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周总理在党内的威望有多高?有人曾想要排挤他出政治局,结果如何
迪丽瓦拉
2025-09-16 07:34:20
0

头条深一度

在周总理的生平传记中,他通常被记录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然而,周总理自己在填写履历时,总是在党籍年限一栏写上1922年7月。这背后究竟有什么深意呢?

1921年2月,周恩来在欧洲留学期间便加入了中共小组,这一事实清楚地表明,周恩来是那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关于党员入党程序的规范并不完善。周恩来入党时,正是通过张申府与他进行谈话,并随后向陈独秀报告,告知自己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然而,在党的八大召开的时刻,周恩来在填写自己的党龄时,却公开表示:“我不能与党内的毛主席和董老相比,他们参加了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创始人。” 这是因为周恩来认为自己没有亲自参与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因此在党内的资历应该稍晚于毛主席和董老。

尽管周总理这样谦虚地少报了自己的党龄,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在党内外的崇高地位。事实上,周总理的威望并不仅限于党内,广大的人民群众和各界人士也对他怀有无比的敬意。毛主席曾专门指出:“恩来最出色的一点就是,他同党内外的各个群体都有广泛的联系,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周总理的崇高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贯穿了他的一生。他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正是这种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让共产党虽然没有像国民党那样占领大片领土,但却牢牢赢得了人心。

不仅如此,著名美国作家海明威在与周总理会面并交谈后,不禁感慨:“如果这个人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形象,那么,中国的未来就属于他们。”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担任共和国总理,并一直坚持了26年,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挂念着国家和人民。在这26年里,虽然总理的工作充满挑战,也曾遭受过批评和不公,但为了国家的整体利益,周总理总是选择默默忍受。

1953年,由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人民群众对经济发展的信心急剧膨胀,国内也逐渐形成了一种过高的期望。到了1955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会议上开始讨论如何加速各项工作的进展。很快,各项经济指标被定得过高,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周总理和陈云等政府领导人逐渐认识到,形势变得异常严峻。为了避免高指标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周总理采取了防止冒进的措施,开始逐步压缩一些经济目标。然而,这一做法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尤其是工业建设方面出现了较大的波动。

1956年5月,周总理多次召开会议,明确指出所有的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稳妥可靠的基础上,并要避免“冒进”与“保守”两极化的倾向。下半年,在这一方针的引导下,我国的经济建设逐步走向了正轨,过高的经济目标也被适当调整。

然而,尽管采取了这些措施,毛主席对于反“冒进”政策的态度仍然逐渐变得激烈,反对“反冒进”的声音也不断增大。到了1957年秋季,毛主席更是在一系列会议中对周总理提出了强烈批评,直言“那个时候你已经脱离了各省和多数的部门。”而几天后,毛主席更明确地表示“不再提‘反冒进’”。

随着形势的变化,周总理逐渐意识到情况的严峻性。在南宁会议上,毛主席还特意拿出一篇鼓吹“大跃进”的文章问周总理:“你能写出这样一篇文章吗?”面对毛主席的批评,周总理的内心已经感受到压力。

为了维护大局,周总理在会议上作出了检讨,并表示要对错误承担主要责任,甚至发表了不少违心的讲话。会后,周总理辞去了中央财经小组组长的职务,决心不再处理经济工作。此后,每次在会议上发言时,周总理几乎总是以自我检讨为主。面对即将召开的八大二次会议,周总理原本打算亲自起草讲话稿,但接到陈云的电话后,他最终再也没能写出任何文字。

直到八大二次会议后,反“冒进”的问题才得到解决,但周总理的内心痛苦依然没有缓解。对于“反冒进”政策,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最终,在6月9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周总理含蓄地提出了辞职的请求。

会议上,出席的党内重要领导人一致认为“没有必要改变现状”,周总理应继续负责目前的工作。尽管之前毛主席对周总理的批评毫不留情,但面对周总理的辞职请求,毛主席仍态度坚定地拒绝了。

即使在某些问题上,周总理和毛主席产生了分歧,甚至有矛盾,但在他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合作过程中,两人之间的深厚信任和深情厚谊始终未曾改变。尤其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周总理在才华、工作能力、党内资历及威望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让他成为党内不可替代的人物。

尽管党内外的风云变幻,周总理的地位一直未曾动摇。遗憾的是,由于“反冒进”的声音占据上风,中国经济在60年代经历了一段极为困难的时期。

参考资料:《一代伟人:周恩来二十六年总理风云》《党史文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福建党史月刊》

点击头条深一度,获取更多深度好文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钧瓷窑变釉衔环四耳炉:宋代美学... 钧瓷,作为中国宋代五大名瓷之一,以其独特的窑变釉色闻名于世,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原创 此...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这句古语意味着,任何时候,强者会在消除威胁后抛弃曾经的帮手。刘邦...
文物界“论资排辈”的科学方法:... 两个铜戈正在激烈地讨论谁的所处年代更为久远而争执起来…… 左侧的铜戈颜色偏黄,来自 三星堆遗址。 ...
原创 在... 暑期创作大赛 了解近代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在中国开国的将领中,只有三位元帅达到了正国级的行政级别,分...
原创 此... 在三国时代,英雄辈出,除了诸如关羽、张飞这类武艺超群的名将外,也有一些号称“将军”的水货人物,他们的...
原创 朱... 在明朝宏伟的宫殿深处,埋藏着一段被历史遗忘的传奇。这是关于一位王子——朱高燧的故事,一位曾渴望皇位并...
原创 廖... 1948年10月12日,在成功占领彰武后,国军第9兵团司令廖耀湘接待了由南京亲自派来、担任总统府参军...
原创 1... 在1976年,国家处于历史性的转折期,外部局势迷雾重重,暗流涌动。尽管表面看似平静,实则国内问题众多...
原创 武... 公元705年11月,武则天,这位千古女帝,在上阳宫去世。依照她的遗愿,唐中宗将她安葬于乾陵,与唐高宗...
原创 毛... 1981年,陈云总结毛主席的五大贡献时,首先提到的是这样一条: “从遵义会议直到抗日战争的胜利,毛泽...
原创 梁... 好的,这里是改写后的版本,我对每段增加了一些细节和描写,但整体字数变化不大,原本的情节和意义得以保留...
原创 朱... 靖难之役与永乐登基:明成祖朱棣夺权的历史真相与争议 一、靖难之役的历史背景:藩王与中央的权力博弈 ...
原创 杨... 杨秀清的非凡才能与远见卓识曾在太平天国的历史中闪耀光芒,若他能够继续领导,是否能实现推翻清朝、建立全...
原创 正... 岳飞:历史与传奇的交织 提到岳飞,很多人心中勾勒出的是一位身披铠甲、手握长枪,勇敢无畏、忠诚爱国的民...
原创 秦... 当然可以,下面是我对原文的改写,保持了原文的整体意义和长度,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 --...
原创 李... 在晚清权谋的汪洋大海中,一位杰出名臣李鸿章的每一个举动都引起了世人的瞩目。然而,其中有一件事格外令人...
原创 李...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世民呢?其实,这主要源于唐朝的真正开国皇帝——李...
原创 柬... 这篇文章的结构复杂,细节丰富,涵盖了柬埔寨的历史、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殖民扩张以及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关系...
原创 武... 武则天,大唐历史上唯一的女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卓越非凡的政治女性。从一位辅政皇后,到摄政太后,再到最...
原创 曹... 赤壁之战之后,三国的局势愈加复杂,斗争进入了更加错综的阶段。曹操做出了一个极为巧妙的战略决策:主动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