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两子一孙一儿媳的死,多次打破太祖布局,难怪朱棣能称帝
迪丽瓦拉
2025-09-16 18:32:51
0

洪武元年,经过16年的浴血奋战,朱元璋终于在南京登基,开创了明朝的基业,被尊为明太祖。继位之后,朱元璋立刻将自己的发妻马氏立为皇后,长子朱标封为太子。至于其他的皇子,直到洪武三年才开始封为藩王,开国功臣们的封爵也在同一年陆续兑现。由此可见,朱元璋极为重视长子朱标的继承地位。

朱标可谓是历代太子中最得父亲宠信、并且权力最为庞大的一个。朱标出生在1355年,恰逢朱元璋亲自带兵攻打集庆(即南京),当得知长子降生的消息时,朱元璋喜上眉梢,便在山上刻下“到此山者,不患无嗣”八个字,显露出他对儿子的深厚期许。六岁时,朱元璋特意请来了宋濂等一众大儒亲自教导朱标,希冀他能接受正规儒家教育,成为一位有担当的皇帝继承人。

1364年,朱元璋自封吴王,朱标紧随其后被封为吴王世子。四年后,即1368年,朱元璋正式在应天称帝,朱标也随即被册封为太子。为了确保东宫的权力稳固,朱元璋在选拔辅佐太子的官员时,尽量挑选德高望重、功勋卓著的老臣,实际上这些人便是辅佐太子的力量。因此,父子两人自然能够在大多数决策上形成共识。

从朱元璋称帝前到帝位稳固后,他始终将朱标作为自己的继承人来培养。虽然在朝政上,朱标时常与父亲发生不同意见,甚至发生过争执,但朱元璋从未考虑废除朱标的太子之位。只要朱标活过太祖皇帝的病逝之时,他便是明朝的下一任皇帝。为了确保太子之位的稳固,朱元璋在清除一些心怀不轨的开国功臣时,采取了极为果断的行动,特别是在胡惟庸案中,彻底铲除了那些不安分的力量,为朱标的登基扫清了障碍。

然而,朱元璋的计划却因一系列不幸的变故被打乱。尤其是他亲生的两个儿子和孙子接连去世,使得原本稳固的局面变得动荡不安。最终,朱棣的靖难之役成功发动,令他最终取代了朱标的后嗣,登上了皇帝之位。

常遇春的女儿常氏嫁给朱标成为太子妃,是明朝王室与勋贵家族联姻的开始。常遇春自幼投身于太祖麾下,迅速崭露头角,凭借着一身战功成为太祖最得力的将领之一。尽管他加入太祖阵营的时间相对较晚,但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常遇春稳居功臣榜第二的位置,仅次于徐达。然而,天不假年,洪武二年,常遇春在北伐途中病重,英年早逝,未能享受太祖为开国功臣设定的荣光。

若常遇春生前得以享受爵位,他的地位将不言而喻。常遇春死后,朱元璋为表敬意,将他追封为开平王,并在洪武三年为他的长子常茂封为郑国公。常茂虽然年仅十岁,并未立下赫赫战功,但太祖依然决定让他在宫中与太子及其他皇子一同成长,期望他能效法父亲的英勇,助力家族未来繁荣。

根据朱元璋与常遇春早年的约定,常遇春的大女儿常氏最终嫁给了太子朱标。在洪武四年,即常氏守孝期满后,太祖便亲自安排她与太子朱标成婚,这时,常氏已年仅17岁。两人婚后的感情甚好,尽管婚前未曾深交,但婚后朱标对常氏宠爱有加,这与常氏自身的性格与品德密切相关。她身世高贵,但从不倚仗家族势力恃宠生娇,性格谦逊礼貌,孝顺公婆,并且对侧妃吕氏表现出无私的关怀,这种品德深得朱标喜爱。

洪武七年,常氏为朱标诞下长子朱雄英,并逐渐为太子标下更多子女。朱雄英年仅八岁时便因病去世,这一打击令朱标和朱元璋两位父子极为悲痛。朱雄英未能活到被册封为皇太孙的一天,原本认为会继承皇位的他突然夭折,让朱标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更令人遗憾的是,常氏在朱雄英去世后不久也因产后感染去世,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为了确保家族的稳定,朱元璋决定让吕氏接替常氏的太子妃位置,并未另娶他人。吕氏早已为朱标生下次子朱允炆,且在太子宫中坐稳了太子妃的位置,因此,吕氏的转正对于这个家族的长远稳定来说,无疑是最为合理的选择。

然而,朱标的突然去世,无疑是对太祖皇帝最大的打击。失去了心爱的嫡长子,不仅仅是情感上的痛楚,更让太祖深感自己的大计受到了不可修复的破坏。在继承人问题上,虽然按照长幼顺序,朱标的长子朱允炆应当继位,但由于种种原因,太祖始终对自己的后继安排存在不安。

而随着洪武二十五年太祖去世,局势愈发复杂。朱棣终于在靖难之役中取得了胜利,成功夺取了皇位。对于常氏家族的厚待,以及以其为纽带建立的外戚力量,朱元璋的构想最终未能如愿实现。太祖精心布局多年,为自己的皇孙所做的准备也在这些变故面前彻底崩塌。尽管如此,朱元璋仍通过一系列手段,确保了太子朱标的后代以及常氏家族在未来依然能在明朝的政治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民... 1922年,蒋介石的军旅生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一位女子竟然用枪顶住了他的脑袋。 这位勇敢无...
原创 大... 11月7日,日本新任女首相高市早苗在日本国会的答辩中发表了极其错误且危险的言论,涉及所谓台湾有事。她...
原创 从... 西汉时期的外戚专权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且深刻的政治现象。外戚专权指的是皇帝的亲属通过政治手段掌握了实...
原创 关... 三国时代,英雄辈出,其中蜀汉的两位名将关羽和张飞堪称其中的佼佼者。作为刘备的左右手,他们在《三国志》...
原创 嬴...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国历史中,谁是最强的帝王呢?有人认为是秦始皇嬴政,有人则推崇汉武帝刘彻,也有支...
原创 如... 毛主席曾说过一句话:崇祯是个好皇帝!我个人也非常赞同这一看法。那么,崇祯究竟好在哪里呢?他的优点和缺...
原创 他... 细数民国时期那些乱世出身的将才,真是令人惊叹。比如叶挺,二十出头就成为军长,有人看过电影会觉得他很狂...
原创 南... 1970年对柬埔寨来说,毫无疑问是充满灾难的一年。那一年,柬埔寨发生了剧变,国内政局动荡不安。当时,...
原创 刘... 两汉时期约持续了四百多年,随着朝廷不断推动汉室宗亲的分封政策,刘氏家族在这段时间里逐渐扩展,繁衍生息...
原创 唐...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诚挚邀请大家点击关注按钮,这样可以方便后续获取更多相关文章,也能更好地与我们互动...
原创 张... 张郃为什么看不起张飞,却一见赵云就不战而逃?听了你可能不敢相信 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很多读者...
原创 曹... 东汉末年,曹操能够成为最强大的诸侯,不仅因为他能够吸纳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才,还因为曹氏和夏侯氏等宗室的...
原创 李...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唐代乃至中国古代历史中两个非常辉煌的时期。贞观之治发生在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社会...
原创 秦...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到1912年溥仪退位,中国的封建帝制持续了2000多年,历经了494...
原创 一... 杨家将的故事几乎成了每个中国人心中永恒的英雄传奇。 这些英勇的杨家子弟,代代相传,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
原创 庞... 在三国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有两位人物总是与平定乱世的伟大任务联系在一起,那就是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
原创 刘... 事实上,刘备之所以最终选定刘禅(即扶不起的阿斗)为继承人,背后有三个主要原因,而其中第三个理由尤为关...
原创 都... 在很多谍战剧中,我们常常看到军统和中统这两个特务组织的名字。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无论是军统还是中统,...
原创 刘... 蜀汉的灭亡总是让人深感遗憾,尤其是众人总会提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说法,似乎那时蜀汉已经没有了合...
原创 李... 公元620年7月,22岁的李世民亲自统领着唐朝的七万精锐大军,向洛阳进发,目标明确——摧毁王世充所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