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此人在三国算无遗策,他若不死,将是曹操篡汉最难对付的敌人
迪丽瓦拉
2025-09-16 10:32:41
0

鲍信,泰山平阳人。

他少年时便胸怀壮志,性格宽厚仁爱,沉着冷静,聪明机智。后来,他被大将军何进招募,并任命为骑都尉,步入了政坛的核心圈子。

当时的何进,已经在朝廷的权力斗争中稳操胜券,不仅铲除了太监蹇硕和外戚董家,还在朝堂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尽管如此,何进依旧处在袁绍的影响之下,袁绍以“为天下除害、流芳百世”的宏大理想激起了何进的动摇,煽动他彻底扫除宦官的势力。袁绍有意让何进带领军队,清除那些祸乱国家的死太监。

于是,何进便向太后提出了建议,要求彻底撤换中常侍及以下的所有宦官。可是,太后在听完后却坚决否决了这个提议:“宦官掌管禁省,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不容轻易更改。况且先帝刚刚去世,怎么能在这个敏感时期与士人共事呢?”

面对妹妹的质疑,何进陷入了两难,犹豫不决,心神不宁。袁绍见状,见何进踌躇不前,便加大了鼓动的力度,建议他以强硬的手段去压迫太后:“大将军,您一定在犹豫不决,我理解您的顾虑,但如今正是行动的最佳时机。我们可以联合四方的豪杰,带兵进京,威胁太后,借此压迫她做出决策!”

因此,许多地方的大员如董卓、王匡、桥瑁、丁原等迅速开始集结兵力向洛阳进发,准备一举推翻朝廷的权力格局。鲍信也被命令回乡征募士兵,组织军队。然而,鲍信的军队可不能小觑,因为在东汉末年,各地方的实力军队中,泰山军名列前茅。鲍信的军队,最终会成为一股重要力量,在随后的军阀混战中发挥关键作用。

然而,在鲍信返回途中,他得知了何进被政变中毒死的消息。局势骤然变化,鲍信立刻加速赶回洛阳,可当他到达时,董卓已经率军进京,局面已经彻底改变。

鲍信清楚地知道,董卓的到来意味着动荡与灾难,因此他迅速提出了一个计划:建议袁绍立即出兵袭杀董卓。鲍信的分析很有道理:

1. 董卓手握重兵,必有图谋不轨,

2. 如果不趁此时行动,未来必定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3. 正是董卓刚刚进入洛阳,士兵疲惫不堪,是发动突袭的最佳时机。

但是,袁绍在关键时刻却显得犹豫不决。尽管董卓带来的军队只有三千人,但袁绍手中的兵力也未必占有绝对优势。此时,洛阳城内有五支主要的军队,其中包括何进手下的北军和西园军,袁绍控制的司隶校尉军,及董卓的凉州军。尽管董卓的军队兵力较少,但其战斗力却是非常强悍的。

袁绍考虑再三,决定先控制北军和西园军,待形势明朗后再出手对付董卓。然而,董卓迅速出手收买何进的旧部,成功拿下了北军和西园军的控制权。这一行动暴露了袁绍的一个重大弱点:关键时刻的犹豫不决,导致他错失了制胜的机会。

最终,董卓凭借凉州军、北军五校、西园军等强大的军事力量,牢牢掌控了洛阳,而袁绍仅有的兵力在局势变化中显得相形见绌。鲍信此时深知局势的变化,果断带兵返回泰山。

董卓掌控洛阳后,开始推行一系列的政治手段,提出废立之事,扶立刘协为“献帝”,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力基础。同时,他通过外放士族、任用一大批地方权贵,加强与士族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鲍信被任命为济北相,他开始在家乡组织起一支兵力,逐渐形成了强大的地方军事力量。

与此同时,曹操也开始崭露头角,他的步兵仅有五千,但他凭借严厉的政策、卓越的指挥才干,在黄巾之乱和其他战役中屡立战功,逐渐积累起实力。鲍信深知曹操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认为曹操未来必能统领天下,带领乱世群雄走向一个新的格局。

然而,鲍信却发现,曹操虽然有抱负、有能力,但在乱世中,他仍需面临更多挑战。曹操的登场意味着更多的权力斗争,而这些斗争将决定未来的历史走向。鲍信在这场乱世纷争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为袁绍和曹操提供了两次关键的计谋:一是劝袁绍趁董卓弱点出击,二是建议曹操脱离袁绍,从而为自己创造了独立的空间。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变数。鲍信最终在寿张之战中英勇牺牲,尽管未能亲眼见证曹操崛起后的巅峰时刻,但他的智慧和忠诚却为后人留下了深远的影响。鲍信的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同时也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如果鲍信活得更久,历史将会如何发展呢?他是否能成为曹操的真正对手?这依然是个未解之谜,但毫无疑问,鲍信的谋略与忠诚是汉末历史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解... 毛主席一生只出国两次,目的地都是苏联。然而,在解放战争爆发之前,毛主席曾三次主动提出要访问美国,但都...
原创 隋...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最初选择的太子是长子杨勇。然而,杨坚最终废除了杨勇,改立了次子杨广。那为什么杨...
原创 三... 《三国演义》是充满智慧与勇气的经典故事,其中的英雄们各显神通,既有智慧的较量,也有力气的拼搏,非常热...
原创 华... 曹操被普遍认为是乱世中的英雄人物,他不仅能在治国安邦上有所作为,而且在乱世之中也展现出非凡的政治和军...
胡建东:瑞金货币史上具有别样意... 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当年的“赤色首都”瑞金,以国家名义发行过钞票。此前二年,为对抗即将来临...
原创 八... 上世纪80年代末,一名解放军军官在前往法国参加航空展的途中,决定放弃回国,选择滞留海外。这位军官名叫...
原创 古... 在谈到中国古代历史时,万户侯这一荣誉往往频繁出现,几乎每个历史时期都有被封为万户侯的人物。例如,西汉...
中国新闻史学会学术年会在重庆召... 中新网重庆11月22日电 (记者 钟旖)中国新闻史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22日在重庆启幕。 围绕“信...
原创 周... 岳飞少年时跟随乡里的周同学习射箭,能够左右开弓。后来,他又跟随枪术大师陈广学习技击,成为一县之内无敌...
原创 张... 张士诚原名九四,出身为运盐工,由于不堪盐官压迫,至正十三年(1353年)与其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
原创 奸... 前言 一位冤魂,一名奸臣,一场悲泪,一世宿命。时至今日,秦桧的名字仍然是千古骂名,而忠诚英勇的岳飞精...
趣历史|清官专断家务事 “清官难断家务事”,特别是在古代,家庭人口众多,纠纷情况又复杂,对于谁是谁非,外人很难说得清楚。但在...
原创 黄... 黄巢起义,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唐朝的灭亡。关于黄巢,后世的看法分歧较大:一些人认为黄巢是个杀戮成性的魔...
原创 刘... 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动荡时代,刘协皇帝名义上是汉朝的统治者,但实际上,袁绍和袁术这对兄弟才真正掌控着那个...
原创 武... 武松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他是施耐庵笔下的打虎英雄,后来因愤怒杀死了西门庆和潘金莲,还在鸳鸯楼上...
原创 东... 翻考古队的工作日记时,有段描写让我盯着屏幕愣了半天——队员们清理东晋古墓那会,连喘气都透着小心翼翼。...
侯杨方:看待明朝衰亡需寻找历史... 《明亡清兴:1618—1662年的战争、外交与博弈》 作者:侯杨方 版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25年...
原创 陈... 在肖伟俐所著的《帅府家风》中,详细记录了许多开国元帅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些内容充满了浓厚的家庭...
原创 抗... 谭炳云同志,您真是我们的大功臣啊! 在1951年国庆庆典的盛大场合上,彭德怀举杯对这位穿着简朴的男子...
原创 日... 一个岛国,资源穷得叮当响,地震海啸年年闹,却偏偏几百年、上千年盯着东亚大陆不放,非要把中国搞亡国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