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爷脑子糊涂,王府是朝廷薅羊毛对象:记正统年间的大明肃王家族
迪丽瓦拉
2025-09-16 19:35:04
0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每段保持原意,稍微扩展细节,整体字数变化不大。

---

前言

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五月,巡按陕西的监察御史蒋诚向明英宗朱祁镇进奏,举报肃王朱赡焰拄着拐杖,披散着头发,竟然登上了兰县(今甘肃兰州)城楼。作为亲王,这样的不整洁行为实属不妥,王府里的承奉官和长史等官员必须承担管理不严的责任,予以严肃处置。

到了庚申日,蒋诚再次奏请对肃王赡焰披发持杖登城之事进行处理,同时请问责承奉、长史等官员防护失职。英宗心知王爷患有风疾,便没有追究此事。——《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十六》

英宗对此哭笑不得,暗自嘀咕这些御史是闲得无聊,专盯着这种小事不放。肃王朱赡焰是英宗祖父仁宗朱高炽的堂弟,近年饱受风疾折磨,病情时好时坏。对皇帝来说,这种小毛病并非大事,反倒能让朝廷借机从肃王府薅些羊毛。

那么,正统年间肃王家族的故事到底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来细细聊聊。

---

肃王与达贼冲突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二月,英宗刚继位不到一个月,肃王朱赡焰上奏朝廷,控诉“达贼”闯入扒沙马牙山,掳走了王府牧放的人畜,要求朝廷出面给个说法。马牙山位于凉州卫(今甘肃武威)东南的扒沙城附近,是肃王府的重要马场之一。

朝廷对肃王做出了严厉回应,指出早在宣宗朱瞻基在世时,就明确要求王府将马匹、骆驼、牛羊全部迁入内地牧放,为的是防范盗贼,你为何不听劝?如今受损还来找朝廷算账,毫无道理。

朝廷上复书称:“边防将领防守不严,已下敕责。皇考宣宗皇帝曾书信叔祖,令养马、驼、牛、羊悉迁内地牧放,以杜盗贼。今可将彼处孳生畜牧移内地,盗贼自不敢窥视。”——《明英宗实录卷二》

此前笔者提到,肃王的封国原在甘州(今甘肃张掖),其父肃庄王朱楧是明初九大塞王之一。朱楧率领王府护卫镇边时,哪有哪个达贼敢轻易挑战?可惜建文年间被迁往兰县,永乐、宣德年间多次削藩,到了朱赡焰手里,昔日威风赫赫的甘州护卫竟成了朝廷的软柿子,令人唏嘘不已。

---

护卫军的抽调与装备

虽然肃王府只剩一护卫,但依然是朝廷眼中的宝贝。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十一月,镇守陕西的都督同知郑铭从甘州护卫中抽调一千军士交给都指挥同知戴旺提督备边,直到次年黄河解冻才返还。显然,这数量仍不够,戴旺继续加码,最终抽调了两千人。

庚午日,陕西都指挥同知戴旺奏称:“臣备守兰县,达贼频繁侵袭,而新调来的甘州中护卫官军二千人皆缺少武器。”皇帝命内府局库供应铁甲五百副、盔甲一千顶、弓箭共一千张及三万支箭矢。——《明英宗实录卷二十七》

---

马匹征调与军务负担

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朝廷派大军出塞讨伐阿台和朵儿只伯部落的虏寇,战马损失惨重。英宗便盯上了肃王的马匹,命官军从肃王府平凉马场挑选优良战马,皇帝豪爽表示按数量付酬,赏赐白金、文绮、纱罗、布钞等物品。

由于边防任务繁重,朝廷暂免甘州中护卫及仪卫司群牧所余丁的屯种纳粮。到了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都指挥佥事李进上奏,甘州护卫军余人数多达一万五千,欲从中选拔一千精壮士兵协助剿贼。所谓“军余”即余丁,预备役军士,平时也需训练随时补充正军。

壬申日,守备兰县的都指挥佥事李进奏称:“兰县为要地,所辖军马不足。现甘州中护卫军余一万五千人,乞选一千名自备鞍马,加强训练,遇警可协力剿贼。”皇帝命右都御史王文与李进会选,并嘱咐李进合理训练,不扰民耕作。——《明英宗实录卷一百三十五》

虽然是余丁,训练有素的他们随时可充当正军力量。肃王府正军加余丁总计近两万人。想当年甘州三护卫齐备时,实力有多强可见一斑。

---

甘州肃王府与改建争议

朱楧内迁兰县后,甘州旧王府并未废弃。该王府位于甘州城西南部,由西宁侯宋晟与曹国公李景隆先后督修,是西北地区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由于肃王迁居兰县且难以返回甘州,陕西三司建议将其改作都司衙门。对此,肃王朱赡焰大为恼火,立即上奏强烈反对。

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右佥都御史程富再提建议,将甘州肃王府改建为钟鼓楼,以壮观边境景象。肃王怒火中烧,几乎气歪了鼻子。幸得甘肃总兵官宁远伯任礼调查后,认为修建钟鼓楼劳民伤财无益,英宗遂表示王府不必拆除,钟鼓楼亦无需兴建。

总兵官任礼等言王府虽颓圮可毁,但修钟鼓楼劳费无益。皇帝下令:“就此作罢。”肃王朱赡焰闻言,坚决请求保留旧府。朝廷随即命相关部门通知其知晓。——《明英宗实录卷一百一》

---

土木堡之变后的肃王府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变后,明军士气崩溃,稍有风吹草动便纷纷涌入甘州城避难。甘肃总兵官宁远伯任礼为安置败兵,直接将肃王府拆除,改为兵营。

据考证,甘州肃王府范围约在今张掖市甘州区县府街一带,现遗存明清时期房屋八间,昔日威震西北的肃王府早已湮没于历史尘埃中。

---

肃王府后裔与内使风波

肃王府子嗣稀少,庄王朱楧仅有一子朱赡焰,朱赡焰也只有一位庶子。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生的庶子,正统元年赐名朱禄埤。

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四月,朝廷派驸马都尉井源为正使,给事中马谅为副使,持节封朱赡焰庶长子朱禄埤为洵阳王。次年六月,肃王上奏称洵阳王大婚在即,但府中缺少内使。巩昌府河州卫有陈宣等二十三名“幼年伤残”,打算买入府中为内使,英宗特旨批准。

然而半年后,镇守陕西右副都御史陈镒揭露此事另有隐情。大明自建国以来严禁民间自宫,陈宣等人真是否幼年伤残朝廷心知肚明,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长史吴惇竟又私自增加五名内使名额,明显暗箱操作,公然违反朝廷令旨。英宗遂将吴惇押入陕西按察司大牢审问。长史如此放肆,也与肃王本人多病无力监管有关。

---

岁禄与婚姻风波

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朝廷正式赐予洵阳王朱禄埤每年两千石岁禄,其中五百石为实物粮食,其余折钞。相比之下,朱赡焰身为亲王,岁禄仅一千石实物米,连儿子都不如,颇为讽刺。

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肃王为儿子选妃,定中了甘州中护卫指挥樊俊之女。但樊指挥人品不佳,其好友赵瑛向朝廷举报其患恶疾,女儿不宜为王妃。礼部审查后认为父亲有病不代表女儿不能成婚,驳回举报,命准婚事。——《明英宗实录卷一百五十三》

事实上,赵瑛所言颇有依据,樊氏多年未育,险些引发风波,不过这里暂且不提。

---

结语

本文梳理可见,朝廷一直垂涎肃王府的马场,认为其马匹优于太仆寺养马。毕竟太仆寺官员是朝廷吏员,若养马不好,换个官职即可,但王府马场出问题,肃王自要严惩。

因养马有功,肃王府军校及家人在平凉一带颇为嚣张,招人厌恶。镇守陕西、右都御史陈镒于正统十年参奏,建议设固原巡检司,加强管理。

楚、肃二府及黔国公王家军校在平凉肆意勒索,陈镒建议开固原巡检司以捕寇盗。——《明英宗实录卷一百三十》

且因肃王身体欠佳,府内自长史以下多贪污敛财,鱼肉百姓。群牧千户王进祖等仗着偏僻,强征财物,不从则加重罪。此事被英宗点名批评,命令地方官严禁此类奸弊,重罪必须直报上级,不得自行处置。

尽管朱赡焰病弱,但骨气非同一般藩王。土木堡之变后,别的藩王惶恐不安,他却坚守封国。相关故事,我们下篇细说。

---

这样改写,保持了文章的语义完整,增加了一些细节与铺陈,整体字数变化不大。你觉得如何?需要调整哪部分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南... 1970年对柬埔寨来说,毫无疑问是充满灾难的一年。那一年,柬埔寨发生了剧变,国内政局动荡不安。当时,...
原创 刘... 两汉时期约持续了四百多年,随着朝廷不断推动汉室宗亲的分封政策,刘氏家族在这段时间里逐渐扩展,繁衍生息...
原创 唐...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诚挚邀请大家点击关注按钮,这样可以方便后续获取更多相关文章,也能更好地与我们互动...
原创 张... 张郃为什么看不起张飞,却一见赵云就不战而逃?听了你可能不敢相信 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很多读者...
原创 曹... 东汉末年,曹操能够成为最强大的诸侯,不仅因为他能够吸纳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才,还因为曹氏和夏侯氏等宗室的...
原创 李...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唐代乃至中国古代历史中两个非常辉煌的时期。贞观之治发生在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社会...
原创 秦...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到1912年溥仪退位,中国的封建帝制持续了2000多年,历经了494...
原创 一... 杨家将的故事几乎成了每个中国人心中永恒的英雄传奇。 这些英勇的杨家子弟,代代相传,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
原创 庞... 在三国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有两位人物总是与平定乱世的伟大任务联系在一起,那就是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
原创 刘... 事实上,刘备之所以最终选定刘禅(即扶不起的阿斗)为继承人,背后有三个主要原因,而其中第三个理由尤为关...
原创 都... 在很多谍战剧中,我们常常看到军统和中统这两个特务组织的名字。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无论是军统还是中统,...
原创 刘... 蜀汉的灭亡总是让人深感遗憾,尤其是众人总会提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说法,似乎那时蜀汉已经没有了合...
原创 李... 公元620年7月,22岁的李世民亲自统领着唐朝的七万精锐大军,向洛阳进发,目标明确——摧毁王世充所控...
原创 满... 努尔哈赤 年号:天命 庙号:太祖 谥号: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努尔...
原创 为...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朝廷和地方的权力斗争几乎贯穿了整个朝代的演变。在许多朝代,朝廷曾实施过分封制。唐朝...
原创 生...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中记载: 秋天的时候,群臣上表请求册封刘备为汉中王,并在表文中列...
千年古都如何更有国际范儿 “十四五”时期,北京以首善标准成功服务保障了15场国家主场外交和重大国事活动,累计接待国宾和重要外宾...
原创 李... 皇权的诱惑让无数人疯狂追求,甚至不惜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条通向权力的道路充满了血腥与险恶,注定要经...
原创 拍... 今年1月,一枚非常罕见的大清硬币在拍卖会上拍出了1362万元。这让人不禁好奇,家里是否还保存有大清硬...
原创 北... 北魏四姓是指在北魏孝文帝元宏时期,经过划定的四个显赫望族,分别是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