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严劝诸葛亮加九锡,为何诸葛亮却说:九锡算啥,十锡都不是个事
迪丽瓦拉
2025-09-16 08:04:15
0

在三国时期的蜀汉,一场关于权力、忠诚与智慧的较量悄然上演。托孤大臣李严向诸葛亮提出了一个看似褒奖的建议——“加九锡”。九锡,这一皇帝赐予臣子的至高荣誉,常常预示着权力的更迭。然而,面对这一充满诱惑的提议,诸葛亮却淡然回应:“九锡算啥,十锡都不是个事。”这一回应中隐藏着怎样的深意?为何诸葛亮能如此从容面对权力的诱惑?他在政治旋涡中如何平衡忠诚与野心?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一鲜为人知的历史谜团,揭开诸葛亮卓越的政治智慧与人生哲学。

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托孤,这一历史性时刻不仅决定了蜀汉的未来走向,也为诸葛亮与李严之间的权力博弈埋下伏笔。那时的蜀汉内忧外患,局势危机四伏。东有孙吴虎视眈眈,北有曹魏固守中原,而国内又人才稀缺,百废待兴。

在这种背景下,刘备的托孤显得尤为深思熟虑。他将朝政大权交予诸葛亮,指示他“外托孤于诸葛亮”;与此同时,还让李严负责“统内外军事”,驻守永安,以防东吴的威胁。乍看之下,这似乎是一次权力的分配与制衡,但实际上,刘备的这一安排蕴含了深远的政治考量。

一方面,刘备显然是信任诸葛亮的才智,希望他辅佐年幼的刘禅,确保政权稳定;另一方面,他又担心权力过于集中,特别是在蜀汉如此脆弱的局势下,于是便将军事大权交给李严,以此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这种“双保险”的策略,在当时看来十分谨慎,然而,也为日后的权力斗争埋下了隐患。

托孤之后,蜀汉朝廷迅速分化为两大势力——以诸葛亮为首的文官集团和以李严为代表的武将集团。诸葛亮负责朝政,实施改革,力图振兴蜀汉;李严则负责军政大权,镇守东线,防备吴国的侵扰。看似平衡的格局中,实际上早已暗潮汹涌。

随着形势的变化,特别是蜀吴再度结盟,李严的军事地位逐渐下降。他所防守的永安战略意义大幅减少,但作为托孤大臣,李严手握重兵,他的权力地位仍然不可小觑。诸葛亮意识到,要实现北伐的宏伟目标,必须统一军政大权,于是他开始谋划调整权力结构,计划将李严调往汉中,协防北线。

这一调动看似合情合理,但实际上意味着李严将失去独立的指挥权,沦为诸葛亮的副手。李严不甘失去权力,于是他以“南中刚刚平定,东吴仍需防范”为由,拒绝交出兵权。更有甚者,李严提出应当“加九锡”,看似是对诸葛亮功劳的肯定,实则暗藏深意。

九锡作为一种极高的荣誉,历史上曾多次与权力更迭挂钩。曹操、孙权、王莽等人都曾获得九锡,而这些人物的权力更替往往伴随着动荡和争斗。李严此时提出九锡,实际上是在考验诸葛亮的政治姿态。如果诸葛亮接受了这一荣誉,便可能被视为自视过高;如果拒绝,则有可能被认为“功高震主”。面对这一复杂局面,诸葛亮选择了超然的回应:“九锡算啥,十锡都不是个事。”这不仅表明他对权力的淡泊,也让李严的试探无功而返。

九锡作为西周时的礼仪,逐渐演变成权力转移的象征。虽然九锡一度是对有功大臣的赏赐,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它越来越被看作是权力更迭的先兆。在汉代,特别是在东汉末年,九锡已成了宰相等高官的一种象征,王朝的更替往往伴随着九锡的出现。

李严向诸葛亮提出九锡,显然是在试探他。若诸葛亮接受,便有僭越之嫌;若拒绝,则可能给李严提供反制的口实。李严的提议实际上是在考量诸葛亮的忠诚与权力野心。或许,他还在想,若诸葛亮接受这一荣誉,便能将他钳制住,令其无可奈何。而诸葛亮以机智的方式回应,不仅巧妙地解除了李严的试探,也让他自己的政治地位更加稳固。

然而,李严并未因此收手。随着第四次北伐的失败,李严在背后暗中操作,谎报粮草不足,导致北伐计划功败垂成。这一事件揭露了蜀汉内部的矛盾,也暴露了诸葛亮在推行北伐时所面临的巨大阻力。

刘备的托孤之举,虽有着长远的战略考虑,却无意中埋下了权力斗争的种子。诸葛亮与李严的较量,实际上是一场不同政治理念和权力斗争的较量。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高尚的品德,成功地在这场无声的斗争中脱颖而出,最终赢得了蜀汉军民的信任,为北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严的政治命运,反映了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生态。在这段历史中,诸葛亮不仅表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智慧,更展现了他对权力的深刻理解。他的行为和决策,不仅帮助蜀汉稳定了政权,还为后世的政治家提供了宝贵的智慧和经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毛... 1945年4月,中共“七大”会议召开时,毛主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有些同志因为没能当选为代表,不能出...
原创 每... 每年有数以万计的中国人选择前往非洲,他们一旦踏上这片土地,往往就不愿再返回。非洲的姑娘们则羞涩地揭示...
原创 毛... 许多人都见过这张照片,那是1959年10月1日建国十周年庆典上,毛主席与50多位领导人、开国将帅的合...
原创 宁... 远东的领土归属问题,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清朝的国力已是岌岌可危,沙俄则利用这个时机,趁机扩张。...
原创 有... 1973年12月,在毛主席和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指引下,当时担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与武汉军区...
原创 林... 有一段时间,关于宋朝的禁军和林冲的身份有一些误解。有人认为宋朝并没有八十万禁军,甚至觉得林冲不过是个...
原创 毛... 毛主席于1893年出生,属蛇,那么在开国将帅中,除了他,还有哪些人也属蛇呢?根据一些初步的统计,至少...
原创 曾... 曾几何时,蒙古铁骑曾吞噬整个欧亚大陆,成吉思汗的征途如日中天,所向披靡,消灭了四十多个国家,建立起前...
原创 曹... 作为中国历史上首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无疑是一部精彩绝伦的作品。除了作者巧妙设计的谋...
沿历史的脉络,览威海前世今生 威海,积厚流光,文脉绵长。 五帝羲仲宾日,春秋不夜建城,秦汉两帝东巡,北齐文登建县,唐宋海运繁荣,...
原创 9... 这段历史,曾是苏联这个庞大帝国的最后一道遮羞布,也是它最为隐秘的国家机密!然而,1991年,戈尔巴乔...
原创 史... 第一位是吴起,他是战国时期一位赫赫有名的军事将领,深谙兵法、法律和儒家思想,真可谓是一位出类拔萃的贤...
原创 “... 好的,我会帮你将文章改写,保持每段意思不变,同时增加细节描述,让内容更生动丰富,且总字数变化不大。以...
钧瓷窑变釉衔环四耳炉:宋代美学... 钧瓷,作为中国宋代五大名瓷之一,以其独特的窑变釉色闻名于世,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原创 此...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这句古语意味着,任何时候,强者会在消除威胁后抛弃曾经的帮手。刘邦...
文物界“论资排辈”的科学方法:... 两个铜戈正在激烈地讨论谁的所处年代更为久远而争执起来…… 左侧的铜戈颜色偏黄,来自 三星堆遗址。 ...
原创 在... 暑期创作大赛 了解近代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在中国开国的将领中,只有三位元帅达到了正国级的行政级别,分...
原创 此... 在三国时代,英雄辈出,除了诸如关羽、张飞这类武艺超群的名将外,也有一些号称“将军”的水货人物,他们的...
原创 朱... 在明朝宏伟的宫殿深处,埋藏着一段被历史遗忘的传奇。这是关于一位王子——朱高燧的故事,一位曾渴望皇位并...
原创 廖... 1948年10月12日,在成功占领彰武后,国军第9兵团司令廖耀湘接待了由南京亲自派来、担任总统府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