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晚年十个字评价毛主席,令人叹服!
迪丽瓦拉
2025-09-16 07:33:53
0

毛主席和朱德曾以“朱毛”之称传遍中国大地,在党和人民军队中树立了表率和标杆,成为党内团结的象征。

有两位采访过毛主席与朱德的外国记者与作家,对二人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刻画得极为深刻。他们是美国著名记者斯诺与美国著名作家史沫特莱。

斯诺写道: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如果没有它的两个孪生天才‘朱、毛’,是无法想象的,许多中国人实际上都把他们看作是一个人。毛主席是这一斗争的冷静的政治头脑,朱德是他的热烈的心,以行动赋予了他的生命。

共产党所以能够对红军保持严密的控制,朱德对‘文职’领导的忠诚和服从,是原因之一;从朱、毛以下直到各级指挥员和政治委员没有发生军政势力之间的斗争,朱、毛的联合不是互相竞争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史沫特莱曾这样比较与刻画二人:

毛主席“是一个文笔具有雷霆万钧之力、观察深刻的作家——一个政治鼓动家、军事理论家,并且时常赋诗填词。从风采与气质两方面来看,朱德比毛主席更像农民。

两个人都坦率爽直,和他们所出身的农民一样,讲究实际,但毛主席基本上还是知识分子,他那与常人不同的深思远虑的思想始终考虑着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

毛主席一方面具有敏锐观察力和直觉力,另一方面也具有自信心和果断力。两个人都勇敢倔强,坚韧不拔。这些特点在朱德身上尤为显著,他虽然在政治上有高超见解,但更是一个行动家和一个军事组织家”。

毛主席与朱德从1928年井冈山会师开始,就合作得很愉快,关系十分密切,直到1976年两人相继去世,长达48年之久。

1929年6月红四军七大后,毛主席落选前委书记,加上身患疟疾,便前往闽西养病。期间红四军四处转战,几度遭受挫折,朱德深深地体会到红四军离不开毛主席。毛主席恢复职务回到红军的领导岗位后,朱德感慨地说: “人家都说朱毛红军,朱离不开毛,朱离开了毛过不了冬。”

1935年10月5日,张国焘在卓木碉召开高级干部会议,宣布另立“临时中央”。会场上,他要朱德表态反对毛主席。

朱德回答说:人家都叫“朱毛,朱毛”,我朱德怎么能反毛主席?毛主席同志我信得过,你可以把我劈成两半,但是你绝对割不断我和毛主席同志的关系!

1973年12月21日,朱德参加了中央军委会议,毛主席在他的住所会见了参加会议的人员。毛主席与朱德的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毛主席请朱德紧挨着自己坐下,说:“红司令,红司令你可好吗?”朱德仍用他惯用的四川话,兴奋地回答:“主席,我很好。”

毛主席接着说:“有人说你是黑司令,我不高兴,我说是红司令、红司令。”随即,毛主席又风趣地说:“没有朱哪有毛,朱毛、朱毛,朱在先嘛

谁也未曾想到,这竟然成了朱德和毛主席的最后一次见面

1976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送了毛主席新发表的两首词。第一首是《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第二首是《念奴娇·鸟儿问答》。正在病中的朱德,一听到这两首词的播音,顿时精神起来,不禁赞叹道:“毛主席的词写得真好啊!”

那几天,朱德一有空就给家人讲解这两首词的内容,介绍有关井冈山的情况。有时,还叫工作人员反复朗读给他听。

3月10日,朱德写下了《喜读主席词二首》,其中有“无产者必胜,领袖砥柱坚。几度危难急,赖之转为安”之语。

“几度危难急,赖之转为安”这十个字,高度概括了毛主席的丰功伟绩。

《喜读主席词二首》刊登在《诗刊》1976年二、三合期(总第82期)上。朱德为这两首词作小引说:“毛主席词二首发表,聆读再三,欣然不寐。吟咏有感,草成二首。《诗刊》索句,因以付之。”1976年12月26日的《人民日报》,转载了朱德的这两首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反叛的修正:保守派试图掩盖过去... “停止监视我们”/图片来源:Raimond Spekking, 维基共享资源历史学家、教育家、学生和...
原创 武... 科举,大家常常会联想到的是寒窗苦读、后花园中的落难公子中状元,或者范进中举的典型故事,这些情节虽然贴...
当明朝成了流量密码,喜羊羊都被... 在前段时间的《让子弹飞》映后交流时,姜文曾说自己在中戏的艺术概论课上学到一个道理,那就是“作品离开作...
原创 昔... 名将功成后同框的照片并不少见,但若是在他们功成之前,且是多位初中级军官同时合影,那样的画面就极为罕见...
原创 上... 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央于8月26日召开了政治局会议,讨论毛主席赴重庆进行谈判的问题。毛主席在会...
原创 美...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请先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也能确保您第一时间获取最新...
原创 1...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再次实现合作,形成了共同抗敌的局面。到达陕北的红军部队被统一编组为八路...
原创 李... 好的,我帮你把这篇文章每段都保持原意,增加细节,字数差不多地改写一遍。 --- 一、李隆基急眼了 公...
原创 李... 好的,我会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让内容更丰富,字数变化不大。 ---...
原创 李... 历史对许多大臣的评价各不相同,有的人因“汗马功劳”受到赞扬,有的则因“贪赃枉法”而遭批判。但有一位历...
2025(乙巳)年公祭中华人文... 央广网天水6月21日消息(记者李红军)6月21日,由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甘肃...
原创 郭... 1943年,彭启超来到延安,拜见了他的伯父彭德怀。没想到一见面,彭德怀的第一句话就让他愣住了:“如果...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铁血儒将... 1937年,卢沟桥的枪声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在这段烽火岁月中,有一位文武双全,骁勇善战的将...
同在非洲,为什么摩洛哥人不是黑... 一提到非洲,就联想起贫穷、落后、艾滋病和黑人,其实那是由于知识的贫乏。 就像60年代的时候,我们只知...
原创 明...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段文章,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文字量也尽量保持接近原文。 --- ...
原创 仁... “仁寿宫之变”看似是一场隋炀帝杨广为了迅速上位而在宫廷内发动的权力斗争。然而,这场变动背后,其实隐藏...
原创 毛... 毛主席是一位睿智、博学的伟人,他不仅为国家付出了巨大的贡献,还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宽广的胸怀待人。然而,...
为什么关羽打个樊城,降个于禁,... 赤壁之战后,刘备、曹操、孙权三方集团更加复杂化,不能完全以关羽单方面攻打樊城来看待这件事,而是要基于...
原创 他... 陈布雷是民国历史上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在辛亥革命、北伐战争等关键历史时刻担任记者,深知时局与社...
“中国明代金器特展”在德国哥达... 中新网柏林6月22日电 当地时间21日,“中国明代金器特展”在德国哥达公爵博物馆开幕。 图为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