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俄的矛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原来他们的恩怨由来已久
迪丽瓦拉
2025-09-16 06:33:22
0

日本与俄国原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国家,可却一直深陷矛盾,还因此爆发了几次大规模的战争。

这到底是为什么?

锁国日本的惊雷与沙俄的东进铁蹄

时间拨回到19世纪中期。那会儿的东亚,正处于一个翻天覆地的剧变前夜。

先看看日本这边:当时的日本还在德川幕府统治下,玩的是“锁国令”那一套。大门紧闭,原则上只和中国、荷兰通点小商,跟其他西方国家,尤其是不信上帝正教的俄国人,那是一概拒绝来往!为啥呢?一是幕府想牢牢控制对外贸易,二是害怕天主教传播冲击他们的统治(当年“岛原之乱”可是闹出过大乱子的)。

日本人觉得在自己小天地里过得挺好,完全没想着跟北边那个地大物博、信奉东正教的俄国邻居有啥交集。

当时的日本,对世界的变化,特别是西方列强的兴起,基本是蒙在鼓里的状态。

再看北边的俄国:这可是一头正在疯狂扩张、胃口超大的北极熊!沙皇俄国从彼得大帝那会儿开始,就拼了命地往东扩张。他们跨过辽阔的西伯利亚,一路向东,为了啥?温暖的出海口!为啥是“温暖的”?因为俄国自己北方的海岸线,比如波罗的海、黑海,虽然重要,但一到冬天,动不动就结冰封冻,船开不了。像彼得堡(圣彼得堡)冬天港口冻上,想做生意打仗都麻烦。所以他们特别渴望在东方找到全年不冻的优质港口。从19世纪初开始,沙俄的探险家和军人就像着了魔一样,朝着太平洋方向猛扑。

结果呢?沙俄的势力越过了寒冷荒凉的堪察加半岛,来到了离日本很近的地方:

占岛圈地1807年,俄国人占领了离日本北海道非常近的库页岛(日本人叫桦太岛)的南部(之前已经占了北部)。

南下尝试:沙俄几次三番派人去日本,想让日本开国通商(主要目的是做生意、搞补给站、传教啥的)。比如1792年,拉克斯曼代表沙俄跑到日本虾夷地(北海道),要求开埠通商。幕府当然不干!直接拒绝了(老规矩锁国)。过了差不多十年,1804年,雷扎诺夫又来了,这次更正式,直接跑到长崎,要求通商。结果还是吃了闭门羹,碰了一鼻子灰。

最刺激的一次接触:1853年,俄国海军中将普提雅廷(也叫叶夫菲米·普佳京)率领舰队到了日本。注意!这个年份超级重要! 因为就在同一年,美国佩里舰队也到了日本,用大炮轰开了日本国门(“黑船来航”)。俄国和西方列强几乎同时杀到门口了!

这下日本幕府可傻眼了!南边是美国人带着蒸汽铁甲舰的枪炮威胁,北边是俄罗斯熊虎视眈眈的爪子。眼看着两个西方列强要撞开大门,幕府焦头烂额。俄国人抓住这个混乱机会,1855年(幕末),硬是和慌乱的日本幕府签了《日俄和亲通好条约》(也叫《下田条约》)。这个条约是啥意思?

主要有几点。

第一个就是划地盘:千岛群岛大致分了,日本得择捉岛及其以南各岛,俄国得得抚岛及其以北各岛。库页岛(桦太岛)呢?含糊不清!条约里干脆说,这地方两国人爱咋住咋住,不管了(搁置争议,共同居住)。这是日俄领土争端的第一个大地雷

开港口:允许俄国船只到日本三个港口(下田、箱馆/函馆、长崎)通商、补给。

沙俄“借”着美国人踹门的东风,没怎么费劲就撬开了日本紧闭的门缝,在北太平洋站稳了脚跟,而且埋下了两个巨大的祸根:千岛群岛的分治和库页岛的主权悬案。 这对刚刚被惊醒、骨子里极其看重领土完整(日本是个岛国,对土地高度敏感)的日本人来说,就像身上被割了两块肉一样难受!沙俄这种不请自来、强占土地的行为,深深刺激了日本人的神经,也拉开了日俄冲突的序幕。

朝鲜危局与东北危局

美国人和俄国人一起撞开门这件事,就像一记重拳,把日本打醒了!也把幕府打趴下了。1868年,日本爆发明治维新,天皇重新掌权(明治天皇),开始了疯狂的“脱亚入欧”改革。日本从一个农业小国,开始学着西方的样子,造船造炮,壮大军队(陆海军),满脑子想的都是:扩张!扩张!抢地盘!(这是他们理解的强国之道)。

日本扩张的第一步,就是离自己最近的两个地方:朝鲜半岛(他们认为这是“刺向日本心脏的匕首”,必须控制在自己手里)和中国的台湾、琉球

再看俄国呢?胃口更大!它在西边(欧洲)受了挫(比如在克里米亚战争被英法干了),干脆把扩张重心全力转向了东边,中国东北(满洲)和朝鲜!沙皇尼古拉二世和他的大臣们,一直梦想着在东方建立一个所谓的“黄俄罗斯”!

于是,日俄两头巨兽在东亚的扩张路线,不可避免地迎头相撞了!冲突焦点首先集中在两个地方:

焦点一:朝鲜谁做主?(日本的命门vs俄国的跳板)

日本视朝鲜为禁脔:对日本来说,朝鲜太重要了!它就横在日本列岛和亚洲大陆之间。一旦被别的强国(尤其是俄国)控制,那日本本土就直接暴露在威胁之下!而且朝鲜资源丰富,位置关键,是日本向大陆扩张的必经之路(桥头堡)!明治政府从维新开始就不断干涉朝鲜内政,甚至搞政变、挑起冲突,目标就是要把朝鲜变成日本的殖民地(保护国)。

俄国也想插一脚:沙俄同样盯上了朝鲜。控制朝鲜,就能获得梦寐以求的不冻港(比如朝鲜半岛南端的港口)。俄国在太平洋现有的港口,比如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一到冬天也要结冰封港(得靠破冰船),不是完全自由港。如果能在朝鲜拿到一个暖水港,那就太完美了!而且控制朝鲜,也能堵住日本向大陆扩张的通道,保护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利益(东北和朝鲜挨着)。所以俄国明里暗里支持朝鲜王室(比如高宗和闵妃,也就是明成皇后)对抗日本,派顾问,甚至给予军事承诺。

焦点二:东北(满洲)谁说了算?(俄国的心头肉vs日本的觊觎地)俄国对东北的疯狂渗透:沙俄借着帮大清“干涉还辽”(这事儿咱后面说)和“镇压义和团”(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的大好机会,拼命往中国东北扩张。最狠的一招就是建中东铁路(1896年开始动工),名义上是连接俄国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到海参崴,实际上是把铁路和铁路沿线的控制区(护路权)牢牢掌握在俄国人手里。他们还在铁路沿线驻军、建银行、开矿山,简直把中国东北当成了自己的殖民地!更让日本急眼的是,俄国人想租借中国辽东半岛顶端的旅顺口和大连湾!那可是东亚顶级的不冻深水良港!如果俄国拿到,舰队随时能开过来威胁日本!而且他们在旅顺拼命搞要塞化(建炮台堡垒),摆明了是要长期赖着不走,当海军基地。

日本的觊觎与恐慌:日本刚通过甲午战争(1894-1895年)打败了大清,签了《马关条约》,正美滋滋准备接收辽东半岛(包括旅顺、大连)这块肥肉呢!结果1895年刚签订没几天,俄国就联合德国、法国,上演了一出“三国干涉还辽”!逼着日本把已经吃进嘴里的辽东半岛吐出来,还给大清!这是日本人近代史上遭遇的最大外交耻辱!他们把这笔血仇牢牢记在了俄国账上!现在眼看俄国人不仅赖在东北不走,还要强占自己当年千辛万苦打下来(又被逼还回去)的旅顺大连,那简直是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日本觉得,俄国人就是要彻底封死自己西进大陆的路,要把日本永远困死在几个小岛上!这是关系到日本国运生死的战略冲突!

所以你看,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俄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再是库页岛、千岛群岛那种局部边界问题了。两国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的扩张野心,像两股汹涌的洪流,迎头相撞,没有任何缓冲和调和的余地。俄国要在远东建立“黄俄罗斯”,拿到不冻港,控制朝鲜和东北;日本要实现“大陆政策”,吞并朝鲜,染指东北。这两套宏大的帝国蓝图,核心目标地(朝鲜+东北)完全重叠!谁也不肯退让一步。

历史的火药桶已经装填完毕,就差一根导火索了……

决战前的拉锯

日俄两国的矛盾尖锐到这份上,大战其实已经不可避免。但双方在动手前,还是进行了最后一轮的讨价还价,外交谈判。这谈判桌,简直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战场!

1903年到1904年初,日俄两国进行了好几轮谈判。日本的要求很明确:

朝鲜归我!日本要求沙俄承认日本在朝鲜享有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排他性特殊利益。换句话说:朝鲜是我的地盘,你别来瞎掺和!

满洲(东北)可以谈谈,但俄国势力得退出去!日本可以承认俄国在东北的商业利益(比如中东铁路),但俄国必须撤军!必须承认东北是大清领土(主权)完整,还得门户开放(各国利益均沾),不能你俄国一家独吞!

俄国人呢?态度极其傲慢强硬:

对朝鲜:勉强同意日本在朝鲜有优势,但俄国也要插一杠子!保留在朝鲜北部(靠近东北的地带)的发言权,还要求朝鲜北部划出一块“中立区”,都不许派兵!

对东北(满洲):寸土不让!不仅拒绝从东北撤军(当时还有十几万俄军赖在东北),而且强调东北是俄国的“独占势力范围”,绝不容他国干涉!至于旅顺大连?那是我们租来的重要海军基地,更别想染指!

这就谈崩了!沙俄的胃口实在太大了!它想把朝鲜北部纳入自己掌控(作为东北的屏障和缓冲),甚至想把整个中国东北永久吞下去,变成俄国的“黄俄罗斯”行省!日本的核心诉求(独占朝鲜,限制俄国在东北)被俄国完全堵死。

谈判僵持期间,俄国人的动作更刺激日本:

不断往远东增兵!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把欧洲的精锐部队源源不断地运到东北。俄国人觉得,我这么大块头,耗也能耗死你小日本!他们根本看不起日本,觉得日本人就是些黄皮肤的猴子,不堪一击!

拖延战术明显:谈判故意拖拖拉拉,一会儿说这条件要考虑,一会儿说那边境问题不清楚。沙俄高层存在着巨大的傲慢和对日本的轻视(尤其是那些西欧派贵族),觉得日本不敢真的动手。

远东总督府独断专行:俄国在远东的总督阿列克谢耶夫是个强硬的主战派,他根本不听中央的命令,一边谈判一边还下令在旅顺港外布雷、禁止日本船只接近,火药味浓得要爆炸!

所有这些举动,在日本看来,都是赤裸裸的战争挑衅!俄国人根本没有谈判诚意,就是想用拖字诀,等他们在远东兵力部署到位,再一口吃掉日本!日本国内舆论群情激奋,“主战”呼声高涨。元老山县有朋伊藤博文(虽然比较谨慎,但最终也被形势裹挟),特别是军部(如外相小村寿太郎、陆军参谋总长山县有朋、海军主战派),都认为必须打,而且必须趁俄国在远东立足未稳、兵力相对不多、西伯利亚运兵线吃紧的时机动手!等俄国大军云集,日本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于是,1904年2月6日,日本政府决定:谈判破裂,立即对俄开战!目标非常清晰:打垮俄国在远东的军事力量(主要是太平洋舰队和满洲军),夺取朝鲜和旅顺港!这是日本赌上国运的战争!

不宣而战

决定开战后,日本展现了其特有的决断力和“不宣而战”的突袭风格(跟后来珍珠港事件很像)。

1904年2月8日深夜(农历腊月廿三),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率领舰艇,趁着夜色掩护,秘密潜入旅顺港(当时叫“阿瑟港”)外围。

向港口停泊的俄国太平洋舰队主力,发动了突然的鱼雷袭击! 打响了日俄战争的第一炮!

为什么要偷袭旅顺?这地方太重要了!

旅顺是沙俄在远东的“心脏”!是太平洋舰队母港和主要海军基地。只要摧毁或者困死俄国太平洋舰队,日本就掌握了制海权。这是日本打赢战争、安全地向朝鲜和辽东半岛运兵的前提!没有制海权,日本陆军就是海上的活靶子。

旅顺要塞化程度极高,易守难攻!俄国人在这里经营多年,岸上全是炮台堡垒。不摧毁舰队,日本舰队根本不敢靠近港口实施陆上攻击。

所以,偷袭旅顺舰队,是日本为了夺取制海权的关键第一步棋!行动很成功,当场击沉击伤多艘俄国主力舰(包括战列舰),俄舰队元气大伤,被迫龟缩在港内不敢出来。日本成功夺取了黄海制海权!

紧接着,日本陆军兵分两路:

第一路:往朝鲜方向。几乎与海军偷袭同时(2月8日夜间),日军在朝鲜仁川登陆。日军攻势非常迅猛!1904年4月渡过鸭绿江,5月初在九连城击败俄军鸭绿江集团,正式杀入中国东北境内!一路气势如虹。

第二路:辽东方向。 5月5日,日军第二军(司令奥保巩)在辽东半岛(远离旅顺的)盐大澳登陆。他们的目标直指旅顺要塞!日本要报“三国干涉还辽”的仇!要夺取这个梦寐以求的不冻港!

为啥日军要分两路?还一路向北打朝鲜和东北内陆(鸭绿江),另一路向南去打旅顺?

战略核心目标非常明确:主力北上(鸭绿江方向):建立陆地战线并掩护攻打旅顺!这支由黑木为桢大将指挥的第一军,杀入东北后,是要建立阵地,抵抗甚至消灭俄国在满洲的主力陆军(库罗帕特金的部队),确保攻打旅顺的日军侧翼安全。他们要一路往北打,目标是满洲的心脏地带,辽阳、奉天(沈阳)。这是打垮俄国在东北的地面力量的主战场

精锐南下(辽东登陆方向):拿下旅顺,拔除钉子!奥保巩指挥的第二军,以及后来增派的乃木希典大将指挥的第三军(专门负责强攻旅顺),目标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攻陷旅顺要塞!拿下旅顺,就等于拔掉了俄国海军在远东的老巢,获得了极佳的前进基地,完成了战略目标一半!更重要的是,这雪了十年前“三国干涉还辽”的奇耻大辱!日本人憋着劲要亲手夺回这片他们曾经占领过(甲午战争后)、又被俄国人硬逼着吐出来的土地!这仗不仅是为了地缘战略,也是为了一口气!

所以说,日俄战争从一开始,日本就是带着清晰的复仇目标(夺回旅顺)和明确的战略野心(控制朝鲜、驱逐俄国出东北)开战的。旅顺的炮火,点燃的不只是战争,更是日本对这个北方强邻积压了半个世纪的怒火与执念。旅顺,成了日俄百年恩怨的最终清算之地。

百年恩怨就是这么来的

战争的过程极其惨烈,双方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投入百万大军,打得昏天暗地。但几场关键战役的结果,基本决定了这场大战的最终走向,也深深重塑了日俄关系和东北亚格局。

血腥旅顺要塞攻防战(1904年8月-1905年1月):

俄国凭借坚固要塞(“东方的塞瓦斯托波尔”)和强大火炮,负隅顽抗。日军主攻司令乃木希典(以“肉弹”战术著称)指挥第三军不惜代价强攻。战斗极其惨烈,像著名的203高地争夺战,日军反复冲锋,尸体堆积如山。最终在付出6万多人伤亡的惨重代价后,日军于1905年1月2日攻克旅顺要塞

旅顺沦陷,摧毁了俄军心理防线和战略基石!旅顺守军投降(斯捷塞尔开城投降),俄国太平洋舰队基本覆灭(残余舰船试图突围但多数被击沉或自沉)。日本人成功拔除了沙俄在远东的战略支点!雪了“三国干涉还辽”之耻!更重要的是,封锁旅顺港的日本舰队(东乡的主力舰队)得以解脱出来,为歼灭俄军从欧洲赶来的第二舰队创造了条件。

惨败奉天会战(1905年2月-3月):

旅顺丢失后,俄军总司令库罗帕特金不甘心失败,在奉天(沈阳)附近集结了近30万大军,企图与日军的25万人马决战。

1905年2月21日至3月10日,双方爆发了开战以来规模最大的陆战,奉天会战。日军总司令大山岩大将(乃木的上级)指挥有方,利用内线优势,成功迂回包抄了俄军。俄军指挥犹豫(库罗帕特金胆小保守),被日军击溃。俄军损失惨重(伤亡约12万人),被迫放弃奉天,一路向北方溃退。日军虽然也伤亡很大(7万人左右),但赢得了陆上战略决战的胜利,将俄国满洲陆军主力逐出了东北南部核心区域!

一锤定音的对马海战(1905年5月27日-28日):

面对远东的惨败,沙皇尼古拉二世病急乱投医,把最后的希望押在海军身上。他命令海军上将罗杰斯特文斯基率领波罗的海舰队(号称第二太平洋舰队),绕过大半个地球(航行七个月!),从欧洲直奔远东,想挽救败局。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率领以逸待劳的舰队,在朝鲜半岛与日本之间的对马海峡成功截住了这支疲惫不堪的俄国舰队。

东乡平八郎打出了著名的“丁”字战法(东乡大回转),集中火力猛轰俄军旗舰。结果毫无悬念,俄国舰队几乎全军覆没:19艘主力舰中8艘沉没(包括5艘战列舰)、6艘被俘、6艘逃到中立港被扣,仅2艘逃脱到海参崴。俄军死伤一万余人,连舰队司令都被俘虏了!日本仅损失3艘鱼雷艇!这是世界海战史上罕见的、一边倒的歼灭战!

对马海战彻底粉碎了沙皇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此战后,沙俄不仅丧失了全部的海上力量和远东的军事实力,国内也爆发了1905年革命(日俄战争是重要诱因),沙俄帝国摇摇欲坠,彻底失去了继续作战的能力和意愿。

新秩序的诞生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斡旋下,1905年9月日俄两国在美国朴次茅斯签订和约。

《朴茨茅斯条约》的核心内容:

朝鲜:俄国彻底承认日本在朝鲜的政治、军事、经济独占权(日本1910年吞并朝鲜)。

旅顺、大连:俄国将旅顺、大连及其附属权益转让给日本(租期照旧)。

中东铁路南段:俄国将长春(宽城子)至旅顺的铁路(即后来的南满铁路)及其附属地割让给日本。

库页岛(桦太):俄国将库页岛北纬50度以南部分割让给日本。

俄国势力退却:俄国势力被迫完全退出中国东北南部(日本势力进入),日本取得垄断地位。

日本看似赢了:它成功驱逐了俄国在朝鲜和南满(中国东北南部)的势力,夺取了旅顺大连和南满铁路,确立了在东三省的霸权地位,跻身世界列强。十年前的“三国干涉还辽”之仇得报!

俄国虽然惨败:但保住了对北满(黑龙江和吉林北部)的影响力(但大大削弱),也保住了库页岛北部和西伯利亚的利益。更重要的是,战败激化了帝国内部矛盾,埋下了十月革命推翻沙俄的伏笔。

这场战争对中国和朝鲜:则是巨大的灾难!战场在中国东北,数百万中国民众生灵涂炭,家园被毁。清政府的“局外中立”软弱无能,主权被肆意践踏,日俄各自在东北扩张势力。朝鲜则被日本完全控制,最终被吞并。

那么,日俄的矛盾从什么时候开始?

答案很清晰:它并非始于1904年的战争爆发,而是有着深远的源头!地理根源始于沙俄东扩(18世纪末19世纪初):沙俄向太平洋扩张,强占千岛、库页岛(桦太岛),强行叩开日本国门,是领土争端和首次冲突的起点

地缘矛盾激化于“黄俄罗斯”梦想与“大陆政策”的碰撞(19世纪末):日俄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核心利益上的绝对冲突、无法调和俄国要占朝鲜北部作为东北屏障、独占东北为“黄俄罗斯”、拿旅顺不冻港;日本要独占朝鲜、限制俄国在东北扩张、夺取旅顺报一箭之仇。这是不可调和的根本矛盾!

导火索则是三国外交羞辱(1895年三国干涉还辽)与谈判破裂(1903-1904年):三国干涉让日本对俄国恨之入骨,旅顺成为必夺之地。而俄国在谈判中寸步不让的傲慢态度,彻底断绝了和平可能。

最终清算于血火战场(1904-1905年旅顺、奉天、对马海战):日本通过惨烈的牺牲,实现了其阶段性目标(控制朝鲜、驱逐俄国出南满、夺取旅顺南满路),完成了半个世纪恩怨的武力清算。

因此,日俄的“百年恩怨”,正是从沙俄第一次将铁蹄踏上日本人视为命脉的北方岛屿、到两国在东亚大陆上演“强龙死磕地头蛇”的近百年漫长积怨。

1904年的炮火,不过是这座积蓄了百年怒火的地缘火山最终猛烈喷发的瞬间。

这场战争,既是日本国运崛起的转折点,也是沙俄帝国崩塌的前奏曲,更是深深影响了整个20世纪东北亚格局的历史性恩怨篇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反叛的修正:保守派试图掩盖过去... “停止监视我们”/图片来源:Raimond Spekking, 维基共享资源历史学家、教育家、学生和...
原创 武... 科举,大家常常会联想到的是寒窗苦读、后花园中的落难公子中状元,或者范进中举的典型故事,这些情节虽然贴...
当明朝成了流量密码,喜羊羊都被... 在前段时间的《让子弹飞》映后交流时,姜文曾说自己在中戏的艺术概论课上学到一个道理,那就是“作品离开作...
原创 昔... 名将功成后同框的照片并不少见,但若是在他们功成之前,且是多位初中级军官同时合影,那样的画面就极为罕见...
原创 上... 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央于8月26日召开了政治局会议,讨论毛主席赴重庆进行谈判的问题。毛主席在会...
原创 美...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请先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也能确保您第一时间获取最新...
原创 1...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再次实现合作,形成了共同抗敌的局面。到达陕北的红军部队被统一编组为八路...
原创 李... 好的,我帮你把这篇文章每段都保持原意,增加细节,字数差不多地改写一遍。 --- 一、李隆基急眼了 公...
原创 李... 好的,我会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让内容更丰富,字数变化不大。 ---...
原创 李... 历史对许多大臣的评价各不相同,有的人因“汗马功劳”受到赞扬,有的则因“贪赃枉法”而遭批判。但有一位历...
2025(乙巳)年公祭中华人文... 央广网天水6月21日消息(记者李红军)6月21日,由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甘肃...
原创 郭... 1943年,彭启超来到延安,拜见了他的伯父彭德怀。没想到一见面,彭德怀的第一句话就让他愣住了:“如果...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铁血儒将... 1937年,卢沟桥的枪声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在这段烽火岁月中,有一位文武双全,骁勇善战的将...
同在非洲,为什么摩洛哥人不是黑... 一提到非洲,就联想起贫穷、落后、艾滋病和黑人,其实那是由于知识的贫乏。 就像60年代的时候,我们只知...
原创 明...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段文章,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文字量也尽量保持接近原文。 --- ...
原创 仁... “仁寿宫之变”看似是一场隋炀帝杨广为了迅速上位而在宫廷内发动的权力斗争。然而,这场变动背后,其实隐藏...
原创 毛... 毛主席是一位睿智、博学的伟人,他不仅为国家付出了巨大的贡献,还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宽广的胸怀待人。然而,...
为什么关羽打个樊城,降个于禁,... 赤壁之战后,刘备、曹操、孙权三方集团更加复杂化,不能完全以关羽单方面攻打樊城来看待这件事,而是要基于...
原创 他... 陈布雷是民国历史上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在辛亥革命、北伐战争等关键历史时刻担任记者,深知时局与社...
“中国明代金器特展”在德国哥达... 中新网柏林6月22日电 当地时间21日,“中国明代金器特展”在德国哥达公爵博物馆开幕。 图为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