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魏的五子良将、蜀汉的五虎上将、江东的十二虎臣,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猛将,每一位都拥有惊人的战功。其中,蜀汉的五虎上将尤为著名,因为《三国演义》将蜀汉的故事作为主线来叙述,而这五位武将的英勇事迹在其中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即便这五虎上将名声显赫,其中的关系并非全然和谐。关羽,作为蜀汉的顶尖猛将之一,却对黄忠并无太多好感。那么,同在刘备麾下、共事一主的两位武将,究竟发生了什么矛盾,导致关羽对黄忠产生了如此强烈的排斥呢?毕竟,关羽与黄忠都是身经百战的英雄人物,且个性上都并非冲动好斗之人。此事背后究竟有何隐情?
关羽是刘备的结拜兄弟,和张飞一道从少年时便跟随刘备四处征战,经历过无数的生死厮杀。对于关羽的事迹,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但黄忠,又是什么样的人呢?黄忠在年轻时并没有立下什么赫赫战功。公元192年,他仍在刘表的麾下担任中郎将,虽然拥有不俗的勇武,但却始终得不到重用,处于一种“无所作为”的尴尬境地。刘表一度只是荆州刺史,后来被朝廷提升为荆州牧,掌管整个荆州。于是,他派遣侄子刘磐和黄忠一起驻守在长沙攸县,这个地方一直风平浪静,根本没有敌军来袭,黄忠在此地也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完全是坐冷板凳。
而此时,刘备正在对抗黄巾军,欲通过立下战功,建立自己的威名。尽管他们平定了黄巾军,但最终刘备和他的两位兄弟却只得到了一个县令的位置,这让他们心生不满,觉得自己并未获得应有的回报。
转眼到公元208年,刘备因为与曹操的矛盾而南下逃入荆州,向刘表请求庇护。刘表见刘备是宗亲,便决定帮助他,给他提供了一座小城——新野,让刘备驻守。然而,黄忠依然在远离战场的地方与刘磐一起镇守攸县。过了没多久,曹操得知刘备的行踪,亲自带兵前来攻打荆州,而就在这时,刘表突然病逝,刘表的儿子刘琮迅速投降曹操,连同荆州的所有领土都交给了曹操,黄忠和他的部队也落入了曹操的手中。尽管曹操占领了荆州,但他并未立刻察觉到这里有多么强大的武将,依然让黄忠留在原地,并没有给他机会表现。
黄忠一直未曾获得新的机会,直到刘备南征长沙四郡。终于,黄忠迎来了出战的机会,这也是他与关羽第一次对战。尽管黄忠已经年逾六十,但他依然出征,面对的却是一个年轻且赫赫有名的猛将关羽。
当时,刘备已经攻占了荆南的部分地盘,赵云和张飞分别攻占了桂阳和零陵。关羽看着自己的两位兄弟接连立功,而自己却始终未曾出征,心中不免有些焦急。于是他请求诸葛亮批准出征,声称自己只需要五百兵马就能攻下长沙。诸葛亮劝他冷静些,认为长沙是最难攻的地方,没必要急于一时。但关羽觉得自己没有受到信任,便坚持要亲自出征。最后,诸葛亮只得同意,允许关羽带兵出战。
关羽来到了长沙城下,然而迎战的竟是一位年迈的老将黄忠,这让关羽感到极为不屑,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侮辱。黄忠出战时虽然年老,但依然英勇异常,两人足足交战了百余回合,却难分胜负。最终,关羽借机假装败退,诱使黄忠放松警惕,施展了著名的“拖刀计”,将黄忠从马上打落。尽管关羽有机会将黄忠斩杀,但他并未这样做,放过了黄忠一命。这一举动与他之前放走曹操有着相似的意图,关羽虽然强大,但他并不愿意对年长的武将下死手。
黄忠虽然被关羽击败,但并未因此气馁。在回到长沙后,长沙太守韩玄却对黄忠大加嘲讽,称他年老体衰,已经不堪一击。黄忠被激怒,第二天便带着弓箭再度出征,与关羽展开了第二次较量。此时,黄忠的箭术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在交战中,他准确射中了关羽盔上的红缨,险些要了关羽的性命。然而,黄忠并未趁胜追击,而是选择放过了关羽。正因如此,黄忠再次展现了他的英雄气概和宽宏大量。可是,长沙太守韩玄却误解了黄忠的行为,认为他与关羽暗中勾结,于是下令将黄忠处死。就在黄忠即将被处刑时,魏延挺身而出为黄忠求情,最终与韩玄发生冲突,魏延忍无可忍拔刀杀了韩玄,并带领众将投降刘备。
虽然刘备最终占领了长沙,但关羽却因未能亲自攻下长沙,心中有些不忿。他原以为自己能够凭借五百人攻下长沙,然而事实却是长沙郡主动投降,关羽并未立下实质性战功。而且,他在长沙城下被黄忠缠住,差点丧命,这让关羽觉得十分丢面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忠逐渐成为了蜀汉的顶尖猛将,尤其是在定军山之战中,他斩杀了夏侯渊,声名大振,成为人人敬仰的英雄。关羽则依旧在荆州苦苦等待机会,直至最终在麦城死于敌手。
当黄忠得知关羽死讯后,带着刘备出征欲为关羽复仇,但在途中,他与吴将潘璋交手时,潘璋手持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这让黄忠愤怒不已。黄忠本想一展英雄气概,但不幸遭到马忠的暗箭射伤,最终因伤去世。尽管两人曾有过矛盾,但他们终究都是雄才伟略的英雄人物,彼此之间也有着一份复杂的情感和深深的相互敬重。