馀人,恃险不服,五月,公攻屠之。”

- 建安二十四年,宛城响应关羽北伐,叛乱被曹仁扫平,屠城:

“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斩音。”

治世能臣,乱世奸雄的双重评价

作为曹魏开国之君,史书多对其屠城行为有所隐晦记载,但被其屠戮幸存的百姓眼睛却是雪亮的。千百年来,民间传唱中,曹操冷酷无情的“白脸”形象与关羽忠肝义胆的“红脸”形象一起,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中。现代社会对曹操统一北方的霸业虽多加推崇,但无法掩盖这位精明政治家不惜牺牲百姓生命的残酷本质。

曹操一生既创造了不朽功业,也犯下严重过失;他感叹乱世百姓如草芥,自己却亲手屠杀数以万计无辜百姓;他唯才是举,却也残杀过许多有才之士。如此矛盾复杂的人物,想要对其功过做出盖棺定论,绝非易事。正如汉末桥玄所言:“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

如果需要,我可以继续帮你调整风格或深入某些细节。你觉得怎么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刘邦和项羽的楚汉之争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传奇故事。两位英雄从最初的同盟,到最后为了争...
原创 中... 三国瓜分日本的可能性,是否真的存在?日本的行为愈发猖狂,最近,日本自卫队官员居然公开表示,如果台海发...
原创 公... 许多人可能会对《还珠格格》中的格格和公主这两个称谓感到疑惑,我小时候也曾对此不太理解。那么,究竟格格...
王安石把玄武湖填成了农田,朱元... 南京的玄武湖,谁不知道呢,六朝烟水,十里长堤,一说就是江南的好风光,可很少有人晓得,这片漂亮的湖,曾...
原创 古... 在古代,一两银子可不是普通百姓随便能拿出的零钱,它的价值相当惊人。如果按现代的经济标准计算,一两银子...
原创 快... 近日美日罕见发声,称“琉球问题不是单纯的领土争端”,这番表态看似中立,实则暗藏对历史正义的回避。梳理...
原创 杨... 在北宋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相对较少,因为那个时代国家更注重文官体制的建设,对于武将的培养并不重视。因...
原创 康... 康熙之所以被誉为千古一帝,是因为他在历史上做了四件事,至今无人能超越。康熙,原名爱新觉罗·玄烨,清朝...
原创 韩... 张良、萧何、韩信、陈平,四位被誉为汉初历史四杰的人物,他们的命运各异,但都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了浓重的...
原创 明... 大明朝的盛世辉煌,历经了许多变迁,但每个有华夏血脉的人,都会对那个时代心生敬意。然而,隐藏在深宫内的...
原创 刘... 刘备时期,蜀汉集团的实力非常强大,人才众多。 在武将方面,不仅有张飞、关羽、马超和黄忠这样的顶级武将...
原创 蒋... 1948年的某一天,宋美龄,蒋介石的夫人,带着警卫来到国民党元老陈立夫的侄女陈颖家中。那时,陈颖还没...
原创 明... 朱标本有机会成为明朝一位明君,然而命运却对他不公,使得他英年早逝。朱标在朱元璋的征战生涯中,表现出色...
原创 清... 李鸿章是清朝晚期的重要人物,他的命运与清朝的衰败紧密相关。尽管他身处一个腐败的体制中,但他在许多方面...
原创 历... 提到谥号为炀的皇帝,大家通常想到的是隋炀帝杨广。然而,实际上,陈后主陈叔宝的谥号也是炀。那么,炀究竟...
原创 解... 毛主席一生只出国两次,目的地都是苏联。然而,在解放战争爆发之前,毛主席曾三次主动提出要访问美国,但都...
原创 隋...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最初选择的太子是长子杨勇。然而,杨坚最终废除了杨勇,改立了次子杨广。那为什么杨...
原创 三... 《三国演义》是充满智慧与勇气的经典故事,其中的英雄们各显神通,既有智慧的较量,也有力气的拼搏,非常热...
原创 华... 曹操被普遍认为是乱世中的英雄人物,他不仅能在治国安邦上有所作为,而且在乱世之中也展现出非凡的政治和军...
胡建东:瑞金货币史上具有别样意... 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当年的“赤色首都”瑞金,以国家名义发行过钞票。此前二年,为对抗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