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毛泽东评点姚崇,大政治家、唯物论者,赞其十条政治纲领古今少见
迪丽瓦拉
2025-09-16 23:02:03
0

文/董晓彤

唐朝,是一个风云人物层出不穷的时代。然而,能真正引起毛泽东关注的历史人物并不多,其中能被毛泽东称为“政治家”的更是屈指可数。经过毛泽东的评批,他为这三位人物留下了如此的赞誉,他们分别是姚崇、朱敬则、张说。今天我们重点探讨的是姚崇——这位唐代宰相,不仅被毛泽东盛赞为“政治家”,还被誉为“大政治家”。

姚崇(650-721年),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省陕州区)人。他在唐代武则天、睿宗和玄宗时期三度出任宰相。史籍中记载,姚崇年轻时英俊非凡、品格高尚。他自幼好学,早年担任孝敬挽郎,日后因才学出众,成为一名备受尊敬的政治家。《新唐书》与《旧唐书》均有关于他的传记。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他赞誉有加,称:“唐代贤相,前有房玄龄、杜如晦,后有姚崇、宋璟,其他人无可比拟。”毛泽东在阅读《新唐书·姚崇传》时,批注称:“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崇。”(《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37页)

那么,姚崇究竟为何被毛泽东称为“大政治家”?从毛泽东的评语中,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找到答案:政治见解、处事方式以及思想特点。

一、政治见解:“如此简单明了的十条政治纲领,古今少见”

姚崇具有独特的政治眼光和卓越的政治才能,为唐朝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当唐玄宗即位之初,准备任命姚崇为宰相时,姚崇并没有急于接受。他首先提出十条施政纲领,作为是否出任宰相的前提。根据《新唐书·姚崇传》记载:

“先天二年,玄宗讲武新丰……密召崇……帝曰:‘卿宜遂相朕。’崇跪奏:‘臣愿以十事闻,陛下度不可行,臣敢辞。’帝曰:‘试为朕言之。’” 姚崇列举了十条政治纲领,包含:改革严刑峻法、杜绝宦官干政、控制外戚势力等内容。唐玄宗听后答应实施这些建议,并最终任命姚崇为宰相。姚崇的政治纲领直接击中当时唐朝面临的政治弊端,堪称治国理政的大智慧。

毛泽东在阅读此段时,评论道:“如此简单明了的十条政治纲领,古今少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37页)

姚崇的这十条纲领非常简洁,直面时弊,条理清晰,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和前瞻性。他提出的政见强调仁政与法治的平衡,反对腐化与奢侈,倡导政治清明、精简朝政,这些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指导意义。毛泽东高度赞赏姚崇的直截了当和务实的做法,认为这种简明扼要的风格堪称古今少见。

二、处事方式:“二人道同,方法有些不同”

作为政治家,姚崇的处事方式同样独具匠心,不仅能识时务、应变巧妙,还能灵活应对复杂的君臣关系。他在朝中进行改革时,勇于推行变革,同时又能审时度势,灵活应对挑战。

《新唐书》中的一段赞语提到:“姚崇善应变成务,宋璟善守法持正;二人道不同,同归于治。”此段话表扬了姚崇和宋璟不同的为政方法,姚崇善于根据局势变化作出应变,而宋璟则注重坚守传统、稳守法度。毛泽东在读到此段时,批注:“二人道同,方法有些不同。”(《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页)

姚崇的“应变”能力表现在他能够根据情况的不同做出灵活调整。他的政治智慧体现在他的处世哲学上,懂得何时求变,何时守正。在与武则天的交往中,他巧妙地处理了与武则天的关系,避免了过度对立,也能够在必要时做出果敢的改革决策。

三、思想特点:“唯物论者姚崇”

毛泽东给予姚崇一个非常高的评价,称其为“唯物论者姚崇”(《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37页)。这一评价来自于姚崇在历史上独到的唯物论思想。

姚崇在实际政务中充分体现了唯物论思想,敢于从实际出发,提出一系列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的政策。例如,他在面对山东蝗灾时,主张用实际行动来应对灾难,而不是单纯地依赖祈祷和修德来化解灾难。他的这一行为完全符合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强调以人为主、从实际出发。

姚崇在上奏唐玄宗时,提到关于东巡的建议,打破了当时迷信的传统观念,他认为太庙损坏并不是天命的表现,而是自然老化所致,因此应顺应自然,及时修葺而非过分担忧。

此外,姚崇对佛教的看法也显示了他的唯物论思想。他不仅反对利用佛教伦理谋取私人利益,还反对当时滥建佛寺的风气,认为这种行为并不能影响人类的命运。他的这一立场与毛泽东的唯物主义思想相契合,因此毛泽东称姚崇为“唯物论者”。

结语

姚崇是唐代一位具有非凡政治才能的大政治家,他的政治理念、处事风格和唯物论思想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治世能臣。毛泽东对姚崇的评价无疑是对其伟大政治成就的充分肯定。姚崇以其卓越的政治眼光和非凡的改革精神,为唐朝的中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姜... 姜子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大多数人都通过《封神演义》认识了他。书中的姜子牙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人...
原创 项... 项羽,那个满怀雄心壮志并且自负的楚国霸王,正在与刘邦率领的汉军展开激烈的对抗。尽管韩信在军事上拥有出...
原创 以... 我一直觉得《三国》这本书,前期有些拖沓,后期则显得有些乏味。但最让我着迷的部分,莫过于诸葛亮的登场。...
原创 武... 《三国演义》中,十八路诸侯联军攻打董卓,而迎战关东好汉的正是董卓的猛将华雄。华雄先后斩杀了包仲、孙坚...
原创 解... 西晋的创立者,实际上是三国时期的司马懿。他在曹魏王朝的历史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曾先后在曹操、曹丕...
新华视点|生土为墨 岁月为笺—... 在福建的群山褶皱里,一座座圆楼方寨如大地隆起的年轮,承载着中原移民的乡愁,凝结着东方建筑的智慧。从宋...
原创 假... 如果吕蒙没有杀关羽,还把关羽放回荆州,三国历史可能会有非常不同的发展。这个问题充满了假设性和想象空间...
原创 长... 长坂坡之战是一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刘备和数十万民众在乱世的压力下艰难逃亡。在这场逃亡过程中,勇...
原创 开... 郑 珂 吴奇松 微信版第1833期 熊兆仁(1912年2月—2019年4月7日), 福建永定人,17...
原创 三... 兴势之战发生在三国后期,是蜀汉军队在兴势成功抵御魏军进攻的一场重要战役。此战是一个典型的古代以攻势防...
原创 吕...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大家乘坐鹦鹉螺号,跟随我一起遨游知识的海洋。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
原创 爱... 爱新觉罗是宋朝皇室的后代吗?这个问题常常被提起。我们都知道,靖康之耻时,徽钦二帝被金国俘虏,后来被安...
原创 三... 三国杀移动版 说到三国手杀,谁的实力最强?且看小锋来为大家分析。各位朋友们好啊,又到了小锋和大家...
原创 洪...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改善民生的措施。他下令让农民回归耕作,鼓励开垦荒地,修建水利设...
原创 庞... 在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战略,建议刘备先稳定荆州和益州,再找机会北伐中原。经过赤壁...
原创 关... 关羽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也是汉末时期的英雄之一。关羽失荆州一事,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然...
原创 庭... 蚂蚁庄园知识问答中的问题是: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位唐代诗人?选项为A、杜甫...
原创 诸... “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 这句话是唐太...
原创 原... 纸币这个概念对大家来说一定不陌生。在过去的几年里,纸币曾是我们日常交易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如今它已经...
原创 王... 王陵是沛县的一个知名豪门大户,他与另一位豪强雍齿有着深厚的交情。那时,刘邦在沛县担任亭长,渴望进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