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联大清洗:60万人被处决,超过76万人被流放,斯大林做错了吗?
迪丽瓦拉
2025-09-16 12:32:45
0

从1934年到1938年,斯大林发动了苏联历史上极为恐怖的“肃反运动”,这场运动导致约60万人被处决,超过76万人被流放。由于其规模和残酷性,人们通常称这一时期为“大恐怖”,也称为“苏联大清洗”。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斯大林的这一系列行为,是否可以称之为错误呢?

1934年12月1日,苏联列宁格勒州第一书记基洛夫像往常一样,走向他在州政府大楼里的办公室。谁也无法预料到,在这一普通的早晨,一场刺杀竟然会发生在苏联高层的办公楼内。当时,基洛夫正准备进入办公室,却被一颗子弹打中了后脑,倒地不起。警卫们迅速将他送往医院,但遗憾的是,这位从1904年就开始参与革命的苏联高层领导人,还是未能抢救过来。

刺杀者尼古拉耶夫当场被捕,并且在他的家中找到了详细记录其行凶动机的文件。尽管一些与他接触过的人描述他性格神经质,但关于这一事件的疑点却仍未得到合理解释。首先,作为国家领袖的斯大林亲自过问了调查,然而在没有公开详细的审问记录的情况下,这名刺客便在匆忙中被处决。其次,负责值班的警卫队长未能提供清晰的解释,为什么刺客能够毫无阻拦地进入大楼,而该队长本身也神秘死亡——他因“车祸”去世,情况扑朔迷离。

尽管这一事件充满了谜团,基洛夫的死亡却深刻影响了苏联政权的内部局势,成为大清洗的导火索。就在12月的最后几天,尼古拉耶夫及其13名同伙被处决,其家人也相继被逮捕和处决。斯大林利用这次事件,开始了大规模的政治打击,认为党内存在极大“危险”。

斯大林还指责“苏联红军之父”托洛茨基为“反革命分子”,同时对党内外的“反对派”展开调查。更有流言称,尼古拉耶夫曾使用“假党证”进入政府大楼,这为斯大林提出对党内党证进行大规模“清查”提供了借口。此次党证调查的后果是,超过81%的党员受到审查,接近9%的人被开除。这只是大清洗的开始。

斯大林利用这一事件修改了苏联宪法,设立了对“恐怖活动”进行迅速审理的法律框架。新的法律规定,所有“恐怖组织”的审理流程可以在10天内完成,且不允许上诉,甚至被告在被判处死刑前仅有一天的通知时间。这一“闪电审判”的法律,使得对反对者的打击得到了法律的“正当性”支持。

为了确保这一清洗行动的顺利进行,斯大林进一步加强了契卡(秘密警察)的权力。这个组织的职能越来越庞大,从原先的清洗反革命分子,到后来甚至连普通的小偷和匪徒也成了他们的打击对象。几年之后,契卡逐步演变为后来的“克格勃”,成为苏联权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斯大林大规模的政治清洗很快蔓延开来,不仅仅是党内的对手,甚至一些曾经的亲密盟友也未能幸免。曾经与斯大林并肩作战的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托洛茨基等,都被贴上了“反革命恐怖集团”的标签。1936年8月的第一次大审判中,16名苏联中央领导人被判死刑,接着是第二次和第三次审判,越来越多的高层领导者和经济管理人员被清除。甚至当时支持斯大林的奥尔忠尼启则,也因与斯大林发生严重分歧,在1937年2月选择自杀,这标志着斯大林在党内已没有任何挑战者。

这一系列清洗行动对苏联的影响极为深远。到1938年,红军中约有1.5万名指挥官被处决,五位大元帅中三位被枪毙,还有数百名军长被清除。这导致苏联在1939年与芬兰的战争中遭遇惨重失败,且使得德国的希特勒有了对苏联发动侵略的勇气。如果没有外部援助,苏联或许在二战初期便会被德国吞噬。

那么,为什么斯大林会冒险发动这样一场大清洗呢?这个问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列宁时期,那个时候,“肃反”本就是一种肃清反革命分子、间谍和破坏分子的政治手段。斯大林在列宁去世后的权力斗争中,凭借其强硬的手段,逐步消除了党内其他有力的竞争者。尤其是在列宁的遗嘱中提到要将斯大林从党内高位调离,但斯大林通过政治手腕保住了自己的权力,并开始清洗党内的对手。

在列宁去世后,斯大林通过政治手段逐步掌握了苏联的权力,而基洛夫的崛起,尤其是在党内会议上得到的长时间掌声,也让斯大林感到威胁。加上国际局势日益紧张,英美对法西斯扩张的纵容,使得斯大林认为自己的政权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他坚信,只有彻底肃清党内外的异己,才能保住苏联,也保住自己的领导地位。

大清洗虽以“肃反”之名进行,但其本质上是一次极端的政治斗争。这场大清洗不仅削弱了苏联的政治结构,还导致了大量无辜者的死亡与痛苦,给苏联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后果。今天,回望这段历史,虽然斯大林的“光环”早已褪色,但对于他与这场大清洗的评价仍然存在诸多争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对昆仑刻石高清图的几点看法 昨天有位网友给我发了昆仑石刻的高清图,早上又看到有位网友留言:“大王看了高清照片后再写一篇呗,还认为...
地理视角看《长安的荔枝》,大唐... 最近热播剧《长安的荔枝》中,长安小吏李善德跨越千山万水运送荔枝的情节扣人心弦。当观众为这场“古代物流...
原创 国... 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终于突破重重难关,成功从美国归国,从此投入到新中国的科学建设中。这个举动...
原创 水... 说到梁山好汉,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关于他们的故事,各种版本流传至今,耳熟能详。他们每一个人背后都有着一...
原创 清... 康熙年间的“三藩之乱” 在清朝的历史上,康熙年间发生了一个重大的事件——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这...
原创 六... 1939年初,八路军129师386旅副旅长许世友,带领部队驻扎在河北邯郸曲周县,开展敌后抗战工作。这...
原创 “... 随着瑞典于3月7日正式加入北约,这个北大西洋军事组织悄然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完成了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
涂亚伦:袁世凯家族的没落 1915年我在上海医学院毕业后,到天津公立女医局当大夫。女医局初名“北洋女医院”,因为地址在东门水阁...
原创 武... 《——·前言·——》 武则天退位后,没人敢对她采取行动。朝廷中的权臣,甚至她的亲生儿子李显,都无法...
原创 楚... 秦朝末年,曾在历史上叱诧风云的楚霸王项羽,年少时便学过兵法,却未能真正领悟其中奥义。他初期威震四方,...
万历皇帝不上朝,是因为疾病吗? 万历十四年,万历帝23岁。 十月初五,礼部祠祭司主事卢洪春上奏,这位主管祭祀的官员对于万历帝不参加祭...
晚清朝廷有那么多能人,为什么不... 导读:慈禧太后,自咸丰十一年“辛酉政变”到光绪三十四年崩逝,其以“垂帘听政”的方式,代行皇帝职权,把...
原创 非... 提起非洲,似乎第一印象永远都是黑人遍布,以及杂乱不堪的环境。但有一个国家却并非如此,这里虽然也是非洲...
原创 秦... 熟悉秦国历史的人往往都会提到:“正是因为秦孝公推行变法,才为秦国最终统一六国、称霸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
原创 日... 1931年9月18日,沈阳北大营的炮火撕裂了东北的夜空,日本铁蹄悍然踏破国门。然而,整整十年间,中国...
原创 朱... 朱元璋与刘日新:命运交织的背后 朱元璋,那个出身贫寒、几度命悬一线的男子,曾是街头乞丐,亦曾是僧侣...
原创 汉... 汉代官府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引导和培养官吏的忠君、孝亲、廉洁、奉公、宽仁、勤政等德行,督促各级官...
原创 日... 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请您先点击“关注”,这样不仅方便讨论和分享,还能带来更多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
原创 博... 我党在历史的漫长征程中,曾走过不少弯路,其中一些重要的历史阶段往往被以关键领导人的名字来命名。比如“...
原创 大... 在古代历史的长河中,两个伟大的帝国如同两颗璀璨的明星,各自在不同的天地间闪耀着各自的光辉——东方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