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黄维被围后拿部队撒气,一国军师长气不过:别人能起义我也能
迪丽瓦拉
2025-09-16 10:33:25
0

1948年11月,刚刚接任国军12兵团司令的黄维接到命令,要求兵团从驻马店确山一带集结,按照国防部规定的指定路线向徐州进发,目的是为了支援困于碾庄的国军7兵团。

接到命令后,黄维立刻动身,但这一段艰难的行程,确实让他饱受折磨。国防部给出的行军路线,被证明是让人头疼的根源。这个路线的设计完全从“最短时间”出发,却完全忽视了沿途的路况问题。黄维出发后,面临的不仅是四条大河横亘在前,还要穿越一片片湿地、沼泽和支流。对于一个数十万人的庞大兵团来说,这样的地形无疑是灾难性的。

一、“书呆子”作风的体现

当时,黄维正在驻马店确山一带,接到了前往徐州的命令。黄维虽然刚刚上任12兵团司令,但从理论和教育的角度,他在军队中有着不小的影响力。早在1948年上半年,黄维还在武汉负责招募和训练工作,在那时他提出的一整套培训方案得到了不错的效果,并且他曾任国军“新制军官学校”的校长,培养了大量有潜力的军官。

然而,这些成就并没有为他在战场上提供多少经验。12兵团的成立打破了他一度安稳的生活。1948年8月,国军决定进行军队整编,组建若干兵团以应对激烈的战局,12兵团也因此诞生,最初包括第18军、第10军、第14军和第85军等部队。特别是18军,是胡琏的基础部队,然而因为白崇禧的干预,胡琏未能出任12兵团司令。于是,黄维在武汉负责招募时被任命为12兵团司令。

黄维虽然在理论和组织方面表现出色,但缺乏前线经验,这也使得他在实际操作中显得过于“书呆子”。杨伯涛曾形容黄维为“久离军队,是个外行”,并指出他缺乏灵活应对战局变化的能力。

12兵团出发时,黄维按照国防部的计划路线进军,但这条路线并没有考虑到途中存在的巨大障碍。确山到正阳、新蔡,再到阜阳和蒙城之间,黄维面对的是一连串的大河与沼泽,五条主要河流和众多支流让兵团无法顺利前行。更麻烦的是,黄维没有改变路线,而是严格按照既定路线行进,结果耗时11天才勉强到达蒙城。

即使如此,黄维依旧固守军事纪律,坚决执行命令,但这个固守规则的“书呆子作风”却让他错失了许多机会。

二、放弃蒙城的错误决定

1948年11月18日,12兵团终于抵达蒙城。黄维决定在这里稍作停顿,商讨下一步计划。此时,侦察兵报告说,附近有大量解放军部队,显然中野军正在准备对12兵团进行拦截。杨伯涛建议,应该在蒙城固守,而不是贸然前行。杨认为,中野可能会采取正面进攻,这意味着敌人准备进行大规模反击。因此,黄维应该谨慎应对,保全自身的同时,再考虑支援其他部队。

但黄维经过深思熟虑后,还是决定继续前进,忽视了蒙城作为补给点的重要性。没过多久,蒙城便被中野占领,这一失误直接导致黄维失去了补给源。12兵团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因为缺乏补给,陷入了困境。

蒙城不仅是一个重要的防守据点,更是兵团的补给枢纽。黄维在离开蒙城后,没能及时补充物资,导致兵团粮草和弹药迅速消耗殆尽。当时,12兵团依赖空投补给,但每日仅能获得十几吨补给,根本无法满足庞大兵团的需求,最终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

三、物资匮乏与士气崩溃

在被围困于双堆集后,黄维最初充满信心,认为凭借兵团的兵力和重型装备,可以顺利突破围困。然而,持续的激烈战斗和过快的物资消耗让他开始感到焦虑。最初离开蒙城时,兵团所带的物资仅够支撑一周,然而由于突围失败,物资消耗异常迅速,几乎在短时间内耗尽。

随着寒冷的冬季到来,12兵团的士兵开始遭遇饥饿与严寒的双重困境。士气急剧下滑,而南京方面的空投支援也越来越难以维持。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廖运周的110师选择了起义,这使得黄维陷入了更为复杂的局面。

黄维愤怒异常,尤其对23师发火。他不仅取消了85军军长吴绍周的兵权,还严厉监视了23师。23师的黄子华师长因不满黄维对部队的苛刻管理,加上物资被截留,士气低落,最终决定投诚。在经过深思熟虑后,黄子华于12月10日晚率领23师及所属部队正式向解放军投降。

23师的投降彻底打破了12兵团的防线,也让解放军能够轻松对双堆集实施打击。黄维的兵团失去了最后的抵抗能力,面对接踵而至的压力,12兵团的命运也已经注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解... 毛主席一生只出国两次,目的地都是苏联。然而,在解放战争爆发之前,毛主席曾三次主动提出要访问美国,但都...
原创 隋...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最初选择的太子是长子杨勇。然而,杨坚最终废除了杨勇,改立了次子杨广。那为什么杨...
原创 三... 《三国演义》是充满智慧与勇气的经典故事,其中的英雄们各显神通,既有智慧的较量,也有力气的拼搏,非常热...
原创 华... 曹操被普遍认为是乱世中的英雄人物,他不仅能在治国安邦上有所作为,而且在乱世之中也展现出非凡的政治和军...
胡建东:瑞金货币史上具有别样意... 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当年的“赤色首都”瑞金,以国家名义发行过钞票。此前二年,为对抗即将来临...
原创 八... 上世纪80年代末,一名解放军军官在前往法国参加航空展的途中,决定放弃回国,选择滞留海外。这位军官名叫...
原创 古... 在谈到中国古代历史时,万户侯这一荣誉往往频繁出现,几乎每个历史时期都有被封为万户侯的人物。例如,西汉...
中国新闻史学会学术年会在重庆召... 中新网重庆11月22日电 (记者 钟旖)中国新闻史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22日在重庆启幕。 围绕“信...
原创 周... 岳飞少年时跟随乡里的周同学习射箭,能够左右开弓。后来,他又跟随枪术大师陈广学习技击,成为一县之内无敌...
原创 张... 张士诚原名九四,出身为运盐工,由于不堪盐官压迫,至正十三年(1353年)与其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
原创 奸... 前言 一位冤魂,一名奸臣,一场悲泪,一世宿命。时至今日,秦桧的名字仍然是千古骂名,而忠诚英勇的岳飞精...
趣历史|清官专断家务事 “清官难断家务事”,特别是在古代,家庭人口众多,纠纷情况又复杂,对于谁是谁非,外人很难说得清楚。但在...
原创 黄... 黄巢起义,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唐朝的灭亡。关于黄巢,后世的看法分歧较大:一些人认为黄巢是个杀戮成性的魔...
原创 刘... 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动荡时代,刘协皇帝名义上是汉朝的统治者,但实际上,袁绍和袁术这对兄弟才真正掌控着那个...
原创 武... 武松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他是施耐庵笔下的打虎英雄,后来因愤怒杀死了西门庆和潘金莲,还在鸳鸯楼上...
原创 东... 翻考古队的工作日记时,有段描写让我盯着屏幕愣了半天——队员们清理东晋古墓那会,连喘气都透着小心翼翼。...
侯杨方:看待明朝衰亡需寻找历史... 《明亡清兴:1618—1662年的战争、外交与博弈》 作者:侯杨方 版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25年...
原创 陈... 在肖伟俐所著的《帅府家风》中,详细记录了许多开国元帅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些内容充满了浓厚的家庭...
原创 抗... 谭炳云同志,您真是我们的大功臣啊! 在1951年国庆庆典的盛大场合上,彭德怀举杯对这位穿着简朴的男子...
原创 日... 一个岛国,资源穷得叮当响,地震海啸年年闹,却偏偏几百年、上千年盯着东亚大陆不放,非要把中国搞亡国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