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宁愿死磕欧洲,也不发展远东!俄已占了166年,为何不还给中国?
迪丽瓦拉
2025-09-16 10:03:43
0

远东的领土归属问题,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清朝的国力已是岌岌可危,沙俄则利用这个时机,趁机扩张。1858年,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60万平方公里土地割让给俄国。不到两年后,1860年,沙俄又以《北京条约》为名,进一步将乌苏里江以东的40万平方公里土地吞并。这一系列土地划分,共计100万平方公里,正是后来成为远东地区的核心区域。清政府因软弱无力,未能采取有效的反制措施,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国土逐步流失。

然而,沙俄并未就此满足。1900年,在八国联军侵华的动荡之际,沙俄趁机占领了中国东北的全境。尽管在随后的日俄战争中,沙俄在东北的控制有所减弱,但对于远东这块土地,俄国依旧死死把控,未曾松手。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后,苏联政府上台,虽然声称要放弃沙俄签订的那些不平等条约,但实际情况是,远东的土地依然归苏联掌控,没有一寸归还。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苏联红军进入东北,暂时占领该地,直到1946年才撤离。此时,东北归回中国,但远东的控制权依然牢牢掌握在苏联手中。

1950年代,中苏两国关系曾一度亲密无间,中国采取“一边倒”政策,对苏联的领土问题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而,随着中苏关系逐渐恶化,1964年,双方就边界问题进行谈判,苏联坚持《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赋予他们的权利,而中国则强调历史依据,最终导致谈判破裂,甚至爆发了珍宝岛冲突。直到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两国关系才有所缓和。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成为继承国,而远东的领土,依旧是俄罗斯的。

从这段长达166年的历史来看,远东的归属问题可以说是一笔不清的糊涂账。虽然这些条约本质上是不平等的,但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了这些历史事实,俄罗斯也借此机会,牢牢将远东视为自己的领土。

那为何俄罗斯如此坚决地守着远东呢?核心原因无疑是地缘政治。远东地区,东临太平洋,北靠北冰洋,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特别是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参崴),这是俄罗斯在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港口,堪称太平洋舰队的“命脉”。如果失去远东,俄罗斯将失去太平洋的出海口,海军的力量将大打折扣,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也会大幅下降。

如果俄罗斯放弃远东,那对它的整体安全布局将是致命打击。北方有北约的威胁,西边需要与欧洲大国较量,东边再失去远东,那俄罗斯的战略格局将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而且,远东不仅仅是俄罗斯对外扩张的前沿阵地,它还是通往亚洲的重要桥梁。没有远东,俄罗斯在与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大国的博弈中,将失去关键的战略优势。

更为复杂的是,俄罗斯担心如果让步,其他争议领土也会面临类似要求。像外蒙古、克里米亚等地区,若他国看到远东问题能让步,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国家的稳定性将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尽管远东的开发并未取得预期的成果,俄罗斯依然死死抓住这片土地,坚决不放。

虽然远东地区的地广人稀,但其中的资源却极为丰富。从石油、天然气到黄金、钻石、木材以及丰富的渔业资源,无一不是财富的象征。比如萨哈林岛(即库页岛),是俄罗斯油气资源的宝贵储备,每年为国家带来巨额的收入。远东的森林资源也十分丰富,木材出口是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渔业资源的丰富程度,更是俄罗斯无可替代的经济支柱。

然而,问题同样显而易见。远东的地理位置极为偏远,气候严寒,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薄弱,开发成本极其高昂。尽管俄罗斯政府曾多次尝试改善这一局面,甚至在2012年专门设立了远东发展部,寻求外资投资,但至2023年,远东的总人口仅有不到800万,经济总量对俄罗斯整个GDP的贡献仅占5%左右,开发潜力远未得到充分发挥。

那么,为什么俄罗斯还不愿意放手呢?首先,尽管远东的资源开采困难重重,但掌控这片土地总比没有好。其次,面子问题也占据了重要地位,若放弃远东,将直接影响俄罗斯的大国形象。尽管远东的经济效益有限,俄罗斯宁可不去开发,也不愿意轻易放弃这片领土。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远东是我们的历史领土,这是毫无争议的。但为何中国没有公开要求归还远东呢?现实情况摆在眼前,当前的中俄关系紧密,双方在经济、能源、军事等多个领域的合作深入,公开要求远东无疑会破坏两国的关系,这样的后果是任何一方都无法承受的。

而且,中国现在倡导的是和平发展,稳定才是最重要的战略目标。如果中国强硬要求远东,不仅俄罗斯无法接受,国际社会也将对此产生反感。因此,中国政府在表面上保持低调,虽然内心明白这笔账终究要算清,但现在并不是动手的时候。

俄罗斯方面也十分清楚中国的心思,远东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敏感话题。因此,俄罗斯通过合作项目巧妙地将远东问题掩盖。例如,2019年“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项目,俄罗斯通过向中国出售天然气赚取了不小的经济收益,同时也拉近了两国的关系。然而,俄罗斯并不完全信任中国,始终防范中国在远东的投资过多,担心中国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最终威胁到自己对远东的控制。

从战略角度看,俄罗斯目前主要的精力还是集中在西边,尤其是北约的威胁、乌克兰局势等问题上,而远东对于他们而言虽重要,但距离太远,且开发困难,暂时没有迫切的需求。相对而言,欧洲的博弈才是俄罗斯最需要关注的焦点。

而且,远东开发面临的最大难题,还是人力资源的不足。俄罗斯的总人口仅为1.4亿,远东地区人口不到800万,且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如果俄罗斯真想开发远东,缺乏足够的人力和资金支持,这让远东的开发显得更加困难。

从短期来看,远东对于俄罗斯的战略意义巨大,象征性价值远大于实际经济价值。中国方面,尽管心中有这份历史遗憾,但为了维护两国的大局关系,暂时也只能选择忍耐。虽然俄罗斯暂时不会放手,但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提升,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谈判空间。通过共同开发、资源共享等方式,双方都能从中获益。这种可能性虽然现在还不成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会逐步展现出来。

总的来说,远东这片土地的归属问题,是历史上遗留下的复杂账目。俄罗斯已经占据了166年,将这片土地视为自己的战略要地。尽管开发进展缓慢,俄罗斯仍然不愿轻易放手,出于战略需求、面子问题以及中俄关系的微妙平衡。中国方面,也并未急于采取强硬措施,而是保持低调,等待合适时机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李鸿章是清朝晚期的重要人物,他的命运与清朝的衰败紧密相关。尽管他身处一个腐败的体制中,但他在许多方面...
原创 历... 提到谥号为炀的皇帝,大家通常想到的是隋炀帝杨广。然而,实际上,陈后主陈叔宝的谥号也是炀。那么,炀究竟...
原创 解... 毛主席一生只出国两次,目的地都是苏联。然而,在解放战争爆发之前,毛主席曾三次主动提出要访问美国,但都...
原创 隋...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最初选择的太子是长子杨勇。然而,杨坚最终废除了杨勇,改立了次子杨广。那为什么杨...
原创 三... 《三国演义》是充满智慧与勇气的经典故事,其中的英雄们各显神通,既有智慧的较量,也有力气的拼搏,非常热...
原创 华... 曹操被普遍认为是乱世中的英雄人物,他不仅能在治国安邦上有所作为,而且在乱世之中也展现出非凡的政治和军...
胡建东:瑞金货币史上具有别样意... 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当年的“赤色首都”瑞金,以国家名义发行过钞票。此前二年,为对抗即将来临...
原创 八... 上世纪80年代末,一名解放军军官在前往法国参加航空展的途中,决定放弃回国,选择滞留海外。这位军官名叫...
原创 古... 在谈到中国古代历史时,万户侯这一荣誉往往频繁出现,几乎每个历史时期都有被封为万户侯的人物。例如,西汉...
中国新闻史学会学术年会在重庆召... 中新网重庆11月22日电 (记者 钟旖)中国新闻史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22日在重庆启幕。 围绕“信...
原创 周... 岳飞少年时跟随乡里的周同学习射箭,能够左右开弓。后来,他又跟随枪术大师陈广学习技击,成为一县之内无敌...
原创 张... 张士诚原名九四,出身为运盐工,由于不堪盐官压迫,至正十三年(1353年)与其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
原创 奸... 前言 一位冤魂,一名奸臣,一场悲泪,一世宿命。时至今日,秦桧的名字仍然是千古骂名,而忠诚英勇的岳飞精...
趣历史|清官专断家务事 “清官难断家务事”,特别是在古代,家庭人口众多,纠纷情况又复杂,对于谁是谁非,外人很难说得清楚。但在...
原创 黄... 黄巢起义,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唐朝的灭亡。关于黄巢,后世的看法分歧较大:一些人认为黄巢是个杀戮成性的魔...
原创 刘... 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动荡时代,刘协皇帝名义上是汉朝的统治者,但实际上,袁绍和袁术这对兄弟才真正掌控着那个...
原创 武... 武松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他是施耐庵笔下的打虎英雄,后来因愤怒杀死了西门庆和潘金莲,还在鸳鸯楼上...
原创 东... 翻考古队的工作日记时,有段描写让我盯着屏幕愣了半天——队员们清理东晋古墓那会,连喘气都透着小心翼翼。...
侯杨方:看待明朝衰亡需寻找历史... 《明亡清兴:1618—1662年的战争、外交与博弈》 作者:侯杨方 版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25年...
原创 陈... 在肖伟俐所著的《帅府家风》中,详细记录了许多开国元帅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些内容充满了浓厚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