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晓得齐国本是姜子牙的封地,可到了战国时期,国君怎么突然姓田了呢?在长达上百年的时间里,一个外来家族居然把姜氏王族从王座上挤了下去。这种没有硝烟的权力交替啊,可比电视剧里演的还要精彩呢!
话说春秋时期,陈国发生大乱,公子陈完逃到了齐国。齐桓公见他挺有能耐,就想给他封个大官。但陈完连连摆手说:“我是逃难来的,可不想给您添乱。” 这一推却让齐桓公对他另眼相看,不但赐给他封地,还给他改了姓叫 “田”。这田家在齐国扎根之后,就一门心思做起了收买人心的买卖。
借粮食的时候,用大斗往外借,小斗往回收;灾年的时候呢,开仓放粮不说,还不收利息。老百姓一提起田家,那是纷纷竖起大拇指,可一提到姜氏王族,就大骂他们黑心。这一招可真是厉害啊,不知不觉间就把民心牢牢地攥在了手里。
站稳脚跟之后,田家就开始下一盘大棋了。田桓子联合其他家族把庆氏给扳倒了;田釐子呢,扶持傀儡国君,还安插自己的亲信;到了田成子的时候,直接就把齐简公给杀了,然后另立一个听话的新君。这祖孙三代就像在跑接力赛一样,一点一点地把姜氏王族的权力给掏空了。
田成子更是绝,为了壮大自家的势力,广纳妻妾,还默许门客自由出入内宅。没几年,田氏家族人丁兴旺,朝堂上下到处都是他们家的亲戚,这可比现代家族企业的接班手段还要高明呢。
公元前 386 年,周安王册封田和为齐侯,姜氏的齐国就彻底改姓田了。这场权力的更迭,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全靠收买人心、扶持傀儡、外交运作等手段,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慢慢地把江山给蚕食掉了。等姜氏王族反应过来的时候,大势早就没了。
田家之所以能够获胜,关键就在于他们懂得 “经营人心”。老百姓只要能吃饱饭,就会认可你;官员只要能得到好处,就会听你的话。再看看姜氏王族呢,越到后来越腐败,赋税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民心早就散了。
从姜子牙封齐到田氏代齐,这六百年间真是风云变幻啊。其实这个故事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再坚固的江山,如果失去了民心,也是守不住的。田家看似夺取了王座,实际上是顺应了民心所向。历史不管怎么翻来翻去,写的都是人心向背这个老道理啊。
参考文献
《史记・齐太公世家》,司马迁著,中华书局,1959 年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司马迁著,中华书局,1959 年
《左传》,左丘明著,中华书局,200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