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末最有骨气的王爷:饿死不卖国,得毛主席重用,死后葬入八宝山
迪丽瓦拉
2025-09-16 12:04:25
0

1950年8月的一天,一位曾在德胜门街头摆摊谋生的63岁老大爷,突然收到了一个意外的委任状。他心跳加速地拆开封皮,一看,竟然是毛主席亲自签发的委任书,文件上还带有毛主席亲笔签名!老大爷愣住了,内心久久无法平静,眼泪不自觉地涌了出来。喃喃自语:“我从未见过毛主席,怎么会有这么重要的委任给我?毛主席怎么会知道我载涛?”

新中国成立后,“载涛”这个名字,成了成千上万普通民众中不起眼的一员。但如果回溯到清末,载涛可是一位令人瞩目的人物。1886年,他出生在醇亲王府,这个王府背后有着一段辉煌的历史,光绪皇帝是他的同父异母哥哥,宣统皇帝则是他的亲侄子。可以说,载涛一出生就注定了不平凡的命运,真可谓“天潢贵胄”。

年仅五岁时,他便被封为二等镇国将军,且晋升为辅国公。16岁时,载涛被封为贝勒,21岁时,随着溥仪继位,他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继承了钟郡王的爵位。尽管拥有这些显赫的头衔,载涛却并未在清朝政权中担任实际职务。直到溥仪登基后,载涛才和“满清五虎”之一的铁良一道,负责抓捕藏匿的革命军。然而,这项工作并未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

不久后,载涛等人向皇帝建议组建一支由皇帝独立掌控的禁卫军。为了做好这项工作,载涛以“禁卫军训练大臣”的身份,曾先后前往日本、美国、英国、法国等地考察军队,甚至专门到法国的索米骑兵学校学习骑兵战术。1911年5月,25岁的载涛学成归国,升任军咨大臣并负责禁卫军的建设。然而,刚刚准备付诸实践,辛亥革命爆发了。

随着革命军势如破竹地逼近北京,隆裕太后紧急找来载涛商议对策。然而,载涛自己也心知肚明,大清的军队不过是纸上谈兵,根本无力与革命军一较高下。无奈之下,他选择上交兵权,主动退居二线,过起了清闲的王爷生活。

1912年2月12日,溥仪宣布退位,大清灭亡,载涛也因此失去了所有的荣誉和职务。五年后,张勋复辟失败,载涛再次被请出山,担任禁卫军司令。然而,这场复辟闹剧仅仅维持了12天就宣告失败,载涛彻底清醒,再也没有做恢复大清的梦。

虽然载涛在政治上并未取得什么成就,但他在马术和其他领域却有着广泛的兴趣和特长。他从小便精通骑射,每年“三月三”赛马节,他都稳稳地拿下冠军。不仅如此,他对相马有着深入的研究,能够凭借一眼判断出马匹的用途、年龄和优劣。除了马术,载涛还是一位戏曲爱好者,精通京剧中的各种角色,京剧界甚至称他为“外行中的内行”。此外,他的厨艺也十分了得,慈禧太后曾因食欲不振特别请他入宫烹制佳肴,结果深得慈禧赞赏。

然而,随着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载涛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急转直下。为了生计,他开始精打细算,把家中大批佣人辞退,连家里的开支都需要每晚报账。一次,载涛发现福晋花钱不清,于是要求她详细说明,最终发现是买了味精,载涛将这笔支出也纳入账本。随着物价飞涨,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困难,最终他将原本的府邸卖给了辅仁大学,一家人迁至山老胡同的一处小院。

尽管生活日渐拮据,载涛依然保持着他的骨气。他开始在德胜门的鬼市上摆摊卖旧物,以此维持家计。福晋曾对这件事感到羞耻,但载涛却毫不介意,他认为自己是通过合法手段谋生,卖的是家里的旧物,并无可耻之处。在德胜门的摊位上,很多人都惊讶于曾经的“涛贝勒”竟然沦落至此。

其实,载涛曾有机会复归旧职。1924年直奉战争后,张作霖曾想邀请他出山,但载涛拒绝了,他不愿卷入军阀的争斗。甚至在1932年,溥仪在日本的扶持下,创建伪满洲国,曾派人邀请载涛担任高职,但载涛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并表示如果去做官,那就是做汉奸,宁死不做亡国奴。

直到1943年,载涛生活逐渐贫困,曾有政界人士希望挽留他,但他始终坚定地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直到1949年,北平解放后,毛主席得知了载涛的遭遇,特别指示安排他到街道办事处工作。载涛感激不已,正式进入了新中国的公务体系,开始为民众服务。

他并没有忘记曾经的荣誉和责任,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关心邻里,渐渐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载”。1950年,周总理邀请载涛参与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并特别感谢他为新中国建设所做的贡献。在会上,载涛提出了关于军马改良的建议,毛主席对此非常赞赏,并亲自为他签署了委任状,将他任命为解放军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载涛不再是昔日的王爷,而是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为新中国的建设奉献力量。

载涛珍惜这份工作,亲自奔波到各地军马场,为军马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组织征集了大量优质军马,支援前线。即使年事已高,他每天都骑自行车到工作单位,保持了极高的工作热情。

毛主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了照顾载涛的健康,特批他可以在家工作,不再强求他每天骑车上班。这份关怀让载涛深受感动,他一直感激党和政府对他的照顾。1954年,载涛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并在会议上与毛主席有了亲切的对话。在这次交流中,载涛提到“满清”这一名称的问题,毛主席和周总理都表示赞同,并决定修改这一历史称呼。

载涛一直怀念与溥仪的亲情,1957年,他应毛主席的建议前往抚顺探望溥仪,叔侄二人重归于好。载涛一生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对家族的责任以及对新中国的奉献,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最终因病去世,享年84岁,毛主席亲自批准了他的骨灰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作为对他一生贡献的最好肯定。

载涛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与转折。他从清朝的王爷到新中国的普通公务员,虽经历了权力的波动,却始终不改心中的忠诚与骨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解... 毛主席一生只出国两次,目的地都是苏联。然而,在解放战争爆发之前,毛主席曾三次主动提出要访问美国,但都...
原创 隋...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最初选择的太子是长子杨勇。然而,杨坚最终废除了杨勇,改立了次子杨广。那为什么杨...
原创 三... 《三国演义》是充满智慧与勇气的经典故事,其中的英雄们各显神通,既有智慧的较量,也有力气的拼搏,非常热...
原创 华... 曹操被普遍认为是乱世中的英雄人物,他不仅能在治国安邦上有所作为,而且在乱世之中也展现出非凡的政治和军...
胡建东:瑞金货币史上具有别样意... 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当年的“赤色首都”瑞金,以国家名义发行过钞票。此前二年,为对抗即将来临...
原创 八... 上世纪80年代末,一名解放军军官在前往法国参加航空展的途中,决定放弃回国,选择滞留海外。这位军官名叫...
原创 古... 在谈到中国古代历史时,万户侯这一荣誉往往频繁出现,几乎每个历史时期都有被封为万户侯的人物。例如,西汉...
中国新闻史学会学术年会在重庆召... 中新网重庆11月22日电 (记者 钟旖)中国新闻史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22日在重庆启幕。 围绕“信...
原创 周... 岳飞少年时跟随乡里的周同学习射箭,能够左右开弓。后来,他又跟随枪术大师陈广学习技击,成为一县之内无敌...
原创 张... 张士诚原名九四,出身为运盐工,由于不堪盐官压迫,至正十三年(1353年)与其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
原创 奸... 前言 一位冤魂,一名奸臣,一场悲泪,一世宿命。时至今日,秦桧的名字仍然是千古骂名,而忠诚英勇的岳飞精...
趣历史|清官专断家务事 “清官难断家务事”,特别是在古代,家庭人口众多,纠纷情况又复杂,对于谁是谁非,外人很难说得清楚。但在...
原创 黄... 黄巢起义,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唐朝的灭亡。关于黄巢,后世的看法分歧较大:一些人认为黄巢是个杀戮成性的魔...
原创 刘... 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动荡时代,刘协皇帝名义上是汉朝的统治者,但实际上,袁绍和袁术这对兄弟才真正掌控着那个...
原创 武... 武松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他是施耐庵笔下的打虎英雄,后来因愤怒杀死了西门庆和潘金莲,还在鸳鸯楼上...
原创 东... 翻考古队的工作日记时,有段描写让我盯着屏幕愣了半天——队员们清理东晋古墓那会,连喘气都透着小心翼翼。...
侯杨方:看待明朝衰亡需寻找历史... 《明亡清兴:1618—1662年的战争、外交与博弈》 作者:侯杨方 版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25年...
原创 陈... 在肖伟俐所著的《帅府家风》中,详细记录了许多开国元帅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些内容充满了浓厚的家庭...
原创 抗... 谭炳云同志,您真是我们的大功臣啊! 在1951年国庆庆典的盛大场合上,彭德怀举杯对这位穿着简朴的男子...
原创 日... 一个岛国,资源穷得叮当响,地震海啸年年闹,却偏偏几百年、上千年盯着东亚大陆不放,非要把中国搞亡国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